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iudiu1976
6207 0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二)  关闭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初中生

8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425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12 点
帖子
17
精华
0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3
最后登录
2021-10-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宏观视野
<P>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启示 </P>
<P>一 </P>
<P>为了研究和探讨问题方便,首先需要对“文化”和“体制”进行界定。 </P>
<P>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阐释,从范围讲也有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之分。本文所讲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再具体一些是指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中,文化部系统、广电总局系统和新闻出版总署系统所管理范围内的文化。 </P>
<P>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按其外延大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关于整个社会形态方面的规定性,如原始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等;第二层次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具体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第三层次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具体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本文所讲的“体制(体制是长期稳定的制度)”,是指第三层次的范畴。 </P>
<P>二 </P>
<P>我国新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如果从1978年算起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如果从时间上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下面就分阶段进行叙述。 </P>
<P>(一)第一阶段(1978~1992年) </P>
<P>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拨乱反正对于文化事业而言,主要是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从文化体制讲,主要是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体制上去。 </P>
<P>新中国的文化体制建立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文化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二是这种体制在建立过程中主要参考苏联模式;三是这种体制是与当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四是这种体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P>
<P>这一阶段文化事业出现了复苏与空前的繁荣。以短篇小说《班主任》、话剧《曙光》、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作品,报道了新时期春天的来临。随后,文学上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学寻根”等;美术有“星星画展”、“八五美术运动”等;电影有《老井》、《红高粱》,并在国际上获奖。这一时期文化的繁荣与复苏都是建立在原有文化体制基础之上的。 </P>
<P>与复苏与繁荣相伴的是原有文化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在总体布局上,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层层建立专业文艺团体,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在结构上,单一公有制,全部文艺团体由国家财政包起来;在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演不演戏,演多少场戏,演出水平的高低(作品水平的高低)与收入没有联系;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行政化,机关化,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文化体制就成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了。 </P>
<P>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而言,这个讲话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如邓小平同志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深刻论述,为划清政治问题与文艺问题的界限提供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保障。 </P>
<P>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1980年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局长会议认为:“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很多,严重地影响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提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会议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198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 </P>
<P>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进展:①调整艺术部门和艺术团体的布局。198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要求改革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大中城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要精简,重复设置的院团要合并或撤销,对市县专业文艺团体设置也提出了调整的要求;②模仿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在文化单位推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解决统得过死和吃大锅饭等体制弊端。同时实行了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改革措施,以解决文化单位出现的经济困境;③实行“双轨制”改革。在1988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和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实行“双轨制”的具体改革意见,即一轨为国家扶持的少数全民所有制院团,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团体。国家主办的全民所有制艺术表演团体要少而精,这些院团应当是代表国家和民族艺术水平的,或带有实验性的,或具有特殊的历史保留价值的,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艺术表演团体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由社会各种力量主办。 </P>
<P>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地位得到承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文化功能日趋多样化和丰富,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显现出来,以营业性舞会和音乐茶座为发端的文化市场日益活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也不需要文化市场,即使有也不合法和不被承认。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正式认可营业性舞会等文化娱乐经营性活动。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 </P>
<P>(二)第二阶段(1993~2002年) </P>
<P>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自身的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P>
<P>这一时期,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改革”成为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决议》认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强调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决议》充分反映了国人当时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的认识水平。 </P>
