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yj_1976
737 3

[学科前沿] 如何让企业文化踏石有印,抓铁有痕 [推广有奖]

版主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1
论坛币
3004101 个
通用积分
33242.9458
学术水平
2956 点
热心指数
4075 点
信用等级
3637 点
经验
660867 点
帖子
34378
精华
3
在线时间
44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4
最后登录
2024-1-27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楼主
yyj_1976 在职认证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5-8-3 17:45: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企业文化在一些人心里,讲起来重要,用起来不重要。还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根本就是虚幻飘渺之事。但真正懂管理与会管理的人,就知道企业文化是兴盛企业的“法器”。企业文化用得好,效果就非常明显;企业文化不会用,那么就是搞个形式,弄个摆设,做做样子而以。

企业文化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成员共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他们共享的价值观体系。企业文化要包含企业历史、企业故事、企业标识、英雄人物、仪式与庆典、价值观这些要素。

要素一:企业的历史。企业的历史包括从企业诞生的哪一天起,就有各种历史事件,创业的艰辛,元老们的奋斗历程,企业的发展与转型,企业的人口统计特征,企业产品的研发与品牌建设,企业的变革历程,企业发生的一切一切就构成了企业的整个历史。企业的历史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里面涵含着文化的沉淀积累的结果。

要素二:企业的各种有代表意义的故事。每个企业都有故事,故事是企业文化的精髓表现。例如,海尔集团公司就有张瑞敏创业初期砸电冰箱的故事流传,这个故事一直让企业界津津乐道。因为这个故事是海尔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文化体现。还有茅台酒在巴拿马金奖展览会上,因为不小心摔碎了,酒香四溢,从此茅台酒名声大噪的故事。企业的故事,是精炼的企业文化精华在向世人呈现与流传。没有故事的企业,不是好企业。

要素三:企业标识。企业的标识包括:企业的商标、员工统一服装、印有企业标志图案的企业机械设备、印有企业标志图案办公设施、印有企业标志图案记录文本、印有企业标志图案各种工具、标语、制度文书、建筑、旗贴等。企业标识在于统一标准、统一图案文字、统一形象。企业标识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东西。能让人一眼就能清楚地识别出来,就是企业成功的标识,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加企业品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与喜爱。企业标识是企业的形象工程,更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而且企业标识能潜移默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利于让员工增加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感受,并且使得员工们的凝聚力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得到提升。

要素四:企业的英雄人物。这个时代呼唤英雄,这是时代崇拜英雄。每次上亿票房的欧美大片在上映时,惹得观众观影如潮涌,这说明人们都一个英雄情结,或崇尚英雄,或梦想自己当英雄。企业也有英雄,有创业的英雄、有力挽狂澜的英雄、有变革的英雄、有销售天才的英雄,有创新的英雄,有如同先知的英雄,仔细留意与发掘,企业英雄无处不在,只是人们太在意集体主义精神,而忽略了英雄的创造的价值。再者加上嫉妒心理与自以为是的性格,不敢承认英雄的贡献,所以,才会觉得企业没有什么英雄。这企业英雄需要企业方去塑造、去挖掘,然后用传播的方式让企业每个员工都家喻户晓,最后掀起一般向英雄学习的高潮,以英雄为荣,以英雄为榜样,那么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作用与耳染目熏的作用,会让企业到处都是英雄。让企业成为英雄文化主导的企业。英雄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就是企业文化的爆光点。

要素五:企业的仪式与庆典。宗教为什么能够吸引人们去信仰?第一是他们的价值观,第二是他们的宗教仪式。企业要想像宗教那些让人狂热与崇拜,也要定时定期举行莫种激动人心与调动员工信念的仪式,如欢迎仪式、培训仪式、庆功仪式等等。有时还要举行节日庆典什么的。还要时还要举办劳动竞赛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外延表现与实质化。

要素六: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有很多,例如有的企业崇尚节俭,有的企业强调质量,有的企业以顾客为中心,有的企业主张团结,有的企业主张以人为本,还有的企业追求服务完美化,更有些企业始终如一创新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价值观。有的企业价值观比较单一,有的企业价值观比较多。企业价值观不单单只是口里说,纸上写,墙上贴,最重要的是在企业实际运营活动与商业活动中体现出来,在管理者与员工的一言一行、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这些企业价值观要深入人心,要共同认同与遵守,要把其奉为圭璧,要把其作为精神信仰,这样企业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必须会让员工们齐心协力把企业搞得蒸蒸日上,飞黄腾达。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

