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拓咨询
2465 0

[咨询文摘] ICT终端市场的前景与空间分析 [推广有奖]

大师

5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062 个
通用积分
71.3957
学术水平
79 点
热心指数
76 点
信用等级
51 点
经验
77772 点
帖子
6377
精华
0
在线时间
7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11
最后登录
2018-7-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1.智能终端市场的推动力
    无线宽带接入、用户认知、日趋丰富的内容反向推动、性价比提升等因素是个人智能终端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在以上因素中网络是基础。3G、4G、WiFi等移动互联网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终端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其次,用户对终端观念的变化。随着ICT技术对社会各产业和社会生活的渗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趋势。随着数字化需求的深化,人们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交互模式地使用计算机逐渐演化到移动化、上网时间碎片化、交互方式自然化地使用各种计算终端。这就要求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从一部通信工具演进为一部功能强大、应用丰富的简易计算机。因此,智能手机不是一部具有扩展功能的电话,而是一部具有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
    再次,应用的繁荣对终端的繁荣产生反向推动作用。随着SNS应用的火爆,智能终端成为社交网络终端节点。随着微博的流行,智能终端成为移动的媒体终端。随着LBS的广泛应用,智能终端成为GPS、POI和消费口碑的终端。随着手机游戏的丰富,智能终端成为掌上游戏机。随着比价应用的普及,智能终端成为购物的向导、消费品价格的数据库。
    最后,智能终端性能价格比的提升也是推动终端繁荣的必要条件。这个过程正在迅速地发生,WiFi、GPS、AppStore、HSPA、MicroSD和500MHz以上的CPU已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而价格却在快速下降。
    2.智能终端市场的空间
    结合Ovum、Gartner、IDC、易观智库等机构的历史统计资料,并根据我们对行业未来增长趋势的综合判断,我们预计到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2.88亿部,2010—201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4.94%,如下图所示。同时,预计单价将由2010年的285美元逐渐下降至接近164美元。按此计算,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28亿美元。
    图表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
    如下图表所示,预计2015年国内智能手机的销量将达到4.72亿部,2010—201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8.24%。预计国内智能手机单价将由2010年的2600元降至2015年的1293元。按此计算,2015年我国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将超过6100亿元。
    图表2:国内智能手机销量预测

    平板电脑是除智能手机外的另一个亮点。如下图表所示,我们预计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将达到2.65亿部,2010—201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8.13%。平均单价将由2010年的543美元降至2015年的277美元,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33亿美元。
    图表3: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预测

    如下图表所示,预计2015年国内平板电脑的销量约为2916万台,2010—201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5.94%。平均单价将由2010年的3500元下降至2015年的1770元,2015年国内平板电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16亿元。
    图表4:国内平板电脑销量预测

    3.智能电视的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电视网络和电视机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与ICT网络和终端技术交叉较少,发展速度也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和个人终端的发展。随着全球固网和无线网络的宽带化发展,视频服务成为互联网数据流量中占比最大的应用。互联网中视频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正在逐渐追赶电视,将来甚至要超过电视网络。因此,传统上与互联网隔绝的电视将逐渐被用户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具备互联网访问能力的互联网电视。
    另一方面,传统的电视机仅仅是一个单向接收视频信号的终端,人机之间的交互仅限于换台、调音量、调色彩等功能。作为起居室的主要设备,这样的现状显然与越来越数字化的生活潮流不符。因此,拥有更多的娱乐功能、更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开放的应用扩展能力的智能电视应运而生。
    从长期看,电视网络、互联网、通信网络都将融合成为下一代网络,而电视机也将纳入ICT终端的领域。智能电视,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是一台计算机,但是不是一台通用计算机,而是安装在起居室、具有大屏幕、能够接入电视信号和互联网、以视频娱乐为主的计算机。
    在全球范围内,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仍然是新鲜事物,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但总体上来说,我们需要从两个维度来理解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第一,是否提供了应用可扩展的操作系统,如果提供了操作系统则认为是智能电视(smartTV),如果只是提供了互联网访问和其他一些内置的封闭功能则认为这仅是功能电视(featureTV)。第二,通过电视整机的方式实现智能化还是通过机顶盒的方式实现智能化。总体上来说,功能电视只是过渡产品,最终整个产业链要向智能电视演进。但是考虑到电视用户的智能化需求需要一段较长的过渡期,所以互联网电视等单纯的功能电视也会在较长一段时间面临发展机遇。
    传统电视厂商在互联网电视以及其他功能电视上试图抓住机会,同时尝试建设终端背后的内容平台。而互联网视频厂商会则尝试通过互联网播放器机顶盒的形式切入互联网电视,以达到占领用户起居室的目的;ICT厂商也会生产电信运营商需要的IPTV机顶盒。随着电视和ICT终端融合的程度越来越高,搭载操作系统、可由用户自行扩展应用的智能电视将是新型电视的主流形态。智能电视将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样,成为全球IT巨头竞争的焦点。
    智能电视和传统电视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拥有了计算、存储、网络、操作系统等特性,而这些特性和显示本身无关。因此,智能电视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强大的机顶盒实现智能化,电视面板本身仅做显示用途。目前,谷歌、苹果都采用了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几个明显的优点:①不用更换电视机,只需要追加机顶盒的投资;②把逻辑计算部件和显示部件分开,符合两者升级周期不同的特性;③显示本身不是ICT厂商的关注点,这种结构利于ICT巨头发挥优势。
    但是从长期来看,电视面板本身也可以作为人机交互的一个主要方式(如触摸屏),而且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需要更方便灵活的调用整机的显示和各种接口功能。在这种情形下,机顶盒的模式难以满足需求,所以整机智能化也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苹果在推出苹果TV机顶盒以后,也计划推出搭载iOS的整机智能电视。
    总体来说,传统电视机厂商参与智能电视产业习惯从整机智能化的角度考虑,而ICT厂商参与智能电视产业链往往从智能机顶盒开始。我们认为两者没有明确的界限,两种形式各有其自身优点。
    目前来看,四屏融合的平台服务是智能电视的竞争焦点。当手机、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电视全都网络化、智能化以后,对每一个用户来说最重要的就不是终端了,因为终端本身是割裂的、孤立的,重要的是终端背后的统一平台、统一的用户体验、统一的云服务,这才是最创造价值的部分。在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竞争中会有各种厂商参与,参与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从本质上来说,智能电视的竞争不是终端的竞争,而是四屏融合的平台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型的、具备完整云服务能力的ICT厂商,最有可能在智能电视的竞争中获胜。
    4.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的市场规模
    根据DisplaySearch对未来四年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的出货量预测,iSuppli关于互联网机顶盒出货量的数据和预测,辅以我们对行业的理解,对全球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和机顶盒的出货量分析和预测如下:
    2009—2012年,增量以互联网电视(功能电视)和互联网机顶盒为主。其中,互联网电视的增速高于机顶盒的增速,这是由于大部分的传统电视厂商都可以较快地将生产转到互联网电视上,机顶盒的增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到2012年,预计全球互联网/智能机顶盒出货量为4590万台,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整机出货量为8700万台,传统电视出货量为1.78亿台。
    2013—2015年,真正过渡到智能电视阶段,增量以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为主。其中,智能机顶盒的增速要高于智能电视的增速。这是由于大型的ICT厂商首先由智能机顶盒切入电视,同时这一阶段机顶盒模式更加适合电视智能化的进程,也更加适应面板和主机升级周期不同的特性。到2015年,预计互联网/智能机顶盒出货量将达到1.12亿台,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整机出货量为1.50亿台,传统电视出货量为1.50亿台。
    从2016年开始,智能电视开始进入整机模式占优的阶段。这是由于大型的ICT厂商逐渐由机顶盒向整机延伸,传统电视厂商也完成向智能电视的转型,以及用户对显示面板人机交互功能的要求提升。从这个阶段往后,整机模式和机顶盒模式将较长时间并存发展。到2020年,智能电视整机出货量将达到3.96亿台,机顶盒将达到1.79亿台,传统电视出货基本降到0。
    图表5:互联网/智能电视出货量在未来将大幅增长

