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lue_wind777
1821 2

[原创拿学术开开心-锚定效应(5) [推广有奖]

教授

6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8772 个
通用积分
13.9702
学术水平
560 点
热心指数
514 点
信用等级
418 点
经验
20034 点
帖子
286
精华
10
在线时间
9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2
最后登录
2021-12-2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拿学术开开心-锚定效应(5) (作者博客)


假如你在学术圈混过一阵子或者身边有在学术圈的朋友的话,你就应该知道在学术圈里边抨击抨击别人的研究结论是一件多么刺激而又开心的事情。作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家你和同行们打招呼的内容不应该是: 昨天晚上晚饭吃了什么?而应该是: 昨天晚上又把谁的理论给灭了?

其实无论是物理界(比如说量子物理学家之间的理论冲突),还是经济学界(最出名的应该是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争论),这种科学家们之间互相争执的现象在圈儿内是屡见不鲜的。当然了,科学家们之间的相互抨击跟在大街上互喷的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主要的不同的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家们相互抨击的地点是在国际性的会议上而不是大街上;第二点是科学家们批评别人的方式是做很多的研究论文而不是面对面的喷唾沫星子。

尽管有以上的不同点但你如果觉得科学家们互相抨击对方的激烈程度比大街上抬杠的人低的话就大错特错了,俗话说,"不怕抬杠的打群架,就怕抬杠的有文化"(...似乎也没这么句俗话),科学家们抨击起对方来是丝毫不留情面滴!

笔者有一次在给一个挺不错的英文经济期刊做审稿人(referee)的时候曾经很担心审稿报告会给论文作者留下严重的心里创伤而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就很虚心的请教导师如何把话说得委婉和礼貌一些。结果从恩师处得到的答案是,委婉这种东西在写审稿报告的时候是不用过多考虑的,审核报告只要把这篇文章的优缺点说明白和你的最终决定说清楚就可以了(想想也是,反正是双盲审核)。由此可见,做一名科学家内心如果不够强大的话是不行的。(什么?!我稿子又被拒了!这个审稿人到底会不会审啊!!!)

就拿我们上一段提到的靠谱的锚和不靠谱的锚来说吧,究竟哪种锚对人们有更高的影响呢?这个问题一出,心理学家们便应声而动了。冲在最前面的当然还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以Quattrone大哥为首的那六位关系特好的仁兄们,这六位仁兄异口同声地说:靠谱的锚和不靠谱的锚影响是一样大滴[19]!他们的结论看上去似乎受到了Chapman和Johnson的确认,因为后者在94年论文的第一个实验中也发现锚靠谱不靠谱神马的的确没啥[20]。不过一个十分坑爹的现象是Chapman和Johnson这两位仁兄仅仅在他们94年论文的第一个实验中发现了和Quattrone等人相似的结论,可是他们94年的那篇论文有好几个实验,在别的实验中这两位仁兄又发现不靠谱的锚比靠谱的锚影响更大!不但他们发现了这个现象,比他们早的Northcraft和Neale[21]还有比他们晚的Strack和Mussweiler[21][22]都直接或间接的发现了不靠谱的锚似乎对人的威力比靠谱的锚更大一些!简而言之,从1984年到1999年的这15年中,关于不靠谱的锚到底威力大不大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至少在1999年之前,不靠谱的锚威力更大的呼声似乎要更高一些(可能是由于人多势众的关系......)。

现在看起来至少不靠谱的锚的争论还停留在是比靠谱的锚更大一些还是一样的层面上。然而就在2年后,Wegener,Petty,Detweiler-Bedell和Jarvis 四位仁兄突然蹿了出来异口同声地对大家说: 以上15年争论都没争到点子上,因为不靠谱的锚的威力明明是要比靠谱的锚小![23] 你以为民众都那么缺心眼儿吗?你整那么不靠谱的锚谁还能能被你忽悠了!

可能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说了这么多,究竟不靠谱的锚和靠铺的锚谁的威力更大一些?其实实话说我也不知道,一个学术理论受到大众的认可之前是需要被千锤百炼的,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就问错了,我们本应该问的是: 在什么前提环境下,特定种类的锚的效果会更大一些。(PS: 假如刚好是一名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的博士生,又刚好由于找不到研究方向有想要上吊的心,又又刚好由于博士的补助太低买不起一根足够结实的绳子的话,你可以考虑一下研究这个哟。)

[19] Quattrone, G. A.,Lawrence, C. P., Warren, D. L., Souza-Silva, K., Finkel, S. E., & Andrus,D. E. (1984). Explorations in anchoring: the effects of prior range, anchorextremity, and suggestive hints. Manuscript Stanford University.

[20]Chapman, G. B., & Johnson, E. J. (1994). The limits of anchoring. Journal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7(4), 223-242.

[21]Mussweiler, T, & Strack, Fritz. (1999). Hypothesis-Consistent testing andsemantic priming in the anchoring paradigm: a selective accessibility mode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5(2), 136-164.

[22]Strack, F., & Mussweiler, T. (1997). Explaining the enigmatic anchoringeffect: mechanisms of selective acces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73, 437–446.

[23]Wegener, D. T., Petty, R. E., Detweiler-Bedell, B. T., & Jarvis, W. B. G.(2001). Implications of attitude change theories for numerical anchoring:anchor plausibility and the limits of anchor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7(1), 62-6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Experimental Implications Explorations Exploration Implication 经济学家 物理学家 凯恩斯 科学家 哈耶克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江村北鸥 + 10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学术水平 + 5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haffer 发表于 2013-3-26 13:17: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藤椅
LLLocker 发表于 2014-11-27 16:38:31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果然相当的有想象力!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