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仗剑天涯行
19835 1

[休闲其它] 从国家“千人计划”看高校学科人数对比 浙江大学超北大清华 [推广有奖]

  • 8关注
  • 26粉丝

学术权威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70959 个
通用积分
30.9569
学术水平
69 点
热心指数
84 点
信用等级
61 点
经验
56667 点
帖子
2359
精华
3
在线时间
12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7-1
最后登录
2016-2-4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国家“千人计划”看高校学科人数对比  浙江大学超北大清华


  从国家“千人计划”看高校学科人数对比, 浙江大学超北大清华,1月8日,第12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简称“青千”)名单公示结束。这份名单显示,此次入选国家“青千”的565人中,浙江大学以34人位居榜首,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以30人、28人,位居第二、第三。
  上海高校中,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和华师大这4所985高校入选的“青千”人数,分别是22人、26人、9人和4人。吸人眼球的是,新创的上海科技大学此次有9人入选,青年学术人才的储备量直逼传统985高校。
  作为高校人才引进的风向标,“青千”的争夺在这两年日渐白热化。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衡量一所院校学科的发展,诸如“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学者等,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规模数可作为显性指标,代表着学科实力的进行时,而诸如“青千”等指标,则预示着学科发展的后劲和未来。
  在最新公示的这一批“青千”中,有两位90后“学霸”入选,这也让更多学界人士感到学术界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汹涌:80后是不折不扣的主力,连90后也开始冒头了!
  “青千”首次有90后入围
  根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披露的消息,第12批入选“青千”的565名学者,是从此前2325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的。从2010年12月启动以来,“青千”已是国内最顶尖的青年人才计划之一。
  从年龄分布看,入选第12批“青千”的565名学者中,除了2位90后备受关注外,在1980-1984年龄段的有375人,占据总人数的66.37%;1985-1990年龄段的63人,占比11.15%——较去年6%的比例也有明显增加。此外,1975-1979年龄段的有125人。分析这些数据不难发现,30出头的年轻学者已占据“青千”的绝对主力,而且“青千”的入选年龄有进一步走低之势。
  今年是“青千”评审以来首次出现90后,且两位入选者都是出生于1990年的女学霸,她们分别是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明侦,以及浙江大学的杨树博士。

  刘明侦1990年5月17日出生,2011年本科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2012年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2015年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2012年,刘明侦在牛津大学光伏光电研发中心以新型太阳能电池为研究核心,研究对象涉及材料学、光电学、电子器件等方面,主攻以卤化物钙钛矿(perovskite)材料为核心的太阳能器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2013年9月,她在《自然》正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年仅23岁,是《自然》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女学者。
  刘明侦曾获得由英国工程技术协会颁发的“工程技术奖(IET Prize)”和布里斯托大学授予的“桑德尔奖 (Sander Prize)”;2012年获得全英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金奖;2013年获得欧洲材料研究协会颁发的会议特别奖;2014年获得由牛津大学Wolfson学院颁发的学院特别奖。
  再放张照片,让你领略下美女学霸的风采——
国家千人计划,美女学霸.png

  杨树1990年6月5日出生,2010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专业,2014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是首批香港博士奖学金获得者,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访问助理教授。
  杨树——也是美女哟!

  杨树博士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下一代高效率能量转换系统中的GaN半导体器件核心技术及物理机理。
  她已在TED、EDL、IEDM、APL等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她的研究成果目前已被工业界杂志如《Compound Semiconductor》、《Semiconductor Today》等广泛引用。
  据了解,“青千”在申报之时就须满足“年龄不超过40岁”、“在海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等“硬杠杠”,而从最后的入选名单看,这些年轻的海归大约有三分之二都在美国名校获得博士学位,而德国、英国等欧洲院校紧随其后。
  浙大反超清华,“青千”入选者最多
  人才竞争是国内高校一个重要的竞争环节,各大名校在“青千”上的争夺也尤为激烈。近年来,各高校致力于搭建平台,让更多海外回国的年轻人能有更大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所长,潜心研究。
  从今年“青千”入选数量的排名看,拔得头筹的并非是原先人们所设想的京沪两地坐拥大把“青千”的高校,而是浙大。

千人计划 前十名的高校.png

  浙大有34人入选,远超清华大学的24人和北京大学的28人。
  而在2015年公布的第11批“青千”名单中,浙大排名第二,比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仅少一人。
  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分别有28位和27位青年学者入选“青千”。而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则分别为22人和26人。

