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杨柳小蛮腰
2980 2

[宏观经济学政策] 突破甲申 2005年十个“大”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斑竹

小学生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1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37 点
帖子
5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7
最后登录
2005-1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突破甲申

  又是一个农历甲申年。60年前的1944年,郭沫若写下了著名的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当年,毛泽东告诫党内要以此文为戒。60年后的2004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重提此文,意味深长。

  2004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全面施政的一年,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效应开始释放的一年,是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一年,是改革更加深入实现转折的一年:中央一号文件18年后再重农,以法律铁腕和经济重锤而非单纯行政手段对经济虚热进行宏观调控,央行9年连降后首次加息……新的政策陆续出台,各种体制不断完善,2004年走出了一道优美的弧形“转折”风景线。

  2005年,随着对WTO要求的最后全面放开,“十一五规划”的制订,北京奥运工作的全面展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体制和制度性瓶颈制约必然提出一个突破性的要求,如何(也必须)确保在快车道上疾驰的中国经济列车成功转轨,已成为新的一年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中国能否继续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风景这边更好”?2005年将如何承接2004年的转折实现突破?

  大“手”笔的曲线美

  2003年可谓“打雷年”。这个“春雷”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而创新的施政纲领,这个“春雷”是科学发展观,这个“春雷”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理念,这个“春雷”是强调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在健康发展基础上的思路。

  2004年是承2003年之前、启2005年之后的一年。如果说2003年是“打雷年”的话,2004年就是“下雨年”。这一年,可谓“风调雨顺”:18年后以中央一号文件下发的重新重视三农问题的“第一场春雨”,继而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贯穿全年的“和风细雨”绵绵不绝;“惊雷”没有镇住投资过热的疯狂,不得已只好“狂风暴雨”,动用法律、经济手段配合行政措施,及时“降温熄火”;针对冷冷清清的股市,高层使出诸如中小企业上市、企业年金与保险资金入市等等浑身解数以“春风化雨”——在这“风雨交加”的一年里,“呼风唤雨”的宏观调控的大手笔,“化作彩练当空舞”。作为博弈双方的政府与市场,作为调控经济的“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二者玩起了“太极推手”。

  两“手”都要硬

  还是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对如何搞好宏观调控作了部署,从而为全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定下了基调。

  “两会”以后,为了防止局部性问题的扩大,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明确了宏观调控要坚持“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强调要把住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有效控制投资规模,相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控制信贷货币供应总量,严格土地管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

  但“说归说做归做”,光有措施,没有行动只能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恶习复发。紧接着“两会”不久,作为标志性事件,重用“有形之手”铁腕查处“铁本事件”证明了中央宏观调控的坚定决心:杀鸡儆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遏制屡禁不止的重复建设之风;制止泛滥的地方政府违法征地行为;遏止经济过热中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此事的处理,高层采取了罕见的行政手段,对地方党委一把手及相关领导的查处,显示出了这一经济事件背后不同寻常的政治含义。《人民日报》就此发表社论强调:“坚决维护宏观调控政令畅通”。

  回顾一年多的实践可以看出,正是中央在经济运行出现苗头性、局部性问题时,就果断决策,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主动调控,才使这次宏观调控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见效相对较快。

  然而,正当“有形之手”发力之时,另一个声音出现了。对于2004年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有人认为,走的是“老路子”,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对此指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央多次强调主要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十分注重发挥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

  那么,2004年,“无形之手”是如何与“有形之手”作为调控经济的左右手互相配合的呢?