<P>这一阶段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来讲,有两个标志性的文件:一是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其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以前对于文化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单一的,文化只是和“事业”、“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是喉舌,是阵地,是教育手段,是娱乐形式。而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则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除了上面属性依然存在外,还有其产业属性的一面,还有其价值规律发生决定性作用(指在部分领域)的一面。从80年代“文化市场”概念的提出和承认,到现在“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和承认,反映了我们对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和地位的承认,丰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指明了改革方向和目标。《建议》只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但并没有明确文化可以分为“事业”和“产业”两个部分。二是2001年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总结了近些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当时的认识和思考。《意见》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5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以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强调要加强党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领导,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 </P>
<P>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进行了探索:一是深化文化单位的内部改革,根据不同特点,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努力增强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新闻单位,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为中心,调整了组织结构(改变过去编辑部内部分工参照政府工作部门对口设置办法),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改进宣传报道,建立新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这些改革措施使新闻报道的信息量增加,时效性增强,新闻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大大提高,报刊的发行量逐年上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逐步提高。艺术演出院团主要是进行了演出补贴改革和考评聘任制改革;二是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完善运行机制,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活跃有序地发展。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了包括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三是文化管理部门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事业的宏观管理;四是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建立了有利于文化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保障机制。 </P>
<P>这一阶段文化事业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焕发出了蓬勃活力。据统计,从1990~2002年,我国的报纸由1576种增至2111种,增长34%,总印数达351亿份;各种期刊由6078种增至8899种,增长了46%;图书从74973种增长到154526种,全国建成了一批大型书城,各种形式的连锁店4000多家,图书网点7万多个,图书销售额增长了12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从1000个增加到1988个,广播节目套数由645套增加到1777套,电视节目套数由512套增加到1047套,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从73%和80%增加到90%以上;有线电视从无到有,全国用户达到9000多万;2001年中国音像市场销售总额达到200多亿,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000倍。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扩张。 </P>
<P>这一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管理。据统计,这一时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文化管理部门陆续制定和颁发了200多部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或部门规章,涵盖了舞台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如《著作权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 </P>
<P>组建文化集团是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到2002年初,共组建了包括中国广电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在内的文化集团70多家,从地域上讲,涵盖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从经营主要业务上讲,有报业集团38家,出版集团10家,发行集团5家,广电集团12家,电影集团5家。在电影改革中还组建了电影院线30多条。这些集团的组建,探索了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加快了市场整合和结构调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多出优秀作品和人才。但是,在组建集团中也有一些不足,如组建方式多是以行政力量整合,资金来源单一等。集团虽然有了一定的形式和相应的组织结构,但未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集团定位不清楚,有许多是事业型集团,事业与产业职能性质存在交叉,在实际工作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P>
<P>(三)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P>
<P>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十六大以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更加明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积极探索,大胆试验,顺利推进。 </P>
<P>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思路进一步清晰,方向进一步明确,方法更加细致,步骤更加具体。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讲,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是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六大还提出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P>
<P>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和明确。首先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突出了文化建设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又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文化保证。这就为在新的背景下研究和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其次,《决定》还具体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第三,《决定》分别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第四,提出了其他方面改革的要求。要求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P>
<P>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这也是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它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直指事物的本质。《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强调文化体制改革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决定》还具体要求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P>
<P>一方面文化体制改革理论上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改革的实践有很大突破,最主要的是试点工作顺利开展。200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专门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国有包括北京、重庆、广东、深圳、沈阳、西安、丽江在内的九个省市和39个宣传文化单位参加了改革试点。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为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做准备。目前,这些试点单位正在按照要求,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努力探索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P>