  “青年千人主要是引进在海外工作、有成为优秀学者潜力的青年学者进行资助,因此,这与学校以及地方的投入,以及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度有很大的关系。”某高校一位从事人才引进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乃至各高校都有各自的人才引进政策,除了人们熟知的“长江学者”计划以外,北京出台了“长城学者”计划、上海有“东方学者”计划、广东有“珠江学者”计划等。而一些地方高校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了各自的“百人计划”,为年轻人回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苏州大学等地方性高校,可说是近年来人才引进力度最大的高校。”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次获得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资助人数最多的浙大,就在2014年启动了自己的“百人计划”。
  按照计划,浙大每年面向海内外招聘50名左右优秀青年学者,学校为他们筹备充裕的资金,创造良好的学术成长环境和生活、工作条件,使其能潜心学术研究。
  去年和今年,浙大入围“青千”的学者人数都非常多,尤其是今年,根据记者调查,入围“青千”的学者中,有不少人此前已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
  如该校计算机学院的巫英才、材料学院的秦发祥、航空航天学院的库晓珂等,这些“80后”学者早就已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并于去年年底前已全职进入浙江大学的教职。
  而差不多同时进入学校“百人计划”的尹俊等青年学者,早已于2013年获得国家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资助。
  国内高校影响力增加

  还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这两年“青千”学者的流入地分布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包括今年在内,一些坐落在经济相对发达省市的非985、211高校,在吸引“青千”的力度上,也明显超过了一些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牌211甚至985。
  从今年“青千”学者的地域分布上,北京此次引进的青年人才最多,共109人。上海以95人的规模位居第二。而这两年,除了北京和上海因高校林立,成为“青千”流入的主要城市外,江苏、广东、湖北等省的引才力度非常之大,而且角逐激烈。
  有统计显示,上海从2014年到2016年,3年内引入的“青千”人数分别是73人、111人和95人,合计279人。而同期流入北京的“青千”分别是122人、150人和109人,总计381人。广东省这两年在“青千”上的引才力度明显加强,去年59人,低于同期江苏的71人,而今年广东以56人反超江苏的52人。

  在高等教育实力雄厚、向来重视人才引进工作的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尽管非985也非211,但这所学校一举有6人入围“青千”;坐落在上海张江的上海科技大学,这所新办的市属高校有9人入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南大学和兰州大学,今年入选“青千”的人数分别是0人和1人。

  1、入选“青千”能获得哪些支持?
  为给“青千”人选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使他们潜心开展科研工作,由中央财政给予“青千”入选者每人50万元的生活补助、3年100万-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其他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参照“千人计划”现有政策执行。
  2、各地政府在引进人才上有哪些诱人的人才计划?
  【北京市长城学者】
  北京市投入巨资在在京高校实施“长城学者计划”,引进或培养院士级、获国际奖项及国内相关人才计划入选者。
  北京 “长城学者计划”,每年引进100名左右高端人才。引进的人才包括3个层面,分别是院士级人才,国际知名科学奖项得主,长江学者、海聚工程、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国内高端人才计划的入选者。
  “长城学者”来京工作后,将获得项目、资金、科研团队配套等多项支持。
  【上海市东方学者】
  上海高校“东方学者”岗位计划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主要资助从海外引进、在上海高校从事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
  “东方学者”岗位计划每年遴选和聘任50位东方学者,聘期一般为三年。除市教委给予“东方学者”资助经费每人40万—60万元外,高校还给予配套科研经费,自然科学领域配套经费一般70万—10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配套经费一般30万—50万元,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广东省珠江学者】
  “珠江学者”是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的简称。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享受由省教育厅发给的每年12万元人民币的岗位津贴,同时享受学校按国家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讲座教授在聘期内享受由省教育厅发给每月1.5万元的人民币岗位津贴,按实际工作月数支付。
  广东省教育厅对受聘上岗的特聘教授按照“突出重点、注重效益、择优支持”的原则提供项目经费资助,项目研究必须与所聘岗位的专业方向相一致,有明确的研究任务和目标。
  工科技术领域特聘教授资助10-50万元,管理服务领域特聘教授资助5-20万元,学校必须按不低于1:1的比例提供配套经费。资助项目纳入学校重点项目计划管理,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和经费使用审批制度,确保专款专用。
  3、浙大人才“百人计划”揽才力度多大?
  浙江大学实施的“百人计划”,拟每年面向海内外招聘50名左右优秀青年学者。具体待遇包括:
  1、聘任为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
  2、提供具有海内外竞争力的薪酬和科研启动经费;
  3、提供办公和实验室空间;
  4、提供公寓住房,可按照学校相关政策申购人才专用房1套;
  5、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协助安排配偶工作。
  “百人计划”的招聘对象及条件是:
  具有国际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相当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
  年龄一般在35周岁左右,身体健康;
  入选后,全职在岗工作。
  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学风、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和合作精神,能独立发展一个学术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北大清华 千人计划 浙江大学 江大学 compound 北京大学 全国高校 浙江大学 从国家“千人计划”看高校学科人数对比 浙江大学超北大清华

沙发
月光林地 发表于 2016-1-12 14:53: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浙江大学好厉害,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5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