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水水123
762 0

[经济热点解读] 达斯:金融危机的牺牲品是信任 [推广有奖]

  • 6关注
  • 53粉丝

学术权威

5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992160 个
通用积分
11713.3706
学术水平
368 点
热心指数
405 点
信用等级
328 点
经验
80113 点
帖子
3130
精华
2
在线时间
37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11
最后登录
2024-3-25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据说,战争的第一批牺牲者是真相,而在金融危机发生时,第一批牺牲者则是信任。尽管人们一直在就近期危机的后续影响展开辩论,但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图卢兹经济学院(Toulouse School of Economics)的保罗·西布赖特(Paul Seabright)教授认为,货币等社会体系的根本特点是:对信任他人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做出权衡的能力,以及以善意回馈他人善意、或当信任遭到背叛时寻求报复的本能。当运转正常时,货币体系使得陌生人之间能够安全地相互交易。然而,这一脆弱的体系和全球经济所依赖的基础,目前正面临崩塌的危险。

  货币是一种交换机制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它带动着现代经济的运转。定量宽松以及毫无必要的低利率所导致的货币贬值,破坏了货币的这些功能。

  这正在助长人们对替代性纸币的兴趣,例如巴伐利亚基姆高(Bavarian Chiemgauer)、刘易斯镑(Lewes Pound)和马萨诸塞州的伯克谢尔(BerkShares)计划。这些替代货币仅在小范围类流通,而且(有时)还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它们促进了当地的商业,突显了社区的价值观。它们还体现出人们对ZF、银行以及全球金融的不信任。ZF债券曾是万无一失的价值储藏工具,如今,它正遭受着主权违约风险或购买力丧失的威胁。ZF债券不再提供“零风险”回报,用吉姆·格兰特(Jim Grant)的话说,如今它提供的是“零回报风险”。

  金价的一路走高也表明,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阔绰的储户正将目光从金融工具转向替代性资产——农田、艺术品和其他收藏品——以此来储藏他们存款的价值。但这些“存款”却因此被锁定在非生产性投资中,而且无法自由流通。

  银行在外界的一片骂声中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也正在失去合法性。在美国,一位不满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储户发起了“银行转账日”活动。活动期间,满腹怨言的储户们将钱从传统银行中取走,存入非营利性的信用合作社(credit union)。“人人贷”(peer-to-peer lending)性质的贷款机构,如Prosper和Lending Club,它们的发展也体现出同样的趋势。如果持续下去,这种趋势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信贷供应大幅缩水,给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后果。

  政策决定者们所用工具的局限性,已被无情地暴露出来。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都受到严格约束,而在多数发达国家的利率均接近于零的情况下,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空间也很有限。有人呼吁欧洲央行(ECB)通过印钞来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这充其量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且,它必然会带来危险的副作用,削弱人们对货币、ZF债券以及中央银行本身(这颇具讽刺意味)的信任。

  在许多国家中,这场危机使选民与民选政治家的关系遭到破坏。希腊前总理试图通过举行全民公决来确立其政策的合法性,但没过多久,这一悲剧性尝试便因被欧元区大国及欧盟(EU)视为具有“破坏性”而被迫中断。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们似乎认为,暂时搁置民主和主权,并由技术官僚来执行经集中商议而确定的政策,乃是这场危机的解决之道。如今,“民主赤字”已成为一个不亚于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的问题了。

  选民和精英阶层之间日渐扩大的鸿沟,威胁着处于自由社会中心的脆弱契约。主要政党支持率的下滑,以及德国盗版党(Pirate party)、法国极右势力和正统芬兰人党(True Finns)的兴起,证明了这种信任的崩溃,而全球性的“占领”运动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寻求解决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世界决不应摧毁对现代社会具有核心意义的信任,也决不应冒险让社会和经济轰然倒塌。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3年3月写道:“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我们目前所走的道路正通往一个万丈深渊。现有的合同架构和债务工具肯定会逐步解体,金融领域和ZF中的传统领导也会信用扫地,至于最终结果将会怎样,我们无法预计。”不幸的是,他的这番话在今天依然适用。




作者: 澳大利亚金融顾问萨蒂亚吉特·达斯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 2012年02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金融危机 牺牲品 Peer-to-Peer Economics Economic 金融 牺牲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