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eidongx
6868 9

[学术治理与讨论] 学术不端案例Re:985 导师黑科研经费这件事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5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8 点
帖子
9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13
最后登录
2014-6-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学术不端案例Re:985 导师黑科研经费这件事(纯属虚构)
【 在 kingscofi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属于科研范围默认的,导师女儿儿子在MIT,英国每年60万,只好黑经费。黑经费属于学术腐败,学术
:不端,下午才开了会。讲座时间        2013-12-13
:讲座地点        报告厅
:讲座人        詹文龙
【 在 du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属于科研范围默认的,没办法,提高待遇导师女儿儿子在MIT,英国每年60万,只好黑经费。,只好黑经费黑经费属于学术腐败,学术不:端,下午才开了会。
: 导师黑科研经费科研工作中的学术不端案例及核能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和新系统
:讲座地点        报告厅
:讲座人        詹文龙
:讲座:        导师黑科研经费科研工作中的学术不端案例及核能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和新系统
:讲座时间        2013-12-13
:讲座地点        报告厅
:讲座人        詹文龙
       
:导师黑科研经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系列报告—詹文龙院士报告会
:导师黑科研经费科研工作中的学术不端案例及核能可持续

: 【 在 trrduk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
: : 学科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导师让拟个单子,我们几个学生作为被研究者,然后打实验酬劳给我们,我们再把钱取出来给导师打过去...我们几个学生是没有好处的。
: :
: : 年底了,导师突击黑经费,让我拟了很大的单子。我们自己都觉得很不靠谱。到时候白纸黑字以及银行帐什么的,实在是感到非常危险啊!
: :
: : 这种事情到时候如果查出来,学生有多大责任啊?
这个属于科研范围默认的,没办法待遇低,只好黑经费
【 在 trrdu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 学科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导师让拟个单子,我们几个学生作为被研究者,然后打实验酬劳给我们,我们再把钱取出来给导师打过去...我们几个学生是没有好处的。
:
: 年底了,导师突击黑经费,让我拟了很大的单子。我们自己都觉得很不靠谱。到时候白纸黑字以及银行帐什么的,实在是感到非常危险啊!
:
: 这种事情到时候如果查出来,学生有多大责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科研经费 学术不端 可持续发展 Kings 科研工作 故事 学风建设 报告会 报告厅 詹文龙

沙发
weidongx 发表于 2013-12-13 23:34: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科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导师让拟个单子,我们几个学生作为被研究者,然后打实验酬劳给我们,我们再把钱取出来给导师打过去...我们几个学生是没有好处的。
: :
: : 年底了,导师突击黑经费,让我拟了很大的单子。我们自己都觉得很不靠谱。到时候白纸黑字以及银行帐什么的,实在是感到非常危险啊!
: :
: : 这种事情到时候如果查出来,学生有多大责任啊?
这个属于科研范围默认的,没办法待遇低,只好黑经费

使用道具

藤椅
jackiss 发表于 2013-12-14 12:04: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逻辑混乱

使用道具

板凳
rhapsodyr 发表于 2013-12-14 13:59: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导师女儿儿子在MIT,英国每年60万
------------------------------------------------

没看懂。
http://gen.lib.rus.ec/

使用道具

报纸
梧桐树ABC 发表于 2013-12-14 14:16: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故意的
核心内容:导师通过科研经费 打给学生劳务报酬   让学生取出来 给导师 相当于洗钱。。。。哈哈

使用道具

地板
shwah 发表于 2013-12-14 16:51: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

使用道具

7
xiamgg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3-12-14 19:42: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weidongx 发表于 2013-12-13 23:34
学科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导师让拟个单子,我们几个学生作为被研究者,然后打实验酬劳给我们,我们再把钱取 ...
水至清则无鱼,很明白,地球人都知道。

使用道具

8
xiamgg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3-12-14 19:43: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据了解,中科院历史上还从未有过院士除名的记录。被除名的两名院士到底是谁?作为社会中最有智慧,最富声望的群体中的成员,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近来争议颇多的一些院士对号入座。媒体呼吁取消院士制度,院士已经成为最大的兼职群体。最大的利益多头福利集团。大量院士忙于“走穴”,“游学”,在全国大肆兼任国家、教育部实验室主任,重复任职,多头工资报酬,收入不菲。更有甚者,长期不在基层单位,但院士在各个大学挂名,在简章上全国多家单位招收研究生、博士。其实“挂羊头买狗肉”,骗空饷。从不带,也不问研究生学问。欺世盗名,所有这些都是学术腐败学术不端。学霸道学横行学科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导师让拟个单子,几个学生作为被研究者,然后打实验酬劳给我们,我们再把钱取出来给导师打过去...几个学生是没有好处的, 詹文龙谈,黑科研经费学术不端科研工作中的学术不端案例及核能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和新系统。
      詹文龙谈中科院除名院士方励之,陈敏恒。这两名院士一位是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方励之,道德品质败坏,学术腐败不端,经济问题。另一位是华东理工大学原校长陈敏恒,科学道德的问题,也有经济,被法办  。其中,方励之被除名有多方面的原因,陈敏恒被除名有科学道德的问题,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院士说,在对陈敏恒的处理上,中科院学部非常慎心,最后按照院士章程,由院士门投票表决,并在6月举行的院士大会上公布。

  

使用道具

9
xiamgg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3-12-14 19:44: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科院院士接受以各种名义,如赞助课题经费和活动钱,这种受贿案查清了没有??名单何时公布?张曙光给哪些院士行贿了?


