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ragon8521
1139 1

[行政与公共关系管理] [转帖]职场故事:狗与猫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1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5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951 点
帖子
33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5
最后登录
2014-5-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户农家养了一条狗与一只猫。狗是勤快的,每天,当主人家中无人时,狗便竖起两只耳朵,虎视眈眈地巡视在主人家的周围,哪怕有一点点的动静,狗也要狂吠着疾奔过去,兢兢业业地为主人做着看家护院的工作。 <p>    当主人家有人时,它的精神便稍稍放松了,有时还会伏地沉睡。于是,主人家每一个人的眼里,这只狗都是懒惰的,极不称职的,便经常不喂饱它,更别提奖赏它好吃的东西了。</p><p>    猫是懒惰的,每当家中无人时,便伏地大睡,哪怕三五成群的老鼠在主人家中肆虐,这只猫也不予理睬。它睡好了,就到处散散步,活动活动身子骨。等主人家中有人时,它的精神也养好了,这儿瞅瞅那儿望望,时不时地,它还要去给主人舔舔脚、逗逗趣。在主人的眼中,这无疑是一只极勤快极尽职的猫,好吃的自然给了它。</p><p>    由于猫的懒惰,主人家的耗子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耗子将主人家最值钱的家当咬坏了,主人大怒。他召集家人说:“你们看看,我们家的猫这样勤快,耗子还猖狂到这种地步,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只懒狗,它整天睡觉也不帮猫捉几只耗子。我郑重宣布,将狗赶出家门,再养一只猫,大家意见如何?”</p><p>    家人纷纷附和说:“这只狗是够懒的,每天只知道睡觉;你看猫,每天多勤快,抓耗子吃得多胖,都有些走不动了。是该将狗赶走,再养一只猫。”</p><p>    于是,狗被赶出了家门。它一步三回头,自始至终也搞不明白自己被赶走的原因。</p><p>    而赶走了狗,虽然主人又养了一只“勤劳”的猫,但家里的耗子却越来越多了……</p><p>    曹操点评:故事中的“懒猫驱勤狗”现象——经济学中的正式名称为“劣币驱良币”——在我们的企业和社会中几乎已成为一种常态!原因在于,无论是我们的企业领导,还是ZF官员,大多更喜欢甜言蜜语、迎合奉承者,喜欢在自己面前“积极表现”的“猫”类下属!而对于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和业绩如何,要么缺少这方面的数据,要么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p><p>    每一种结果,其实对应着我们的某种行为!只可惜,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结果进行错误的归因——比如故事中的耗子问题,应该是猫的失职造成的,却大多把原因算在了“不拿耗子”的“狗”身上!这种“张冠李戴”的解决方案,只能使问题——就象故事中的耗子——越解决越严重,组织只会陷入越忙越乱,越乱越忙的恶性循环!组织最终会走向何处,应该是不言而喻的!</p><p>    如何防止这种现象?如果你是领导者——譬如故事中的主人,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凭下属的业绩和实际能力——而不是你的好恶,来评价、激励下属!其次,在沟通中要注意信息修正,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有时候,“眼见未必为实”;更不能“冲动”,否则就会受到“冲动的惩罚”——冲动确实是魔鬼!要通过更多的渠道了解更多的信息,以期尽可能地接近事情的真相!要特别注意的是,对那些在你面前刻意表现的员工,在弄清他的真面目之前,切忌随意的表扬和激励——在很多时候,你的所谓“亲民”和“夸赞”,不仅鼓励了表面化和形式化,给员工以错误的导向,还有可能影响下级管理者的正常工作,因而更要特别地慎重。</p><p>    当然,如果你是那只勤劳的“狗”,那也要适当的表现自己——要学会管理上司,把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恰当地体现出来,这不仅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利,也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张冠李戴 职业发展 恶性循环 管理上司 相信自己 故事 耳朵 老鼠

沙发
annitian 发表于 2009-7-1 13:58: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有趣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