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itjun
11089 69

通胀突然转通缩这是为什么呢~ [推广有奖]

51
rucqqpp 发表于 2008-12-19 14: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首先明确通货膨胀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不是全面性的通货膨胀;其次,现在也谈不到通货紧缩。

你的问题大概说的是前期可能经济过热,现在怎么一下子就又冷了?

估计你想问的是这个。

使用道具

52
kgb_yuan 发表于 2008-12-19 16: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通缩是因为需求降低。为什么降低??简单点说,因为美国人借不到钱来消费。美国需求少了,中国产能严重过剩,到处是库存积压~~再加上金融环境恶化,预期未来更恶化,使得人们不敢盲目消费。降低利率就是鼓励借贷发生,避免通缩。猪肉的涨幅和去年同期比,没有大幅度增长,但去年同期价格已经 很高了。

使用道具

53
thincky 发表于 2008-12-19 17: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oho 财富的转移而已

使用道具

54
妖怪 发表于 2008-12-19 19: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内是应该降降物价了,

外国的东西,国内比国外还贵

到底谁是发达国家

使用道具

55
wayy1998 发表于 2008-12-19 20: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通缩最主要表现是物价下降,但是价格一般是具有刚性的,难以瞬时调整。

由通胀转为通缩,是因为经济危机,大量失业,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了,不敢消费了

经济逐渐复苏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恶性通胀,因为经济危机期间,政府向市场中注入大量流动性

使用道具

56
wf23 发表于 2008-12-19 20: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结构性的通胀结构性的紧缩!

使用道具

57
calmdownrelax 发表于 2008-12-19 20: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听郎咸平说 中国的“二元经济”制造业衰退 gdp都是钢筋水泥拉动的

使用道具

58
风云人物 发表于 2008-12-19 22: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07年末到今年初,中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到下半年又突然出现了通缩,为什么来的如此突然?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去年下半年媒体大肆报道中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似乎中国通胀完全归于中国流动性过剩。沿海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就开始于所谓流动性过剩时候,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于房市和股市,但今年上半年股市不断下跌,房市也是有价无市,这时候说它们流动性过剩则欠妥,但同时中国的今年cpi逐步攀升。中国的流动性减弱时候,中国的通胀率并没有随其降低。虽然中国年初出现冰冻灾害,又发生汶川地震,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那么中国的通胀到底源于哪?我觉得主要来自外界经济环境。今年上半年,铁矿石涨价,原油涨价,钾肥涨价,而这些大宗商品主要依靠出口。中国商品涨价并不是供不应求,而是成本上升。中国通胀并不是孤立的,它的外部经济体同样面临着通胀的煎熬,越南出现恶性通胀,欧美等发达国家物价开始攀升。

     每个国家的通胀原因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各个国家的通胀都有其自身特点,但它们也有些相同之处。它们的通胀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弱势美元的影响。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它贬值意味着世界上的货币增多,物价上涨,而首当其冲的是大宗商品,再加上国际炒家的炒作,商品价格越来越离谱。

     那为什么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陡转急下?这与发生于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有关。次贷危机在07年就出现了,但并没直接造成世界经济下滑,国际金融巨头那时正在设法自救,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多制造信用,发放债券填补自己的巨亏。这是07年美元贬值加速通胀的很重要的一原因,但问题出现了,那些金融巨头奋力一搏并没有挽救住自己,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但可怜的雷曼兄弟轰然倒地,造成了世界的金融动荡。现在的金融机构和外界的联系太紧密了,多米诺骨牌被推到,全世界的金融机构惶惶不安。这是的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开始。

     美元开始走强,并不代表美国经济开始好转,只能说全球金融资本开始撤退准备过冬。全球缺少流动性,企业得不到贷款,个人的难以得到消费信贷,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金融机构并没有受到影响,但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一枝独秀,但经济没有幸免陷入衰退。这次次贷危机源于发达国家,危害程度仅次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而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相比1997年有较大的提高。中国经济自2001年到2007年的高速增长主要要归功于对外出口的迅猛增加,中国以其西方世界无法相比的劳动力优势拉动了出口,带来了一时繁荣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带来的无穷的隐患。

     尽管中国的商品需求弹性较小,但它不是“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不会大于收入效应,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必然会减少。中国对外出口企业绝大多数竞争力并不强,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劳动力的廉价,但劳动合同法让这个优势减弱。中国沦为“世界工厂”,它的生产力太强,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世界的需求根本就无法消费掉它所有的生产能力。中国的出口放缓已成必然。

     此时,中国经济内外交困,房地产市场低迷内需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消费信贷不发达,中国原有的内需增长引擎——房地产,熄火了,而新的内需增长点并没有形成(上学贵,看病难,让绝大多数老百姓不敢花钱)。而出口增长明显放缓,中国经济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极大。

     中国经济出现如此严峻形势,当局政府难就其责。政府缺乏战略眼光,不清楚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长久,更不用说出口商品附加值低,依靠廉价劳动力。中国人劳动不是天生就比外国的廉价,这是中国欠发达的国情决定的,但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中国政府一直呼吁建立节约型社会,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出现多少强有力措施。政府应该知道,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老百姓获利极少,但并没有主动大刀阔斧的进行财富分配制度的改革,当对外出口放缓要保增长时,才想起老百姓。扩大内需不可能一蹴而就,临时抱佛脚没多大的作用。中国应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致力于扩大内需。这个浩大的工程必须坚决推进,它的成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政治上的。

     最近,国务院推出了4万亿扩大内需计划,这次政府出手快,出手稳。四万亿主要投资铁路、高速路等基础设施。这些刺激方案的效果立杆见影,对保增长有重大意义。但它仍是治标的方法,要扩大内需,改革财富分配制度才是关键。这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治理国家要拿出些魄力来,既然说要建立节约型国家,要进行产业升级,就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当我们被现实情况逼到角落时,才去努力改变,那是就很被动了。我们的政府应该好好总结经验。

使用道具

59
welspring 发表于 2008-12-19 22: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认真学习。。

使用道具

60
290514633 发表于 2008-12-19 22: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长期短期的思想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