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jcandy
3383 1

[学科前沿] 公交博弈、囚徒困境与社会理性——由上海地铁抢座想到的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高中生

6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4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267 点
帖子
30
精华
0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30
最后登录
2011-1-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  align=center><B ><o:p></o:p></B> </P>
<P  align=center><B >公交博弈、囚徒困境与社会理性<o:p></o:p></B></P>
<P  align=center><B >——由上海地铁抢座想到的</B></P>
<P  align=center><B >山阴学人</B></P>
<P >原载于<a href="http://blog.people.com.cn/blog/u/hjcandy2002" target="_blank" >http://blog.people.com.cn/blog/u/hjcandy2002</A></P>
<P > </P>
<P >莱布尼兹认为,理性有两种能力:分析的能力,把一个概念拆解为它的子观念;比较的能力,在两个观念之间寻找差异和符合之处<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boardid=4#_ftn1" target="_blank" >[1]</A>。经济学所探讨的理性,指的是利益计算的能力。既然是利益计算,必然要涉及到的问题是:谁的利益?个体利益涉及的是个体理性,群体利益涉及的是群体理性。当然,群体可大可小。可以小到只有两个人,也可以达到包括全人类。经济主体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就是个体理性;如果考虑群体利益,就是社会理性。个体理性和社会理性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矛盾之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被称为囚徒困境。</P>
<P >囚徒困境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公交博弈。在国内,抢公交是通行的规则(先来后到的占有规则在很多领域都成为非正式制度)。从经济人角度我们很难理解国外上车排队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上车抢座笔者见了很多,也参与了很多。抢座场面最为壮观的就是在上海地铁的抢座。一般而言,抢座都是为了避免行程中站立的痛苦。如果乘客数量大于座位数量,抢座就是一种理性选择;如果乘客数量小于座位数量,每个人都有座位,那么在车门前你争我抢的抢座似乎就是非理性的了。但在后一种情况下,笔者在上海地铁仍然经历了抢座。也许抢座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乐趣,是工作中的竞争在生活中的延续。</P>
<P >在乘客数量大于座位数量的情况下,抢座符合个体理性却不符合社会理性。从社会理性的角度来看,座位数量固定的情况下,不管以哪种方式分配既定的资源,收益都是固定的(这里先不考虑尊老爱幼等道德因素),但不同方式分配资源的成本却不相同。社会理性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来分配既定的资源。抢座是一种高成本的资源分配方式:①抢座耽误上车时间,特别是公交车门比较小时。如果是排队上车的话,不但可以缩短上车时间,带行李的乘客也不必受累,可以从容上车。②抢座带来的心理成本。对一些乘客而言,道德宣传已经使他们明白文明乘车是公德。但在现实中为了不受乘车之苦,仍然不得不象个小市民一样争抢。一些乘客也许很愿意排队上车,这一部分乘客可以被称为利他主义者。但只要乘客中有一部分人是坚定的利己主义者,这些利他主义者立刻就会象利己主义者那样行事。</P>
<P >抢座的规则在中国是否会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呢?建构主义者会说:采用外力强制的办法可以实现向排队乘车的变革。演化主义者会说,不应依靠外力,而应由社会自发形成文明乘车的秩序。演化主义者甚至会说:排队乘车和抢座是不同的制度的安排,两者熟优熟劣我们不应该做出价值判断。制度的演变是不能预测的,由自发演化生成的制度,还不一定是排队乘车这种规则呢!笔者认为,任何制度的演变都离不开环境和行为两个变量。从环境的角度来看:①政府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乘车压力,为文明乘车创造良好的环境。②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升和进一步融入全球化,中国人的很多行为习惯都会和国外接轨。从行为的角度看:①中国必须普及初中等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改变国民的价值观。排队乘车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是应该被提倡的社会公德。②公交服务提供商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在一些场合通过劝说、监督等形式,通过软强制方式培养文明乘车的社会风范。</P>
<P >对理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种语言叙事范式:第一种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语言】范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其思维基础是个人理性;第二种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们语言】范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其思维基础是社会理性;第三种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它语言】范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其思维基础是中立的科学理性。<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boardid=4#_ftn2" target="_blank" >[2]</A>这三种理性其实存在很大的共性。在笔者看来,社会理性和科学理性是等同的概念。原因在于①社会理性和科学理性不是靠投票表决所能体现出来的。以“我们语言”所采取的侵犯个体最低自由限度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往往是社会非非理性。社会理性不但不允许剥夺个人理性,而且还要以保留、保护最低限度的个体理性为前提。②社会理性和科学理性的执行者是个体,个体掌握了公共话语权就会以个体理性代替社会理性(正如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谋取私利)因此,笔者的讨论只涉及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P>
<P >对社会理性和个人理性的统一,最经典的体现就是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很好的体现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辨证关系:在有利于社会利益的情况下,个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社会保护个体利益;在有损社会利益的情况下,个体利益要受社会利益的约束。</P>
<P >总结:笔者的好友千年何首乌反对使用社会理性的原因是他认为该概念难以界定并且容易导致的理论陷阱。(参见“关于“社会理性”概念的理解——山阴学人问答录(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69361_2.html</FONT>)。笔者认为,分歧的关键在于对理性定义的不同。如果把理性定义为“那种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的冲突之下,最大化的追求个人效用和利益的经济主体。”,这本身就限制了理性的边界,把理性严格的域于个人主义视野,不利于分析超个体的利益衡量问题。如果把理性仅仅定义为“利益计算的能力”,则社会理性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概念。</P>
<DIV ><BR clear=all>
<HR align=left width="33%" SIZE=1>

<DIV>
<P ><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boardid=4#_ftnref1" target="_blank" >[1]</A><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转引自汪丁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2.8  P.102<o:p></o:p></FONT></P></DIV>
<DIV>
<P ><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boardid=4#_ftnref2" target="_blank" >[2]</A><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顾自安:“关于“社会理性”概念的理解——山阴学人问答录(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69361_2.html</FONT></FONT></P></DIV></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囚徒困境 社会理性 上海地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rticle 上海地铁 莱布尼兹 经济学 囚徒困境博弈 混沌理论 晕轮效应

沙发
newtype050 发表于 2007-7-15 23: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读完发现还是素质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拿文中例子来说,在国外就算是人多位置少也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具体不知道东京的情况如何,感觉东京和上海是2个比较相似的城市,生活都一样的紧张,人口也是膨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