<P>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最紧迫的就是要重塑国有文化市场主体。难点就是解决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问题,真正做到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在改制的实践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分离改制,即将广告、印刷、发行、电视剧等一般节目制作部分分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搞好经营,接受集团领导监督,确保正确经营方向,同时也为壮大主业服务。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印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建立多元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以股份制改造广告中心,集团控股的同时,让经营骨干持股。二是整体改制为企业。如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展览公司改制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由过去事业性质整体转制为企业,浙江、广东、西安、沈阳等地的电影公司也整体改制为企业。再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上海学生英文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星期三》等报刊也都改制为企业。三是一步到位,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如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直接实行股份制改造,排演了话剧《迷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北京歌剧舞剧院转企改制一步到位,新成立由首都旅游集团控股,歌华集团、北京电视台、北京三奇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北京歌剧舞剧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报》和《电脑报》等报刊也正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P>
<P>改革在融资领域也有突破。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投融资过分依赖政府,投资主体单一,民间资本与外资投资渠道不畅,影响了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十六大以后,文化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取消限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文化领域。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许多文化领域投资的主要力量。据统计,2003年全国共制作电影197部,其中民营公司投资60部,在2004年上半年生产的100多部影片中,民营企业参与制作的占80%。在每年一万部集的电视剧中,民营公司投资20多亿元。民营影视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力量。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文化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到资本市场融资。截止到目前,在深、沪两个资本市场上市的有50余家公司涉及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板块初步形成。 </P>
<P>文化体制改革也加速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6个大型文化项目相继进入二期扩建和整体维修阶段。近几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管理部门也进行自身的改革,一个以提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为主要目标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文化行政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文化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步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正在逐步由抓审批、抓活动为主向以抓宏观调控、抓政策研究制订、抓社会监督和公共服务转变。特别是《行政许可法》的公布施行,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促进文化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P>
<P>三 </P>
<P>回顾20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P>
<P>(一)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文化体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P>
<P>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日益推进,当今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伴随着这些深刻复杂的社会变化,文化生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等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文化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形式、对象等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文化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政治体制相适应。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现行文化体制改革表现出诸多“不适应”: </P>
<P>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不适应 </P>
<P>经济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已经由市场经济体制覆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而文化领域中相当部分还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没有活力。 </P>
<P>2.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不适应 </P>
<P>我们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现行文化状况无法适应这个要求。由于一些经营性单位体制限制,观念滞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很好地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两种效益都没有。 </P>
<P>3.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 </P>
<P>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3年城市下降到37.1%,农村下降到45.6%。与此相对应的是城乡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快速上升,文化需求比过去更加强劲。要求在信息提供、知识支撑、思想启迪、审美娱乐方面及时提供优秀产品和优质服务。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自主选择性特征,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需求差异性日益明显,要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必须多样和丰富,文化市场进一步发育和完善。 </P>
<P>4.与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适应 </P>
<P>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激荡日益加剧,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品格,树立当代中国形象,传递当代中国信息,是今后一个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任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不仅在国际,在国内文化市场也面临一个和国外资本进行竞争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不能占领市场,而且还要被别人占领我们自己的市场,直接影响我们的文化安全。 </P>
<P>5.与世界高科技发展不适应 </P>
<P>当今世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接收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接受信息、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日趋现代化,新媒体和新的娱乐方式,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P>
<P>(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P>
<P>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命题。以前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上曾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认识: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认识,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认识,也有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新认识。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比以前的认识更全面。以前只涉及文化的本体,即作品和人,而现在则涉及经济与产业,涉及人的全面发展;更深刻,以前只认识到现象,作品、人才、繁荣等,现在认识到本质是在生产力层面,而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是人的因素。现在要调整的是体制与机制,是文化生产关系。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为文化生产力在当代不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P>
<P>实现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途径就是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P>
