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j
2906 0

连载:序 言 对价值的观念 [推广有奖]

  • 0关注
  • 65粉丝

泰斗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52217 个
通用积分
100.2197
学术水平
1397 点
热心指数
1359 点
信用等级
948 点
经验
212206 点
帖子
27197
精华
3
在线时间
2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9-1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揭示价值“表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公理”,引伸出了价值的“效用财富”与获得这些效用财富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耗费”两个属性。然后再将这两个属性自然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价值的本质特征:价值是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用。这样的价值论建构,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本书可以看成是“建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的一个有效探索与尝试。本来,本书并非专门为刚提出不久的科学发展观而作,本书初稿写成时,“科学发展观”概念还未正式提出。但本书的核心思想“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用”正好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相吻合,所以,作者后来特别将此书看作建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的一个探索与尝试。本书的重点放在获得一定的效用财富所耗费代价的演变规律上,特别强调要以尽可能小的耗费去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反对不讲代价耗费而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财富增多。我们知道当今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当我们了解到这种增长是以巨大的资金与资源耗费量才能获得时,我们无法为这种迅速增长而感到高兴,因为我们知道,那是不能“可持续”的。我们不能仅仅强调效用财富量的多少,更强调我们是花费了多大代价才能得到这些效用财富的。

序 言 对价值的观念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过剩商品’并反而引起的贫困问题,有头脑的人肯定会问:为什么不能将它们免费赠送出去以解决人们的贫困问题?不能!因为它们还有价值。

  价值越大,过剩就越严重,相反,价值越小,福利性的“赠送”就越可以。过剩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商品数量过多的问题,而是其价值过高的问题。

一个理论的幽灵---价值,在缠绕着人们的头脑几百几千年后,今天再缠绕着人们的头脑。这不,新的理论形势促使知名的经济学者晏智杰先生[1]先放下手中打算要做的工作,“转而集中撰写《劳动价值学说新探》”[2](以下简称《新探》)。政治经济学中,价值确实是一个相当费解又难以挥去的难题。费解的是,价值实际上具有多重互相背离的含义,使人非常容易将这些含义互相含混,但是,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却又难以将其忽略不管,因为价值理念关联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之深远层次的问题。当然,每个人凭自己的直觉,都知道价值表征着一种有用性、效用,一种使用价值,因此当我们说“创造价值”时我们自然会想到效用财富的更大创造。但在此同时却没有几个人因此而顺理成章地从理论上考虑过:这种“创造价值”会花费人们多大的代价,即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效用财富的?是难得呢还是容易得到?这表现了价值“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的属性。

长久以来,作者都怀抱这样一个“幻想”:希望人类通常所用物品能够免费,不再耗费人的辛劳代价就能得到,从而增进人类的生活福利;这是本书的最高宗旨。这个观念一直贯穿于这里的价值理念中。所以,我们可以确切地指出:价值理念的本体意义是指“效用财富”,指物品的有用性;但在此同时,获得这些物品财富所花费的“代价”自然也要包含在价值的应有之义中。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我们想要某个物品(财富),比如金银财宝之类,我们同时还要问:我们需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得到这个物品?如果不说这一点,那我们要得到任何物品的想法都是空洞不切实际的。[3]因此,特别提请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要充分注意这个思路。这是本书的基础思路,也是表征它与众不同的根本点。一般来说,人们都是用“财富的数量”来衡量财富的多少,这里则是用“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来衡量财富的多少,因为,如果获得财富的困难程度增大,就说明财富是缺乏的,相反,如果获得财富的困难程度减小,则说明财富渐渐充足起来。这个观察财富的思维方式虽然富于哲学思辨,但它比单纯的“财富数量论”更能反映财富的供求情况,反映它对人的满足程度。因此,反映劳动价值论的“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与反映财富对人的满足程度的“效用价值论”,是相辅相成的,并非象几乎所有价值论者都认为的那样,成为“有你无我”的敌手。这一点,这种综合性,充分反映了本书独特的思维方式。

