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jingjun
657 0

[财经时事] CEO不值那么多钱 [推广有奖]

  • 7关注
  • 66粉丝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18319 个
通用积分
4109.0667
学术水平
299 点
热心指数
390 点
信用等级
264 点
经验
712213 点
帖子
2320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5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
最后登录
2024-6-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CEO不值那么多钱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约翰•加普

WPP股东对该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苏铭天爵士(Sir Martin Sorrell)发出的尖刻责难,标志着投资者该如何对待要求巨额薪2酬的公司老板这一问题迎来了一个转折点。或者,如果事实不是这样的话,从道理上说也应该如此。

地位牢固的管理者对股东来说是个老问题:这些高管们过着惬意的生活,创造的回报平平,但这样的成绩却受到自满的董事会的维护。在过去,解决方法是推出一系列股票期权、长期激励计划以及金降落伞政策——这一整套基于股票的报酬旨在让首席执行官像投资者那样思考。
从某种程度而言,上世纪90年代的那场革2命达到了预期效果。它为企业控2制2权打开了市场——敌2意收购的必要性减弱,并缔造了新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精力充沛且报2酬不菲的高管。
与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的实验一样,它也创造了一个怪物。

这里一点也没有冒犯苏铭天爵士的意思,他代表着那一代人的美2德和罪2恶。27年前,他用25万美元贷款创建了WPP,他获得了丰厚的股票和现金,并将它们再次投资于股票,由此积累了这家市值100亿英镑的公司的1.40亿英镑股份。
然而,别人得到的似乎总是比自己多。苏铭天爵士不满的将目光越过大西洋投向宏盟集团(Omnicom)的首席执行官庄任(John Wren),庄任去年获得1540万美元薪2酬,却躲过了其美国投资者的批2评。其他人抱怨称,他们不妨辞职投身私人股本公司,这样他们赚到的钱就不会受到监2督了。
他们抱怨称,他们必须得到高2薪,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在工作中会变得消极,受托责任也将注定消弭。矿业集团嘉能可(Glencore)首席执行官伊凡•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最近辩称:“如果你希望得到一位优秀的CEO,你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愿付出高2薪的企业得到的将是“看守经理人”(caretaker managers)。
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如果苏铭天爵士的年薪是300万英镑而非680万英镑,那么他离开WPP或者在每个周五提前回家的几率会有多大?我想,答案是零。除了金钱,他还看重其他东西,就像所有人那样——创建企业的自豪感、做成交易的快乐、公众的关注。他只是一个人。
问题是,出于自尊,所有CEO——甚至那些每年获得420万英镑股票分红的人,例如苏铭天爵士——都希望自己的薪2酬至少与他或她的同行类似。其他人也希望获得同样的特2权,就像埃舍尔(Escher)的那副画作:所有人都在攀登一段永无尽头的楼梯。
如今对这一结果表示不满的那些投资者把他们训练成了这个样子。为了像股东希望的那样激励他们——使高管和股东“利益一致”——高管们获得了巨2额报2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期权或长期发放股票的形式,作为他们的业绩超过其他人的报2酬。
任何一位首席执行官都会说,这就是市场的作用——对合格且有经验的CEO的需求旺盛,但供应较少。但这个市场非常奇怪:将那些具有2领2导2潜力的人排除在外,只留下那些扭曲市场价格的在职CEO。
这导致的结果是,过去20年,CEO的薪2资不断提高,达到了这样一种水平:数百万美元属于家常便饭,那些没有得到数千万美元的CEO会觉得自己吃亏了。根据咨询机构Manifest和MM&K的数据,去年,富时100(FTSE 100)成分股企业CEO的薪资中值上涨10%。
与此同时,投资者回报一直不见起色,富时100成分股企业10年来的总回报率为每年5.5%,WPP为5.4%。正如一位投资者所言:“我们的回报率非常可怜,我们希望我们付出的数额可以换来更好的表现。”
薪2资上涨的趋势将何时结束?从逻辑上来说,永远不会。薪2资将持续上涨,直到股东权益因为他们送给CEO(以尽他们的本分)的股票数量而遭到严重稀释。苏铭天爵士用25年的时间,获得了WPP 1.4%的股份。这一代人获得的股份将更多,速度将更快。
苏铭天爵士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我认为,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像一位所有者和企业家那样行事,而不是像2官2僚2那样。”他是对的;以前是这样。但投资者对于他们的愿望本应保持谨慎。
苏铭天爵士还抱怨称,辩论已从“绩2效薪2资转向什么是公2平薪2资”,好像2政2治家们破坏了这些。在这个问题上,他错了。CEO的“公2平”理念——他们的薪2资应该与竞争对手一样高——造成了薪2酬普遍上涨。如果效率是唯一的考量的话,结果将是不同的。
正如今年普华永道(PwC)对1100名高2管的调2查所发现的那样,多数受访者青睐于简单的计划,而不太相信长期激励计划的价值,认为数额必须大到足以影响动机才有用。调查总结称:“根据‘理性经济人’理论,我们需要把解决2高2管2薪2资问题的代理模式扔进垃圾桶。”
从动力方面来说,如果所有高层管理者的薪2资都减半(与几年前一样),股东们将获得同样的价值。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将变得更高效——上市公司高层普遍存在的薪2资绝对水平正变成一种障碍。
个别公司和薪2酬委员会向高2管支付数百万美元薪2酬的做法,或许是合理的。但对上市公司整体来说,对投资者来说,这带来了糟糕的回报。
所有CEO都会这样抗议:“如果你降低我的薪2酬,我就离职,跳槽到私人股本公司,或者去美国、中2国或巴西工作。”股东的回应应该是:“说得对。就这样做吧。”一些人确实会离开,这会为那些争夺低一级职位的高管们腾出位置,其他人会认为金2钱并非一切,他们会留任。
这将变成一个自由市场。
译者/梁艳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CEO Frankenstein managers Sorrell Manager 执行官 转折点 金融时报 投资者 管理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