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igang0205116
1826 23

看懂经济(透析经济运行规律)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初中生

4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3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2 点
经验
242 点
帖子
2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4
最后登录
2013-5-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前言

19944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经济文化月活动。在开幕式上邀请了七八位北京经济学界著名人士到会发言,每人限定1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许多经济学家言犹未尽。会上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教授作了7分钟发言,提了七个经济学的普通问题,难倒了不少北大师生。

他认为经济学知识是每个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应具备的,所以现在高中和大学里都要教政治经济学。但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能否传授有用的经济知识却可能存在问题,因此他出了七个普通问题,考一考非经济专业而学过一般政治经济学的学生。如果大部分问题都答不上,就证明当今的经济学作为一门大学里的公共课有加以改造的必要。这七个问题都不是冷僻怪题,但看来容易,却真难回答。七个问题激起了北大校园内一阵不平静的思考。

下面就是茅于轼教授所出的七个题目:
1
.何以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

从简单劳动如餐馆里洗碗,到复杂劳动如外科手术大夫,几乎一切行业中中国的从业人员所得到的待遇远远比不上美国同行的待遇。我们也可以不用货币收入,通过汇率折算,而可以直接比较吃、穿、住、用、玩的实际生活水平,这一结论仍旧成立。

有的经济学家解释说,一般而言,美国工人使用的工具先进,所以同样劳动产出的价值较多。可是拿洗碗,理发等服务业来说,工具的先进并不起多大作用。再说中国也有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那些工人的待遇仍不能和美国工人相比。

由于穷国和富国同工不同酬,当他们之间发生贸易时,富国包含少量劳动的产品可以交换穷国包含大量劳动的产品,因而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富国剥削了穷国。可是在没有贸易往来时,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旧存在,这显然不能用剥削来解释。正因为存在这一现象,所以不少人希望移民到富国去,使自己支付同样的劳动能得到较好的享受。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泉源。根据这一理论,质量和数量相同的劳动应该创造出相同的价值,可是政治经济学从来没有对富国和穷国同工不同酬的事实作出任何最起码的解释。

2.投机活动是否创造财富?

这里我们将投机活动定义为一些人既不生产又不消费,买进只是为了卖出,并从买卖差值中赚钱的活动。这包括房地产、股票、期货的投机,也包括囤积居奇,制造价格差别从中渔利的行为。

如果投机活动不创造财富,那么投机赚的钱只是一种变相欺骗,把别人口袋里的钱骗到自己口袋里,那就和赌博没多少区别。世界各国政府多半禁止赌博,却极少禁止投机。

如果投机确实创造了财富,那么这一部分钱应该计人国民生产总值。那么请问,投机分子为谁服了务?生产出了什么产品?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3.交换能否创造价值?

据说,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等价交换,意思大概是说买卖双方谁也挣不了谁的钱,同时谁也不会吃亏。可是做买卖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而是为了赚钱。无论是国际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任何一笔双方积极参与的公平交易,都同时为双方带来利益。当然,这并不是说做买卖永远都能赚钱,蚀本的情况是存在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双方出于自愿同意,任一方赔钱的交易是做不成的。

如果承认了交换能赚钱,试问这新增的价值从何而来?

假定一头羊与一柄斧交换,交换之前和交换之后都是一头羊一柄斧,仅仅是变换了他们的所有者。从劳动创造价值来看,交换能创利更不能自圆其说。

你是相信交换能创造价值,还是坚信交换不能创造价值,你的理由何在?另一种说法的错误何在?

4.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例。货币之所以有价,是因为它有购买力,因此货币交换的比例显然应该等于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这种论断大量地流行于当今肤浅的教科书里,但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两种货币的购买力的比取决于买什么东西。例如,用美元买汽车,其购买力约为人民币的20倍,但用美元买旅游鞋,两块美元也顶不上一块钱人民币。实际上,正因为买各种商品时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价不同,才有国际贸易发生。用美元买汽车便宜,而用人民币买旅游鞋便宜,所以才有中国出口旅游鞋进口汽车。

对上述问题比较接近的说法是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的供需情况,当用人民币买美元供不应求时,美元汇价上升,反之则下跌。然而这一答案只是对现实的描述,并未从经济理论上加以说明。譬如这样的汇率和购买力比较有什么关系?这种汇率有什么特点?它是有利于两国,还是不利于两国,或有利于其中的某一国?