本书---《代价补偿价值论》,是作者于二零零二年春节期间读到中国经济学者晏智杰先生新著《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后有感所作,因此借对此书的评论而舒发的思想构成本书的主线。不过,其中所具有的全部思想早已成竹在胸,在此只是将作者过去在这方面所考虑过的问题及其解答重新阐述出来而已。另外,在本书适当位置还有对某个论题进一步探讨的专题文章,如对马克思“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深入专论---《低效劳动为高效劳动创造价值》,《必要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价值的本质属性:代价耗费及其补偿》,对自然物品价值问题的探索,对价格偏离价值上下波动的解释,对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价值问题的解释,提出“需求乘数”与“供给乘数”的划分,围绕着物品的价值存在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竞争史---《人类生存竞争史》,涉及到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生产力发展与生产过剩危机》等等。这些篇章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努力将抽象深奥的价值问题与现实的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结合在一起,以深刻而别具一格的价值思想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甚至如“为什么必须以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这样的重大课题),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也是吸引作者写作最重要的理由。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本书后面《代价补偿价值论的现实经济意义》这一章里。同时,以独特的视角对劳动价值论抱肯定态度,是本书耐人寻味之处(请看《必要劳动价值论》一章);这对于当今实际存在的一股以要素价值论、需求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来否定劳动价值论的“潮流”,无疑具有重大的辨证意义。它不象绝大多数这方面的著作那样,见不到多少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与说明,只是抽象地论说自己的“大道理”;也不象它们那样,对劳动价值论具有基础概念不清、难圆其说的理解与论说(比如所谓“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说法就很有问题;又如,将价值混同于交换价值,就象将价值混同于使用价值一样,是众人所犯的“通病”)。它们共同的基本缺陷在于:对“什么是价值”、“价值的最高意义是什么”没有一个基本的确切介定,因此对价值的许多具体论述只流于猜测(如人们经常说价值是效用,或者是劳动耗费。但价值为什么具有这种属性呢?没有进一步的论说),并没有出于必然的逻辑根据。

本书通过提出“价值本质规律”,而对价值规律作了重大发展,使价值规律不仅包含着等价交换的情形,而且也包含了动态性非等价交换的情形,揭示了价值作为“代价耗费”趋向最小化的规律性,从而以另一种方式顺应马克思关于“价值只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思想。另外,特别揭示了“购买力贮藏”对价值规律的重大干扰作用;当今许多人认为价值规律难以成立的原因,绝大多数出于这种干扰性,而不是价值规律不成立,但人们并未看出这一点。

另外,本书虽然谈论价值论问题,但并非象一般价值论那样,与西方经济学格格不入。相反,本书阐述的价值论与(排斥“价值”概念的)西方经济学是融为一体的。比如,在本书理论中,通过“成本”因素在供求现象中的作用,来解释价值对供求现象的内在决定性;利用西方经济学中最常提及的“超额利润”与“亏损”现象,解释价格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问题。特别是,利用“超额利润”与“亏损”现象来证明无偿获得的自然物品的“零价值”本质,使作者感到心满意足,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支持。在本书后面《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一个行业的充分竞争是其它行业充分发展的前提》中,重点阐述了两个市场经济原理:“有效供给原理”与“竞争增长原理”,这对理解当今人类经济运行具有变革性意义;它以独特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增长与就业民生的重大问题。同时,与一般劳动价值论保守的思想倾向相反,它是开放的,对西方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抱非常宽容的互相利用的态度,甚至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是劳动价值论得以成立的必要前提;对凯因斯主义抱有戒心,主张政府“内生于市场”而不是外在于市场。因此,本书所阐述的劳动价值论,与传统劳动价值论具有根本性的区别,但它与马克思“必要劳动价值论”是吻合的。

最后一章《关键词辞典》,以辞典[4]的方式简述了本书出现的100多个关键词的意义。它说明本书具有一整套自己的语义系统,所用术语的概念既是前人意义的继承,更体现了新的意义的发展。就象“价值”这个概念,作者就把它确定为“表征人类生存、发展要求与状况的一个概念”,它与前人及别人所理解的“价值”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它也是价值通常意义的一种深入挖掘与发展。

另外一个关键点是:本书所论述的价值概念,是以“个别价值”作为出发点展开论述。这与许多人将价值直接看成“社会价值”,而将价值的社会性凌驾于价值的具体个别性相反。在此,把社会价值看成所有个别价值的汇合的结果,从而将社会价值还原为个别价值,是一个基本的构想,是理解本书所述“价值”概念的枢纽!

在此特别指出本书思想与刚提出不久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内在吻合性;虽然本书并非专门为“科学发展观”思想而作,但完全可以将其视作建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科学发展观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用”为核心意义,以“有效供给”与“竞争增长”为运行的基本内容,最终能够建立一个充满活力、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均衡富足的社会经济体系。正象一个学者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低代价增长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5]

当然,作者自知本书涉及的课题重大,必须不断努力,充分利用作者自己的哲学洞察力,才能清晰洞察纷繁复杂的经济现实所包含的本质,使理论体系既符合实际,又超越于前人,提出重大的思想建议;也才不至于被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所抛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只是一种新的思考角度的探索。

希望读到此书的尊贵的读者多多原谅书中缺陷,不吝来信(http://hhj.yeah.net)赐教。



[1] 晏智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院原院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

[2] 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页。

[3] 就象一个母亲带自己的小孩到玩具店,面对琳琅满目的玩具商品,小孩什么都想要,但其母却感到为难。因为小孩的想法与其母的想法不同,小孩只想到玩具的好玩性而不懂得需要花多大代价才能得到,而其母却更多地想到需要花费多少金钱才能得到一个玩具。在这里,价值的“效用财富”属性与“代价耗费”属性被分裂成为两个独立的代表人。

[4] 之所以用“辞典”这个词,是借鉴《萨缪尔森辞典》的书名而取。

[5] 梁言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人民出版社20042月,第144145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劳动创造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 连载 观念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