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醉客天涯
1161 3

[经济热点解读] 互联网的规律(上):雷军、曹国伟、刘强东 [推广有奖]

  • 9关注
  • 62粉丝

版务助理

院士

42%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管理学经典文章收录

威望
0
论坛币
28359 个
通用积分
4143.8988
学术水平
121 点
热心指数
147 点
信用等级
100 点
经验
32574 点
帖子
1898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20
最后登录
2024-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雷军20多年的创业经历告诉我: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敌人弄得少少的。

刘强东你如果完全学他们(BAT),注定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

曹国伟互联网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应该有用户的参与。

本文为,11月30日,央视《对话》播出的《互联网乌镇论剑》节目对话整理。主持人陈伟鸿,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京东CEO刘强东,新浪董事长曹国伟,以及硅谷最知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就“国际化、BAT、移动互联时代的竞争与创新”等热点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根据对话记录整理,有删减)

问:请问你们的偶像是谁?

雷军:柳传志。

刘强东:任正非。

曹国伟:我还真没有。我觉得,每个人特点不一样,没有一个人让我特别觉得应该是我的偶像,我可能从不同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

问:双十一时,京东引发了非常多的狂欢,强东你做的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什么?是备货还是培训快递,还是和金融体系搞好关系?

刘强东:一个是足够多的备货量,还有我们定点支付的配送服务能力,包括呼叫中心、仓储生产和配送三块。

问:面对双十一,你们三个人当中只有你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曹兄他们和阿里巴巴本来就有合作,去年冠军今年依然冠军,强东风头还是会被阿里巴巴抢去,销售数字公布的那一刻,是不是有一点即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刘强东:在中国,电商刚刚走过了第一阶段,全球零售行业经过了几十年的竞争,5年和10年,都不足以奠定某一个行业(的格局)以后永远不会变化。04年我们做电商的时候,京东在中国的电商行业连前20名都排不上,06年的时候我们找了合作伙伴,我们说销售已经超过第10名了,但是他们还是说“不知道京东”。我们在那个时候几乎就只有一个人,没有资金、技术也没有经验,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经过10年的市场竞争,我们能够成为至少在“自营行业”里面也能成为绝对之一,占了50%的市场份额,所以,我对我的团队还是充满信心的。

问:下一个10年,这样的领域会是京东的天下吗?

刘强东:谁的天下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谁能够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最好的用户体验,谁能保证产品的品质、服务的品质,各方面。

问:你们此刻是不是已经有了“国际化”的绝招?

雷军:小米虽然只创办了4年半,但在1年半前,我们就开始推动我们的国际化进度,到现在为止,在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印尼等地区小米都处于前几位,尤其是最近才进入的印度,我们已经是当地最火的手机公司,我自己有信心,在两年之内在印度成为最大的手机公司。

刘强东:我觉得,我们中国30年的经济发展,在10年前已经有无数企业家走出国门,这里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说像联想、华为,我觉得他们做得非常成功,但更多的也遭受了失败。我相信,随着中国互联网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些,虽然会充满着无数挑战和困难,但机会也很多。我们在一年前成立了国际事务部,因为平台性质不同,我们不是以小包裹方式,我们希望当地物流,在当地建仓储,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曹国伟:微博开始的时候也有一些这样的想法,想把我们的产品推广到全球,但当时国内的竞争牵涉了比较多的精力,待我们希望能够拓展的时候,在国外类似的产品已经有一定市场了。在社交领域特别是媒体领域,本地化的产品还是很有优势的;另一方面,社交一旦占领这个市场,即使你的产品比它好,但要想取代它也是非常难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相对来说比较谨慎一点。我们现在做的一些事情在于,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微博中国的消费者世界各地的商家连起来。现在,很多人出国都会用微博,很多商家也希望在微博上建立它的官方帐号,能够在中国人出去的时候取得这样一种联系和关系,这可能是我们现在走的比较小的一步。

问:雷德·霍夫曼先生,对于这三家公司,你在国外对哪一家是最熟悉?