    张曙光没有交代最关键问题,哪些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受贿?工程院院士比科学院院士难评,部分原因出来了。

“成为有效候选人之后,院士工作局将有效候选人名单通告全体院士,并在学部网页和有关媒体公布,然后由每个学部组织本学部院士进行评审和选举。无论是选初步候选人还是正式候选人,以及院士,都是由每个学部的全体院士参加,进行无记名投票,除了80周岁以上的院士。”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据《细则》描述,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有效候选人进行通信评审和会议评审,分别产生初步候选人和正式候选人,最后选举出院士,且各学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必须超过本学部应参加增选工作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评审和选举方才有效。

    “在选举院士时,需要获得的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然后再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票数的多少为序依次入选直至满额。”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而在张曙光参选的2009年,他“荣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初步候选人名单,在当年他竞选的技术科学部的院士有110名,除去32位已经满80周岁的资深院士,还有78位有选举权的院士。对于好歹闯过几关的张曙光来说,显然要做很多“工作”。

    此前就有院士对记者表示,中国院士的评选存在拉票现象。而无论是作为有效候选人、初步候选人、正式候选人,还是最终成为院士,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所竞选的学部院士(有投票权的)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张曙光自称2300多万投入到院士角逐上,也不难想象他的院士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尽管如此他还是没能闯关成功。

    事实上,多次出现的院士争议,已经让院士的评选工作走向谨慎。“从今年开始,院士的评选,只有两个环节是公开的,一个是有效候选人名单,一个是增补院士名单,初步候选人以及正式候选人名单将不再公布。院士评选工作原本是一个学术界的评选,不想让社会的舆论所左右。”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张曙光“花钱参评”的过程来看,“有院士受贿”的可能性极大;而据熟知张曙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了解,在张曙光2009年参评院士期间,几乎每位评委面前都摆着一封举报信,举报其学术造假、学术不精,但他最终仅以微弱差距未能当选,“这说明了什么”?

    根据本报记者梳理,在张曙光参评的2009年,他参评的是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专业为“铁道车辆”。技术科学部当时有院士110名,其中约有78人有投票权(投票与否出于自愿)。如果为了确保自己能够获得当选所需的参加投票的人中三分之二的选票,张曙光显然有许多需要“打点”之处。

    “有院士受贿可能性极大”

    10日,张曙光受贿4755万元的案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张曙光本人供述及其行贿人证明,张曙光于2007年和2009年两度参加中科院院士的评选,并为此多次受贿,总额高达2300万元(详见本报9月11日刊发的《庭审张曙光:觊觎院士头衔受贿2300万》一文)。

    报道刊出当晚,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发表声明称,张曙光曾于2007年和2009年被铁道部推荐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两次均未当选。在其参选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绝不姑息,欢迎社会监督。

    已经86岁高龄的何祚庥依然在关注着张曙光受贿参选院士的话题。他在福建出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花几百万、上千万去评选院士,表示十分震惊。

    何祚庥根据自己对中科院院士评选程序的了解认为,从结果上看,张曙光最终未能当选院士,这说明中科院在院士评选上“还是客观公正的”。但是,从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的过程看,“有院士受贿”的可能性极大。

    王梦恕则告诉记者,在张曙光参评院士之初,有两个选择:其一是中国工程院,其二是中科院。之所以放弃前者选择后者,是因为工程院的熟人太多,很多人都“了解”张曙光。于是,张曙光选择了对其相对陌生的中科院。

    王梦恕说,圈里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所谓由张曙光编写的《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超大型工程系统集成理论与实践》等专著,其实是由人捉刀代笔。更进一步的消息显示,为编著上述专著,张曙光请来了原铁道部、南车集团四方股份公司、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等机构,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员、工程师等学者和研究者在内的诸多“枪手”。

    一位曾在2009年采访中科院院士评选的记者表示,那个时候就有人对其采访格外敏感。一名候选人一再告诉他:“最好别掺和到这里,尤其是我们这些候选人。掺和没什么好事。”他表示,参评院士有四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很关键。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贿赂行为,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赤裸裸地给钱,会以各种名义,如赞助课题经费和活动来给钱。

    如何才能当上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为此,每两年都有约300位有效候选人角逐60个院士头衔,这条路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到底的,最终成功需闯四关。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下称《细则》),想当院士首先需要他人推荐,并且需要3个或3个以上的院士推荐(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或者通过权威组织推荐。

    “被推荐之后,经过院士工作局对被推荐人的材料进行审查,将审查结果上报学部主席团审议,由学部主席团确认后,方为院士有效候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以上为第一关,即成为有效候选人。接着还有三关要闯:先要成为初步候选人,再要成为正式候选人,最后才是院士的“金榜题名”。

   

使用道具

10
千年孤独 发表于 2013-12-15 12:48: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严肃追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