<P>(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 </P>
<P>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保持文化全面持续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按照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积极借鉴经济领域改革成功的经验,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有益做法。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但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P>
<P>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体制改革,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P>
<P>(四)实事求是——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P>
<P>文化因为其本身的意识形态特性,使得文化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具有其政治性、敏感性。同时,由于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它是“软”的,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比如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等,看不见,摸不着,不像物质产品容易见成效,又容易反复和多变。改革本身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还可以摸着石头过河,那么文化体制改革则要求尽可能减少反复。因为文化的意识形态特性容易使人们在反复中引起思想的混乱与不一致,带来信念的动摇与偏离。这也正是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在。 </P>
<P>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这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例如,重塑国有文化市场主体必然涉及人的利益,目前全国仅文化部系统就有文化事业单位5万多个,从业人员近40万。因此要分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处理,要实行老人(已经离退休的)老办法,中人(现在在职的)中办法,新人(改革以后进的)新办法。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干部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P>
<P>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统筹兼顾。例如,全国现有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演艺团体2600多个,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改革模式。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同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为此就必须先搞好试点。试点要立足实际,着眼实践,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稳步推进。然后在试点的基础上再推广,条件成熟了再全面推开。 </P>
<P>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必须看到有利条件,树立必胜的信心,抓住机遇,推进改革。新中国经过55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为文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经济领域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多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积累了经验,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高效的平台,大大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为改革传统产业和管理模式创造了条件。 </P>
<P>(五)“两分开”、“两手抓”——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P>
<P>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两重性(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统一的最根本办法就是要把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注重文化产品品位的提高和大众鉴赏的引导,使两个规律、两个效益统一于质量,实现于市场;是要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改革文化产品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努力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精品力作。 </P>
<P>要按照十六大“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正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重点是增加投入,搞好三项制度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事业主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重点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要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加快形成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塑造一批文化产业主体。 </P>
<P>要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文化产品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同时它本身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思想文化的引导和以法律、行政、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督是必要的。加强宏观管理就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宏观管理体制;要继续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文化产业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文化活动和企业。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好质量,管出效益。 </P>
<P>(六)搞活微观主体——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 </P>
<P>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但重点是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搞活微观主体。首先必须要培育市场主体。独立的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其微观基础。文化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独立的文化企业应当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同时企业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文化企业集团形成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目前培育市场主体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以前的国有文化单位是事业单位,不是企业,因此不可能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积极推进一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创造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确保坚持正确导向和经营方向,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 </P>
<P>其次,必须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任务,必须主要讲社会效益。同时,也必须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根据人口环境条件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种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财政保障必要的经费供给,并逐步增加投入。但这种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用于干事,而不能用于养人。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领导实行聘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合同化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改革分配机制,实行成绩实效工资制,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理顺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规划、指导、协调检查、监督、考核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行和发展。对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重大文化公益活动,可以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进行,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P>
