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ishun
1068 0

[财经时事] “重民生与促发展”系列时评(7):还权于农激发“三农”内生动力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3粉丝

教授

9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87 个
通用积分
241.8816
学术水平
20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6 点
经验
19905 点
帖子
821
精华
1
在线时间
3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30
最后登录
2024-4-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 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 ,过去一年里,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超过了1万亿元; 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 难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

  近年来,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出台的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之多,政策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

  尽管如此,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生产的基础依然脆弱;与城镇居民相比 ,农民的收入和福利仍然偏低;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很落后。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参加今年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的看 法是,今后,在进一步加大“三农”政策力度的同时,应当深化改革,更多地“还权 于农”。

  回顾农村改革30多年的历程,不难发现,正是因为不断地“还权于农”,解放 农村生产力,从而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不是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实行,让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乡镇企业的崛起, 让农民有了创业的自由,农村经济随之改观;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使农民有了进城和 在更大范围内择业的权利,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今日“还权于农”之“权”,最重要的是土地财产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 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毋庸讳言,目前农民维护和行使土地财产权时,仍 受到诸多限制,如承包经营权不能抵押、宅基地使用权不能转让。土地流转过程中, 不尊重农民意愿、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农民常常成为 “低成本城市化”过程中的利益牺牲者,“失地又失利”,很容易成为社会矛盾的引 爆点。正因如此,温家宝总理前不久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 为核心的财产权利。

  “还权于农”的“权”,理应包括农民进城后的公民权利。当农民背井离乡卷入 城市化浪潮的时候,由于所谓“身份”的差异,进城后不能和市民享受同等的就业、 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公民权利,难以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于是,出现了土 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现象。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即进城农民的城市化。否则, 只能是跛足的城市化,或“伪城市化”。

  “还权于农”的“权”,还应包括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这也是城乡统筹发 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言以蔽之,“还权于农”,既是改善民生的问题,更是通过市场主体再造,实 现权利平等和公平交易,进而激发解决“三农”问题内生动力的“基础建设”。把“ 还权于农”作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功在当今,利在长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 政府工作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 温家宝总理 新农村建设 三农 工作报告 农业生产 生产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