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李昆华
3858 1

[宏观经济学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 把握宏观调控的来龙去脉(2005年3月) [推广有奖]

  • 0关注
  • 5粉丝

教授

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403 个
通用积分
1.5256
学术水平
49 点
热心指数
57 点
信用等级
40 点
经验
6799 点
帖子
678
精华
1
在线时间
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最后登录
2024-1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把握宏观调控的来龙去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所长 研究员 刘树成

1998年―2001年,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同步陷入经济衰退的影响,以及克服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7.1%―8%的增长。在此基础上,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回升到8.3%,2003年、2004年又分别上升到9.3%和9.5%(见图1)。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周期。2003年下半年―2004年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次控速降温的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是在学术界十分激烈的争论中进行的。实践表明,这次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这次宏观调控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供了丰富而又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层次来把握这次宏观调控的来龙去脉:①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宏观调控;②怎样进行的宏观调控;③宏观调控取得了什么成效;④还存在什么问题;⑤今后怎样做。

* 《经济日报》2005年3月21日,以《宏观调控不能半途而废》为题,对本文第4、5部分做了选登。本文全文将载于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一书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4―5月即将出版。

图1 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1990年―2004年 )

一、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宏观调控

2003年第1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明显加速,经济增长率猛升到9.9%;第2季度,经受住了“非典”的冲击,经济增长率为6.7%;第3、4季度,直到2004年第1季度,经济增长率又继续在9.6%、9.9%和9.8%的高位上运行。经济的高位运行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的位势由前几年的7%以上、8%以下,上升到9%以上,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已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一上升阶段的经济推动力是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的升级,反映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也使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这主要表现为“五过”:部分行业投资的急速上升,使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由此导致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绷得过紧;投资猛增又带动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在经济快速增长中,耕地大量减少,粮食产量下降幅度过大;以上原因又导致食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任其发展下去,局部性问题就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部分行业的过热就可能演变为整个经济的大起大落,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2003年下半年起,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2004年,分季度看,第1季度至第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9.8%、9.6%、9.1%和9.5%。也就是由第1季度接近10%的高位,回落到第3季度的9.1%;第4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继续有所回落,而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明显增长,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增长也比较快,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回升到9.5%。全年看,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大起大落。如果没有这次宏观调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会冲出10%,形成全局过热的大起。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必须十分注意控制经济增长率的过快上升,防止经济增长率过高的“大起”,以及“大起”之后必然导致的“大落”。 这次宏观调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次控速降温的宏观调控。因此,在宏观调控中,学术界在经济形势的判断上,即在经济是否过热的看法上,引起十分激烈的争论,是可以理解的。在此,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近两年来学术界的这一争论,是很有意义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十种观点: (1) 认为我国经济运行已经总量过热; (2) 认为我国经济运行出现总量过热倾向、过热趋势或苗头; (3) 认为是局部过热,宏观调控应结构性地有扩有控; (4) 认为我国经济总体上不存在过热,不要轻言经济过热; (5) 认为我国经济怕冷不怕热,稍微热一点没有太大的问题; (6) 认为我国经济是正常的热,如果有市场有需要,不管多热都不能称其为过热; (7) 认为我国不可能发生严重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因为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供求会自动达到均衡; (8) 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不是过热问题,而是宏观经济偏冷特征并没有明显改变,最终消费还没有激活; (9) 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有冷有热,冷的是消费,热的是投资; (10) 认为不能简单地说经济过热或不过热,当前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要比用过热或不过热来概括,更复杂得多。 较多学者的观点是认为局部过热,或出现过热倾向、苗头。对经济形势不同判断的背后,隐含地表明对是否需要进行这次宏观调控和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的不同看法。值得重视的是,用19世纪以萨伊为代表的古老的“市场经济供求自动均衡论”,或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现代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的“市场经济供求自动均衡假定”,来解释和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初步建立后的宏观经济问题,显然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二、怎样进行的宏观调控