<P>(七)加强领导,综合配套——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P>
<P>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关注和重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四中全会连续研究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在中央这三次会议中间的2003年8月,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的内容安排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央这样关注和重视文化体制改革的情况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是加强领导的最充分体现。 </P>
<P>加强领导,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改革能不能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能不能有新举措,关键取决于思想观念。当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要重新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过去认为文化只是娱乐,可有可无。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文化的重要性,强调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发展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和手段,同时是一个新经济增长点;要重新认识文化发展,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最根本的是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这个科学发展观要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发展观转变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上来;要重新认识文化的性质,解决文化的“两重性”问题,既不能用文化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否认其产业的共性,也不能用其产业的共性否认其意识形态特殊性,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P>
<P>加强领导,还必须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目前我国文化立法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它包括了宪法、文化基本法、专门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层面,一个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配套完善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文化生活参与权、公共文化消费权、文化创造权和文化成果保护权等)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P>
<P>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它与劳动、人事、财政、税收、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许多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以往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孤军深入,没有大的环境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现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认真研究和落实了有关配套措施,涉及财政、税收、工商管理、投资、融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分配、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 (作者单位:文化部教育科技司) </P>
<P>2004年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P>
<P>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文化消费的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教育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实际支出和所占比例都在不断增加。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平均是934.38元,在总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4.35%。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20年前相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逐渐由被动接受变为文化生产的引导力量。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体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旅游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转移,不仅在衣、食、住、行、通讯、卫生和生活环境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图书出版、体育康复、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胡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文化消费需求》,《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有关文化消费的宏观数字和相关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状况,这里不再赘述。仅就2004年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调查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调查是关于中国城市消费者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的连续性调查,始于1995年。调查区域从最初的北京、上海、广州,发展到现在的21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天津、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福州、南昌、青岛、郑州、长沙、深圳、重庆、昆明。调查内容涉及消费者日常生活形态、媒介分析、住房、汽车、金融、保险饮食、购物场所;家电、通讯类产品;食品、饮料类产品;洗涤日用品、化妆品;烟酒、药品类产品。调查样本量每个城市1000左右。所提供的一手调查数据,重点描述所调查城市居民的媒体接触情况、休闲娱乐活动、旅游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来说明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 </P>
<P>(一)传统媒体中,电视的接触程度最高,互联网接触率呈上升趋势 </P>
<P>近年来,我国媒体产业发展迅速,从种类到内容,城市居民对媒体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内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拥有报纸2119种,杂志9038种,图书出版社568家、音像出版社290多家,新闻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69家(播出广播节目1789套,电视节目2322套),新闻网站150多家。陈学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称中国已成为世界传媒大国》,2003年11月3日《经济日报》。 </P>
<P>从图1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四大媒体中,21个城市的居民呈现了基本一致的媒介接触习惯,居民中接触电视和报纸的比例最高,接触杂志和广播的比例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互联网的用户主要集中图1在过去半年中21城市居民接触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的比例资料来源:调查执行时间是2004年4~7月,“在过去半年中”是相对于调查执行时间的时间段。 </P>
<P>在城市,可以看到,在有些城市,居民中接触互联网的比例已经超过广播和杂志。相对于传统媒体较为稳定的接触习惯和接触率而言,互联网的受众数量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结果就是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居民互联网的接触比例将在大多数城市超过报纸和杂志。 </P>
<P>(二)休闲娱乐活动以简便易行、花费低廉的项目为主 </P>
<P>文化消费是指消费主体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文化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有人将文化消费细分为发展型消费(如学习)、娱乐型消费(如旅游、听音乐、看电视)和奢侈型消费(如逛夜总会)。在文化消费中,人们的休闲娱乐消费占了很大比例。在调查中,列举了打羽毛球、打保龄球、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玩滑板、跳迪斯科、打麻将、游泳、滚轴溜冰、滑冰、登山、打游戏机、种花盆栽、看休闲/消遣类书籍、绘画书法、乐器演奏、郊游露营、看展览会、听演唱会/音乐会、扭秧歌/木兰拳/交谊舞、去动物园/公园,共22个选项。被调查者从这22项活动中选择最常做的活动,可以选择多项,表1列出了各个城市中选择最多的前五项活动。可以看到不同城市居民常做的休闲活动前五名的排名虽然有些差别,但主要集中在去动物园/公园、看休闲/消遣类书籍、打羽毛球、登山、打麻将、种花盆栽、打游戏机这7项活动中,说明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还是主要集中在这些简便易行、花费低廉的活动上。 </P>
<P>(三)体育消费市场有待扩展,潜力巨大 </P>
