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新伦理透视 |
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成为新经济的代名词,是中国信息产业和高科技的象征。这里不仅创下年收入超千亿元、每年以30%速度递增的经济奇迹,还催生出一系列成为新经济发展助推器的经济新伦理观念。著名经济学家盛洪称,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科技创业为鲜明特征、与传统文化有较大反差的区域文化。 由于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对国外创业情况的了解,在中关村创业的人群对个人的前途有很大把握,对一时的得失并不是非常在意,创业的满足感远远大于单纯的赢利目的。 中关村内的企业多属新兴产业,社会舆论环境较为宽松。在这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到目前已多达6000多家。与区域外仍留有计划经济痕迹的环境相比,这里进入市场经济更早,激烈的竞争在这里司空见惯。目睹了无数企业衰荣和个人沉浮后,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以一时得失和胜败论英雄,从而在无形中卸掉了创业者的思想包袱。 在中关村的一次招聘会上,记者看到,应聘者的简历中,有人填了长长的一串。有人先打工再做老板;也有人做过老板,失败后再打工。一家大企业的人事部经理称,不管曾做过什么,这些应聘者的经历对我们来说都是财富。据介绍,在美国硅谷创办的企业中,成功率不到20%,20%左右勉强维持,一半以上要倒闭。相比之下,中关村创业的成功率要高一些,但失败率也超过1/3。但硅谷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通过优秀的人力资本和丰富的风险投资鼓励失败者继续探索。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环境,使中关村的成功者令人敬佩,失败者也让人垂青。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每失败一次,新的创业价值会更高,许多企业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成长的”。北邮校产集团总经理张立华这样说。 一位业内专家称,中关村目前所营造的创新环境虽距美国“硅谷”尚有不小的差距,但已远远好于国内其他地方。在这里,创新受到各种鼓励,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的管理者,都在努力营造这种氛围。也正因为如此,由三名清华大学学生创办的视美乐公司受到广泛关注。这是国内第一家产生于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计划的高科技公司,于前年7月和去年4月分别获得上海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澳柯玛集团的巨额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为他们的技术转化插上了双翼。不到两年,这家企业研制的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已推出产品,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先进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之一。 以鼓励创新为宗旨的中关村创业大赛去年进行到第二届。在去年11月中旬结束的比赛中,有4个团队和投资方签署了投资协议或投资意向书,12个团队被选入刚刚成立的“中关村科技孵化中心”继续进行培育。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永基说,这次大赛的意义不仅在于孵化几个创业团队,更重要的是在中关村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使之成为全国的“领头羊”。 中关村聚集了70多所高校,232个科研单位,近40万名科技人员。由于传统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不少老一辈科技精英认为,科研成果才是最重要的。但纯粹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成功。 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洗礼,许多人从失败中总结出:比起产品技术本身,市场和管理的需求更迫切。中关村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也意识到,在企业内部,有时一个MBA硕士比理工博士更重要———一流的产品会被二流的管理吞噬,而二流的产品则可以通过一流的管理得以推广和拓展。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关村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前沿,应该是将科技投入转化为技术,科研成果商品化后赚到更多的钱,再投入更多的经费从事更高层次的科研,转化后获取更大的利润。联想去年推出的“天禧”电脑获得42项专利,最大特点是“一键上网”,而实际上这一功能只是把上网技术简化,销售却因此大增。 从科研崇拜中走出来的许多创业者意识到,单凭技术的优势难以在竞争中胜出,经营和管理作为科学在这里开始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在中关村内,现已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衡量一个企业的标准不是看他有多高新的技术,而是有多大的市场占有率,有多大的产品转化和升级潜力。对于实用技术来说,没有市场,再好的技术也没用。 传统的经营理念在中关村受到挑战。经理们在实践中发现,他很难为新经济企业的员工身份下定义,用对待传统产业工人的办法行不通。在中关村,同学间的合作是最常见的一种。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合作中途分道扬镳的事时常发生。随着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了解,本着对企业未来发展负责的精神,同学朋友在合作中对产权和股份等经济利益的规定变得明确起来。最近两年一批新建的高科技公司,比如在大学生中影响颇大的“易得方舟”等公司,在兴建伊始都规定了各自的股份或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完全受经济利益驱动,是否会带来人关系过分惟利?曾任方正科技副总裁后辞职自办公司的冯沛然认为,恰恰相反,规定了股份后,在公司运营中的人际关系变得十分明确,执行起来顺理成章,非常理性。此外,朋友间的关系更加简单,不再掺杂复杂的经济因素,感情更单纯了。 有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的一些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因为权力、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在企业内部出现纷争。明晰产权、明确关系,将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稳定,从而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方面,中关村的企业先行了一步。(新华社记者苏会志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