2003年下半年―2004年的宏观调控具有很多特点。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各项主要宏观调控措施出台的时间表,就会清楚地看到这次宏观调控的特点。 2003年: □ 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 □ 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 □ 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9月21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 11月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 □ 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04年: □ 2月8日,中国银监会发出《关于开展部分行业贷款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 □ 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和再贷款浮息制度。 □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4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4月2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 □ 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清理的重点是:钢铁、电解铝、水泥、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以及2004年以来新开工的所有项目。农林水利(含农村“六小”工程)、生态建设、教育(不含大学城)、卫生、科学(不含科技园区)项目不在清理范围内。 □ 4月28日,查处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 □ 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决定暂停半年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 □ 4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 □ 7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 10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从以上时间表可以看出,这次宏观调控的主要特点是: 其一,在时机上,是一次见事快、动手早,具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因此,其结果既不是“硬着陆”,也不是“软着陆”,而是通过一定的控速降温,使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继续保持既平稳又较快的健康运行。 其二,在切入点上,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确保粮食增产的耕地基础,抑制部分过热行业的盲目投资。 其三,在节奏上,是渐进式的,由未雨绸缪、冷静观察,到温和预警、适度微调,再到适时加大力度,对看准了的问题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 其四,在实施原则上,不是全面紧缩,而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其五,在手段上,综合运用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初步建立的情况下,经济运行中既带有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又带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同时还带有不成熟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在宏观调控中,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症施策,确保调控取得预期效果,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其六,在调控中,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不失时机地推进了相关的各项改革。

三、宏观调控的成效

这次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既没有使经济增长率冲出10%而形成全局过热的局面,也没有使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而形成“硬着陆”的局面,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大起大落,延长了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3年起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我国经济增长率共经历了10次周期波动。在以往的9次波动中,上升阶段往往很短,大多为一二年(见表1)。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的4个周期来说(见表2),每次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都很快地冲出10%,然后,难以为继,不得不进行被动的调整,使经济增长率再较大幅度地降落下来。如1978年、1984年、1987年、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均高达10%以上,分别为11.7%、15.2%、11.6%和14.2%。而每个周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落差,即波动幅度都在6个百分点以上。这4个周期的落差分别为6.5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7.8个百分点和7.1个百分点。

表1 历次经济周期 周期序号 起止年份 上升阶段的年数 1 1953―1957 2年 2 1958―1962 1年 3 1963―1968 2年 4 1969―1972 2年 5 1973―1976 2年 6 1977―1981 2年 7 1982―1986 3年 8 1987―1990 1年 9 1991―2001 2年 10 2002―2004 (正在进行) 3年

表2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

周期序号 上升阶段年份 下降阶段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1 1977 7.6 1978 11.7 1979 7.6 1980 7.8 1981 5.2 2 1982 9.1 1983 10.9 1984 15.2 1985 13.5 1986 8.8 3 1987 11.6 1988 11.3 1989 4.1 1990 3.8 4 1991 9.2 1992 14.2 1993 13.5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 1999 7.1 2000 8.0 2001 7.5 5 2002 8.3 2003 9.3 2004 9.5 资料来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这次宏观调控的成效还表现在: (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特别是抑制了某些过热行业的投资迅猛增长之势。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仅为5.1%;2000年―2003年不断回升,分别为10.3%、13%、16.9%和27.7%;2004年为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2004年分季度看,第1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达43%,上半年增长28.6%,1―3季度增长27.7%,全年为25.8%,增速呈逐步平稳回落态势。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65.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43.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38.5个百分点。 (2)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粮食每亩单产308公斤,比上年增长6.6%。当年粮食增产量和粮食单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3)避免了物价过度上涨。2003年、2004年,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物价开始略有微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分别为1.2%和3.9%。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而没有上涨的更高,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如果没有及时的宏观调控,物价肯定会上涨的更高。2004年,从各种物价看,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食品价格上涨9.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7%。 (4)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这是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5) 城镇就业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6)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11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其中,出口5934亿美元,增长35.4%;进口5614亿美元,增长36.0%。全年贸易顺差320亿美元,比上年扩大65亿美元。

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下半年―2004年的宏观调控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为了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解决经济生活中仍然存在着的各种问题。从近期看,即从2005年看,有四大问题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从长期和深层次看,也有四大问题需要关注。 从近期看的四大问题是: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5.8%,这个增速仍然偏高,特别是目前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很大。2004年前11个月,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的在建规模达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0.2%;新开工项目13万多个,比2003年同期增加8846个。2004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预计达20万亿元,大约相当于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年的工作量。因此,投资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各地投资冲动仍然很强烈。 第二,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 这主要是因为近两年来生产资料类的上游产品的价格急剧上升,但在宏观调控下,没有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上。就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间商品交易价格中的钢材价格来看(见表3),2003年7月―10月,钢材价格与上年同月比的增长率已达14%―17%;随后,2003年11月―12月,上升到20%以上;2004年1月―4月,又猛升到30%以上;2004年5月―10月,在宏观调控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0%左右的高位上。钢材价格与上月环比的增长率,在2003年11月―2004年2月,曾连续高达4%―6%;在宏观调控下,2004年4月―6月,钢材价格与上月环比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随后又有所反弹。此外,在粮食价格方面,目前,粮食的供求在总量上还有一定的缺口,特别是由于粮食品种的差异、地区供求状况的差异,也有可能继续推动粮价的上涨。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原材料价格的高位波动,也有可能对我国国内的价格产生影响。总之,我们要注意成本推动型和国际传导型的通货膨胀。