5有计划、按比例有什么错?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是有计划、按比例。每当国民经济出毛病时,我们总可发现是某种比例失调所引起的,所以事先把比例掌握好,就不致发生比例失调的毛病,因而才有有计划,按比例的说法。市场经济则是靠着成千上万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它无疑带有盲目性。当然价格确能调节余缺,因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从而消费增加,生产减少;供不应求时则相反。然而这种余缺调剂能否实现我们所需要的比例,却没有任何保证,是什么理由,我们竟放弃了这个基本规律,改换为市场的盲目调节呢?

6.钱能不能度量价值?什么条件下它能?什么条件下不能?

我们知道,凡是不能交换的东西,都不能用钱度量其价值。健康是有价值的,然而不能交换。一个人生了病,不论他愿意出多少钱给别人,也不论别人有多愿意用自己的健康去交换钱,事实上也无法做到。除了健康,还有友谊、爱情、创造欲望和好奇欲望的满足等等,也都不能用钱交换。

那么,凡是能交换的东西是否都能用钱来度量其价值呢?工厂产品的价格高于它原料的价格,其差价是否精确地表明了工厂创造的价值?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即使工厂内部的生产状况完全照旧,它创造的财富是否也相应地变动?一个人做生意赚了钱是否证明他创造了价值?

7.是什么决定了一物的价格?

我们知道,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一般而言,产品的成本是企业已知的,所以上述问题也可以表述什么决定了利润。

利润的变化很大,有时可能是负的,这就是企业亏损;有时可能超过了成本,使利润率达到百分之百。企业没有不希望多赚钱的,那么是什么限制了利润呢?

合理利润又是多少?如果你是一名物价检查员,你将如何去执行任务?利润率达到什么水平可以称之为暴利?如果你认为利润率达到50%以上就可以算暴利,你如何去说服坚持10%作标准的人?

问题已经提了出来,答卷平均能评多少分,没有人统计。但从北大校院内沸沸扬扬的议论来看,大家开始反省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育是否有助于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大业?这种教学究竟给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大学教学本来应该领先于现实的发展,可是这一门课程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仅仅针对北大的。但几十年来北大师生一直是我国学术和文化的先驱者,也许会在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上率先行动。

以上是笔者引用的相关报道。

这七道题出了十几年了,在很多论坛上有很多自称高手或谦虚谨慎的学者回答了这几个问题,但笔者看来,无一令人满意。本帖的目的并非是要回答茅先生的这几个问题,而是本人在此贴此帖的框架基本完成时,在网上无意浏览到了这样一篇帖子,用网友的话说,“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不见底”,实际上牵涉到了经济学中大部分核心基本问题,对于一个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来说,对于一个初学经济学的人或者专研经济学的人,这几个问题中肯定有几个或者是他急于想问的,或者是苦苦钻研难得要领的,或者是给出答案却又一盼三顾,总觉不踏实的。而在目前的经济学著作中,很难找到关于第一、四、七这样的核心问题的令人满意的答案,尽管关于各种理论的著作可谓铺天盖地,但有些过于轻慢草率,有些树大枝繁,难尽其解,对现实经济现象都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而本帖的探讨恰恰能从正面回答了其中大部分问题。未从正面回答的,读完本书您亦可推之八九。

按照我国传统的分法,当今经济学大体可以分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学派。两者同源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奉斯密为鼻祖),但由于对经济最本质的东西——价值的观点出现分歧,而最终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古典经济学本是信奉劳动价值论的,本帖子也秉承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在整合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拓展了劳动价值论的应用空间,增强了其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并对当今经济运行中,大众关心的主要经济问题做出较为透彻的解释。不管您崇尚西方经济学,还是看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笔者认为只要您坚持真理无偏见的态度,本帖都会给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您更加透析地认识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运行中发生的主要经济现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经济现象纷繁芜杂,如何剥开云雾见阳光?本帖将对现行重要的经济基础理论进行了整合和发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分析法。此帖的目的正是帮助读者面对各种媒体各路经济学家的言论,不再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现在很多经济学著作,大道理一大堆,而且晦涩难懂,本帖在探讨过程中,在将理论作简要说明后,大部分是以举例分析为主,争取深入浅出,使只要稍有些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人都能真正“看懂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运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基础知识 天则经济研究所 马克思经济学 透析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4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冷眼老克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3-12 09:53: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和茅于轼一样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有解答问题。顺便指出楼主一个小的经济学错误: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泉源。根据这一理论,质量和数量相同的劳动应该创造出相同的价值,……

