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jingjun
474 0

[休闲其它] 为何中国托市之举大不相同? [推广有奖]

  • 7关注
  • 66粉丝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18252 个
通用积分
4053.3332
学术水平
299 点
热心指数
390 点
信用等级
264 点
经验
707879 点
帖子
23122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53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
最后登录
2024-4-2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为何中国托市之举大不相同?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约翰•普伦德
北京方面支撑股市的行动引起许多评判,指责其做法拙劣还是其中比较宽容的批评。多数评论人士都强烈批评了中国监管机构操纵市场的举措,甚至暗示当局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不可否认,政策制定者的行事方式有着很强的“临时抱佛脚”色彩。但我同时也认为,托市努力是亚洲一项长期传统的一部分,就好比评论员提出强烈反对也是一项长期的传统。
上了年纪的FT读者可能还记得1964年的日本市场恐慌,那场恐慌发生前,日本当局收紧了货币政策。与今天的中国监管机构一样,日本财务省当时也禁止了新股发行。
与此同时,一批券商通力协作购买股票,试图支撑市场。当四大券商中规模最小的山一证券(Yamaichi Securities)濒临破产时,日本ZF出面组织救助,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扮演了最后贷款人及流动性提供者的角色。
中国的大型券商最近收到监管机构的指示,要它们通过购买挂钩蓝筹股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来稳定股市——此举与日本当年的举措极为相似。中国的这些大型券商共同承诺不出售股票,直到上证综指回升到至少4500点为止。其他国有实体被告知要大量买入股票,并被限制卖出。另一个可类比的地方是日本今天仍在操纵市场,比如日本ZF养老金投资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出于政治动机而采取的举措,为支持安倍经济学(Abenomics)而减持债券、增持股票。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香港。1998年夏,大批对冲基金大举做空港币,同时做空香港股市。它们以为港币与美元的挂钩会被打破,尤其是它们帮助冲击一下的话。
然而,尽管香港有着坚定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美名,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还是出手用外汇储备买入恒生指数11%的市值。此举引起市场飞速上涨,严重打击了对冲基金。港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保住了。香港的托市举措招致许多人的强烈批评,其中包括时任美联储(Fed)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应该这样讲,有托市冲动的不止是亚洲。1929年10月,以摩根大通(JPMorgan)为首的一批纽约银行试图通过大张旗鼓地购买蓝筹股来托市。而在1974年,当英国市场出现灾难性的熊市时,保诚集团(Prudential)、Legal and General、Sun Alliance以及Commercial Union等偿付能力因股价暴跌而承压的企业,一致同意同时向股市投入资金。
然而,纽约的尝试失败了。英国的那次干预也未获成功。被市场教训了一番的基金经理们发现,尽管他们购入股票,但由领先工业股构成的富时30指数(FT 30)仍不断下跌。一位参与者告诉我,他们的最大成果就是清除了不稳固的股票,因此当股市最终在1975年初蹒跚上行时,才没有那么大的抛压来阻碍上涨。
北京方面早期的干预以及1964年日本起初不成功的协调干预,也得出了相同的教训。可信的支撑建立在储备充足的救市资金基础上。在巨大的市场中,亏损的风险如此之大,只有公共机构才有足够的影响力来改变共识预期,尤其是在高杠杆导致强制出售的情况下。如果股票便宜,也有一定帮助。
这正是中国这次尝试的不同之处。当局试图将股市稳定在一个估值依然离谱的水平上。退出战略的难度将因此加大。而且,由于国企的股票在中国股市中占据很大比例,ZF的心态非常复杂。市场高企的话,不靠谱的国企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再融资。买者自负!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GOVERNMENT Securities prudential Commercial Investment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