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urmuyee
1185 3

社会制度现实需要反派教员,而且很重要。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粉丝

讲师

2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09 个
通用积分
3.0896
学术水平
53 点
热心指数
65 点
信用等级
53 点
经验
5457 点
帖子
49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2
最后登录
2016-6-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1989年,东欧迅速转向西方"民主"模式,20年过去了,他们怎么样?
  与20年前一样,我是从奥地利经过斯洛伐克去匈牙利访问的。进入布拉迪斯拉发火车站之际,我惊讶的是这里竟然和20年前一样简陋不堪,连个像样的候车室都没有,唯一的变化是一位老头用中文喊着:“房间、房间。”
  我在布达佩斯又见到了老朋友H君。我还记得他1989年满怀激情投入“革命”的样子。他当时兴奋地告诉我: “革命才一个星期,我们已经有了50多个政党。”不过他的政治激情今天荡然无存。H君坦承:“你说我们政治独立了吗?我们现在被北约控制了,;你说我们经济独立了吗?我们经济现在都被外国人控制了。”他还愤愤不平地说:“20年过去了,左派右派都执政过了,但选上来的都是投机政客,从未选出过政治家。我们今天不是在‘好人,与‘坏人,之间作选择,而是在‘坏人,与‘更坏的人’之间作选择。”
  东欧人都曾以为,只要政治制度一变,一切都会变好,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一切宛如昨天,甚至更糟。当地一位资深学者还与我谈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尽管制度变了,表面是多党制度,媒体自由,实质上是独立的司法体系根本没有建立,也没有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任人唯亲的现象广泛存在”。
  东欧的变革其核心是:只要激进的政治经济变革,这些国家就能一下子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休克疗法”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有时高达2000%以上,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导致了既无政府干预、又无市场制度的混乱状况,为非法掠夺提供了可能,官员获得了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的机会,也使腐败(特别是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整个东欧经济经过“两个激进”的变革之后,全都变成了高度依赖外资的经济,普遍债台高筑,金融自由化使多数银行被西方银行控制,2008年的金融海啸又使多数东欧国家遭受一次劫难。拉脱维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已接近破产,他们的债券评级已经被评为“垃圾”级别。
 我可以说,如果东欧人民有机会重新选择的话(当然老百姓已经永远没有这种机会了),绝大部分人绝不会选择这种“两个激进”的变革方法,因为东欧普通百姓为“激进”的变革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
  不久前,我给匈牙利的H君发了电子邮件,问他一些匈牙利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他很快给我回了信,写得很简单:“整个匈牙利正在等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济,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等待中国的救济。”
  奇怪的是我们国内一些学者至今还迷恋东欧模式。幸亏这些人无权指导中国改革,否则的话中国早就成了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的翻版了,国家大概也四分五裂了,中国的资产也早就被西方资本席卷一空,还有今日之崛起。
  这里还要谈谈东欧民主的质量。2008年初,欧洲权威机构Eurobarometer公布的民调发现,大部分东欧国家人民对自己政府的信任度均非常低:保加利亚为16%,波兰为17%,拉脱维亚为19%,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捷克为21%。
  东德重新思索共产主义
