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证据确凿
975 1

[学科前沿] 走出误区,建立起专属企业自己的CIS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1 点
帖子
3
精华
0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1
最后登录
2016-3-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门面,而以企业形象为基础的全方位竞争是目前企业竞争的态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同类产品间的质量、技术、设备上已经趋于“同质化”,过去大家所在意的所谓的企业“硬件”已经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而产品的款式、造型、色彩、包装、广告等“软件”的竞争成为影响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CIS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其中包括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VI(视觉识别系统)。现在有一部分企业意识到导入完整的CIS企业形象战略作为自己实力的象征,但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实际操作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他们本身并不太了解。
  纵观国际国内企业,凡是著名的品牌,几乎都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导入了CIS形象战略,它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策划和设计,来体现企业的个性和精神、品牌的形象和内涵,并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从而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塑造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特定位置和品牌形象。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属于肯德基特有的美味印象,也看到可口可乐一贯以来充满活力的年轻形象。
  之式传媒,作为山东本土的一家广告公司,在企业形象战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先后接受过十几家大中型企业的CIS咨询工作。在多年的实际作业中,之式总结了企业的几点误区,供企业思考,真正能够建立起专属企业自己的CIS。
误区1:简简单单认为CIS就是标志,就是设计
  大部分企业都有这样的想法,以为随便设计个标志注册一下,就已经建立了品牌,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几个字母简单拼凑的标志,也看到了只凭一个标志打品牌的单调景象,既无特色,又无内涵。
  企业塑造的是整体形象,就是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设计。如果把VIS比作一个人的“衣服外表”、BIS就是“行为举止”、MIS则是“大脑智慧”。MIS、BIS、VIS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之式认为,一个标志只是品牌的中心,并不代表品牌的整体内涵。完整的品牌形象还需要有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VI、BI、MI)来完善和丰富。
误区二:简简单单的认为销售第一,忽视管理
  发展是硬道理,这无可厚非,但很多企业把销售作为唯一的工作来做,老总们天天都在外面了解市场,千方百计扩大销售量,对内部管理,则从来都未放在心上,认为只要正常生产,就表面没有任何问题。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
  之式认为,营销和管理,作为一个企业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内部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健康与否,良好的管理能规范操作流程,通过降低生产损耗,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利润率。
  CIS中的MI(理念识别)和BI(行为识别)正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而设定的,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误区三:简简单单的认为企业形象建设是多快好省
  作为企业领导人,首要考虑的是CIS策划能给企业带来的改变和产生的长期收益价值,因而应把咨询公司的资质以及具体所策划的内容进行衡量,有些企业可能喜欢“外来和尚好念经”,但其实发达城市也不乏滥竽充数者,关键是要擦亮眼睛。与其花便宜的价格做个“半拉子”工程,还不如用合理的价格进行一次真正整体的形象导入。
  之式认为企业应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注重MI、BI、VI的系统化设计和整体化实施,强调CIS导入和管理并重,把企业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以及员工的行为之中,企业才能从整体和根本上提升和改善形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CIS 品牌知名度 大中型企业 企业形象 内部管理 科学技术 英文缩写 包装 产品 广告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zbin7451f + 10 + 3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  论坛币 + 3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pensifia 发表于 2014-9-10 19:15: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怎么让基层员工懂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