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ysunandsky
2838 12

[宏观经济学政策] [原创]关于目前宏观政策的一点疑问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初中生

8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5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50 点
帖子
37
精华
0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1
最后登录
2014-5-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上调成品油价格开始,管理层拉开了调整资源品价格的大幕,一些经济学家也将目前我国经济上所遇到的问题归结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完全扭曲,牺牲自己的资源、环境,为全球经济做出贡献。我个人对此也比较认同,但是还是有些许问题。就目前我国制造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单位能耗而言仍然距离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真的像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调高生产要素价格,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之下,企业成本必将大幅增加,个人投资将出现下滑,即便考虑到人民币“对内”升值而使名义汇率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上,其对我国出口的打击也将较大,考虑到目前全球经济“再平衡”呼声越来越高,其对我国经济的打击不言而喻。更令人担忧的是,受打击最严重的将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部分企业所释放出的失业劳动力将如何处理?从新回到农村,使城市化进程倒退?即便回到农村又能干什么?

诚然纠正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但前提是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效率需要有大幅的提高,但这可能需要至少10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那么在这10年中我国经济究竟要靠什么来拉动?是否需要去非洲和拉美进口资源,继续依靠人工成本优势进行生产?还是降低目前要素价格改革的速度和力度?抑或是有其他的发展途径?请各位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宏观政策 劳动密集型 成品油价格 生产要素 经济学家 疑问 原创

沙发
parametre 发表于 2008-8-11 10: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同感,产业结构的升级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倒闭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将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仍是吸收劳动力的首选;同时,劳动力的过剩与技术工种的紧缺并存,因此,职业技能培训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劳动力的结构比例,对于劳动力分流将作用明显。当然面对庞大的失业人群,这些作法有可能杯水车薪。

使用道具

藤椅
yysunandsky 发表于 2008-8-11 17: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想做一个这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最终想说明,在目前情况下,也许加速上调资源品价格(包括惩罚性资源税、出口关税等)也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知道坛子里的朋友写没写过类似的东西,是否能够提供一些研究思路和数据

使用道具

板凳
zhuli 发表于 2008-8-11 17: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经济现在就一个字——“乱”,乱七八糟。有成就,但是麻烦更复杂,更讨厌。我的老师说,经济学家都是忧郁的人,看到的全是问题!很有道理啊!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使用道具

报纸
zzf138 发表于 2008-8-11 17: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还是靠劳动力来拉动

积极做事 乐观生活

使用道具

地板
dxjy 发表于 2008-8-12 18: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的确,产业结构升级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不改变当前的资源品价格机制,企业永远不会有动力升级。长痛不如短痛,从出口劳动力和资源转向出口技术和服务这是每一个国家在赶超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道路。

使用道具

7
jackie_qq 发表于 2008-8-12 21: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与日本70年代有些相似。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油价狂涨300%,当时日本也是依靠低价劳动力进行低价值工业出口,经过当时的打击,日本进行了技术改革,技术创新实现自主,而且有意识的入主了世界大型能源公司以影响价格和打击竞争对手。中国理想前景应该学习日本环保高科技并保持对能源的影响力。

但找不到资料显示当时日本著名的“企业瘦身”后的劳动力是如何处理的,谁有这方面的资料?

使用道具

8
yysunandsky 发表于 2008-8-13 12:1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的确产业升级是每个国家的毕竟之路,但是目前我国进行升级之后就能与海外经济体进行抗衡吗?如果没有人力、要素价格优势,只凭技术我们现在的一些产品很难达到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耗电量和工业企业增加值的状况来看,行政主导产业升级其实也有较大的力度。

个人觉得这其中还应有个先后和轻重缓急的关系,目前我国应该还不具备大规模、快速调整生产要素价格的条件。如果进行产业和技术的升级,那么疑问的将带来目前企业用工量的大幅减少,那么这些释放的劳动力如何解决?如果担心我国利用资源和环境补贴世界,那么完全可以限制部分产品的出口,打击走私,用其取得外汇来进行环境的修复,而对内还维持比较低的要素价格,同时逐步扩大上、中游行业的技术和生产效率,继续保留下游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固有竞争实力。现在一些经济研究机构,包括中金等国内大行,一直在推动政府进行成品油等资源要素的价格改革(个人感觉6月份的成品油提价是政府被动应对油荒而采取的策略,而非主动的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但是如果真的调整到位中国经济恢复的周期可能要拉的更长,其痛苦程度要远比先建立内需拉动型行业在进行要素价格改革来的强,也许在目前的环境下首选的并不是对资源要素改革。

使用道具

9
sungmoo 发表于 2008-8-13 17: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yysunandsky在2008-8-10 23:02:00的发言:就目前我国制造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单位能耗而言仍然距离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真的像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调高生产要素价格,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之下,企业成本必将大幅增加,个人投资将出现下滑,即便考虑到人民币“对内”升值而使名义汇率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上,其对我国出口的打击也将较大,考虑到目前全球经济“再平衡”呼声越来越高,其对我国经济的打击不言而喻。更令人担忧的是,受打击最严重的将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部分企业所释放出的失业劳动力将如何处理?从新回到农村,使城市化进程倒退?即便回到农村又能干什么?

生产要素价格的升降,是否由某个人说得算,等价地说,要看这个人能否显著地影响市场供求量。

如果中国的各企业在生产要素的国际市场上基本上都是价格接受者,讨论“调高生产要求价格”(与否),基本上没有意义,因为本来就无法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价格的涨跌并不由自己的意志。

使用道具

10
sungmoo 发表于 2008-8-13 18:0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在资源价格国际性提高的前提下,中国的企业以及政府应该怎么办。

如果中国政府放开补贴,维持要素的低价格,那么中国政府其实是在用自己的资源补贴全世界——外国购买了更低价格的产品,还可以以各种方式直接购买中国的更低价格的要素。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6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