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ohnnycauc
1126 1

[其他论文] 学校公共关系之探析(2)——商务礼仪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讲师

8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446 个
通用积分
0.0064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2 点
经验
6714 点
帖子
482
精华
0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3
最后登录
2022-12-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五、学校公共关系的推展途径
(一)、推展步骤
    Kindred认为学校公共关系的过程有下列五个步骤:
    1.须有适当的政策做依据。
    2.收集资料以了解小区。
    3.决定公共关系的目标和策略。
    4.进行沟通。
    5.评鉴公共关系计划的效果(杨如晶)。
    陈慧玲提出学校公共关系四大步骤,包括舆论调查、计划与决策、传播与行动、评估与校正。
    杨如晶认为学校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有步骤的过程,且步骤环环相扣,具连续、重迭及循环的特性,其步骤依序为:
    1.研究──收集资料了解小区。
    2.计划──决定目标和策略。
    3.沟通──展开行动职行计划。
    4.评鉴──了解公共关系计划的成效。
    林泊佑归纳学校公共关系之运作过程为四大步骤:
    1.确定学校重要公众,了解公众之背景、态度及需求。
    2.拟定学校公共关系计划,并化为具体之方案。
    3.执行学校公共关系计划及方案。
    4.评估并加以修正。
(二)、推展方法:
    美国学校公共关系协会(NSPRA,1986)认为学校赢得公众支持的方式有二,即将公众带入学校及进入小区。其具体的方法有(杨如晶):
    1.内部成员的沟通及参与:学校应重视其内部成员间的沟通须通畅无阻,方能保障学校公共关系得竟全功。
    2.与家长沟通的方法,除传统方法外,另建议如下:(a)家长研讨会:可于学生上学前、放学后或周六举行。(b)家庭作业热线:家长可于晚间某段时间内,打电话至学校向老师请教有关作业或其它问题。
    3.校长的沟通:校长在小区中须扮演积极的沟通角色,应利用每一与外部公众接触的机会,如访问家长或小区主织时,说明学校的计划,并与内部同仁及学生有密切接触。
    4.出版品:学校以学校手册、简讯、课程指导、年度报告、学校行事历及通知单等出版品,向公众通报学校讯息。
    5.定期的邀请公众莅校参观:经常地一再邀请家长或非家长莅校参观,以增进其了解学校的实际状况。
    6.接触小区:鼓励义工,包括资深市民等,来校协助学生学习,促进学校对小区的了解。
    7.出外演讲:派学校成员或学生赴校外演讲,并应备妥有关幻灯片或影带、现在与过去学生杰出成就的传单等,以加强公众对学校的认识与了解。
    8.设置有组织的重要信息提供者(key communicators):将小区中的消息灵通者,纳入学校的工作团队。重要信息提供者不但于平时可帮学校提供或传达消息;且于危机时,更能有效消弭谣言。
    9.组织市民顾问委员会:邀请家长团体、非家长、小区企业领袖、学校成员及学生等代表,组成顾问委员会,学校可由此而了解小区需要。
   10.与学生沟通:学生是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应利用机会接触学生,如与学生共享午餐、与学生领袖座谈等方式来听取学生意见。
   11.协助家长帮助其女子学习:以研讨会等方式,协助家长解决其子女学习的问题。
    黄振球教授认为改进学校公共关系的办法有五:
    1.加强亲职教育,协助家长了解如何更有效的在家庭辅导儿童。
    2.与小区合作决定小区的教育需要。
    3.不断说明学校的计划与活动。
    4.结合志愿的家长使参与学校的计划。
    5.透过各种媒体及活动作适当报导与接触,学校可用之媒体及活动括学生、教师、学生活动、家长参观学校、大众传播工具、学校出版品、校长私人接触等。
    谢文全认为办好学校公共关系的途经,主要有下列五种:
    1.了解并接触小区:透过小区调查、登门访问、乡土教学、亲师座谈、及参加小区活动等方式,以了解并接触小区。
    2.让小区了解及接触学校:透过大众传播、出板学校刊物、发行学校手册、利用师生联络簿、设咨询专线、举办说明会或座谈会、及邀小区人士参加学校活动等方式,让小区了解并接触学校,双方因相互了解与接触而建立良好关系。
    3.为小区提供服务:透过开放学校场地、办理小区文教活动、协助小区活动、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小区题供服务,使小区与学校有休戚相关的关系。
    4.把学校教育办好:家长送子女到校读书,就是期望其子女能获得良好的教养。学校若能把学校教育办成功,就达成了家长的心愿,自然能获得小区的好感与信心。
    5.运用小区资源: 透过邀请人士担任义工、请小区人士演讲或协助教学、请小区人士担任顾问、利用小区实施校外教学、请小区捐助经费设备,与小区实施建教合作、请小区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学校可运用小区资源,以提升教育的效果,而且增加双方的互动与互赖,对双方关系的发展亦大有帮助。
    林泊佑提出国民小学推展公共关系之方法如下:
    1.校内成员方面:
    (1).举行庆生会、旅游等活动,以联系同仁情谊。
    (2).设置意见箱或实施问卷调查,了解教职员工及学生之心声,并量采纳成员之建议。
    (3).举行各种会议,说明学校之各项政策,并鼓励成员交换意见。
    (4).邀请成员参与相关计划的研拟。
    (5).善用非正式的沟通管道。
    (6).学校行政人员以身作则,公平对待每位成员。
    (7).关怀成员的生活及学校工作,并提供协助。
    (8).尽速澄清消除谣言之传播,设法化解成员之误解。
    (9).尽量依照教师的专长和意愿排课。
    (10)利用各种机会增进学校和谐的气氛。
    2.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方面:
    (1).选派熟悉学校状况的人员参加里民大会,与里民直接沟通。
    (2).举办各项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及小区人士参加。
    (3).订定学校场地开放办法,提供小区民众使用。
    (4).出版学校刊物或协办小区刊物,送给学生家长及小区人士参阅。
    (5).订定办法,运用小区各项资源。
    (6).设置专线电话,接受意见反映。
    (7).使用问卷调查,了解小区民众之需要及对学校之态度。
    (8).实施亲职教育,办理妈妈教室等社教活动。
    (9).实施家庭访问。
    (10)参与小区各项活动,提供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
    3.小区机关团体方面:
    (1).与小区机关团体经常保持联系。
    (2).学校举办各项活动,邀请小区机关团体参与。
    (3).开放学校场地,提供小区机关团体使用。
    (4).主动向新闻界发布学校教育有关之讯息。
    (5).派人参与小区机关团体举办之活动,并提供协助。
    (6).学校发行之刊物,送给小区机关参阅。
    (7).善加运用小区机关团体提供之各种资源。
    4. 教育局方面:
    (1).经常与教育局人员保持联系。
    (2).承办教育局委托办理之活动,并用心办理。
    (3).学校举办各项活动,邀请教育局相关人员参与。
    (4).提供学校办学或研究成果资料给教育局。
    (5).落实教育局的各项政策,答复教育局的函件勿拖延。
    (6).编列详实的学校单位预算,勿浮滥。必要时,提供清晰充分的明补充数据。
    5.议会方面:
    (1).学校出版刊物及研究成果,邮寄给议会。
    (2).学校举办活动,邀请议员参加。
    (3).与议会及议员保持联系。
    (4).参与议员举办之活动。
    (5).编列详实的学校单位预算,并提供充分的数据。
    (6).校长赴议会备询说明时态度诚恳亲和,表达清晰明确。
    陈慧玲归纳学者专家的意见,提出推展学校公共关系时时应掌握的原则有:
    1.以民意为基础。
    2.具有双向性的传播。
    3.须靠有计划长期性的努力。
    4.是群体性的工作。
    5.事实与宣传并重。
    6.由内部公共关系做起。
    7.把握良好第一印像。
    8.避免个人利益的意图。
    陈生民提出企业和媒体打交道的十个禁忌,颇值得参考:
    1.不要说谎。
    2.不要过滤。
    3.不用宣传用语。
    4.对各种媒应一视同仁。
    5.不要贿赂新闻记者。
    6.不要对新闻从业人员施压。
    7.不采用中伤﹑诋毁的方法。
    8.对媒体的报导不采驳斥的态度。
    9.不挑拨媒体之间的新闻正确性。
    10.不抵制记者的报导。
    Stoops,et al(1980):则认为可用下列的问题来评鉴公关的计划:
    1.我了解小区的需要吗?
    2.所有可用的新闻媒体我都使用了吗?
    3.我们使用了所有的小区资源了吗?
    4.我们有无成立公关委员会并定期开会讨论学校与小区沟通的问吗?
    5.学校通讯或布告有定期送到家长或小区民众的手中吗?
    6.民众注意到我们的公关努力吗?
    7.如果发现我们的公关计划是失败的,什么样的努力可弥补这个问题?
    8.学校员工中有多少人积极的参与小区组织?
    9.我们有能在群众面前发表演说的人才吗?
    10.我们的公关计划有清楚的政策和程序吗?
    11.我们是否力尽可能让公众知道我们的优点?

