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rolog2007
1041 1

[学科前沿] 中国经济往哪里去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5粉丝

讲师

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935 个
通用积分
0.0419
学术水平
232 点
热心指数
292 点
信用等级
236 点
经验
4004 点
帖子
259
精华
0
在线时间
1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4
最后登录
2018-4-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宏观讲,中国经济面临深刻的结构畸形,土地公有制下的ZF更有意愿拉动基建投资完成资本密集型社会的转变,不动产的特征规避了国际贸易分工带来的竞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的最大好处便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最大受益者是ZF及控制的基建上下游垄断企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得ZF具有超越西方管理阶层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也就是说ZF用于基建投入的天量地方债,其最悲观的出路就是放弃土地使用权公有制而用于交易。

   从宏观经济发展的思路讲,城市化进程和配套丰富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是满足全社会民生和生产的底层设施,ZF用于拉动基建的巨量投入和所承担的高额成本,从宏观经济长期角度出发,完全有利于未来经济的成长。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而在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缺乏战略规划,地方财政靠土地吃饭,而没有把土地收入的大部分上缴到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代表中央ZF。造成了诸侯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突出反映为各地不切实际的万亿投资计划,而靠所谓的经济杠杆—利息成本,相对于缺乏严格预算惩罚来说,地方ZF又不是企业怕破产偿债,欠债不还,借新还旧,积累雪球,地方债窟窿越搞越大,突出反映为中国严重的货币超发和真实社会资金成本高昂。大量的基建投资没有经过国家的统筹规划和评价,一拥而上,另外就是把城市化建设单纯和商品房建设划等号,根本无视地方经济和区域发展规划,无视人口规模和未来统筹,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和闲置。

    这就是中国宏观经济的矛盾,不是大搞城市化建设规模不对,不是搞房地产商品开发不对,不是ZF承担债务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对,而是这个谱唱走了调,调子歪了要纠正,不是需要根据歪调改谱。中国的基础设施不是建设得好了,而是有巨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就比如说三网融合,明明知道广电早就光纤入户了,电信还要独霸市场,垄断竞争,流量低,网速慢。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一个社会的基础配套设施,不是用来从每个社会成员头上刮头皮的,不是用来赚大家钱的,否则要什么发改委和物价监督,这是ZF投资的产业,目的就是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最好最廉价的底层环境,如果这个问题想不清楚,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国企改革的方向,中国宏观经济必然会失败,方向错了,搞了天量的货币发行,还是为了赚钱,赚谁的钱,没有想清楚?

    ZF之所以是人民的ZF,全体国民的ZF,就是集中资金搞大家需要的事情,判断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不是基础设施能赚钱,不是公用事业能赚钱,而是要尽可能地达到规模经济,使得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为全体国民提供充分的、低廉的有效率的服务和配套。这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国企存在的根本目的,因为中国人口庞大而且分布集中,具有达到微观经济领域反复评说的规模经济效益,中国的优势是什么—规模经济效益,因为人多所以力量大,因为需求旺盛所以企业规模大,因为规模大所以具备投入密集资本技术改造、摊薄单位成本的最大优势,我们可以拥有最大的飞机场、最多的高速公路、最长的高速铁路、最先进的电网,等等,这代表中国以国企为核心的企业,要有满足亿万民众需求,规模经济优势最大化的理想。

    但是,看看普通市民的生活,房价、电价、水价、通讯费用,仅仅最能规模经济最大化的通讯费用,都有那么多借口平摊不下来。那么,这样的城市化和配套,投入如此巨量的资金,就是为了搞一大摊可以刮头皮的臃肿庞大效率低下的基础设施,不仅如此,庞大的基建投入是否又考虑了投入和产出效率,不仅挤占了社会企业的资金,还在统筹还贷方面由于财政吃紧,而更加苛求于社会企业的税收收入。中国企业的税负低吗,或者说公里收费里程数少吗,或者说燃油附加税少吗。

     所以,问题的核心根本不在于中国经济是否在房地产上渐行渐远,或者说开辟房地产外的其他创富渠道。这些都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不是做事的方向有问题,是做事的作风有问题,做事的方式有问题,没有把ZF投资拉动的目的和实施效果统一起来,钱浪费不少,效果有一点,但费效比系数太大了,用了买牛的钱换来一头猪。

     从简单的城市战略也看得出来,北上广一线城市完全具备大规模基建扩张,放开户籍引进专业人才,建立超级城市群的可能,结果北上广的旧城改造还不如二三线城市,或者说中央机关的办公场所还不及县级机关,这就是明显地失策。二、三线城市作为产业转移,保持低成本及其重要,二三线人口规模有限,优势人口当然存在向一线城市的迁徙,这是根本回避不了的事情,就好比各地乱搞高新开发区、软件园区,完全是极大的浪费,你有那么多人才和专业技术队伍吗,这就是放任地方搞地产和基建的后果。既然是发展中国家和中央集权ZF,完全就能够遵循规模经济最大化经济道理,确定优先和次要发展梯度,没有什么全国一盘棋的说法。好比一张白纸,如果看不清楚,就不要随便乱来,看不清楚就无为,而不要搞乱作为。

    因此,中国经济的出路,还是推动城市进程,优先推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经济转型,不在乎搞不搞网络,而是将国有企业的设备、基础设施的配套设备,更新改造,更换替代,比如房地产,提高下建筑质量,强调下高层建筑以钢结构、绿色环保和智能建筑,强调下商品房的含钢量,强调下路网的合理规划,单价不变,能否提高通讯流量、能否提高道路通畅程度、能否保证供电畅通等等。转型不是根本,中国商品是价廉物不美,配套是价高而质次,改掉商品和基础服务配套的烂毛病,就是转型成功。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规模最大化而不是规模经济最大化,规模最大化是以低效率高成本为代价,而规模经济最大化是以技术更新改造提高效率降低单位成本为目的,规模最大化和规模经济最大化没有等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 城市化建设 土地所有权 资本密集型 中国经济 国际贸易 不动产 公有制 使用权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cws_24 发表于 2015-6-19 09:24:51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prolog2007 发表于 2015-6-18 22:49
从宏观讲,中国经济面临深刻的结构畸形,土地公有制下的ZF更有意愿拉动基建投资完成资本密集型社会的 ...
说的在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