  柏林墙倒塌二十年之后,共产主义奠基人卡尔·马克思在东德又开始成为时尚,这得多谢全球金融危机。路透社的文章指出,马克思在1867年写就的资本主义分析巨作《资本论》经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如今一跃成为德国畅销书。 甚至连银行家和经理们都开始读《资本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资本主义感到反感。在1989年脱离共产主义阵营后,现在的东德深受贫困和高失业率困扰。反资本主义情绪也在逐渐蔓延。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52%的东德人相信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合适的”,43%的人表示比起资本主义,他们宁愿选择社会主义。对普通东德人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调查结果。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读过'资本的罪恶’。确实没错,马克思说得很对。”在东柏林从事IT行业的46岁男子托马斯(Thomas Pivitt)说。 “在柏林墙倒塌之前,我过得相当不错。那时候没人担心钱,因为钱在那时候其实不算什么。你永远都不怕没有工作。共产主义并不都是那么糟糕。”资本主义更糟” 。  东德目前的失业率高达14%,是西德的两倍,而工资比西德低很多。在两德统一之后,数以百万计的东德人失去工作,许多工厂被来自西德的竞争者收购,许多被迫关门大吉。“我觉得资本主义更坏。”76岁的退休铁匠赫尔曼(Hermann Haibel)说,“自由市场非常残忍。资本家们总是希望压榨出更多、更多、更多!”  在德国, 妓女大多来自东欧国家, 粗累活都是来自东欧国家的人干的, 美丽动人的东欧女孩成为西欧色情行业的主角。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工业强国捷克自杀率出奇地高。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东欧国家成为西方掠夺资源、 倾销产品、 转移生活和工业污染的基地。
  就象封建势力极力维护封建制度一样。 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极力维护其专制统治, 他们愚弄人民, 他们美化腐朽的资本主义, 他们丑化先进的社会主义, 他们用专制、 霸权甚至武力压制打击封锁社会主义国家, 他们阻碍人类历史进步的步伐。 无论他们貌视多么强大, 他们只代表了少数利益集团, 他们无法代表要求平等公正民主的人民大众。
作为反对派的左翼党现已成为东德最受欢迎的政党,支持率达到30%。46岁的职员莫妮卡·韦伯(Monika Weber)说:“我认为资本主义不是适合我们的制度。”“财富的分配完全不公平,我们正在见证这一切。拉尔夫·伍尔夫(Ralf Wulf)也曾像许多东德人一样,为柏林墙被推倒而欢欣雀跃。他说:“过了几周,我们就开始意识到自由市场经济到底意味着什么。”“人性泯灭,剩下的只有猖獗的物质主义和无休止的榨取。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我们缺乏物质享受,但依然拥有很多东西。”阿斯特丽·嘉宝(Astrid Gerber)曾是东德的一名高级裁缝,但之后她所在的公司倒闭了。 42岁的嘉宝说,在丢失了那份一直是自己梦想的工作之后,她失业了7年,随后开了一家报摊以维持生计。但由于每周工作超过90个小时,她的家庭破裂了,报摊也不得不关闭。
  拉脱维亚:不如欧盟生活水平
  拉脱维亚受贫困威胁人口比例为欧盟最高。根据欧洲统计局的数据,在总人口不到230万的拉脱维亚,有26%的国民受到贫困威胁 。根据官方的数据,2009年拉脱维亚国民平均月工资为税前433拉特(866美元),税后318拉特(636美元),比前一年下降23%。截至2009年年底,拉脱维亚国家最低生活保障为163拉特(326美元),平均退休金为每月170拉特(340美元),两项指标相比上年同样下降。。由于对生活不满,近年来拉脱维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工作就业。据统计,在国外工作的拉脱维亚人达到20多万,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10%。清洁工斯维特兰娜的两个女儿都去了美国,老人孤身一人留在国内,靠每月不到75拉特(150美元)的退休金艰难度日。 。由于多年生活未有明显好转,拉脱维亚越来越多民众对国家和政府感到失望。最新民调显示,对政府工作满意的比例只有7%;;九成被调查者认为国家经济情况糟糕,将近七成的人认为还会更糟。
  罗马尼亚:保住饭碗最重要