    研究者归纳以上各家人的说法,认为推展学校公共关系须重视以
下五个层面:
    1.计划要周详。
    2.沟通要频繁。
    3.讯息要真实。
    4.服务要满意。
    5.要得到公众的支持。

【参考书目】
王志刚。营销学。台北:空中大学。
王洪钧。公共关系。台北:台视。
李金铨。大众传播理论。台北:三民。
林泊佑。国民小学公共关系与组织效能之关系研究。国立政治大学硕士论文。
袁自玉。公共关系。台北:前程。
陈义明。学校行政领导。台中:台中二中。
陈慧玲。国民小学推展学校公共关系之理论与实务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彭富雄。公共关系管理功能理论。台北:三民。
汤滨等译(。有效公共关系。台北:五南。
黄昆辉。教育行政学。台北:三民。
杨贵美。浅谈影响学校教育进步的小区因素。教与爱,33,28-29。
谢文全。学校行政。台北:五南。
Barnard, C.I.(1968).The Functions of Executive. Cambridge:Harvord University.
Jones, J.J.(1966).School Public Relations. N.Y.: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Kindred, L.W.(1963).School Public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Schramn, W. & Robert, D.F.(1971).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Illions:Illions University.
Smelter, R.W.(1990).A History of the Publications of the National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Association, 1950-1987(Doctoral Disseration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DAI-A50/08, NO:AAC 9000546.
Stoops, E., Rafferty, M., & Johnson, R.E.(1980).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Adminisation:A Guied for the Practice. Boston:Allyn & Baco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公共关系 商务礼仪 Publications Communicator Association 学校 商务礼仪 关系

沙发
chuans_ab 发表于 2014-1-28 15:33: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6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