    5.M2M市场的推动力
    M2M市场的推动力首先在于ZF或行业监管对物联网产业的推动。M2M是物联网计划的一部分,也是物联网发展初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ZF和行业监管机构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都有动力推进物联网的发展。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均发布了国家层面的物联网计划,我国也将物联网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新兴产业,在多个城市进行了试商用计划。
    其次,推动力来自于行业应用本身的需求。ICT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将人的活动大量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但是对于生产领域和行业应用等领域的贡献较小。这导致了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领域,如电力、医疗、交通等行业,信息化水平低下。现在,这些行业面临着实施信息化带来的契机,这些行业的信息化也将带来大量M2M通信的需求。
    物联网M2M产业环境逐渐成熟。随着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不断的推动,以及行业应用的发展,物联网产业内聚集了大量全球100强企业,技术标准逐渐完善,生产制造能力迅速提高,产业链已经形成。目前,我国尚处于M2M发展的导入期,产业链尚未成熟,但是在其他国家产业链的示范带动下,在未来几年内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6.M2M市场的空间
    M2M终端的长期市场规模不可限量。这是由于M2M终端的应用几乎遍布生活的每一个场景,如计算机与网络、公共安全、零售、交通、工业、医疗卫生、家庭电子消费、能源、建筑等。目前,信息化程度高的领域主要是计算机与网络,其他很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未来二十年内在可以想象的这些应用场景中,ICT终端都将经历从导入到爆发、到迅速增长、再到成熟的阶段。
    未来各种类型的传统设备持续地转变为M2M终端形式,并相继进入爆发期。如下图表所示,预计2011—2021年期间,M2M终端的年复合增速达到48%。至2015年M2M终端的出货量将达到23亿只,相当于2011年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和电视出货量的总和。2021年,全球M2M终端的出货量将超过100亿只,相当于按照8%增长率测算的当年全球手机、个人计算机、电视出货量总和的2倍以上。由此计算,至2021年人人通信和物物通信终端合计年出货量将达到150亿只,相当于全球人均占有约2只的年出货量。考虑到未来终端更新周期日渐加快和物联网蓬勃发展,这个测算是保守的。假设每个终端仅为100美元,那么100亿只M2M终端出货量相当于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空间。
    图表6:2021年全球M2M终端出货将达百亿规模

    根据著名M2M研究机构Beechamresearch的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M2M终端将广泛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终端智能化的未来将应用于生活、生产、公共设施的各场景。智能终端的表现形式,将跟随着各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步伐长期演进。考虑各类生产应用、行业应用、企业应用等信息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当前个人计算机、手机、电视等传统终端的规模相对于M2M终端的潜在规模而言仅是冰山一角。
    图表7:M2M终端应用场景


ICT终端市场的前景与空间分析: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948.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空间分析 ICT AppStore displays Research 移动互联网 生活方式 智能手机 计算机 产业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