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yo111
2595 11

[经济学教育] [讨论]:专业与大学精神?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1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44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782 点
帖子
159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2
最后登录
2017-6-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 align=left> 有一则报道,题目是 <STRONG> 《</STRONG>砍专业救就业背离大学精神》,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精神,这一点你怎么看?    </P>
<P><FONT size=3><STRONG> 砍专业救就业背离大学精神</STRONG>2007-2-5 18:28:58   燕赵都市报 </FONT></P>
<P>       在浙江两会期间,该省人大代表吴雷廷建议对高校招生进行宏观调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行“三个适度挂钩”制度,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各专业就业率情况来作出适当调整,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2月4日《今日早报》) </P>
<P>  就业压力的确一年比一年重,比如在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在这一现实境况之下,适当考虑就业情况调整专业设置,是一种务实、理性之举,是大学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由此来看,吴雷廷先生对高校招生进行 宏观调控的建议是有道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迁就“就业率”,在专业设置上就该一味地“随行就市”。而且,现实地看,大学教育在专业设置上“随行就市”,其实并不是一幅拯救大学生就业率的灵丹妙药,其意义有限。</P>
<P>  就目前来看,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一是因为大学连年扩招,致使毕业生数量增多,形成“绝对过剩”;二是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就业需要关系、熟人等各种潜规则盛行而导致的一种“相对过剩”。在“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的合力之下,形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低之现状。</P>
<P>  无论是“绝对过剩”还是“相对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本质来看,专业设置的因素对于就业率高低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在目前看来,即使是那些最热门、最时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也难以让人乐观,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剩”现象。打个比方说,现在人才市场的消化率是有限的,即使把毕业生都“包装”成市场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设置成最热门的专业),在消化率有限这一大前提之下,就业率也难以实现根本性的突破。</P>
<P>  再次,以绝对精确主义而设置大学的专业,试图使其“随行就市”,这种想法无疑是世俗的也是幼稚的。按照这种逻辑,那些就业率不高的所谓“冷门”专业,比如历史学、考古学、马列主义研究、人类学等政治、历史、哲学领域的教育学科,那些多少年来一直都“少人关心少人问”的就业率不高的冷门专业,是不是都得停止招生?依照这样的逻辑推理,用有助于“升官发财”的厚黑学、博彩等时髦专业,取代历史、哲学,是不是更顺应“市场需求”?</P>
<P>  可是我们知道,那些所谓的“不好就业”的冷门专业,其实大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学科,是民族文化和科学进步赖以生存的基础性学科。对于这些专业来说,是不能单纯用就业率来衡量的。这些基础科学对科学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就业范围却很可能比较狭窄,大量减招或停招,有可能造成这方面人才的匮乏,进而造成科学发展动力不足。如果因这些专业停止招生,造成些专业的人才出现断层,那么造成的损失和遗憾必将是难以弥补的。</P>
<P>  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是文理交融,多元并举,应该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这种并包,笔者认为并不单纯意指对思想的包容上,同时应该还有在学科和专业上的自由和兼顾。因此,专业“随行就市”不是拯救就业率的灵丹妙药,惟“就业”是图、设置专业“随行就市”这种背离大学精神的逻辑可以休矣。</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大学精神 大学生就业 燕赵都市报 毕业生就业 专业设置 燕赵都市报 全国高校 毕业生就业 大学专业 人大代表

沙发
dengdal 发表于 2007-2-6 11: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eyo111在2007-2-6 10:04:00的发言:

砍专业救就业背离大学精神

  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是文理交融,多元并举,应该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这种并包,笔者认为并不单纯意指对思想的包容上,同时应该还有在学科和专业上的自由和兼顾。因此,专业“随行就市”不是拯救就业率的灵丹妙药,惟“就业”是图、设置专业“随行就市”这种背离大学精神的逻辑可以休矣。