1.劳动不是财富唯一的泉源!自然界也和劳动一样,也是财富的泉源。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2.质量和数量相同的劳动并不一定创造出相同的价值。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相同的劳动所创的价值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劳动既不能和财富划等号,也不能和价值划等号。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jigang0205116 发表于 2013-3-12 15:44: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3-12 09:53
楼主和茅于轼一样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有解答问题。顺便指出楼主一个小的经济学错误: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 ...
谢谢关注,我将继续就您的问题 和另外的问题予以解答。晚上我再写一个目录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www.xiushu.com + 1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jigang0205116 发表于 2013-3-12 15:54: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3-12 09:53
楼主和茅于轼一样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有解答问题。顺便指出楼主一个小的经济学错误: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 ...
另外,第一个问题我是引用茅于轼老师的话。我的论述还没有正式展开。请继续关注

使用道具

报纸
jigang0205116 发表于 2013-3-12 18:30: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章,价值论诠释
一、引论
价值论是指经济学中关于商品价值形成的观点。商品价值是形成价格的基础,价值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价值论,再高深的经济理论不过是空中楼阁。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和以庞巴维克为代表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则是近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之一 。
二、三种价值论的优劣
1、对效用论和均衡论的批判
效用论者是从商品的稀缺性和商品效用入手认为价值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是人对商品的感觉与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由于效用论者将效用衡量的标准主观化从而使边际效用价值实际上成为主观的产物,将价值的形成与决定同生产过程完全割裂,使商品价值成为纯粹意义上的一个心理范畴。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都承认使用价值对价值有重要作用,但二者区别在于“如何作用”。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统一于商品体内的两因素,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前提,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则失去了价值存在的基础。而效用论过于强调商品效用带给人的主观上的满足,而忽略了交换和交换背后价值产生的过程,过分夸大了效用的作用,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只讲效用而抛弃了生产效用的劳动。
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身,并没有回答边际效用(价值量)如何决定商品价格。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是一个运动形式,边际效用(价值量)本身,需要市场商品供给来决定(即供给越多价值越小),而至于市场商品供给,该理论又认为应由边际效用来决定,产生循环论证。
马歇尔主要是通过分析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下的均衡价格来分析商品价值的。均衡价值论者以价格的概念替换了价值,而他们所谓的价值是没有价值实体的。他们认为“价值”是由供求决定的,而供求作用直接决定的又是市场价格。他们通过对供求作用的分析得出了市场供求均衡时的价格,发现该“价格”是最完美的,是价值最充分的表现,从而提出市场价格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显然这里均衡论者只在对价格进行分析而不是对价值的分析。实际上,均衡分析是一种停留在事物表面的分析。价格受供求影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道理,但是,“如果一切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直接合而为一,那么科学的存在就会成为多余。”价值与价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均衡论者显然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只是对市场价格做的一种现象形态的分析。确切地说,均衡价值论不能称其为价值论,而只是价格论,是对价值研究困难性的一种逃避。
2、劳动价值论分析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一直试图在理论上搞清楚却没能搞清楚的东西。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双重标准和混乱的;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是彻底的,却因为没能说明劳动与资本相交换的关系而彻底破产;马克思在对劳动价值论做了系统和全面的阐述,并提出剩余价值论,但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其一,均衡价值论主要倚仗对供需的分析,劳动价值论也讲供需对价格的影响,但表达不够明晰,对现实经济现象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其二,效用论者认为价值是人对商品满足欲望程度的感觉和评价。由于主观评价常因主题不同而迥异,必然使价值的衡量缺乏统一的标准。劳动价值论虽然指出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价值,并且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但并没有说出其中换算的标准,所以使价值的衡量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是由于劳动价值论的内核——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正确的,要想研究价值,要想从根源上研究经济,对劳动是避不开的。
一物有用,是因其能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人要利用此物也就是要发挥此物的用处时,此物不会自动来找到想用它的人并满足他的需要,而是人经过某种精力的耗费使其为人服务。此时,精力的耗费则称之为劳动,而这种有用性称为使用价值。有时,物的使用价值是天然就有的,而有时是人以劳动变更或者说加工以后所具备的。可以说劳动是使物为人所用的唯一途径。(除了自然界中及其个别的无形之物,如;空气)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的交换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对产品进行交换时,各种不同的物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呢?无疑是包含在其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量,这也就是经济学中的价值。即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中所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里的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所谓“用于交换“,其含义是:生产者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以换取他物,其价值也正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理解商品的概念是理解价值概念的关键!这在第三章中还将有涉及 。思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曾指出:“直接的社会生产以及直接的分配排除一切商品交换,因而也排除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至少在公社内部)和随之而来的产品向价值的转化。”这还是强调市场化的问题
而关于劳动价值的衡量缺乏一个统一标准的问题,总的说来劳动的复杂性和劳动强度是相互补充的,即就社会上的工作来说,凡是劳动复杂性高的则劳动强度稍低,而劳动强度高的则劳动复杂性则较低,对整个社会来说,要想从事强度低的工作,就必须通过学习培训,掌握技能,以适应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即复杂性较高的工作。竞争使性质不同的工作各归其位,从而可以使大众劳动的衡量标准趋向统一。使用生产某物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大小成为可能。(这里的大众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社会上的一般劳动。)