表3 钢材价格上涨率 年月 钢材价格上涨率 (与上年同月比,%) 钢材价格上涨率 (与上月环比,%) 2003.07 15.8 3.8 2003.08 17.4 1.6 2003.09 14.9 –1.5 2003.10 17.1 2.3 2003.11 22.0 5.0 2003.12 26.5 5.4 2004.01 30.4 4.1 2004.02 35.2 6.0 2004.03 35.9 2.6 2004.04 33.4 –1.9 2004.05 22.3 –8.0 2004.06 20.0 –0.4 2004.07 18.0 2.1 2004.08 19.8 3.1 2004.09 22.5 0.8 2004.10 20.2 0.4 2004.11 14.6 0.2 2004.12 8.5 –0.2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

第三,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2004年,粮食增产较多是因为政策好、粮价高、天帮忙、人努力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粮食增产的基础还不牢固。2005年,无论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量,还是粮食价格的上升、政策的扶持,都是空间有限的。特别是我国农业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要继续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还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第四,谨防国际冲击。 在国内经济的波动趋于平稳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防止外部冲击的影响,特别是国际金融冲击的影响。美元的不断贬值,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这个问题在2005年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从长期和深层次看的四大问题是:(1)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问题;(2)就业压力巨大,包括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3)产业技术水平低,结构调整任务还很艰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4)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导致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远远没有消除。 由此,2005年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五、今后怎样做

2005年,在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上,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上,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并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在宏观调控的体制基础上,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一) 实行“双稳健”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上已有两次转变。第一次是针对1992年―1993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采取了“双适度从紧”政策,即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有效治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二次是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问题,由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向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由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下滑,拉动经济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证了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持,又防止了盲目放松银根,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既抑制了通货紧缩,又防止了通货膨胀卷土重来。实践证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2005年,财政政策第三次转换方向,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这是由于目前投资规模已经很大、社会资金增加较多,有必要也有条件转换财政政策的取向。货币政策则继续实行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有所不同的是,2002年、2003年,在松紧适度中,略有从松,侧重点是抑制通货紧缩;而2004年,在松紧适度中,则略有从紧,侧重点是防止通货膨胀;2005年,总体上说,侧重点仍然是防止通货膨胀,但在松紧适度中,不像2002年、2003年那样从松,也不像2004年那样从紧,而是要密切跟踪经济运行态势和物价态势的变化,及时把握好松紧力度,特别是在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 就稳健的财政政策来说,主要表现为“双减”: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2005年,安排中央财政赤字3000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98亿元(见表4)。1998年―2003年,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中央预算赤字由960亿元上升到3198亿元。2004年,中央预算赤字与上年持平。而2005年,中央预算赤字是七年来的首次下降。中央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最高点2.9%,下降到2005年的2%(2005年的当年价国内生产总值按比上年增长10%计算)。2005年,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是从1998年开始发行的,当年为1000亿元,随后上升到1100亿元和1500亿元。2003年起,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逐年减少(见表5)。

