楼主: yaodongmin
2898 12

[其他] 从“天下为菊”的围观说起 [推广有奖]

  • 3关注
  • 17粉丝

副教授

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367 个
通用积分
0.6000
学术水平
27 点
热心指数
22 点
信用等级
15 点
经验
6414 点
帖子
353
精华
0
在线时间
8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28
最后登录
2018-9-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稍微看了下,菊兄很受热捧,这是好事,说明论坛活跃哩。不过也说明,论坛中 不懂现代经济学的人真是太多了,不过,这对于受过系统经济学现代训练的同学来说,也是好事。除却关系稿件外(其实每个刊物都有关系稿,至少比例多少而已),客观的说,中文期刊 中的前几大:

经济研究
金融研究
经济学季刊
中国社会科学

文章学术规范越来越和国际接轨,对于受过严格 系统经济学训练的同学,更容易发挥优势。(可以确定训练的意思 是高级微观只能是 马斯克莱尔 或者 RENY的,高级宏观 至少是罗默 ,高级 计量 至少 是 Hayashi,并且所谓严格的意思是,一年,或者两学期的课程训练,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至少做掉 80%,这一点非常重要),完成基础训练后,所需要的是结合导师与自己兴趣,广泛阅读文献。这里的文献,绝对不包含 中文,所有的中文文献一篇也不能读(因为开创性的,或基础工作,没有中国人做的)。

因此,基本可以断定,一个 刚入学读研究生的同学,不花一到两年工作是完不成所谓的基础训练的,这也就可以断定,菊同学的文章层次。

中文 除去者前几大,基本没有什么 很难的。无非是 要么有点儿关系,要么投机性的 看看几篇 前沿性的文章,做做中国的数据或改改别人的模型。

如果凭借个人学术水平,发表在 这前几大,还是可以说明 有一些积累的。
当然,还是需要努力 发外刊。

尽管,并非所有的SSCI 上的文章水平都会比 这几个中文期刊要好。很多SSCI的文章质量,我基本可以断定 比经济研究和金融研究 差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天下为菊 Hayashi 中国社会科学 马斯克莱尔 经济学季刊 经济研究 经济学 克莱尔 中国 中文

沙发
天下为菊` 发表于 2011-11-7 11:55: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完成基础训练后,所需要的是结合导师与自己兴趣,广泛阅读文献。这里的文献,绝对不包含 中文,所有的中文文献一篇也不能读(因为开创性的,或基础工作,没有中国人做的)。
---------------------

菊童鞋晒过自己英文不太行(入学英文成绩很差),因此貌似他不怎么读外文文献的,就是刻苦攻读了一些计量教材,但也发了象《南开经济研究》,《科学学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一些不错的刊物,是否说明国内期刊文章的风格和外文期刊不同,在国内期刊发表文章和是否仔细阅读外文文献相关性并不强呢?

使用道具

藤椅
此时晨曦 发表于 2011-11-7 11:55: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进来看看

使用道具

板凳
benji427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11-7 11:55: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家对菊同学谈得有点多了 多少对他有点压力 大家还是给他的情景的空间才比较好

使用道具

报纸
夸克之一 发表于 2011-11-7 11:57: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前一半关于三高的说法符合事实。但后面的说法,有些没错,但有些不尽然。

是的,为菊的文章还没多少可以冠以“原创性”和“开拓性”,说得直接一点有“灌水”嫌疑。但这里有一个双重标准的问题。灌水的大有人在,名教授也有。为什么别人灌水可以换教授头衔,一个刚刚起步的研究生不可以?两者差别:研究生在普通CSSCI上灌水,教授因为各种原因可以在季刊和经济研究灌水。两者有水平差距,但这种差距可能仅仅是时间(或者人脉关系)造成的,而没有多少品质高下之分。

现在他意识到过去的文章有欠考虑,逐步希望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这是好事,也值得鼓励。我相信看过他文章,看到他转变过程的人,还是会以鼓励为主。

大而化之地说,我们国家到现在才刚刚开始从追求数量往追求质量的路子上转变,苛责一个年轻研究生并不公允。

使用道具

地板
天下为苟 发表于 2011-11-7 12:12: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高宏、高微南开的硕士我估计是不怎么学的,至于博士学到什么程度(I/II/III)也要打个问号
但至少在计量经济领域
我是主张要边学、边写的
否则,就算教授在课堂上把怎么做面板的步骤教给你
你对于内生性、固定效应这些基本的概念还是一头雾水
学计量理论不结合实践绝对是扯淡!
天下为菊最近不是也写了一篇关于计量的认识短文吗?
尽管比较初级,但确实说明他经过大量的写,已经有所感悟

使用道具

7
princeyf 发表于 2011-11-7 12:34: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路过看看~~~~~~~~~~~~~~~~~~

使用道具

8
yaodongmin 发表于 2011-11-7 13:45: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天下为苟 发表于 2011-11-7 12:12
高宏、高微南开的硕士我估计是不怎么学的,至于博士学到什么程度(I/II/III)也要打个问号
但至少在计量经 ...
其实,也不怎么 需要教授讲了。国内能很清楚,详尽的 把 Hayashi 的计量经济学教完的老师,我认为没有。如果有,这样的老师 还得有兴趣 做这样基础性的教学工作,这个很花费时间的。所以,基本可以自学。另外,自己觉得 如果说  格林的计量经济学 好的人,要么真的是 大牛,要么就是 什么都不懂的新人。自己觉得,格林的教材非常不适合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只是一个手册。可以查询。国外顶级的研究生院 ,是不用此书做教材的。

至于实践,肯定是需要的,
但 相对于 理论 ,实践还是容易的,国内还是有好教材的。比如 张晓峒,和 那个 高铁梅 ,就是 非常好的实践教材。照着做就好了。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事情:

比如,自由度 这个东东,大家应该在实践中,都知道 怎样去计算自由度吧,但是 有几个人真的知道,为什么 再做各种检验时,需要对自由度进行变化呢?
更弱智点儿的问题,为什么 十个数据,如果计算了均值,自由度就减少了一个呢?这个当然很容易,但 自由度是个什么东西,可以在此理解。

再问
参数估计里
出现的  总体标准差
           样本标准差
           样本标准误  
这三个概念 有啥区别。 什么叫总体分布,样本分布,抽样分布
。这些东东,不弄懂,实践的东东 永远上不了层次。


使用道具

9
yaodongmin 发表于 2011-11-7 13:47: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家可以讨论

使用道具

10
天下为苟 发表于 2011-11-7 13:54: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aodongmin 发表于 2011-11-7 13:45
其实,也不怎么 需要教授讲了。国内能很清楚,详尽的 把 Hayashi 的计量经济学教完的老师,我认为没有。如 ...
很多技巧不是光看书就能解决的吧?
比如处理内生性问题
高铁梅书上说的能照搬吗?
你还不如投稿到一个好点的刊物,让外审专家指出问题,提点建议
多经历几次自己的认识才深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