<P>体育消费作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目前在我国日渐兴起,体育彩票、体育广告、体育场馆经营等相关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以北京为例,2008奥运会的临近,北京的体育产业发展迅猛,居民的体育消费也呈增长态势。北京市统计局社会科技处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北京市体育用品生产销售发展态势良好,年销售收入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3%。北京市统计局所做的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购买体育用品支出8.33元,比上年增长近1倍;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2.59元,比上年增长2.13倍。《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动体育产业》,2004年9月30日《中国体育报》。但从表1和图2中可以看到,除羽毛球外各种体育项目的参与程度并不太高,而且到现场观看各类体育项目比赛的比例也较低,城市居民的各类体育消费应该还有更大的潜力。 </P>
<P>
<P>* “最近一年中”是相对于调查执行时间的时间段。下面图表中的“最近一年”与“未来一年”也是相对于调查执行时间的时间段。 </P>
<P>(四)旅游需求旺盛,期望省外海外旅游 </P>
<P>旅游是近年来我国新的消费热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198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2000年达到7.8亿人次;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3年年底已经达到2022万人次,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比1995年增长了167%。2004年1~8月,我国旅游业呈现出全面增长的态势。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比2003年同期有大幅增长,比2002年同期有近一成的增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测算,2004年8月,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1~8月份,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148.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85%,比2002年同期增长12.69%。 </P>
<P>从图3中可以看到,各个城市居民中旅游的比例均较高,并且打算旅游的比例要高于目前旅游的比例,反映了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增长的趋势。同时还可以注意到,城市居民选择未来打算旅游的地区与目前旅游的地区有较大差别,见表2。在未来打算旅游的地区中,各个城市居民选择旅游地区是省外及海外的比例,基本都高于目前旅游地区中省外及海外的比例,反映了城市居民对远距离旅游的较高期望。 </P>
<P>
<P></P>
<P>(五)未来教育支出在储蓄目的中排名第二,教育消费备受关注 </P>
<P>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提出的报告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的支出15年来分别提高了4.4、7.3个百分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分别达到12.6%、11.2%,成为城镇居民居食品之后居第二位,农村居民居食品、居住之后居第三位的主要支出。李向南:《2004年七大热点市场展望(5):教育需求三大转型》,2004年2月13日《经济日报》。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需求出现三大转型。 </P>
<P>1.义务型转向自主型 </P>
<P>我国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率达到85%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的两大跨越,人力资本积累和素质提高将主要依靠高中阶段教育的扩大。专家预计,2004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适龄人口(15~17岁)将达7587万的波动高峰值,提高城市中优质高中的资源配置率,特别是提高广大乡镇、农村的高中、职业教育的普及率,将是教育消费增长的重点。 </P>
<P>2.标准化转向个性化 </P>
<P>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需求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而是寻求能最大限度开发自身潜力的受教育途径和“量身订制”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在城镇,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从幼儿园起就已开始,各种特长班、兴趣班、资格证书考试等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将来就业的重要筹码。 </P>
<P>3.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P>
<P>现在,家庭教育投入已经从子女扩大到所有成员,从某一种教育形式转向多样性的组合教育投资模式。据统计,全国依托名校建立的网校中学达200多所,注册人数达60万。67所高校开展远程教育试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累计注册学员150万,并由此带动了网络教育设备、教育软件、光盘的开发。 </P>
<P>2002年底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激发了社会投资办学的热情。目前,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6.12万所,在校生总规模达1115.97万人。 </P>
<P>从图4中可以看到,城市居民储蓄目的中,“为了将来孩子上学用”在所有城市中都排在第二位,在近一半的城市,比例接近排在第一位的“以备意外的急用”。这一方面说明了城市居民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教育消费市场的潜力无限。 </P>
<P>
<P>上述数据只是从几个侧面描述了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但是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同样的趋势,就是我国文化消费市场逐年增长的趋势,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扩大的趋势。相比而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解决好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是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关键所在。(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P>
<P>文化体制改革断想</P>
<P>文化体制改革断想这是作者2003年5月20日在一个会议上的发言提纲。 </P>
<P>我主要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对于文化问题研究不够。说几点外行的意见,供参考。 </P>
<P>一 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 </P>
<P>这是讨论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大背景。 </P>
<P>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在,第三产业占GDP的1/3,是继续提高的趋势,文化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增长速度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城镇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40%以下,乡村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50%以下。恩格尔系数是继续降低的趋势,文化消费是增长的趋势。无论从生产看,还是从消费看,文化产业都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文化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客观要求。 </P>
<P>二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市场竞争在日益广泛的领域展开,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体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P>
<P>三是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外国文化将会更多地进入我国,我们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对于可能进来的不好的东西,也不能单靠“堵”的办法,要靠发展壮大自己来战胜它。还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进入世界市场,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我们争取成为世界大国的努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都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 </P>
<P>四是新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使得文化产品的制作和传播手段现代化了。经济发达国家因此而加强了它们在文化上的优势地位。这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影响是非常之大的。这一方面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方便的条件,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和文化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P>
<P>二 文化体制改革要解决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P>