  在信贷手段的运用上,重点从源头上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加强和改善信贷管理。人民银行2003年4月开始连续18周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对冲投放的基础货币;2003年6月份出台了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措施。在此基础上,从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间,又两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2004年5月初,国家发改委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从10月29日起,又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在投资手段的运用上,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200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公布了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的市场准入暂行标准,同时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在价格杠杆的运用上,重点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的同时,宣布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针对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扩大了执行峰谷电价的用户范围,拉大了峰谷价差,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在法律手段的运用上,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开展了开发区和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对乱占滥用土地,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依法进行了严肃查处。

  “组合拳”的风韵

  由此似乎可以看出,中央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调控办法,使“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打了一套相对完美的“组合拳”。为此,中央政府几乎动用所有可资利用的金融工具、财政工具、政策工具,标本兼治,以“中医式”手法调理而非“一刀切”式断除的简单化操作,尤其是基本上都是从体制层面上“切中肯綮”地“大刀阔斧”。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2004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对粮改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又出台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放开粮食主产区收购市场,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投资体制改革全面铺开。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使国家投资和私人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固定资产投资有了清晰的界限,也使政府投资的方向和范畴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目前,国家发改委正抓紧修订完善配套措施。

  税收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减免了农业税。出口退税机制进一步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8个行业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也正式启动。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混业经营迈出大步。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市指日可待,而银行设立基金的开禁,为银行业的自营开辟了新的路径。农村信用社改革2004年又进一步扩大了范围。保险资金允许进入股市,一举撬开了股票和保险两个市场的体制瓶颈。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综合监管能力随之不断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2004年5月,国务院又取消和调整了495项行政审批项目,从而使国务院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一半。此外,还在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价格特别是电价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实践证明,通过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缓解了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改善了发展环境,有力地助推了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工业增加值和GDP增幅平稳回落,2004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9.8%、9.6%和9.1%,预计四季度将回落至8.8%,全年GDP增长9.4%,经济增长率处于长期趋势线附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已经从年初的48.7%,回落到10月底的26.4%,预计全年增长约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了明显回落,但民间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1至9月,私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59.4%,私营企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同比由7.9%上升为9.7%,提高了1.8个百分点。

  新政策、新制度的出台,形成了“太极拳”式“有退有进、进退自如”的宏观调控手法。各项过热的经济指标按照预期逐步回落,形成一道平缓向下的曲线——体现出“组合拳”风韵。

  对于起着承前启后的2004年的“转折”,到2005年,按照预期自然就应该走入突破性的收获阶段。那么这一切会顺理成章地发生吗?中国经济还面临哪些新的压力?面对这些新的压力,必须的突破能成为必然吗?

  突破进行时

  重压下前行

  目前,整个经济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但同时还应当看到,经济运行中旧有的突出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压力仍然巨大: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尚不稳固。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认为,2004年虽然出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但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粮食产需关系仍然偏紧,粮食品种的结构矛盾还比较突出。2004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对2005年的拉动作用可能有所减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还很大,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

  ——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投资扩张的动力依然较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指出,本轮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投资需求拉动,而牵动投资需求的最终需求集中在住宅与汽车消费方面,这两大类产品需要能源、电力、化工、机械和建材等重工业来支撑,重工业投资的特点是投资规模大、周期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由此可见,始于2003年的投资高潮,至少要持续到2007年。

  ——物价上涨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李德水说,2004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有90%左右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但还要看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是逐月攀升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需求较旺,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资源瓶颈制约问题仍较突出;另一方面是受国际原油和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祝宝良指出,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很可能成为由原材料、能源涨价以及工资增加等导致的“成本推动型”,对此应予以密切关注。——就业压力也将趋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预计2005年GDP增速将放缓0.6至0.7个百分点,依据经验,将会相应减少60万至70万个就业机会,就业压力的增长要求政府加快发展就业弹性大的行业。

  不仅如此,更多的压力来自于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是否协调。如果协调,则会有效缓解压力;如果不协调,则有可能加大压力。而“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之间,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这种转变不能以政府职能的弱化为代价,也不能以市场秩序紊乱为代价,同时这种转变又必须是在合法的前提下,以法制性的手段有效实现的转变。也就是说,在尽量松开无时无处不在的“无形之手”的同时,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使用“有形之手”,已经成为考验我们领导经济能力的重要挑战。

  事实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政治局专门会议上就定出调子:要把改革重点放在宏观调控中的制度性原因上。这一表态可以视为,2005年,中国将在现行的经济制度上有更多的调整。

  对此有观察家认为,2005年将成为中国的“改革年”。其历史依据就是,1993年,中国控制宏观经济过热,1994年就成为力度最大的改革年。这一次,历史的时机非常相似。

  种种迹象显示,在转折中寻求改革的突破,2005年将不仅仅是中国的改革年,更是承接2004年转折的突破年。那么,2005年,中国经济将会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呢?