来源:中人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 企业标志 英雄人物 机械设备 企业文化 如何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zbin7451f + 20 + 20 + 2 + 3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2   查看全部评分

论坛商贸交流Q群 522186532 (工商、外贸相关知识实务交流及分享),欢迎大家加入~
沙发
yyj_1976 在职认证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5-8-3 18: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是协同

  这个更难!钱德勒说,现代企业的根本难题就是不断专业化分工之后如何协同。体力劳动的协同,可以依靠外化的标准,形成明确的输入、输出和工作方法。知识劳动的输入、输出和工作方法非常难以标准化,协同起来就无比困难。

  部门专业化和岗位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会在企业中造成难以逾越的部门墙。每个人都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都站在专业的角度来思考,而不是站在组织共同目标上,从来不思考“自己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的工作更有效”,常常以局部效率伤害整体效率。

  我们说,管理有四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流程化是难题,没有这一点,标准化和规范化带不来整体效率,而信息化也无法真正实现。很多企业说,自己的ERP系统是样子货,原因不在ERP本身,而是没有流程化。

  2001年,某国企领导人告诉我,“搞了那么多年精兵简政,就是想扁平化,结果发现‘扁’很容易,无非是想赶跑和尚先拆庙,但就是扁而不平”。平,就是流程化。

  把责任分层落实相对容易,分流程落实难上加难。很多老板焦头烂额,大约70%是作为裁判,处理部门协同的问题。久而久之,变成老板一个人指挥各个部门,员工成了“听令行事”者,丧失独立思考及做事的能力。

  有些老板初期还很享受这种感觉,不停地想出一个有一个主意,员工去执行,效果还不错,颇自得。这很像孔明先生,自己累死,终究无法安天下。老革命家陈云先生说,一个组织内总要有些人头戴瓜皮帽、手拿文明棍、踱着四方步,看起来无所事事。实际上,他在做“造钟人”,而不是“报时者”。

  很多老板成了报时者,不断发挥自己的天才想出一个又一个主意,然而一个绝顶天才,不依靠管理有效的组织又能做多大事?2005年,和利郎创始人王良先生有一席谈话,对我很有触动。他说,早些年利郎是晋江企业的标杆,他依靠天分和勤奋不断创新,请大牌代言人、上中央五台做电视广告等等,每一件事都做得干脆利索外加漂亮,但几年过去,别人走在了前面,自己被越拉越远。他说了一句很悟道的话,“招数打不过系统”。

  系统的基础是流程化。不是有没有流程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协同的问题。任老板的高明之处,恰恰是把一个打乱仗打得还不错的华为带到了组织化状态,学会了流程化。从集成研发、集成供应链、集成财务等等,华为学会了协同,建立起系统。

  这是很艰难的过程。很多企业都试图这样做,但大多半途而废。华为当年请IBM,同样面临煎熬。管理者不停地向任老板诉说:那一套不适合华为,我们的效率反倒下降了;顾问先说英语然后再翻译给我们听,我们相当于花费双倍的钱;那一套系统太大了,我们小脚穿了一双大鞋,脚趾头还露在外面……各种言论,都指向一点,放弃管理,回到过去。但任老板毫不迟疑,提出“削足适履”,先僵化再优化,终于成功。

  华为的流程化道路是每个有追求的企业都要经历的。企业如果不能协同,不能形成系统,就永远无法发挥组织化的力量,老板也就永远是个报时者,或者精疲力竭而死,或者极度厌倦而弃。

  第三是激励

  当企业建立了责任和协同体系之后,就要考虑如何让员工主动地承担起责任,也就是如何激励员工。甚至有人说,激励是管理的核心问题。好像激励问题怎么说都不为过,毕竟这关乎员工工作动力。

  现实一点的老板说,激励就是分钱。很对,物质永远是基础吗。但分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老板是有“钱聚人散、钱散人聚”的理念的,但确实不知道怎么分。

  分钱的依据是什么?能够让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依据是什么?这难倒很多人。现代企业是个高度分工协作的组织,涉及不同专业的人共同努力来完成同一件事情,那么不同的人做的不同的工作,如何评价?科学不断告诉我们,质上不同的东西量上无法比较,但在组织中,我们恰恰要比较性质上不同的工作和贡献。

  企业要解决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问题,也就解决了价值创造的动力问题,使价值创造成为可能,得以持续。所以,薪酬激励的根本是评价,不是评价人,是评价人在岗位(责任)上的发挥的价值,而且是把不同岗位的人的价值用相同的评价系统来区分。

