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oveandthink
2418 0

[其他] 发展的边界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硕士生

5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00 个
通用积分
0.0004
学术水平
5 点
热心指数
3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2525 点
帖子
108
精华
0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6
最后登录
2021-8-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发展的关键是资源,而提供人类吃穿住行的大多数资源,都是消耗性的,不可再生的。钱仅仅是人类对产品分割的计量工具。资源没了,钱再多,没有用,没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工厂无法开工,生产不出来产品,这个钱就没有购买力。我们都只管赚钱,只算计怎么分配,结果发现根本的东西没了,没什么给我们分了。

    工业文明主要依靠矿物能源,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新能源又不可行,那么工业文明将无可挽回地崩溃。当然,农耕文明依靠太阳能,永远可以持续,但农耕文明无法支撑起人类奢侈的生活方式。

    面对能源的困局,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边界的存在,而只是一味地透支。新能源又弄不出来,那就大力发展核电。你说不发展核电能行吗?大家可以不用电吗?能去烧柴去回归农耕时代吗?

    这让人想起了一位留学生,老是找母亲要钱,母亲实在供不起了,结果在浦东机场向自己的亲妈砍了九刀。

    人类对待自己的地球母亲,也如同这样的逆子。把地下的资源挖的更空一些,再空一些。哪怕你地表塌陷,我就是不惜一切手段。搞核电哪怕核泄漏,也顾不得那么多。我就是要过奢侈生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有人在论证“内陆核电站安全”时说,核电站本来没有内陆和沿海的区别,核电站建在哪里,主要看电力的市场需求。

    这就是说,只要哪里有电力需求,在哪里建核电站就是安全的。

    这怎么也让人想到“齐人攫金”的故事,我就只看到金子,没看到人。

    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内陆核电站”,论证者信誓旦旦说这个核电站是安全的,但福岛核电站上马的时候,论证者们也说福岛是安全的。然而总是人算不如天算。有专家指出,核电站的用水需求是火力发电的10倍,一旦缺水,就可能发生像福岛那样的毁灭性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泄露的核废料只能排入洞庭湖,这样一来,整个洞庭湖没了,整个长江自武汉以下,安庆、芜湖、南京、上海,全部都会变得无法居住。

    而即便桃花江核电站不发生福岛那样的毁灭性事故,也是绝对不安全的。所有的核电站在长达二十万年的污染中,都必定泄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日本福岛事故发生以后,读卖新闻两次对笔者进行采访,笔者提出了两个核心的观点,第一,任何安全设计,都不可能经受住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考验。第二,只考虑核电站运行四十年内的安全,而忽略长达二十万年的核废料的安全,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在读卖新闻对我的采访发表17天后,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放弃日本的核能发展计划。

    切尔诺贝利是人为事故,福岛是自然灾难,这是血淋淋的事实。核电站设计得再安全,像911一样拿个飞机给你撞一下,还能安全吗?还有就是剧毒核废料,在国家的心脏,湖广熟天下足的地方,存在二十万年,哪怕它再安全,也绝对不能允许。华山的岩石有一千米厚,巨大的龟裂从山顶贯通到山脚。核电站退役之后,3米厚的水泥棺墓,200年就风吹走了。而在长达二十万年的存在中,桃花江核电站棺墓只要裂开一条头发丝的缝隙,残存的核废料就会在雨水的冲刷下,不可避免地进入洞庭湖,整个长江流域将面临灭顶之灾。核废料一旦流出,别说存在二十万年,两分钟你都受不了,可能终生残废,失去生育能力。二十分钟则可立即致命。1957年俄罗斯南部的玛雅克钚生产基地曾经发生过一次爆炸,泄露了相当于切尔诺贝利2.5倍的核废料,附近的卡拉恰伊湖受到严重污染,站在湖岸一个小时就会丧命,现在那个地方2600平方公里无人居住。可以这么说,只要中国桃花江核电站一合闸,那么核废料在国家心脏存在二十万年,核泄漏灾难迟早发生,这就是无法逆转的定局。

    那么美国、法国、德国那么多内陆核电站,不是现在都好好的吗?