表4 中央预算赤字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年份 中央预算赤字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当年价) 中央预算赤字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1990 111 18548 0.6 1991 181 21618 0.8 1992 206 26638 0.8 1993 205 34634 0.6 1994 668 46759 1.4 1995 664 58478 1.1 1996 610 67885 0.9 1997 560 74463 0.8 1998 960 78345 1.2 1999 1797 82068 2.2 2000 2598 89468 2.9 2001 2598 97315 2.7 2002 3098 105172 2.9 2003 3198 117252 2.7 2004 3198 136515 2.3 2005 3000 150167 2.0 资料来源:1990年—2004年,中央预算赤字,引自历年全国人代会上财政部部长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国内生产总值,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表5 长期建设国债 年份 长期建设国债(亿元) 1998 1000 1999 1100 2000 1500 2001 1500 2002 1500 2003 1400 2004 1100 2005 800 资料来源: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继续发行一定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主要是为了保证以下需要:(1)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投入。如加大对“三农”、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投入;(2)支持地区发展。如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3)还有一部分在建项目需要国债资金继续予以支持。与此同时,要认真做好财税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面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控制减免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全面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就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说,首先要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2003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上年末增长19.6%,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比上年末增长18.7%,增幅比上年末加快1.9个百分点。2004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比上年末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末回落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比上年末增长13.6%,增幅比上年末回落5.1个百分点。2005年,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均预期增长15%,低于2003年,略高于2004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003年为2.7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9177亿元;2004年为2.26万亿元,比上年少增5100亿元。2005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期目标为2.5万亿元,比2003年低2700亿元,比2004年高2400亿元。在搞好总量调控中,要进一步改善金融调控方式,完善间接调控机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在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要;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切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加大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领域和企业产品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努力扩大农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继续做好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信贷工作;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不可放松的是,要继续加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积极稳妥地处置各类金融隐患,严厉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二)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200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是由房地产及其相关的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过快增长所带动的。2000年―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率均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而别墅和高档公寓投资的增长率又均高于经济适用房屋投资增长率(见表6),这说明住宅投资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总体上说,房地产特别是住宅的迅速发展有其合理性,反映了我国消费结构正在升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不可忽视的是,房地产本身的投资和需求有其特殊性。

表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 年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 别墅和高档公寓投资增长率(%) 经济适用房屋投资增长率(%) 2000 10.3 21.5 51.2 24.1 2001 13.1 27.3 37.0 10.5 2002 16.9 22.8 39.7 –1.8 2003 27.7 30.3 22.4 5.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相应数据计算。

(1) 房地产投资的周期较长,其产业关联度很高,所带动的产业链很长。在房地产投资与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原材料和电力之间,以及进一步与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煤炭、石油等矿产品之间,产生相对独立的产业循环。房地产投资的扩张,引起原材料、能源、矿产品等投资和生产的扩张;而原材料、能源、矿产品等投资和生产的扩张,又进一步推动房地产投资的扩张。由此形成“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循环。这一相对独立的产业循环,很容易脱离房地产本身的有购买力的实际需求而盲目过度扩张。房地产的有购买力的实际需求,是与人们一定的高收入水平、一定的收入积累、一定的贷款负债能力为基础的,这就使其购买热潮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而不可能一浪紧接一浪地进行。房地产投资不仅是根据其现期需求,而且是根据其预期需求进行的。在其现期需求和预期需求中,甚至还会包含投机需求。因此,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对房地产的投资往往会在市场乐观情绪的推动下,在高价格、高利润的驱使下,产生偏于乐观的预期,使对房地产的需求被夸大。而一旦房地产的需求发生阶段性变化,将导致房地产投资的剧烈波动,同时也带动各相关产业的连锁波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美国20世纪20年代房地产加上汽车的大发展,及其后1929―1933年的大萧条,最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大繁荣的20年代”、“富有生气的20年代”、“狂热的20年代”。房地产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成为经济繁荣的两大支柱。就房地产建筑业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用建筑被大大削减,战后对新建住房的需求之大,几乎达到怎么扩建也满足不了的地步。1921年,城市和乡村的新建住宅为44万9千幢,而1925年跃升了1倍,达93万7千幢,并引起了狂热的房地产投机活动。就汽车制造业的大发展来说,1923年,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上台时曾宣称,要让每户美国家庭的锅里都有一只鸡,每家的车库里都有两辆汽车。从1921年到1929年,私用车从年产146.8万辆增加到445.5万辆,增加了2倍;商用车从年产14.8万辆增加到88.2万辆,增加了5倍。私用车的拥有量,1920年为813万辆,当时人口为10571万人,平均每13个人1辆;到1929年,私用车的拥有量达2312万辆,当时人口为12200万人,平均每5.3人1辆。20世纪20年代,也是美国消费信贷大发展的时期。消费信贷为住宅与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但预支的社会购买力产生了巨额的私人负债。随着消费者债务负担的不断增加,对住宅与汽车的购买开始下降。住宅建筑在1925年、1926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之后,开始下降;汽车工业也在1927年以后急剧衰落。房地产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的衰落,成为1929―1933年大萧条的前奏曲。 (2) 房地产投资的产业链很长,容易受到资源供给的“瓶颈”制约。房地产投资的扩张,产生了对各种原材料、能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的高消耗,还有相应的对环境的高污染。这其中有许多资源对一国或一个地区来说是稀缺资源,同时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当其中某种重要资源的供给缺乏弹性或完全无弹性时,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将难以进行。当国内资源不支撑而需要依靠进口的情况下,大量的进口将会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同样会阻止国内经济增长。日本在1955―1973年近二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大量依赖石油的进口。每当投资旺盛、经济增长加速时,就因大量进口而产生国际贸易收支的严重赤字。在这二十余年中,曾五次(1957年、1961年、1963年、1967年、1973―1975年)因大量进口所产生的国际贸易赤字而不得不进行紧缩性的经济调整。 在各种资源当中,特别是土地资源,涉及到农业和粮食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房地产投资和整个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所造成的土地资源的过度占用,是难以承受的。 除了各种自然资源之外,房地产投资和整个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还使用了大量的信贷资金资源。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约有60%的资金来自银行信贷,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从银行直接得到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以及通过卖“期房”而间接得到的居民购房消费贷款。这就容易积累银行的潜在金融风险。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仍然是2005年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是改变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偏低状况的重要方面。在2003年下半年―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2005年,要继续把好这两个闸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政策,从严执法。加强土地管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加快完善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专项规划和环保、技术、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发展的薄弱环节。继续搞好经济运行调节,从增加供给和控制需求两个方面进一步缓解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是改变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偏低状况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同时,要实行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稳步发展消费信贷等新型消费方式;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尤其是加快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开拓农村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引导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 (三)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导致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要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防止盲目攀比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而政府应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特别是政府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建立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从根本上改变盲目投资和投资决策失误而无人负责的状况。从而,使各级政府不要成为推动经济过热的根源。 其二,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政策规则,加强法制建设,使宏观调控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在什么情况下转换宏观调控的方向,在什么情况下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相应的调控措施,以及在规范市场准入和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都应该建立和健全明确的政策规则,以增加宏观调控的透明度,使社会各方面都能有一个正确的预期,从而产生较好的调控效果。 其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使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使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所进行的宏观调控具有较好的微观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微观主体的市场运作水平、法律意识和对宏观调控的反应能力,政府才能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改善宏观调控。 2002年―2004年,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上升阶段已历时3年。2005年,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情况下,预计我国经济可保持8.5%左右的增长。这就为继续努力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所谓“努力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并不是指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要使经济增长率一年比一年高,而是指使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保持较长时间的平稳增长和轻微波动,而不致很快引起经济增长率的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在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如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91年3月―2001年3月,经历了长达120个月的扩张期。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看,这个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历时9年(见图2中用虚线标出的圆圈部分),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落差只有2.1个百分点,特别是在1996年―2000年的5年间,落差仅为0.8个百分点。笔者在2002年底―2003年初,曾写了一篇文章,名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轨迹及其未来趋势》,载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3年春季报

