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bin7451f
1580 5

[学科前沿] 从商学院案例到“败家子” [推广有奖]

版主

泰斗

6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785287 个
通用积分
34287.0802
学术水平
2893 点
热心指数
3082 点
信用等级
2866 点
经验
462169 点
帖子
17428
精华
3
在线时间
76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12
最后登录
2024-5-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李兆会接班的故事这些年来已经广为流传,中间故事的曲折性和戏剧情节甚至都能在中国历代小说家的叙事里找到范本。

  李家被外界称为山西豪门,首先兴起于李海仓的奋斗,等到2003年海鑫钢铁已经发展成为资产规模超过40亿元的地方支柱企业。但是在2003年的农历新年之前,李海仓在办公室突遭枪杀。然后在爷爷的主持下,对接班没有丝毫准备的李兆会被迫“黄袍加身”成为海鑫集团的董事长。

  就像当年李兆会包括他的叔父们向外界透露的消息一样,当时家大业大的李家众人已经不需要再争财产,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海鑫钢铁办下去,并且要办好。而李兆会是最适合的角色。

  李兆会最初也确实展现出不负众望的样子。媒体统计称,李兆会接手海鑫钢铁第一年,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成为海鑫发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等到2004年,李兆会指挥的海鑫入股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成为第十大股东更是显露出海鑫集团全面开花的良好发展态势。

  那时,李兆会对待海鑫钢铁本身,也让人看到比较尽心尽力,在福建建厂受阻的情况下,李兆会又把目光转向广西,以求为远处内陆的海鑫钢铁寻找突围之路。海鑫钢铁自身产能扩建和产品结构调整等都制定了明晰的战略,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另一方面,就像康熙亲政式的宫廷戏一样,当初负责辅佐李兆会的叔父们和海鑫钢铁的创业者们在这两年相继因各种原因和方式被调整出了决策层。彼时,尽管媒体也有质疑的声音出现,但是大体上李兆会取得的业绩还是让人信服,进而海鑫钢铁的接班也选进了商学院的经典案例介绍。

  但是,转折也是在入股民生银行之后。海鑫钢铁和当地的政府部门发现越来越难以见到李兆会,而他投入在钢铁事业的精力也越来越少。反而李兆会在资本市场上进进出出,游兴不减,不时有大手笔表现,但是收益在外人看来并不好。

  与此同时,经历了金融危机、四万亿投资和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后,海鑫钢铁走上的下坡路始终没能回头赶上,最终,高炉熄火的命运黯然到来。

  尽管海鑫钢铁停产后,曾有媒体报道称李兆会抽取海鑫钢铁的发展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但是这个指控并没有得到证实。还有没有得到证实的报道则称,为了还债,李兆会所收藏的古董字画甚至有一部分已经抵押给史玉柱了。

  同样是来自媒体的报道,另一则消息恐怕更让李兆会的声誉受损。一位原冶金部的老领导痛心于海鑫钢铁的没落和李兆会的“不务正业”,认为“这位富二代并没有把心思用在事业的经营上,而是买了飞机、娶了演员,不知道创业的艰辛和财富来自不易,就是一败家子。”

  “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回头来看,李兆会接班十一年的舆论形象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们总喜欢拿李兆会接班后的表现跟当年他父亲在位时表现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其是否合格的结论,尤其是海鑫钢铁逐渐没落后,李兆会那些不被人喜欢的习惯更是成为他“败家”的罪状之一。

  比如他不再把维持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看作海鑫钢铁的护身符,当地的政府官员想见他都找不到人,当年李海仓却是八面玲珑的交际行家;比如他很少在海鑫钢铁公司内部露面,员工们大多数人都没见过李兆会,当年李海仓可是非常容易接近的人;又比如李兆会接班后就选择远离媒体,再也没有接受过采访,当年李海仓对媒体的态度曾是非常欢迎和开放。

  通过可查阅的资料,李兆会当上海鑫钢铁的董事长之后,只有一次真正接受过媒体的采访,那也是2003年他刚刚接班之后。此后这些年,包括在一些公开场合,李兆会都在极力回避媒体,前几年网易财经曾试图联系李兆会,海鑫钢铁的工作人员直接声称,“我们董事长从来不跟媒体打交道”。

  也就是在那仅有的一次采访上,留下了李兆会关于海鑫钢铁未来的片言只语。今天再看这些话,不得不让人唏嘘不已,难以评述。

  “现在财富对我来说是种压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开饭,我一个决策失误,会砸掉许多人饭碗。这个压力对我是太大了。”

  “我要照顾我的家,我的母亲和妹妹。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企业目前的条件比我爸创业时好了不止一千倍,我再做不好,就是我无能。”

  他不想海鑫钢铁败在自己的手里,谁知十年后真的就败落了。但是你很难说,这是李兆会故意舍弃的事业,也很难下结论就认为是他确实愚笨无能。也许,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成为了错误的继承人。

  可以一位媒体观察人士发表的文章观点做个结束:“出现今天的局面,可说是海鑫三代人联手导致,但归根结底是创始人在创业时没有构建一套合理的接班制度。这提醒广大家族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传承规划,家族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
来源:创业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败家子 商学院 家族企业 民生银行 资本市场 败家子 商学院

沙发
1009088359 发表于 2014-7-31 22:34: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家族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zbin7451f + 3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zbin7451f 发表于 2014-7-31 22:41: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009088359 发表于 2014-7-31 22:34
“家族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富三代现实中比较少见。

使用道具

板凳
1009088359 发表于 2014-7-31 22:43: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bin7451f 发表于 2014-7-31 22:41
富三代现实中比较少见。
所以俗语云:富不过三代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zbin7451f + 2 补偿

总评分: 论坛币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Zephyr15 发表于 2014-8-1 09:25: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和诸葛亮的问题是一样,根本就是忽视接班人的培养,弄的蜀地人才凋蔽;
家族企业净顾着自己打拼,忽视下一代,丰功伟业何人继承延续啊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zbin7451f + 3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 论坛币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地板
zbin7451f 发表于 2014-8-1 09:27: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ephyr15 发表于 2014-8-1 09:25
其实和诸葛亮的问题是一样,根本就是忽视接班人的培养,弄的蜀地人才凋蔽;
家族企业净顾着自己打拼,忽视 ...
是存在这样的原因。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