    现在好好的,不等于永远好好的,大家拭目以待。

    现在全世界都没有找到核废料的处理方法,埋到地里,发射到太空、丢到海里、埋藏到格林兰岛的冰帽下,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核废料持续放出高热,埋到地里之后,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随火山喷发出来。这个东西要管理20万年,是个大麻烦。毕竟秦始皇到现在才2000年。核废料已经不能发电,但是要持续管理一百个秦皇汉武的周期,这是多么沉重的遗产。20万年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数字,但是在管理工人的眼里却是一天一天的日子,一年很难,十年很伟大,一百年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发展的边界。发展就是上项目,做产品,卖出去,赚到钱,买房买车,娶妻生子,维持生计,延续血脉。但是呢,上项目要消耗资源,原材料、矿物能源都是有限度的,项目越大,消耗越大。消耗完了,那么汽车洋房这样的生活方式就不能继续,城市将断水断电变成废墟。

    如果我们看到了发展的边界,那么我们可以改变生活方式,项目上得小一点,产品做得简约一点,资源消耗低一点,不要豪车豪宅,同样也可以娶妻生子,延续血脉。这样国家的发展就变成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血脉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我们尝试对发展的硬度做一个分级:

    发展的硬度为1级,是毛泽东时代,生产力非常低下,但是资源消耗非常低,国家一年的能源消耗才1亿吨标准煤。没有电灯,点煤油灯;没有汽车,骑自行车;吃的粗茶淡饭,穿的破破烂烂,住的瓦房茅房,行则人工徒步。以农耕为主,资源消耗低,基本没有污染。

    发展的硬度为3级,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能源消耗5亿吨左右,物质逐步丰富。出现电灯,拖拉机。吃的基本管饱,穿的体体面面,住的青砖瓦房,行靠搭车或自行车。依然以农耕为本,资源消耗有所增加,污染增加但不严重。

    发展的硬度为5级,中国加入WTO之前,国家的煤炭消耗大约为每年12亿吨。吃的有荤有素,穿的时尚潮流,住的舒舒服服,行则基本公交。农耕尚未被动摇,资源消耗较多,污染增加但能忍受。

    发展的硬度为7级,中国加入WTO以后的本世纪头5年,出口急剧增加,资源消耗急剧加大,国家的煤炭消耗达到19亿吨标准煤,很快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国家资源持续转换为美元纸币,变成阿拉伯数字。吃的大鱼大肉,穿的绫罗绸缎,住的宽敞明亮,行则出租的士。农耕开始被动摇,资源消耗急剧增加,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沙尘暴开始频繁出现。

    发展的硬度为9级,是10年代以来的目前现状。外资急剧进入,泡沫急剧增加,资源消耗急剧增加。中国的年煤炭消耗达到32亿吨标准煤,其中中国本身消耗大约12亿吨(估计),另外支撑巨大的出口产业,大约消耗10亿吨煤炭。然后外资进入寄生,又消耗10亿吨煤炭。外资寄生体用赚取的人民币,把中国出口产业挣来的外汇全部换走,中国白白消耗20亿吨煤炭,一分钱资源也进口不了。所以国家资源消耗几何增长,产业结构畸形化。吃的山珍海味,穿的奢侈浪费,住的洋房别墅,行则私人轿车。农耕被全面动摇,污染极其严重,雾霾持续出现。

发展的硬度为10级,2020年左右,国家能源消耗达到40亿吨标准煤,核电站大量上马,核废料不可避免地泄露,环境灾难频繁爆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得癌症。吃的高科技转基因、化学激素;穿的穷奢极欲一次就扔;住的医院高级病房;出门不是雾霾,天上直接下屎,如同墨西哥一样。

    发展的硬度为11级,2030年左右。国家的煤炭耗尽,突然回归到1亿吨标准煤,没有电力,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道,没有采暖,没有煤气做饭,婴儿一出生就被冻死,血脉不能往下传承。

    发展是硬道理,适度的硬是可以的,硬过头了则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有边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们看到发展的边界,就应该节制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人的生命一瞬间就会过去,替子孙后代着想,回归农耕文明,简约简朴,力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血脉才能在一百年之后,甚至一万年之后,依然在这个星球上传承。

阅读《回归农耕文明》www.wuhui01.com/hgng,传播“发展的边界”思想,传播真理,传播正义,传播民族生存智慧。

吴辉个人网站(http://www.wuhui01.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内陆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 福兮祸所伏 可持续发展 祸兮福所倚 石油天然气 生活方式 太阳能 购买力 新能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