  这就依靠权威了。评价质上不同的东西,无法依靠客观的科学,而必须依靠权威。这一点上,管理更接近实践,而非科学。大概这是德鲁克先生把著作命名《管理实践》而非《管理学》的原因吧。权威不是来自于权力,而是战略的代言。

  理想的老板说,人要有点境界,不能眼盯着钱。这个也对。社会进步到现在,钱应该不是,或者不应该是唯一的追求了,这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何况,经济学早就讲了“效用递减规律”,单纯靠分钱无法解决持续的动力问题。

  而且,有非常多的案例证明:越有钱之上的追求,越能找到工作的成就感,越能把事情做好。井深大先生讲“让工作本身成为工作的最大激励”,意味深长。早年的索尼也正是靠这个理念来激励工程师不断创新的。

  现实中,单纯讲境界的,一直活得很艰难;单纯讲分钱的,初时繁荣,但不长久;但两种都抓、两手都硬的,成为翘楚,华为即是。任老板是大讲特讲追求和境界的,但同时又最懂得人内心中现实的一面。华为激发了那么一大群天之骄子内心的自豪感与事业心,也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了经济上、进而是人格上的独立。这难能可贵!

  华为是极少数有管理的企业,依靠庞大而管理有效的系统,推动自身不断成长和超越。这是任老板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但华为不是神话,华为学得到,关键是你学不学,以及怎么学。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某某某学不到,基本都属夸大其词或危言耸听之类。

  华为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自然能学到。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崇拜华为,不如学习它,往死里学。但首先要学的,不是华为现在是如何管理的,而是华为如何建立起管理系统的。

  很多人想走捷径,以为把华为的管理制度拷贝一份过来,自己也就有管理了。其实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活法,都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能借鉴别人的是道理,做法背后的道理,而不是直接复制做法。

  华为就是这样学IBM的。引入IBM学习IPD(集成产品开发),建立全流程研发管理,是华为建立管理体系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华为并不是按照IBM的模式照本宣科,而是学习IBM的方法及其背后的道理,自己建立制度规范,再请IBM专家提建议和意见,华为人再不断尝试和修改,最终形成华为IPD管理规范的1.0、2.0、3.0版本。这是华为的管理方法,不是IBM的。

  任老板高瞻远瞩,不断强调,不是照搬IBM,而是让IBM帮助华为培养专家,再依靠自己的专家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一位朋友是亲历者,他说,“我们不是学习IBM怎么干的,而是IBM为什么这么干,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为了最大程度攫取IBM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任老板支持对接组成员不遗余力地缠着IBM专家进行交流。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一位华为高管告诉我,“几乎每晚请IBM专家吃饭,恨不能24小时不停地问各个细节,但IBM专家只喜欢喝茅台,那餐费就相当昂贵,签单的时候我自己都犹豫,但任老板给我们充足的预算,支持我们全力去做”。

  华为由此一步步地学会了IPD/ISC(集成供应链)管理,以及集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秘书管理系统等,并建立了自己的整体管理体系。

  这就有个疑问:请IBM做过咨询的中国公司多不胜数,为什么华为如此成功,而有些企业失败?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当年也高价请IBM,试图引入管理,但中途夭折,双方互相埋怨。两相比较,如此差异的产生原因在哪?

  我认为就是《华为基本法》。华为有基本法,很多企业都没有。《华为基本法》,是任老板和华为人对“企业及其成长之道”的系统思考和共识。正是通过《华为基本法》,任老板完整地理清了:华为必须从一次创业走向二次创业、从机会主义走向能力主义、从人治走向法治,以及要完成这个过程,华为应该继承什么、扬弃什么、坚持什么、学习什么、发展什么。

  华为才有了指导自己前行的事业理论。这些都想清楚了,怎么走下去也就清楚了,即便遇到过程中的艰难与挫折,也就不会动摇,坚决前行。华为才能历经艰难,百折不挠,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是《华为基本法》的真正价值所在。

  学习华为,要从学习《华为基本法》开始。每一个老板都需要像任老板那样,完成企业的系统思考,形成自己的事业理论:我是谁,从哪来,向哪去,如何去,如何团结志同道合者等等,也就有了自己的基本法。

  更重要的永远不是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道理。【作者:白刚 来源:新浪财经】

使用道具

藤椅
zbin7451f 发表于 2015-8-3 19:21: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企业文化是兴盛企业的“法器”。同意。

使用道具

板凳
yyj_1976 在职认证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5-8-4 08:09: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