<P>一是发展多种所有制文化主体。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事业也是单一的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上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相适应,文化事业也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趋势。基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文化的特殊社会功能,国有文化单位应该起主导作用,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需要积极探索,采取股份制等现代企业办法。对非公有制要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对于文化的投入,都是投资行为。 </P>
<P>二是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和发展文化事业,总的方向,应该是逐步扩大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要逐步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在国家管理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政企分开。 </P>
<P>三 要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P>
<P>为了顺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思想认识和管理上需要做如下改进。 </P>
<P>一是要区分经营性文化事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事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营利为目的,国家加以引导和监督,保证其正确方向。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例如建设项目的招标。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发展进程中也可以转化为经营性,例如有些高雅艺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受众人群可能扩大,可以由公益性变为经营性,并不是永远需要补贴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也可以是多种投资主体,例如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也可以是非公有的。 </P>
<P>二是不仅要区分先进文化和反动、落后文化,还要区分居于二者之间的有益而无害的文化,许多民间艺术属于此种性质。这部分文化因为有群众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可以有更多的投资主体介入,也可以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P>
<P>三是区分政治性和非政治性,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产品和服务,有些是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有些并不是,或者并不强,在管理体制和方法上要有区别。做这样的区分,适当放宽一些,有利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P>
<P>四是考虑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特殊属性,不宜提“文化产业化”或者“市场化”的口号,因为文化领域终究有些东西是不能“产业化”或者“市场化”的,是靠市场的作用不能解决或者不能完全解决的。文化有其特殊的规律,不能把经济领域的东西简单地搬到文化领域,把政府应尽的职责都推向市场。 </P>
<P>最后建议组织关于当代文化生产、消费和传播规律的研究,以及关于文化同政治、经济关系的研究,关于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 </P>
<P>这不仅对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有重要意义。今年的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可以把这作为重点课题,甚至加以分解,列为几个课题,给以必要的资助。 </P>
<P>我讲的这些意见可能不大切题,讲错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P>
<P>从文化产业到数字内容产业</P>
<P></P>
<P>我国当代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展开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内容产业走向新世纪文化经济世界大舞台的中心。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世界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并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内容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融会重铸,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内容产业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产业,未来更是前途无量。 </P>
<P>一 </P>
<P>在IT革命的背景下,数字内容产业已逐渐成为21世纪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近年来,现代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宽带技术、多媒体传播、数字化与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的经济与文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飞速发展的电子数字通讯、信息技术给当代社会产业结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也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成堆的问题。1990年代后半叶,全球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的狂潮曾使世界欣喜过望,巨量的资金投入了网络业,全世界各行各业都争相到网络业来“烧钱”,结果新经济的泡沫迅速膨胀。在新经济的泡沫破灭之后,人们痛定思痛,深刻地认识到,在科技设施、技术手段和传播交互方式——工具的问题逐步解决之后,传播什么或发送什么就显得极为重要。也就是说,作为“上帝”的消费者们需要什么、消费什么,成了新经济发展的关键。事实证明,正是缺乏内容产业的有力支持,知识经济才落入低谷,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同样,正是短信这样最不起眼的“内容”以惊人的力量支持了新经济的复苏,支持了IT业的再度崛起。毕竟,一套软件光盘里面98%是内容,只有1%~2%是程序,几十个电视频道开播了,观众要看的是节目而不是技术。总之,人们想得到的是你所提供的文化内容,而不是内容所依附的介质。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等媒介产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内容”的创造和消费,取决于与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娱乐、休息的联系。没有千百万人需要或喜爱的文化节目,没有与千百万人的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高新技术与新经济就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市场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发展的环节看,内容产业已成为文化经济传播交流的“基础的基础”。 </P>
<P>新的媒介革命形式下,原有文化艺术领域内部发生了行业内的大调整、大改组,新的艺术传播媒介如卫星电视、数字电视及网络游戏等高速发展,使得像电影这样一些昔日文化艺术界的“龙头老大”风光不再,转而成为电视业、音像业、网游业的补充。而网络游戏等先前的无名小卒,则后来居上,异军突起,具备了势不可挡的领军气魄。 </P>
<P>当代信息产业也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业,而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内容的交融汇合。以制造和经营内容为主的“内容产业”,不再仅仅局限在原先的电影、电视、报业的界域之内,新型的数字多媒体软件等内容产业,早已打破先前文化艺术固有的边界,横跨通讯、网络、娱乐、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行业,进行了“除界域”的融合重铸过程。而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刊物、数字艺术、数字游戏等一大批“非驴非马”的新型文化方式则展示出强大生命力。 </P>
<P>以宽带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风行水上,而依托于高技术的内容产业将占据经济发展重要地位。宽带将促使内容产业在新世纪重排座次,高技术娱乐将成为新娱乐业的领头羊。日益普及的宽带网络和无线应用,使人们对内容的需求远远超过从前。调查显示,拥有宽带的家庭,对娱乐和内容需求的平均消费量远高于没有使用宽带的家庭。调查指出,越来越多的人会借助于宽带技术“订购”娱乐。于是内容产业便历史地、合乎逻辑地登堂入室,并快步跨向舞台的中央。 </P>
<P>二 </P>
<P>那么,什么叫内容产业呢?欧盟“Info2000计划”中把内容产业的主体定义为“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内容产业的范围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书籍、杂志等),音响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响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用以消费的各种软件等。所以主导的内容产业将是视听传媒业。这些产业是经济价值的生产者,不管是通过票房收入、转播权等产值的直接增长,还是以不同的方式出售媒体产品获得收益。 </P>
<P>数字化内容产业是指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的产品或服务。数字化内容产业即流过那条“粗管子”——光纤宽带电缆的所有节目。它涉及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游戏、动画、影音、数字出版和数字化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未来的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内容和服务产业边界将会越来越扩大,今天日渐走热的短信、网络游戏和VOD点播、音乐下载,甚至QQ等都属于这种新兴的数字化内容产业。 </P>