使用道具

地板
jigang0205116 发表于 2013-3-12 18:31: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非商品的商品化对价值统计的影响
研究市场经济学的层次是这样的,产品→商品→价值→价格。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价值是商品的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属性。很多劳动产品或劳务是有使用价值的,但是,由于其并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也就不具有价值。
比如教师的劳动是有使用价值的,但是,如果教育不实行产业化,教师的劳动不走向市场,那么他的劳动也就不会纳入价值核算体系。因为教师的劳务并不是商品。
当教育福利化,教师的劳动报酬是由国家进行负担的时候,那教师的收入就从属于经济价值的二次分配,其劳动报酬要从国家税收中扣除,也就是利润的一部分。而教育产业化以后,教师的劳动报酬就会均摊到每一个受教育的人身上,其中的大头当然是工人。这强行地将工资的一部分纳入到了教师的工资报酬中。这实际造成了工人生活成本的提高,也就是劳动力的市场价值的提高,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也就是可变资本v的增加。
从这一点来看,价值是有弹性的。非商品的商品化,会造成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多。这一点同样表现在物质产品上面。比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走向市场的过程。要满足同样的需求,在完全市场化的时候(即每一种需求都不是自产的,而是购买的),为满足这些需求所需的货币是100,市场化程度低的时候,小农可以自产40,而只需购买60。所以,满足同样的需求,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比市场化程度低的经济体,需要更多的货币收入。扩大到整个经济体亦是同样的道理。
市场化的程度高低,关系到价值的范围,关系到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这是经济运行的最基础因素。很多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无法适用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不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劳动产品市场化,就是将个人劳动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实现为社会劳动。个人的劳动,加入到社会化大分工中。通俗地讲,就是自己劳动生产的产品不为自己所用,而是推向市场,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出售,换回货币,再从市场上购买自己的所需要的产品。
某种产品的市场化,必须要求这种产品面向市场,实现为货币。当个人劳动的的市场化完全完成,或者达到较高的程度,货币就仿佛是无所不能的了,所有个人劳动的实现都离不开它,什么劳动产品都要兑换成货币,什么劳动产品都要依靠货币才能买到,甚至货币能够从市场上购买任何个人劳动的产物。
所以,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所有的个人劳动都要用货币来表现,一般的,市场化程度越低,就有越多的个人劳动不需要用货币表现。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国民收入就越依赖于市场初级分配,换句话说,二次分配越多,就会降低经济体的市场化程度。