图2 美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1991年―2004年 )

告》。这篇文章中所称的“新轨迹”是指1998年-2002年。这一期间,我国经济走出了一条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新轨迹,经济增长率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落差仅为0.9个百分点。但笔者指出,这是在1993年后经济向下走势中的平稳,即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中的平稳。笔者提出:“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否再走出一条新的向上走势中的平稳轨迹?……也就是说,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可以继续提升经济增长率的一定空间,比如说可不可以在8%-10%的区间平稳运行。当然,我们要记住历史上几次‘过热’的教训。”现在看来,走出一条延长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新轨迹是很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美] 菲特、里斯:《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英] B.R.米切尔编:《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美洲卷(1750-1993年)》第4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余志森主编:《美国通史·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刘树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轨迹及其未来趋势》,载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3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005年3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 经济 宏观调控 研究所 科学院 刘树成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王志成2010 + 100 + 10 + 1 + 1 + 1 奖励积极转帖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没屋娶媳妇 发表于 2005-4-10 21: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给了我一些有用的信息,文章前半部分基本上没自己的观点,全是政府的传声筒,比如对失业问题的论述,对土地问题的论述,都不从实际上着眼.国家明明是紧缩政策,统计数字却是就业增加,你不会自己想想呀?土地问题仅仅是简单的市场交换的经济问题吗?你轻描淡写的就说了,是否知道农民已经没土地做农民了.那是权力作的,不是市场.

美国20年代的危机是由于消费者负债太多了吗,就算是,我们中国人有多少负债?基本上是企业家的负债吧,一般的消费者没多少负债.

文章提到解决地方政府热衷于地方经济发展有弊病,改革方式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你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官员放弃利益吗?

http://jizhyu.blogchina.com/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2-5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