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ehe
8449 48

农民工异地打工反思-将进一步拉大地区差距 [推广有奖]

41
xuehe 发表于 2007-8-7 09: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中国,农民游说活动不像在澳大利亚那样活跃。作为这一问题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博士对农民合作社及行业协会在中国发展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立法的缺失是导致中国农民协作组织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此外,因为所有行业协会必须挂靠于某个政府机构,他们没有机会演变成独立运作的、跨行业的全国性组织。

穷国和富国不同的农业保护机制可以归结为政治体制上的原因。富有的国家,例如美国,欧盟和日本,农民占总人口比例相当之少,对于他们来说,组成一个联合游说团体来寻求贸易保护显然要更为容易。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农业产出的波动,近代史上的食物短缺和饥荒,以及并不严格成立的“农业的多种功能”假说,全部被用来引起公众对农民的同情,以便在那些国家实施农业保护主义政策和对农业的支持计划。资助农业的总体支出可能较大,但是由于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富有的国家而言这

是可以承受的。虽然纳税人和消费者须为此买单,但是由于负担是由每个人来平摊,所以他们普遍可以忍受这一点(安德森,1995)。政治体制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例如,美国选举制度使得农民的利益在国会得以充分代言,这造成了对农业的支持政策长期存在。

中国的情况正是相反。过大的农业人口数量使得在形成游说集团的过程中无法避免搭便车问题,而且要对占中国就业总人口比重40%的农业实行补贴,财政上也不可行。先把经济学搁置一边,传统上,中国正统的意识形态支持在国有企业的无产阶级工人领导农民,简单的说是因为:农民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是私有者。另外,中国没有一个法律使得全国性的独立行业贸易协会合法化,任何贸易协会必须附属于政府机构。农民协会也不例外。因此,中国农民对于农业贸易政策只有非常有限的影响。与美国的已经被深深地嵌入进它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农业保护不同,中国的"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作为中国农业政策的基础,则有着弱得多的制度基础并且很容易受到许多利益集团的影响。

使用道具

42
lixianyin 发表于 2007-8-7 09: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我最见想写一篇关于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论文,来证实楼主的观点,就是关于农村的统计资料还没收集全面。非常着急!

使用道具

43
lixianyin 发表于 2007-8-7 09: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楼主的观点

使用道具

44
649188560 发表于 2007-8-7 11: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社会其实是有那么点不公平的!!

使用道具

45
kerwinho 发表于 2007-8-7 12: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乡城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农村中人力资本积累较好的部分农民,身体条件好,受教育水平较高,真正贫困的农民是无法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的,这种状况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分化,农村贫富差距又加大的趋势

使用道具

46
冬泉HY 发表于 2007-8-7 17: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有一个非常敏感的误区那就是人们的消费水平日渐提高,然而农民工的工资却一再不是间接的调低就是直接延长劳动时间,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真的

使用道具

47
rain0 发表于 2007-8-7 23: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个人觉得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官本位制度等传统陋习的延续///

使用道具

48
thinky 发表于 2007-8-8 12: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当然,和西方的情况相比有很大差距也不可避免,一方面由于宏观的政策,还没到吃大蛋糕的时候,还是在把蛋糕做大,进一步的实施赶超战略,提升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可能把蛋糕做的够大了,才能真正的实行小平同志所说的富裕的地区带动贫困的地区,大家一起来分享蛋糕。另一方面中国农民的基数实在太大,这就引发了各种问题。目前三农重要之处也是要开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这也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各种服务,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得他们能够有能力去满足第三产业的要求。
和大家交流,寻求帮助

使用道具

49
jng108 发表于 2023-7-14 08:38: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回过头来看,感慨万千。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7-27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