使用道具

7
jigang0205116 发表于 2013-3-12 18:33: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四、服务业与价值创造
I、什么样的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价值是包含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对于非物质产品有无劳动价值的争论在学界一直是争论的热点。认为服务业不创造价值的人,认为自己是坚持了马克思的观点。但是我们下面将会看到,认为服务不创造价值的观点,即使遵循马克思的研究思路,也有明显的理论漏洞:我们首先从劳动力的价值开始分析。劳动力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劳动力这种实体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维持劳动力子女的基本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的价值是形成商品的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其价值中就包含着非物质商品的价值,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其中包含的非物质商品的价值也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创造非物质商品的劳动是商品价值形成的一个因子,所以,非物质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比如理发所需的费用,是包含在劳动力价值之中的,是体现在商品价格之中的。
经济学中研究价值是要找出商品之间交换所依据的因素,也就是价格决定的因素。既然价值决定价格,那么,反过来,可以验证,不对价格产生影响的劳动是不创造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的。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在价格中有所体现。最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看一人或一个群体的必要劳动量的增加或者减少,是否对造成作为其收入来源的商品的市场价格产生提高或者降低的影响。
我们知道,提高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进而降低商品的价格。提高劳动生产率正是通过降低工人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劳动时间来达到的。产业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其他社会主体是否创造价值呢?
举一个企业为例,这个企业可以出卖的是物质商品也可以是服务商品。藉此商品出卖而获得收入的有:
①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显然,土地所有者的劳动多少与商品的价格并无关系。
②贷款者获得利息,贷款者获取的利息只是在企业利润中的扣除。从这里看,贷款者的活动也是与价格无关。
简单说一下银行。单就存贷款业务来说,银行实质就是依靠其信用在社会公众那里取得贷款(也就是公众的存款),并支付贷款利息(也就是公众的存款利息),然后放贷并取得贷款企业或个人的贷款利息,其利润就是存贷款利息的差额。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贷款利息实质上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归存款者,一部分归银行。银行的活动不外乎就是向公众借钱和向公众贷款。由此产生的一切活动,不创造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③企业所有者获得利润或者股息,管理人员获得报酬。股东的监督和管理,会通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对商品的价格施加影响。假设其劳动增加,促使工人的生产提高了效率,这反而会使耗费在单位产品上的工人的劳动减少,从而减少个别价值。所以说,他们的劳动也不创造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④销售人员,其劳动只是会对商品的周转产生影响,并不会对其销售的商品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套用《资本论》中的一句话“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所谓的形式转化就是由现实商品到货币或者是有货币到现实商品的转化。
⑤另外,国家税收,只是ZF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利润的扣除。
总之,不创造价值的国民获得的收入不构成劳动成本,而是一种费用,要从商品依照其价值决定的价格出卖后获得的利润中扣除。
II、服务业中的一些具体行业的价值创造情况
现在理论界对服务业概念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分为1、农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等五大实物商品生产部门)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即,
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⑵批发和零售业
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⑷住宿和餐饮业
⑸金融业
⑹房地产管理业
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⑼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⑽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⑾教育
⑿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⒀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⒂国际组织。
关于服务业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但其包括的内容基本相同,我们就以这种分类方法为例,摘取重点,详细分析一下,各种重要服务业中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从直观上来看,假如有两件本地产各种性质一样的产品甲和乙。在同样的条件下出售,那么它们的价格肯定是一样的假设是10元。现在甲产品要从本地A运输到外地B出售,假设其运费是1元,那么甲产品在在B地的价格就会变成11元。但是乙产品并不会因为甲产品在B地的售价变成11元,其在A地的售价也变成11元,而是依然维持在10元。(需要说明的是,客运业不创造价值,它是一种对最终产品的单纯的消费。)这一点在会计核算成本的时候,表现的尤为明显,成本价格一定是含运费的价格,而不是异地发出的价格。
关于仓储,如果这种储备是必须的,社会一般的,那就创造价值,加入到产品的价格中。如果这种仓储是因为流通的停滞,也就是说卖不出去,那么这种仓储造成的费用不会造成产品的加价,而只是产品出售后实现的价值的扣除。   一般仓储形成的费用可以包括:1、产品总量的数量减损,比如易挥发的原料的储存2、质量变坏,不如储存之初;3维持储备所需的物品费用和活劳动。
关于邮政业,服务于国民生活的,基本上是对国民收入的一种扣除,而对于类似于运输业第一种情况的运输活动,则是创造价值的。
⑵批发和零售业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批发和零售行业的作用在于,加快商品价值的实现,即由商品转化为货币的速度,以加快资金周转,这也就增加了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以期用同量资金创造更多利润。这类行业的利润来源于生产企业对它们的让利,即将一部分M分给他们。批发和零售业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这也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商业领域,关于这个领域,在后边还有详细的分析。
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前面已经指出李嘉图对经济学研究的商品做出了界定,“说到商品,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规定商品相对价格的规律时,我们总是指数量可以由人类劳动增加,生产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竞争的商品”。单纯的科学技术,显然不属此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利润创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科技与价值也是当今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问,科技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其与市场上的价值到底有何关系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人给科学技术下的定义为世人所公认。但要明确的是,科技并非科技产品,不要将两者混淆。在市场竞争中,科技的作用大体可以概括为使科技使用者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种独享从而获得超额利润或者垄断利润。市场主体凭借科技获得的收入,是对出卖商品获得收入的超额利润的扣除。
举个例子,假如某生产企业应用了某种技术,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劳动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那么本企业的单位产品的价值将会降低,但是本产品的市场价格却并不会仅仅因为单一企业产品的降低而降低。本企业的个别价值降低,但是仍然按照以前的价格出售,该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当企业拥有的这套技术被较大部分本行业的企业采用,那么整个行业的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明显降低,该产品的价格也就必然降低。由此可见,科技的作用,实质是促使人们对自然力更有效的运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期用有限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衡量还是要看劳动时间。
因为本人以前的一篇论文曾经详细的探讨过科技之于价值的作用,由于是多年前所写,现做部分修改,截取主体,供大家研讨。
这里,以制造或改进生产工具的科技为例做一下说明。
其实,凡是对劳动生产率发生作用的科技仅仅是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发现出来的一种将自然力异化到生产工具中,以更有效的利用这种自然力从而使实际生产中的活劳动节省的一种手段。从本质上说,每一次科技的进步表现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更有效的利用。蒸汽机所利用的力就是这种力,这种力并不是科技或者人为力量能够产生的瓦特的贡献并不在于他对蒸汽力的发明,而在于将这种力以蒸汽机的形式聚集起来并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自然力被人们找到了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方式,以各种手段引入生产和生活让它们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科技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其实质不过是人类以科技作用于机器等实物并以其为中介利用自然力的结果。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然力相对于人类的垄断性越来越弱化了,如瀑布这种能源产生的力,人类也可以通过发电将其转移到工厂车间、家庭等场所为人类服务。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科技的作用
①科技对人类进步的催化作用
科技本身虽然不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但它的作用却不可小视。这种作用之于人类进步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其本身并不参与新物质的生成,却让反应的速度奇迹般地迅速起来,它使单位时间内更多的物质参加反应,并生成新物质。物质财富其实是单纯的自然物向人类社会的转移,这种转移以其可用性作为前提。如图所示:
整个自然可以用大圆表示,而小圆则表示人类财富,圆环中的物质是作为人类共有的自然因素而存在的。虽然在过程中存在着由小圆到圆环中的回归,但整体上这个小圆自从人类产生以来是不断扩大的,而大圆则保持不变。圆环中的物质通过A+B=催化剂M=C+D的形式进入到小圆中扩大小圆在整个大圆中的比例。这个催化剂M正是广义上所说的科技。人类主观上将这个反应视为吸热反应,加热的是人类本身的劳动,身体为支持劳动而引起的耗费在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中被以“价值”的概念确定下来。
在研究之初,曾假定“科技”仅仅作为制造或改进生产工具的科技,现在将这种科技推而广之,比如医学上的科技、提高土壤肥力的科技、制造生活资料的科技……它们在产生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的作用上,其本质是相同的。
②科技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作用