我不同意文章观点。反而认同“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是对的。

大学是应该对社会负责,但同时更应对学生负责——这其中就包括了对社会负责。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理当减少招生和停招,这是减小“沉没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让这一部分大学生分流到企业与社会所需求的专业,以盘活成量扩大收益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至于谈到有些专业不能“断档”的问题,我以为所举的“历史学、考古学、马列主义研究、人类学等政治、历史、哲学研究”,可以根据需求总量分散在各研究型大学招生,培养一些专门研究人才,让这些学问研究继续能够深入并得以“传承”。

使用道具

藤椅
ggalpian 发表于 2007-2-6 12:2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同意楼上意见。

正好见一则消息,我认为是对的,贴在此。原载《京华时报》

(北京)市教育工委宣布,今年本市将建立就业信息预测预警机制,定期向高校发布企事业单位用人信息。今后,高校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将与招生计划挂钩,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将在高招中减少计划。

据介绍,由市教委牵头的就业信息预测预警机制将在年内建立,同时启动就业导向考评机制,涉及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招生规划、学位设置、办学评估、班子考核等工作考评,将高校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设置挂钩,对一些就业形势不好、不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将适当进行调整。

市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起,本市高校将全面建立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关注每一名学生、教师和教职工。今年起,本市将投入约2000万元高校公共服务补贴,用于补贴北京高校为在校贫困生提供公益性服务,使贫困生在校园内能免费饮水、洗澡、节假日打电话。同时,市政府和高校还将研究为贫困生提供免费网络学习的办法。

使用道具

板凳
davidzcc1977 发表于 2007-2-7 08: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原苏联的教育也挺成功的

培养的大师级人物也不少

可是他们的教育就是我国解放初期实施院校和专业调整的榜样

为什么到了我国,反而没有那么成功??

这个很值得我们思考

使用道具

报纸
everlast1986 发表于 2007-3-9 08:5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举双手赞成作者的观点,现代社会是竞争性的社会,也是思想开放的社会.学什么是学生本人的意愿,作为一个人名当家做主社会主义社会,政府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各种可以的学习机会,提高全民素质.

使用道具

地板
eiong 发表于 2007-3-9 13: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专业的调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应当是一种半市场化的行为,一个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对口,毕业生不容易就业,读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少了,在很多国家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在中国,专业调整却不得不依赖行政干预。为什么?很简单,大学生宁可读个烂专业先混个大学文凭,再做一份和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工作,这样只要不是太差太差的专业,总会有人愿意来的。

使用道具

7
lijipercy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3-9 22: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真的到了大学生太多的地步了吗?我国真的大学生过剩吗?我们可以看看在一些县城中有多少大学生?在边远的城镇有多少大学生?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lijinathan/。

使用道具

8
zyf45609365 发表于 2007-3-10 22: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教育是百年大计,根据当前因中国资本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岗位不合理就迫使高校砍专业是一种鼠目寸光的思维,但前的教育结构不合理不仅仅是因为专业不合理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者不合理造成的。

现在盲目的砍专业,到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后,必然又会是人才结构不合理,计划赶不上变化,教育结构应该更多的关注未来的人才需要。

正义,有多少邪恶假你的名义而行!!!

使用道具

9
znw_xi 发表于 2007-3-11 08: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zyf45609365在2007-3-10 22:28:00的发言:

教育是百年大计,根据当前因中国资本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岗位不合理就迫使高校砍专业是一种鼠目寸光的思维,但前的教育结构不合理不仅仅是因为专业不合理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者不合理造成的。

现在盲目的砍专业,到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后,必然又会是人才结构不合理,计划赶不上变化,教育结构应该更多的关注未来的人才需要。

比较赞成这种观点。

大学专业的设置是一门系统科学,不可以任意删除某专业。调整教育结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使用道具

10
fufag 发表于 2007-3-13 11: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今年,全国高校新增设专业又不少,某省今年就新增本科专业达48个之多,有15个专业限招或停招,我认为这是很多正常的。学校增减专业有以下原因:一是完善该校的学科结构设置;二是高校“身体”正常发育、规模扩大所要的,特别是民办院校,而这是近年来新设专业大头。三是依据市场需求的热门或特色专业,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属于目前才市上的热销、人才紧缺的领域。毕竟市场这个导向标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高校对于专业的调整和设置,这很正常。与“大学精神”关系并不大。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30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