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1:固废处理产业结构图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根据规划判断整个固废处理行业“十二五”整体仍然有较大空间,“十一五”期间固废处理投资规模2100亿,年均增速18.5%,而环保部中国环境规划院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固废行业投资将达到8000亿同比“十一五”期间翻两番。就核心环保建设项目中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来看暨有2636亿元,而随着工业化进程及城镇化进程的提升固废污染问题必然将日益突出。
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全国城镇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58万吨/日。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十一五”生活垃圾焚烧能力为8.96万吨/日,至“十二五”末规划为30.72万吨/日,增长约242.86%“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48.57%,属于高速增长阶段。就投资的角度而言“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2636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投资1730亿元,较“十一五”规划863亿元增了205%。
图表2:近年来我国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图表3:近年来我国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

图表4:“十一五”“十二五”固废处理具体目标比较

一般而言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填埋、堆肥、焚烧等,我国目前仍然主要采用填埋方式,这种方式简便易行,处理量大,但却严重消耗土地资源,同时较易造成二次污染。近年来,由于焚烧法处理量大、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使其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在整理的规划中也体现了垃圾焚烧处理在“十二五”期间仍然有极为巨大的发展空间。
图表5:三种主要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比较

事实上在“十一五”期间垃圾焚烧产业经过了一轮较快发展,但由于二恶英排放问题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该细分产业一度出现增速放缓的情况。而实际上在垃圾焚烧是产生的二恶英、重金属等一系列“二次污染”问题被证实可以通过控制燃烧温度、袋式除尘器等手段得以控制。因此在技术相对成熟的前提下,之前制约产业发展的阻力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在结合之前政策推动及在投资相应到位的前提下,“十二五”期间将是垃圾焚烧发电第二轮较快的发展期,将对产业能焚烧设备企业形成利好,体现在订单数量的直观增长上。另从经营利润的角度上来说当前由于多数城镇级ZF财政相对较为紧张,因此垃圾焚烧发电经营模式开始有传统的EPC模式向BOT模式发展,加之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的出台,以及各个地方ZF每吨50-100元不等处置补贴,这将有利于垃圾焚烧产业内企业整体提升经营业绩。
城镇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是利用焚烧炉对生活垃圾中可燃物质进行焚烧处理,通过高温焚烧后消除垃圾中大量的有害物质,达到无害化、减量化的目的,同时利用回收到的热能进行供热、供电,达到资源化。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中核心关键是焚烧炉,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的焚烧炉分为三种,即炉排炉、回转炉、流化床焚烧炉三种。炉排技术大多被国外厂商所掌握,其加工复杂且价格高昂并不适合当前我国城镇的实际需求。回转炉技术可靠性较高,但存在热效率较低、辅助燃料消耗较多,价格亦相对高昂。流化床炉是一种适应国内垃圾低热值炉型,同时它具有燃料效率高,负荷调节范围宽,污染物排放低,热强度高等优点。综合来看流化床垃圾焚烧性能较为优越,尤其是我国的垃圾热值相对偏低,要实现其高效稳定燃烧,流化床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流化床炉(CFB炉)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最有发展远景的垃圾焚烧炉型。
就垃圾焚烧设备实际市场规模而言,根据规划提出的建设要求以及假设国产设备20-30万元/吨的价格区间进行测算,预计“十二五”期间垃圾焚烧设备的市场容量约在614亿—921亿左右,约占整个无害化处理设施投资的35%-55%。
图表6:流化床炉(CFB炉)结构图

图表7:垃圾焚烧发电流程设备图

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现状分析: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