使用道具

8
jigang0205116 发表于 2013-3-12 18:34: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前面已经提到科技被誉为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在实际的企业运行中的作用则在于:以科技创新和领先的优势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科技又是如何创造利润的呢?科技将人类共享的自然因素(圆环中的物质)引入生产后,这种自然因素就作为一种无偿资源被使用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当科技把一种自然因素引入生产(或以一种更新的利用方式引入生产)时,创造(或改进)这种生产方式的人就表现为这种自然因素效用(或这种自然因素改进后的增加效用)的所有者,即表现为科技所有者。
我们假定科技所有者和其实际使用者是分离的。首先来考察产品改进型科技成果的运用,科技成果对其所有者来说就表现为出卖它所能带来的货币额;这种成果对于其使用者(其主要代表是产业资本家)来说,则意味着这种科技成果在生产中运用后在预期内会给这个使用者能在原来的利润的基础上再增加多少利润,提高投资回报。假设原利润率使企业获得一般投资回报率,这增加的利润就完全属于超额利润,但有一个前提:社会一般投资回报率率在本企业利润变动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波动可以忽略不计 。显然,产业资本家付给这个科技成果所有者的报酬(表现为这项科技的价格)绝不会高于这个超额利润的总额。也就是这种科技成果价格的最高限就是这个增加的利润额。其价格的低限则完全取决于两者的协议结果。而如果一项科技成果支持生产的是一种垄断产品,那么科技使用者将获得垄断利润。一项科技成果被购买往往就意味着伴随被购买的是这项成果的垄断权,即不允许所有者再将这项成果再出卖给另外的同行业竞争者。因为如果这项成果被广泛采用的话,该部门的各竞争者又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项科技成果所表现出来的提高利润的作用就会消失;甚至如果该科技的应用会造成这个部门的有机构成提高的话,整个部门的利润率就会下降,那这项科技投入应用对其使用者产业资本家来说,不但不会带来额外收益,简直就是一种祸害了。
科技的垄断性,科技成果垄断权的转让表现为一种协议,往往具有强制性,一般表现为法律上的限制。如果没有这种协议的话,其使用者额外利润的获得就没有足够保障,现代企业有的本身就是科技成果的开发者,有的则采用科技入股,这都大大加强了单个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垄断。我们看到,科技虽然弱化了自然力本身对人类的垄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垄断却被少数人出于本人或本集团的利益而人为地强化了。
一项科技成果的得来决不是某个人的凭空思考,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人类共同的智力和生产实践的结晶,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共同积累和创造完成的,比如牛顿的力学定律,而牛顿的力学定律并不是牛顿天生空想得出,借用了前人的很多科学成果。一项科技成果的产生与应用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客观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是一个历史逐步演进的过程。科学领域中的奥秘被谁发现不过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认识自然、不断探索自然、从而利用自然推动人类进步,表现为一种人类发展的客观趋势。某项科技成果的运用也许带来了社会的巨变,但这决不是某个人带来的这种变化,而是前世与今世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共有的财富理应由全人类共享。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这种分工不但表现为一个领域、一个国家而且是全球性的分工)很多科技的尖端研究仅仅控制在极少数人的手中,同时科学研究的性质也决定了它是一个极易形成垄断的领域,从而为某些人利用这种垄断谋取暴利提供了条件。虽然这种垄断在客观上有利于提高人类竞争的积极性但这实际上却是人类获得更大更快速进步的障碍。打破这种垄断理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这不但需要历史条件的成熟,而且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总之,科技是科技所有者藉以获得收入的要素,在企业内部的时候,这种收入是对企业利润的扣除。科技成果,亦可以以专利的形式推向市场,成为商品,但是,由于这种商品不能由定量的劳动来增加他们的数量,实际上,在市场上,它就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具有了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使其以较少的劳动量换取较多的劳动量。所以,其市场价格不是其价值的有效体现。
科技所有者,可以类比土地所有者。