  对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的拉杜夫妇来说,过去一年最大的业绩是双双保住饭碗,没有成为不断壮大的失业队伍中的一员。 不到40岁的拉杜夫妇一人是拥有近20年从业经验的印刷专家,另一人是一家路桥公司的会计,两三年前全家月收入保持在5000欧元(6750美元),在全国最低工资不足200欧元(270美元)、平均工资约300欧元(405美元)的罗马尼亚,拉杜夫妇显然已跻身中产阶级行列。他们前几年贷款买了带花园的新房,周末经常开车旅游。如果没有这场仍在持续的金融危机,拉杜夫妇的生活应该是布加勒斯特中年白领日常生活的写照。拉杜懊悔地说。现在首都房产价格至少下跌1/4,而当年他们买房时不仅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数拿出,还从银行贷款15万欧元(20万美元)。不过,对许多像拉杜这样的“负翁”来说,用度日如年来形容现在的生活一点也不过分。他说,在过去一年里他最害怕的就是被老板炒鱿鱼。为了保住饭碗,许多人只能自觉做更多工作,例如“自觉加班”。 许多人没有拉杜夫妇那么幸运。据国家统计所公布的最新数据,罗马尼亚今年1月底的失业率已经达到8.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罗马尼亚年内失业率将突破10%。
  保加利亚:怀念过去的“好日子”
  欧盟公布的调查显示,保加利亚民众对目前个人生活状况日益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感到遗憾。保加利亚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平均指数为负1.9。尤其令保加利亚民众不满的是,生活开支不断增多,房价和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日益上涨,退休金和失业救济金额度过低等。在保加利亚,赞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比率下降20%。只有50%的保加利亚人认为,这些变革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即使是这些人也承认,从社会主义制度瓦解中受益最大的是商人和政治骗子。在社会主义时期,保加利亚民众的生活水平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高出许多,尤其体现在住房、汽车、食品和生活产品供应,以及每年至少两周的带薪休假等方面由于进口商品激增,保加利亚生产的商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具竞争力。结果造成目前的工业生产总量还没有达到20年前的水平。
  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的私有化进程和方式虽各具特色,但无一例外地导致外资控制了这些国家的关键产业,尤其是金融、高新技术产业等。截至2003年,波兰、匈牙利等国家的工业部门、银行等金融部门,其资产的70%?80%都被西欧的外国人买走。2004年美籍波兰裔教授卡齐米耶日·Z·波兹南斯基所著的《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一书中认为, 外国公司在东欧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对外贸易等手段将利润和租金转移到国外,而主宰了中东欧金融的外国银行,为其利润转移提供了便利。其实,中东欧国家已经债台高筑。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中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超过1.54万亿美元。匈牙利的外债水平已经达到外汇储备的6倍,波兰和乌克兰为2.6倍。另据估算,中东欧地区2009年到期的外债约4000亿元。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东欧国家民众普遍抱怨在过去5年中生活水平在不断恶化。 报告还说,各国民众都对分配不公的现象极为不满。法国《新观察家》周刊1刊登卡罗尔的一篇文章,题为《东欧:天堂的贱民》,文中说“前苏联帝国的居民,对“资本主义幸福”失去了幻想”。该文章举例说,“每5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人放弃了从现在起需要付费的医疗和放弃买药(过于昂贵)。住在城里的人对于是否打电话求救医疗急救部门往往犹豫不决,因为救护车里如果有医生,也是需要付费的。首都的房价高得惊人,有两份中等收入的夫妻要省吃俭用80年才能买到一套50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据数据显示,在东欧国家中以捷克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它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一万美圆.从城市面貌上来看,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也显得最有活力-当然,这恐怕也与布拉格优异的旅游资源有关,每年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为捷克带来的巨大收入无形中使得这个最靠近西欧的国家受益非浅.