雷德·霍夫曼:实际上,在硅谷这三个公司我们都很熟悉,他们都是技术型公司,我们现在正在等待小米国际化,因为他们的产品非常好,新浪微博也是社会媒体的一个表现,现在京东我们还不能进行网上购买,但我们已经听说了京东的大名。

雷军:因为智能手机竞争很激烈,我们可能会首先从印度、印尼、巴西、俄罗斯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先迂回,最后才会做美国市场。

问:吉利通过并购沃尔沃,联想通过并购IBM的业务部门完成他们的国际化,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来寻找的话,你们觉得,今天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有什么样的突出特色或者规律?

雷军:对小米来说,最重要的是怎么获取国际化的人才,有了国际化的人才才会更容易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一年前,我们邀请了当时谷歌的全球副总裁、安卓的产品副总裁加入小米,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问:你挖这样的一个人才岂不是要花很多钱,是为了一扫人家说你“抄袭这抄袭那”的名声吗?

雷军:我们在办小米的时候,邀请了非常多的谷歌同事,他们和他的关系都很好。他在小米创办之初就对我们很了解,我们也讨论了差不多三年时间他才加入小米。

问:谈到国际化的时候,几位都比较冷静、谨慎,和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看到的狂热和狂欢好像不太一样。在2014年,许多互联网企业都纷纷到美国上市,包括体量那么大的阿里巴巴,未来还有陌陌等等,你们分析,为什么会这么集中地在2014年?大家都急着要开始国际化吗?

曹国伟:上市本身和国际化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几乎都在美国上市。这里面有一定原因,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采用的都是VIE结构。另外,对中国或者其他高科技互联网公司来说,整个美国的资本市场比较成熟,包括它的估价和整个流通性都会好很多。

雷德·霍夫曼:这个市场很好,有很好的资本条件,能够有很好的产品知名度。比如说,阿里巴巴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了,因此它的上市也是它市场营销战略的一部分。2014年,市场对于网络公司的反应也非常积极,它们预计在今后几十年会创造大量价值。

问:今年双十一采访马云的时候,我问到他“500多亿的销售数字会让他兴奋吗?”他告诉我说“他更兴奋的是243亿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是由移动端来完成的,这个数字占到了天猫所有销售额的42.6%。如果让你们来解读一下这42.6%,你们看重它的是什么?

刘强东:我看重的还是“购物习惯在移动端的逐步养成”。其实,几年前,包括在一线城市有大量人有智能手机,完全可以在网上购物,为什么不呢?因为,他们觉得在手机上看各种评价信息觉得不全,在PC端购物安全感更强一点,他们存在一些心理障碍。今年我们看到,不仅在一二线城市心理障碍已经完全消除,甚至在农村,几乎80%以上都是用手机在京东购物。

问:在这个领域,BAT的强大让很多人不得不真正地去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在哪里。这三大体系,其实已经网罗了非常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的企业,问问曹总,你怎么看现在别人的这种担心或者是顾虑?

曹国伟:我觉得,一方面大家的确看到了BAT很强大,但这种现象并不孤立,在硅谷也是一样,在美国可能是谷歌、苹果、facebook这样的公司,他们也是平台型的公司。平台型的公司有一个特点,他们不仅仅经营一个产品,他们还在经营一个生态,所以,它们都有很强的生态体系。

比如说,阿里巴巴是一个电商的生态,腾讯是“通讯社交+游戏”的生态,百度是“内容+广告”的生态。在这样的生态里,它不仅仅意味着这个公司本身的业务:阿里巴巴有很多的卖家和中间公司为这个生态服务,百度有很多网站联盟和广告,腾讯在微信上有很多的垂直合作伙伴,它在游戏领域也有很多开发者作为它的合作伙伴。

硅谷也是一样,很多创业公司都围绕着谷歌、facebook的发展来定自己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生态里面找自己的定位,这是每个创业公司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像小米这样一种定位,的确是比较少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样一个市场里面,任何一个创业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和这样的平台型公司发生这样那样的一种亲密关系,或者比较战略的合作关系都是很正常的,这种需求,其实是双方都需要的。

未来,新的平台公司也有可能起来,但是难度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曹国伟 刘强东 互联网 FACEBOOK Hoffman 互联网 曹国伟

沙发
42107339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4-12-2 21:30: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时势造英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

使用道具

藤椅
duoqingsige 发表于 2014-12-2 22:43: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英雄能敏锐的扑捉市场上的变化!

使用道具

新的平台公司也有可能起来,但是难度很大。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5 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