使用道具

9
jigang0205116 发表于 2013-3-12 18:35: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⑷、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这些行业往往由于其技术密集型的性质,依靠技术垄断获得超额利润或者垄断利润,导致其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价格超过其本身的价值。就直接出现在市场上的服务和商品来说,其背后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
⑸、住宿和餐饮业
餐饮业中的服务和制作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包括工作人员对食物进行分类、调制、烹饪等加工,对顾客端茶倒水等服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服务劳动的付出,之所以同一道菜,在不同档次的饭店中的销售价格有差别,甚至是相当大的差别,这是因为高档饭店的固定资本的投资相对于普通饭店来说,是成十上百倍的。奢靡的享受首先要有豪华的硬件,其固定资产的折旧,要加到其产品、代销的商品和服务中去。
住宿业,现在基本都是饭店的一个经营项目,单就其服务劳动来说,创造价值。对于住宿业,地理位置的优越,往往使其相对于与它相比其他条件相同但是地理位置不利的饭店的价格稍高,这样取得的超额利润,往往转化成为获得这种优越地理位置的地租。好位置比差位置的地租高,是显而易见的。
⑹、房地产管理业。类似于对服务产品的打包销售,就像是销售实物商品的商场。这种管理活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但是负责一线劳动的人员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比如搬运、建筑的劳动。
⑺、金融业。从业人员不创造价值,在前面已经有说明。
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⑼、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⑽、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⑾、教育
⑿、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⒀、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⒂、国际组织。
在8—15各类行业中,从属于ZF的活动,其从业人员获得的收入基本都是来自于国家的二次分配。其它的不再作具体说明。
价值规律在经济运行中是强制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研究市场经济,价值是硬性的,是有严格标准的。价值是决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因素,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什么劳动不创造价值,绝对不是模棱两可的问题,而是有严格界定,否则得出的价值规律就是与经济的真实运行相违背的,就无法科学解释经济现象。