在从维也纳到布拉格的国际列车上我碰到了五个来自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的中学生,他们利用暑假的时间一起到首都布拉格去旅游.其中一个女孩子操着极其流利的英文和我介绍了她的家庭.她告诉我,她的母亲是布尔诺附近一个小城市的小学老师,母亲的工资是80欧元-起初我还以为她换算错了,因为以我对捷克物价的感受,一个月80欧元的工资着实有些过低了.我善意地提示她是否在把捷克克郎换算成欧元的时候少算了,那可爱的姑娘耸耸肩笑了笑说:没问题,(母亲的工资)就是80欧元.看我有点难以置信地表情,姑娘赶紧补充了一句,我们那里的物价比布拉格要低很多,所以...80欧元还是过得下去的.尽管姑娘强调没有说错,但我还是对80欧元一说有些难以置信.(有网友评论说捷克人或许把工资一词理解成周薪了吧.)
  到了布拉格以后为了看一看捷克真实的物价-要知道靠近老城的旅游热点地区是无法看到真实的物价的-我特地乘坐轻轨列车到了布拉格最为偏僻的地段,刚好在一家大超市门口遇到了一个开小饭铺的福建小伙,他向我介绍了当地人的收入情况.这个来自福建的小伙在布拉格已经生活了十年时间,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捷克语,他的父亲因为不大会说,所以只负责在后厨房烧菜,而小伙子则负责接待.他告诉我,一个普通布拉格退休老人的退休金是每个月300欧元,以布拉格较高的物价水平来看也是勉强过活-当然,香烟是不能抽的,因为在布拉格最便宜的香烟也要将近两欧元一盒.事实上,布拉格远离旅游景点的地方物价也并不便宜,就譬如说那个福建小伙开在铁皮棚子里的小快餐店,尽管位于远离旅游者的居民区,一份普通的盖浇饭却也要四欧元,价格显然不比西欧便宜多少.(而同样的盖浇饭如果是在北京,估计也就是十来块钱的样子.)
  从布拉格到柏林的列车上我遇到了一个在布拉格打工的斯洛伐克小伙,他告诉我说利用周末的两天时间去柏林旅游-自从加入申根国家以后,用斯洛伐克的护照也可以无限制地前往西欧了.他这是第一次前往西欧,只想看看发达的西欧是怎样的繁华.我知道询问别人的收入是不大礼貌的,但还是忍不住询问小伙在布拉格干什么工作,月收入高不高.小伙子似乎不大在意我的问题,如实地告诉了我他在一家旅馆里上班,月收入是150欧元.听了他的回答我甚为惊讶,要知道在物价并不便宜的布拉格,150欧元实在是太少太少.不知道这个斯洛伐克小伙辛辛苦苦地攒了几个月的工资才换来他仅有两天的柏林之行啊,难不成他也把工资理解成了周薪?
  后来,在从波兰回德国的火车上我又遇到一个在柏林上大学的波兰女大学生,她刚好利用暑假回家看望家人.她告诉我,波兰有点能耐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不安于故乡相对贫困的生活,而是前往欧洲西部富裕国家谋求发展,所以本地的市场因为缺乏人气而显得有些萧条.事实上我也注意到了,在波德边境波兰一侧的这个城市里居然很难找到繁华一点的街道,甚至为了吃顿便饭我居然走上了好大一段路才发现一家宾馆门外零星的有几家小饭馆-在其中的一家餐馆里一顿朴素的饭菜居然要了我6欧元,这么贵的消费也就难怪当地人不大在外面就餐了.与他们的收入相比,餐厅里的消费根本就不是本地老百姓承受得了的...
  当然,正象我们国内一样,在东欧国家也不乏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这一点从街头偶尔驶过的豪华汽车就可以看得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社会制度 Barometer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 资本主义道路 而且

沙发
qi509 发表于 2013-7-1 14:30: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我要问了:既然他们都自由了。党派也多了。回到过去不是很容易的事吗?为什么没回去呢?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人民动力 发表于 2013-7-3 12:06: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零酒,你是想回到国有制即封建社会去吗?还是去建设大家还有完全无知的你竭力反对社会科学那普遍性的个人财产及其真正民主制去呢?

使用道具

板凳
qi509 发表于 2013-7-4 11:39: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民动力 发表于 2013-7-3 12:06
零酒,你是想回到国有制即封建社会去吗?还是去建设大家还有完全无知的你竭力反对社会科学那普遍性的个人财 ...
1、你没看懂我的帖子。

2、这个你应该问楼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6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