  “改革”之旅

  过去10年,每年在年末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总结当年工作经验教训,部署来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成为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那么,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带来哪些信号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起,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做法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货币与财政政策“双稳健”开始为中国经济保驾护航。

  随后,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就是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对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经济领域给予特别的财政扶持。可以说,重在结构调整而有退有进的“太极术”在财政政策中再度得到体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预计,国家仍将采取以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主的总量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调控的方式上,将注重使用经济手段,减少行政干预,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这一判断为财经官员们最近的一系列公开讲话所证实。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2004年11月23日在“中国诚信建设高层论坛”上表示,宏观调控只会加大不会削弱,只是在重点、手段和力度上会有所不同。

  央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12月17日表示,2005年仍将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他解释说,“稳”是“稳重”,“健”是“健康”。

  而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更早一些时候就提出,2005年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在推动宏观调控的同时,适当削减赤字和削减公共投资,积极增收节支,推进财政改革。

  根据一些接近决策部门的学者的说法,在确定2005年宏观政策基调的时候,决策部门曾经一度倾向于使用中性这样的字眼。实际上,早在2004年5月27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就提出财政政策应从“积极”转为“中性”。

  经济学家刘国光对媒体指出,“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松有紧、松紧适度的政策。实质上,是要“双防”,既要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滋长,又要预防通货紧缩趋势的重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宋立表示,2005年很可能实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不同货币工具相互搭配、财政政策和税制改革搭配的操作。由此可以判断,财政政策变革已经先行一步,2005年与宏观调控对应的各项制度的改革已开始破冰,而这些都涉及政经问题等待突破。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分析指出,汇率、利率、土地,这三个价格牵动的是利益集团的神经,这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经问题,这些并不是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些宏观调控工具能够解决的。

  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宏观调控如今已遇到了体制这道坎。呼吁加快改革,推进政府转型进程的声音多起来。

  石小敏表示,单纯依靠经济调控并不能保持经济增长,经济矛盾与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2004年土地纠纷、拆迁冲突、集体上访比较多,社会问题暴露很多,这些问题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了。他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来自于又一次改革能量的释放。

  一位接近高层的经济学家表示,中央高层在前不久与9位经济学家交流中,曾明确提出2005年将是“改革年”。

  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新的领导集体主持的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把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放在首位。不过,经过2004年一年的磨合与探索、过渡与转折,新一届的领导层成熟了,已经理清了思路。

  与此同时,很多专家也表示,2005年,各方面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事实上,2004年许多政策的出台,已经为在诸多领域深化体制改革开了头。东北作为税改实验区,已经在2004年下半年启动了增值税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十年磨一剑,有关决定也在2004年出台;而一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国务院政策性文件,也已经数易其稿;金融领域的改革措施就更多。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赵振华表示,2004年已经开始的投融资体制改革,2005年将会出台一系列配套的融资措施;集中在资金、土地以及能源的价格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以及继续推进农村费税改革等。赵振华说:“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将是2005年的重点,而这一切都将突破现有的政策与制度。”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中,针对宏观调控有几个关键词:有保有压、市场配置资源、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由此可以预期,“以改革为突破口实现突破”,“有形之手”牵着“无形之手”,长袖善舞,稳健地走过2005年,将构成中国经济新的“年画”。

  2005年的十个“大”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段嘉祥 陈必开 老言

  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全国人民传递了令人振奋的信息: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将从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社会主义社会也将更加和谐。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充满希望的“百姓实惠年”、“社会和谐年”正向13亿中国人民大步走来——

  一个大战略:宏观调控将继续加强和改善

  宏观调控2005年是不是要结束,是一个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不乏各种议论和猜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说明了两点:一是从力度上讲,宏观调控是要加强的;二是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情况和问题,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会有所不同。