使用道具

10
jigang0205116 发表于 2013-3-12 18:35: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补充论述
1、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分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的量急剧增加。人们很容易有这样一种感觉:由于物质财富增加了,价值也增加了。直观地将商品的价值量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多少,这显然是错误的。物质财富是描述有用性的,是代表使用价值的,而价值却是人类劳动的抽象,是一种能量耗费。由此可见,当今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膨胀绝对不是价值的快速膨胀,“资本有一种趋势,就是在直接使用活劳动时,把它缩减为必要劳动,并且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来不断缩减生产产品所必要的劳动,固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引自《资本论》)这句话我们可以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资本的趋势是让一定的价值代表越来越多的使用价值。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后,“价值增殖”先于“使用价值增殖”成为一种紧迫的需要,物质财富也就以惊人地速度膨胀起来了。
2、劳动价值的范畴
劳动价值论,无论是李嘉图学派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首先都主要是用来揭示私有制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研究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著作,其中所说的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特别要注意的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不仅仅是劳动产品。
马克思明确指出过:“首先,我在任问地方都没有说过‘社会限定价格,并且在研究价值时,涉及的是资产阶级关系,而不是把这个价值理论应用于那决不是由我而是由谢夫莱先生以我的名义设计的‘社会国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曾指出:“直接的社会生产以及直接的分配排除一切商品交换,因而也排除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至少在公社内部)和随之而来的产品向价值的转化。”
可见,价值是在劳动产品推向市场,成为商品,才会具有的特殊属性。比如家务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虽然会创造使用价值。
社会分工的细化,会把越来越多的自给自足的劳动,推向市场,完全的市场化社会的意思是,社会上个人的所有劳动成果,都是为他人生产的,所有的个人劳动都要通过推向市场实现为货币,进而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自己的所需。下面的研究,我们都是假定在完全市场化,至少是高度市场化的前提下进行研究。
3、关于劳动价值论与分配论
(1)关于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指企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额外收益,马克思称为剩余价值。不变资本是指企业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
在以下所涉及的概念中,我们延续《资本论》中的表述方法,用V代表可变资本,用C代表不变资本,用M代表剩余价值,即未分配的利润。
(2)劳动价值的现实分配表现
劳动在创造新价值的时候同时保存了旧价值,比如用机器将1000元的线纺成布,售价变成1500元,劳动在这个改造线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不但保存了旧价值----线的价值1000,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假设为100,还创造了新价值400,其中工资200,利润200。那么我们用c表达生产资料的价值,用v表达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用m表达剩余价值即这里的利润,这批布的价值构成就可以表达为1100c+200v+200m,在这里,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是200V+200M。
在现实社会中,当我们满怀热情用劳动去创造价值时,会遇到一些阻碍,如果这种阻碍是土地,那我们就得从劳动创造的价值里面拿出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如果这种阻碍是生产资料(原材料、机器等),那我们就要从劳动创造的价值里拿出一部分作为租费,(这种租费大部分的时候表现为企业主利润)交给生产资料所有者,而所有生产资料追根究底总是由劳动创造的,至于所有者是如何占有的,我们暂且不说。现在,我们找工作时,大都是面临着这样一些企业,他们一部分利用自有资金、一部分借银行里的钱租用土地建起厂房,买了生产资料,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劳动的条件,(也可以说他们控制了社会劳动条件,成为劳动条件的代理人),然后用劳动创造的价值给我们发工资,(以货币形式)交地租、缴税、还利息,留下一部分利润作为企业主收入、或者股东收益。在这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地租、利息、赋税等都是从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占有的。土地所有权、征税权,生产资料所有权,这些或者是由劳动创造的产品换取或者是一种强制力要求获取劳动所创造的产品。
关于价值的创造与分配,下面这个笑话,也许能给你一点启示:
一个资本家和他的朋友穿过资本家的工厂。
朋友问道:你刚才跟那人说啥呢?
我叫他干活快点,资本家答。
你付他多少钱?朋友问。
资本家:一天15块。
朋友问:那你哪里来的钱付他?
资本家:我卖货得来的
朋友问:谁造的货?
资本家:他(工人)造的。
朋友问:他一天造多少钱的货?
资本家:50块钱的。
朋友总结道:那么,不是你付他钱,而是反过来他付你一天35块钱让你叫他快点干?
“嗯…”,资本家马上说:机器可是我的啊!
那你怎么搞到机器的?朋友问。
资本家答:我卖货的钱买的。
朋友继续问:那是谁生产的货物?
这一回资本家对着他朋友(以及媒体和学校)叫道:闭嘴!搞不好他就听到了。
(3)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一定意义上是与财产的占有和分配问题有关的。
如果国家不加干预放任市场行使分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西方经济学将现实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在中国哲学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言论老子的《道德经》七十七章有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中经常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其所说的天之道正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这都是从哲学意义上揭示同一个道理:如果任社会自行运行必然会导致贫富分化。原因就是越是掌握社会资源多的人就越是有力量去掌握占有更多的资源,或者说获得掌握更多资源的机会。这是社会产品分配的自发倾向。然而,贫富分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从经济学上讲,1块钱落在富人手中的边际效用比穷人的要小,也就是说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要大于富人,贫富分化会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降低,从而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社会产品出现相对过剩,工厂开工不足,引发经济危机,严重的甚至引发深刻的社会危机。所以说,自行的市场分配并不能使社会最有效率的运转,还需要有外在力量的干预,这个力量绝大多数时候是国家施加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损有余而补不足以行天之道。吃大锅饭是不行的,严重的贫富分化也是不行的,既保持公平,又要兼顾效率,这个度的权衡,是国家必须正确掌握的大计。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40 + 1 + 1 + 1 奖励原创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