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itswang
3174 16

[其它] [转帖]比较美国:中国经济学家为何无缘诺贝尔奖 [推广有奖]

  • 3关注
  • 56粉丝

小白龙

教授

9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40386 个
通用积分
1.5717
学术水平
227 点
热心指数
213 点
信用等级
177 点
经验
12111 点
帖子
1296
精华
2
在线时间
7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1
最后登录
2024-4-24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div id="ArticleTit">比较美国:中国经济学家为何无缘诺贝尔奖</div><div><a href="http://view.news.qq.com/a/20071014/000021.htm">http://view.news.qq.com/a/20071014/000021.htm</a></div><div id="ArtFrom"><a class="lred" href="http://view.QQ.com">http://view.QQ.com</a>  </div><div>2007年10月14日14:44   中国经营报  刘军宁  </div><div id="ArticleCnt"><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像往年,再次重复了两个由来已久的特征。一是获奖者中依然以美国人居多,二是在获奖者中没有一个人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略低于5%,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占全部获奖者人数的70%以上。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名美国科学家获得;此前公布的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者也是两名美国科学家;两位经济学获奖者中有一位是美国人,另一位虽不是美国人,但却是在美国受的教育,现在还在美国教书。据有人初步统计,截至2003年,美国共有2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p><p style="TEXT-INDENT: 2em;">对于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的人能够获奖这个问题,人们问得不多。而为什么中国人始终未能出现在诺贝尔获奖名单上?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也是中国人,但他们未在国内得奖?,我们却一再追问。也许,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会得到一些新的线索。我们要问:怎样才能得到诺贝尔奖?或者问,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奖?我发现以下的一些做法与得不到诺贝尔奖有着密切的关系。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一,有没有丰富多样的创造精神。美国的诺贝尔获奖者中八成以上来自私立大学。没有顶尖的鼓励创新的大学,就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p><table height="22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05"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div id="Reading"><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270" border="0"><tbody><tr><td></td></tr></tbody></table><table class="rlin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270" border="0"><tbody><tr><td width="26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24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width="148" height="113"><a href="http://view.news.qq.com/zt/2007/mgeconomists/index.htm"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line" height="90" alt="2007诺奖依然美国秀" src="http://img1.qq.com/view/pics/6455/6455087.jpg" width="130" border="0"/></a></td><td width="120"></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24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readtit"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a href="http://view.news.qq.com/zt/2007/mgeconomists/index.htm" target="_blank"></a></td></tr><tr><td align="center"></td></tr><tr><td align="center"></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24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readtit"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a href="http://view.news.qq.com/zt/2007/estate/index.htm" target="_blank"></a></td></tr><tr><td align="center"></td></tr><tr><td align="center"></td></tr><tr><td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div></td></tr></tbody></table><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美国是世界上私立大学最发达的地方,也可能是惟一没有国立大学的国家。美国顶尖的前20个大学,几乎清一色是私立。美国的大学,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不需要与政府机构协商办学方针,治理大学的权力和对校长的任命来自于独立的校董事会,这样的董事会既独立于大学,也独立于执政党与政府。学校管理层仅向独立的基金会董事负责。私立学校也有来自政府的经费,但是这些学校只对独立的经费托管人负责,而不是对教育当局负责。它们鼓励创新,创造条件使人创新。中国顶尖大学中有多少是创新精神?中国的公立大学对谁负责?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对得到诺贝尔奖就增加了不少把握。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单纯靠增加政府经费投入不是最有效办法。中国很多人士认为,美国人获奖多,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投入多。美国政府是有投入,但更多的是其他形式的社会投入。搞研究没有投入不行。关键是投入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单靠投入违背了诺贝尔设奖的初衷。诺贝尔要把奖颁给那些能造福于人类的人,而不是那些能花钱的人。如果以造福于人类为宗旨,不得奖又何妨?如果不能造福于人类,得了奖又如何?浪费纳税人的金钱而已。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就像勤劳很可能不致富一样,经费投入与得奖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何况,这几年学术风气的败坏与前几年各高校得到数额不等的行政拨款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其结果是,对经费的追求代替对学问的追求,对博导的追求代替了对博学的追求,对权术的探险取代了学术的探险。当教育以培养接班人为目的并为之设置无休止的课程时,当学术期刊的价值大小是按照该期刊所属的行政级别来决定的时候,当研究课题指南是掌握权力的人来制订并受理项目申请的时候,当每个研究人员被强制研究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的时候,诺贝尔奖的苗子就被连根拔断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三,用国家选拔人才重点培养的办法来取代为科学家的成长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是扼杀获奖者幼苗的不二法门。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诺贝尔的获奖者是自由成长、自由追求而来的,不是造奖机器上锻造出来的。美国从不拿钱去专门培养诺贝尔的获奖者。获奖是个人的事业。获奖是个人追求的副产品,而不是主业。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现在有的高校办起旨在“夺诺”重点速成班,真是南辕北辙。获得诺贝尔奖不能靠专门培养,尤其不能靠速成。行政官僚,与科学天才从来就不可能水乳交融。现在,中国的博士数量已在超短的时间内超过德国和美国。中国现在可能是世界上博士导师最多的国家,也是官员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最多的国家。博士与博导数量和科研经费的蹿升,以及博导收入和经费的蹿升丝毫没有缩短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第四,不容忍另类和异端学者的教育制度和社会氛围不可能产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一个从根本制度上最大限度容忍自由与独立思考、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的国度,离获取诺贝尔奖就为期不远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有创见的科学家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有关怀的作家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对各种人物的制度性宽容程度与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可能性呈正比。一个谔谔之士没有立锥之地的地方,不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影。非主流的文学作品有多大的自由发表的空间?有多少民间实验室和独立研究机构?有多少不需要挂靠的绝对独立民间基金会来扶持学术研究?这些问题有了答案,诺贝尔奖与中国人的相关性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p></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学 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 美国科学家 一个人生活 经济学家 世界人口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王志成2010 + 50 + 20 + 1 + 1 奖励

总评分: 经验 + 5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一切源自党的私心私利

中国学人的悲哀

使用道具

藤椅
witswang 发表于 2007-10-16 09: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下载]张博树-中国专制主义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博树的力作,中国专制主义历史研究

164583.rar (1.01 MB) 本附件包括:

  • 《中国现代专制主义研究》张博树.exe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http://blog.sina.com.cn/witswang
在后现代性的知识碎片化浪潮中,把碎片化知识重新整合起来,成为现代性的未竟之业。

使用道具

板凳
boweicw 发表于 2007-10-16 10: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切源自党的私心私利---说得很透彻

使用道具

报纸
witswang 发表于 2007-10-16 11: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下载]微观制度经济学力作-威权统治下的中国

何清涟,威权统治下的中国。绝对经典的制度经济学力作,微观经济学力作。

164617.rar (375.49 KB) 本附件包括:

  • 威权统治下的中国-何清涟.exe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http://blog.sina.com.cn/witswang
在后现代性的知识碎片化浪潮中,把碎片化知识重新整合起来,成为现代性的未竟之业。

使用道具

地板
tanyilong2004 发表于 2011-12-26 18:54: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7
michael0511 发表于 2011-12-27 13:51: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很有道理

使用道具

8
haozhou0073 发表于 2011-12-28 16:06: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不过一定会获奖的

使用道具

9
bangbanghan 发表于 2012-1-15 09:51: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有道理~~~

使用道具

10
唯晴雯奈何 发表于 2012-1-16 23:13: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办法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7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