  当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基础还不牢固。

  特别是各方面期盼土地管理等有关政策松动的呼声比较强烈,而且投资的摊子已经铺开,运行的惯性很大。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反弹。如果不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就可能出现反复,我们的困难会更多,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电厂在建规模迅猛增长。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担忧,电力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重现过剩的局面。经济专家刘树成说,电力项目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显示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和紧迫。中央提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体现了对形势的冷静分析和全面把握。

  有专家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自始自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两者不可或缺。只有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才能使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一些地方的宏观调控中,确实存在着‘一刀切’‘行政化’的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很有针对性的。

  人们注意到,在宏观调控政策中,变化最大的是财政政策。实施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全新登场。

  这种变化,既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形势与7年前大不相同,也体现了更多地发挥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原则。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市场经济的原则,也将更加管用、有效。也更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备受广大百姓的欢迎和拥护。

  一个大举措:“三农”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4年的“三农”,无疑是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告别多年徘徊的局面。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实际增长7%;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4%,是1998年以来最好的一年。2004年百姓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除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利好外,还归功于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一系列支农重要方针政策。有句话概括得好:今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依靠“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2004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支出增加了300亿元;全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金额达116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其他省份的农业税税率也有所降低。

  年终岁尾,有人担心,“三农”亮点会不会是昙花一现?一些农民也有顾虑:2005年粮价会不会落下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是不是会变?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粮食虽然增产,但供求缺口没有改变;粮价恢复性上涨,但种粮比较效益低状况没有改变;农民收入增速加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改变。巩固目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必须继续加强“三农”的扶持政策。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年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农村面貌变化不大,扶持政策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2005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这些要求从政策、资金投入上,再一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的决心。2005年,中国经济将保持良好态势,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中央各项支农政策进一步加强,仍将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指向十分清晰,在力度不断加强的政策支持下,2005年的“三农”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一个大动力:改革成为贯穿全年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

  “着力推进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些权威部门的专家预言,2005年将是一个改革年。

  2004年宏观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投资盲目扩张、能源紧张、增长效率较低等,都与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有关。中央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专家认为,2004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后,需要抓紧修订完善配套措施,重点是明确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权限及规范各自的投资行为,促进社会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

  新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组织框架初步建立,下一步需要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落实国有资产经济责任的业绩考核等相关制度、加强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工作,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深化财税体制、资本、劳动力、金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系列改革将有助于从根本上逐步消除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因素,走出忽冷忽热的经济增长怪圈,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2005年,不断深化的改革,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从而带动全局工作。

  一个大变化:财政政策从积极到稳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个大变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所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加深,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

  “双稳健”政策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实行“双稳健”政策?这些政策将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哪些影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专家作了解读。

  由积极转向稳健,是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必要调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与当时的经济背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

  这几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释放,国民经济逐渐转暖,2003年GDP增长率达到9.3%,特别是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经济形势发生明显变化,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转型,有一个接轨过程。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煤电油运形势趋紧,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粮价逐步攀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扬,通货膨胀的苗头开始显现。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中央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在近两年就有所动作了。

  在分析稳健财政政策悄然挺出的时候,有学者认为,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典型特征,但这个“特征”近两年正逐渐“淡化”。2003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由1500亿元减到1400亿元,2004年又从1400亿减到1100亿元,说明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在逐步减小。随着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还将继续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但减发国债并不会影响到财政资金实力,因为,近两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每年都保持在数千亿元,预计2004年增长还会更多,财力的增强足以保证2005年经济发展需要和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又并非过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因此,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转向紧缩财政政策。于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客观需要的稳健财政政策,便应运而生。

  “稳健”并不意味着从扩张转向紧缩,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是松紧适度。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双减”上,即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放规模,并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提高资金投资效益。2005年财政虽有减收因素,但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并不因此减弱。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也并不排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操作层面灵活地实行适时适度放松或收紧银根的货币政策措施。2005年应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同时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政策。

  除“双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投向结构外,稳健财政政策还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增收节支上做文章,这将是一个十分繁重的任务。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稳健的财政政策将推进财税体制的改革,给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财税环境。比如,推进企业增值税转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等。要让企业“腰包”鼓一点,自己支配的钱多一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专家指出,2005年减收增支的因素不少,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必须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一方面,要大力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强监督,严格管理。

