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蓝田日暖29
3411 15

[转帖]都站在地上,才能见高低--我评价经济学者的思路(阿K四妻) [推广有奖]

学术权威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4
论坛币
-399930 个
通用积分
36.8250
学术水平
265 点
热心指数
304 点
信用等级
171 点
经验
64926 点
帖子
2812
精华
5
在线时间
18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19
最后登录
2014-8-1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当我们称某人为"学者"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人要写文章,要对某个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意见和看法。学者的文章大致分为两类:一部分比较严谨,要用到很多术语,有规范的结构,就经济学而言,往往还不能缺少数学模型和相关的图表,等等。另一部分呢,是学者用浅显文字写就的文章,或者是在某个场合的现场演讲,这些内容很口语化,而且常常穿插着日常生活的实例,以便更好地说明问题。

学者为什么要写学术文章?是为了用严密、规范的语言在同行之间交流,提高讨论问题的效率。从实用意义上说,学术文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一个学者,研究问题有了结论,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就必然可以通过口语和实例表达出来--这么做我称之为"站在地上",就是立足现实、贴近大众的意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有两种可能,一是你"暂时"不想站到地上,要集中精力攀登理论高峰;另一种情况是,你的理论本来就是空中楼阁,是一堆没用的文字符号,是胡编乱造、自言自语的逻辑游戏。

评价一个经济学者的真实水平,就要看他站在地上的时候说了什么。这是因为,一个人在讨论现实问题的时候,在用口语说话的时候,他的思想观点、知识素质会条件反射般地迸发出来,那是他学术成就的结晶;另外,更重要的是,只有站在地面上,在同样的问题上短兵相接地进行论战,经济学者的武功高下才能一目了然。

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专著中满篇是微积分方程,但背后的道理就一句话:充分竞争下的供求平衡达致资源配置最优;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不懂没关系,但他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后发劣势是怎么回事、专制政治如何了阻碍经济现代化;张五常的产权理论不用多说,说一句"花别人的钱永远不如花自己的小心"就够了;张维迎搞信息经济学、精通企业理论,他用一个栽枣树的故事就能让你明白他的全部意思;周其仁的学术论文我没看过,但因为他说过"没有竞争不知成本为何物",我认他是电信问题的第一专家;林毅夫对制度和产权改革比较保守,但他提出社保基金可以通过出售中国电信的股份来解决,我佩服他。

仅用学术刊物发表文章的多少来评价中国经济学者的水平和地位基本是不可取的。就国内的刊物而言,因为我们的教育、科研体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多学术刊物的公正性和可信度都成问题。虽然不能说学术刊物上的文章都毫无价值,但如果按发表学术文章的标准来衡量,我猜想,中国排名前十的经济学者大部分我们压根不会听说过,对社会舆论和学术走向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根据国际学术刊物发表文章的标准会比较可靠一些。但也不能笼统地说,谁发表的文章多谁就厉害。首先,在做文章统计的时候要划分适当的时间段。比方说,不能根据去年一年发表的文章数量来作评判--如果这样的话,天知道现在美国最厉害的经济学家该是谁?以比较长的时间,十年、二十年或五十年为限……来评定"XX年来最厉害的经济学家"或许有点意思。不过也要注意,光看发表多少文章没有意义,发表再多,没人理会、没人认同有什么用?关键还要看被别人引用的次数。

基于以上的理由,可以说,先阶段根据学术刊物发表文章的数量来评价中国经济学者是不可取的。

目前而言,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市场体制本身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不能提前套用发达国家的学术标准。经济学者倾向于关注一些基本的、宽泛的现实问题,这无论对社会改良还是对经济学者自身的价值实现,都是边际效用最大,很正常。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要对现实问题做出深刻、准确的剖析,基本上很难。

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的经济学者对现实问题都说了些什么。

转自CENE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者 经济学 见高低 择优分配原理 中国经济学 学者 思路 见高低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沙发
蓝田日暖29 发表于 2004-11-14 00:0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那个经济学家说过:“什么是大师,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能用浅显的方法和道理说明复杂和深刻的事件。”(格鲁格曼吧),真正的学问是可以向大众百姓讲的,向普通人讲清楚的,是要站在地上的。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使用道具

藤椅
nie 发表于 2004-11-14 11: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的观点:

三流的学者用复杂的语言说简单的道理;二流的学者用复杂的语言说复杂的道理;一流的学者用简单的语言说复杂的道理。——引用请注明,不许剽窃喔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板凳
蓝田日暖29 发表于 2004-11-14 12: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见解,简洁明了,有思想。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使用道具

报纸
wzywzy 发表于 2004-11-17 20: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文章,再次看到它太高兴了。这是署名为清风道人(经济学习网占主人、复旦经济学院教师)的原创,他也是很难得的对我表示支持的学者,不知从那时找到的,蓝田日暖29真实一个活跃版主。的确,一个学者如果学了很多知识而对现实生活作出好的解释,就有投机之嫌,至少是教条者。

使用道具

地板
wzywzy 发表于 2004-11-17 20: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那个经济学家说过:“什么是大师,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能用浅显的方法和道理说明复杂和深刻的事件。”(格鲁格曼吧),真正的学问是可以向大众百姓讲的,向普通人讲清楚的,是要站在地上的。]

-----------------没想到蓝田日暖29有这种思想认识,让人佩服。确是,要是不站在地上,大家只是神吹,你一个只能让人远离经济学的。

使用道具

7
蓝田日暖29 发表于 2004-11-17 21: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希望多提供站在地上的事例和思考。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使用道具

8
wzywzy 发表于 2004-11-18 11: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来我们的思想趋于一致了,我也很想谈生活中(其实市场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生活)的经济学,只能现在的教条盛行,人的思想受其影响随处可见。不是你的张五常“上河定律”这么好的贴子、人们这样热列讨论也不了了之,没有结果妈,很遣憾(其实我很想讨论一个结果来)。

积分要求太高了,请你将张维迎的相关讲话发条短信、或留言于www.w-zy.net谢谢。

使用道具

9
蓝田日暖29 发表于 2004-11-18 12: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的东西往往是有争论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但不一定能有统一的解释和标准,你来说说看,怎么样理解这个上河定律。

张维迎的演讲,你给我QQ号,我用QQ传给你。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使用道具

10
wzywzy 发表于 2004-11-19 21: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即然是生活中的经济学,这必须理解人们生活中的“代价”、“成本”与效用含义是怎么回事。其实,任何动物都有这种感受收益与成本感受(只是有的相对简单而已),如你在公园里用食物逗玩,若让动物时间呆长了,动物因而觉得行为不经济而走开的。而人的这种本能感受就复杂得多,且在发展、深入。我想,“上河定律”朝这个方向,效果会好些。当然,这理解起来即麻烦,也不合时宜,也没必要多谈了。

我没有QQ,也从没有QQ,实在没法。谢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