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awking139
653 0

[股票] 建议新股询价施行集合竞价 恢复T+0交易 [推广有奖]

  • 5关注
  • 18粉丝

学术权威

3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5193 个
通用积分
0.0685
学术水平
141 点
热心指数
212 点
信用等级
169 点
经验
71311 点
帖子
548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8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24
最后登录
2017-11-29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贺强:建议新股询价施行集合竞价 恢复T+0交易2012-03-02 18:12:28 来源: 网易财经 有31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8)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

网易财经3月2日讯 北京时间2012年3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将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于3月2日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提案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贺强提出了六大提案,其中三个提案专门针对资本市场,包括提议重新推出国债期货;恢复股票交易T+0制度;以及彻底打破新股发行一二级市场界限,以类似集合竞价的方式进行新股询价。
建议恢复T+0交易
在发布会上,贺强提出了《关于建议中国股市恢复T+0交易的提案》。
贺强称,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1992年5月和1993年11月实行过股票的T+0交易。由于当时股票市场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监管缺乏经验、以及股市过度投机等原因,管理层决定从1995年1月1日开始取消股票的T+0交易,改为T+1交易。虽然T+1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股票市场的状况,但是随着我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完善,T+1交易日益显露出诸多弊端。
自1995年以来,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市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股市的监管水平明显提升,推出股市T+0交易的条件已经成熟。推出T+0交易不仅有利于解决T+1交易存在的问题,而且T+0交易对于股民及时修正其投资决策的失误、提高股市活跃度和流动性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直接对接发行和交易市场
其次,贺强提出了《通过我国股市的金融创新彻底改革股票发行制度的提案》。
提案认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虽然几经改革,但仍然存在发行市场询价机制流于形式、因股票发行定价不合理而导致严重的股市“三高”问题、股票发行市场存在巨额资金进行无风险套利等一系列问题。
贺强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股票从发行市场到交易市场存在一段时间间隔,切断了股票价格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形成两个市场之间很大的价差及巨大的利益诱惑,因此出现了股票发行过程中的众多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现行股票市场发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贺强建议将股票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直接对接,通过我国股市的金融创新彻底改革股票发行制度。
对于具体的操作,贺强设想,首先,新股发行一律采用网上集合竞价方式;其次,可以将早上9点15分到11点半为前市阶段作为新股发行集合竞价的阶段,13点以后为后市阶段作为连续竞价阶段;接下来,可以施行集合竞价阶段双优先原则,撮合成交等四大规则,形成市场化的发行价格;再者,在发行阶段,规定集合竞价阶段报价的上限和下线;最后,可以规定每个机构认购比例,防止大机构操纵价格。
重推国债期货
此外,贺强还提出了《关于重新推出国债期货的提案》
贺强表示,国债期货属于重要的金融创新品种,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球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期货交易所推出了国债期货。全球前十五大经济体,以及“金砖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都纷纷推出了国债期货,但是,中国目前却还没有推出国债期货。
虽然我国在1992年曾经推出国债期货交易,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充分,监管缺乏经验,造成了国债期货市场过度投机,爆发了国债期货的“327”事件,于是,在1995年5月管理层决定暂时停止国债期货交易。此后,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17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监管水平逐步提高,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贺强认为,重新推出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重新推出国债期货在实现“十二五”规划对于发展资本市场的要求方面,在促进国债发行、缓解财政支出困难、转移和分散国债风险方面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央财经大学 人民代表大会 股票市场规模 国际金融市场 北京时间 function 政协委员 财经大学 代表大会

远见 坚忍 恪己 稳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