  一个大前提:节约成为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速度慢了不行,影响各项事业发展和上千万人口的就业;快了也不行,煤电油运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为继。在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调整结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为43%;人均原油储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仅为11%。我国也是一个资源使用浪费比较严重的国家,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以土地为例,我国土资源紧缺,去年一年占补平衡后,还净损失耕地3806万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说,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继续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工业化,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将接近世界其他国家资源消费量的总和,这是难以想象也难以为继的。

  据有关单位研究,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这相当于去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近18%。新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对“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工作做了明确的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还表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大前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节约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措施,也是广大老百姓希望看到的。

  一个大决策: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分配不公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1。

  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中央提出,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差距过大的问题。分配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方面,直接牵涉到千千万万人的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而明确地提出,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今后,党和国家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将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努力抑制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由此可见,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摆上了中央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了中央的一个大决策。

  一件大喜事: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今后两到三年内,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2004年度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每年就业缺口有1400万。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是确保就业率不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加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仍然面临巨大压力。

  2004年前10个月,全国新增就业84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93%;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有43万人实现再就业,完成全年目标86%。面对这样一份“成绩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心十足: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可以预期并超额实现。

  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世界银行11月9日发表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认为,中国经济预计明年增长8%左右。根据目前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新增就业岗位70万到80万个。此外,再就业优惠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加上灵活就业人员新增就业人数仍可保持今年的高水平,这确实是件大喜事。

  一个大定心丸:物价将处于“温和可控”范围

  2004年,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在高位运行,前三季度上涨达4.1%。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粮价、能源价格、房价的上涨幅度。这是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反映,也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粮食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相当部分的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最终会传导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去。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也开始“补涨”。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也在提高,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容小觑。

  2005年物价会不会继续上涨?百姓心中没有底。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尽管2005年物价上涨仍面临较大压力,但一年多来的宏观调控实践表明,中央对物价的调控是及时有效的。通过宏观调控种种政策措施逐步到位,明年消费价格涨势有可能趋缓,物价仍处在“温和可控”范围内,中央的这一表态,无疑是让百姓吃了一颗大定心丸。

  一个大德政: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有保障

  越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关爱、扶持、公平越显得格外重要。近期国家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再次清楚地表明,重视和解决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措施,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200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高位运行,特别是粮食、肉禽蛋等主、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给低收入群体和部分困难群体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目前,全国农村仍有近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城镇有2000多万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中央十分关心困难群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目前,各地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目前,各地都普遍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随着这些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将更加有保障,百姓认为,这是中央实施的一个大德政。

  一个大突破:构建和谐社会将取得新进展

  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特别强调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2004年中央重点强化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行业,加大对农业、能源、交通、水利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进一步调整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2004年上半年,全国教育支出增加213亿元,增长16.9%;科学支出增加37亿元,增长37.8%;文体广播事业费增加42亿元,增长23.6%。

  我们应当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之处,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强行征地拆迁、收入差距过大、部分群体就业困难等等,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列为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同时就此作出部署: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抓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加快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等。随着这些精神的贯彻落实和资金到位,群众生活质量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社会将更加和谐,这是一个大突破。有专家评价指出,这一新提法和具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和谐社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两者相互促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的部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关键词:

  “就业”、“社会保障”、“分配”、“社会事业”。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

  有专家建议,在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同时,应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加大对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人们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到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将得到不断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取得新进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领导班子 科学发展观 宏观调控 郭沫若 毛泽东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王志成2010 + 100 + 10 + 1 + 1 + 1 奖励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请多关照~
沙发
kang8384 发表于 2005-5-7 20:3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宏观调控正在进行中,其实如谁所说,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是紧缩的,而中国经济在过热的呼声下在宏观调控后已经有些紧缩的样子了。有学者指出要避免经济向相反的方向走去,所以2005年宏观政策需要调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是五月,还有一些时间让我们来思考。

使用道具

藤椅
zwh7059 发表于 2005-5-16 20:1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十个大都任重而道远.
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迷途远避退还莲迳返逍遥蒋建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5 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