<P>内容产业有一个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比如在日本,20世纪的50年代至60年代是电影业的成熟时期,70年代后电影业逐渐没落,代之兴起的是电视业。80年代末至90年代前半期,是早期电视业的兴盛时期,电视剧与综合性娱乐节目大行其道。90年代中期电视游戏软件业兴盛,90年代后半期电视节目日趋完善,在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的推动下,兴起了信息技术热、个人电脑热、手机热。近年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迅速,移动通信的手段(电子邮件、有照相功能的手机等)日新月异。内容产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P>
<P>全球的发展也是如此。内容产业以强力的发展支持了新经济的复苏。电脑动画和游戏软件等数字娱乐内容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球电脑游戏行业已成为与电影、电视、音乐等并驾齐驱的最为重要的娱乐产业之一,其年销售额已超过好莱坞的全年收入。据普华永道在2003年初发布的调查数据,全球游戏市场规模未来5年可增长71%,达到860亿美元。 </P>
<P>专家预计,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在2005年度达到1500亿美元。 </P>
<P>在美国,据美国游戏研究机构NPD Funworld调查,仅网络游戏业的电子游戏软件销售额就由1996年的37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9亿美元,电子游戏软件销售量由1996年的1.05亿套增长到2002年的2.217亿套。美国IDSA的一份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电脑使用者70%的上机时间在玩游戏。连续三年,35%的美国人认为电视或电脑游戏是最有趣的娱乐活动,远远超过看电视、看电影等;移动内容和数字化教育市场也日趋成为数字内容产业最有力的增长方向。 </P>
<P>英国近来加强宽带内容试验可行性研究,加速制定国家宽带计划。英国电子商务部向英国公营与私营企业发布发展宽带内容的倡议,受到公营与私营企业压倒性的全面支持。2003年的11月联合举办的国家级研讨会,参会的各个地区的资深代表,及来自数字内容协会与宽带业界的管理者,一致给予宽带内容明确的支持与肯定,认为宽带内容产业在英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将扮演关键的角色。2005年G7的时代将来临,宽带内容产业是提升整体宽带产业,带领地区、国家更具生产力的动力,是促使国家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宽带内容将为国家带来更高的竞争优势。 </P>
<P>日本对此也高度重视,把内容产业定位为“积极振兴的新型产业”。日本经贸部2003年专门成立了内容产业全球策略委员会,用来促进和协调数字内容产业的迅速健康发展。他们认为数字内容产业会对文化的产业化做出积极贡献,将使产业的结构转型朝着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将使日本造产品成为全球化产品,使产业重心从GDP转向GNC(全民酷),从硬威力(经济和军事)转向软威力(文化价值观和品牌)。日本数字内容协会在2003年度白皮书中表示,依赖于IT信息技术革命的数字内容产业将对21世纪的日本经济起重要的作用。认为通过内容产业进行战略运用,较其他产业能起到更大的经济波及效果,同时能加深世界各国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使本国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尊重,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形象。他们对数字内容产业的界定从单件制品、网络在线、移动电话和数字广播四种形式下分为四个方面:音乐、影像、游戏和信息出版。而数字内容产业的市场包括开发和销售数字内容、生产平台和相关服务,也即内容产品、播放产品和服务业务。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日本的数字内容产业销售总额达到了2.0573万亿日元(比2001年增长108.1%),其中包装品(如DVD等)约占70%为1.4562万亿日元,在线为2873亿,移动电话为1757亿,数字广播为1381亿日元。日本动漫产品仅在美国市场的规模就达43.5亿美元,是日本对美国钢铁出口额的4倍。 </P>
<P>韩国政府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力图跻身世界文化内容产业的五大强国之一。2002年韩国的游戏产业规模达到3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12%。韩国文化观光部表示韩国游戏产业增长率(12%)是2002年国内GDP增长率(6.3%)的2倍。以韩国的最大游戏公司天堂为例,他们的年生产收入约1000多亿韩币,纯利润约350亿韩币,利润率高达35%。一个游戏公司产生的利润比韩国最大的企业三星电子还要多。 </P>
<P>可见,从世界范围看,文化内容产业是具有高增长性,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而且对各国民族文化的宣传发扬、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以及向其他产业领域进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P>
<P>三 </P>
<P>在我国,数字化的内容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1989年,我国的手机只有1万部,到2003年6月底,全国手机拥有量达25600万部。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在39个工业大类中排名第一,已成为龙头老大,正在这种产业基础之上,手机短信业的发展才成为网络复苏的重要支撑力量。 </P>
<P>今天,人们已不再对虚拟经济创造财富的巨大能力表示惊异。在今年热炒的“胡润版2003中国大陆百富榜”上,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和搜狐的张朝阳分别以75亿元、40亿元和20亿元的身价上榜。在对三人的行业背景介绍中,他们不约而同都与火热的网络游戏相关。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接近10亿人民币,增长率达到187.6%,付费用户达到400万。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网游市场可能突破20亿元,2006年更可能创纪录地达到80亿元。不仅如此,网络游戏更是一个“引擎产业”。它正在带动相关环节迅速成长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据IDC统计,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仅对电信业务的直接贡献就达68.3亿元。 </P>
<P>2003年下半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宣布,我国即将出台一项旨在促进信息内容和服务产业的政策。信息内容产业将被视同与软件产业同样的重要地位,并在税收、审批等方面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国家对于信息内容服务业的政策倾斜,标志着国家数字化文化内容产业的推进已经触及到了发展的关键部位。2003年8月,为了实现网络游戏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网络游戏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产品开发”等两个项目被正式纳入国家863计划。10月,文化部、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中国电信集团、索尼公司等中外企业及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参加了展览。网博会以“繁荣网络文化市场,发展信息文化产业”为主题,展示了网络内容产业的巨大潜力,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预示了我国的网络内容产业做大做强的广阔前景。 </P>
<P>2003年12月,由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浦东分会共同发起的,以数字内容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展会“D+(D-plus)上海国际数字内容展”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举行。D+将数字内容的概念进一步推广到国内,致力于构建一座为国内外数字内容专业交流沟通的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相关厂商参展,展示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内容产品。这一切,都为我国数字化内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P>
<P>国家广电总局将2004年确定为广播影视工作的“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以大力推进全国广播影视数字化和产业化。国家广电总局确定明年在数字发展上,主要任务是加快发展付费广播电视业务和多种信息业务,加快推进电台、电视台制作播出系统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快建立数字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体系;加快规划广播覆盖的数字化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频率工作。“数字发展年”要达到广播影视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各个环节数字化程度明显提高,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城市全面进入整体转换,付费广播影视业务以及付费电视用户有较大发展;省会城市以上广播电视制作和播出系统80%实现数字化,初步实现新闻制作网络化;建成100家数字影院,500个社区和农村电影数字放映示范点;试播卫星直拨数字声音广播等具体目标。 </P>
<P>2004年,中国互联网接入用户将达7963万户,其中,窄带用户5370万户,宽带用户2528万户,专线用户达65万户;互联网网民数将突破1亿大关,上网人数将在1.2亿~1.3亿之间,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9.9%。根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预测,这样,互联网用户数将是固定电话用户数的1/3,真正的互联网雪崩效应将会出现。而互联网业务还将是今年的亮点,运营商从数据业务获得的收入将占总收入的6%以上。 </P>
<P>2004年3月,北京举办首届数码艺术多媒体内容产业的盛会“中国数码艺术博览会”。10月,北京举办第二届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12月上海举办大型创意产业国际研讨会。可以预期,2004年,我国内容产业会获得大跨步的发展。 </P>
<P>互联网与数字化运用的新发展无疑昭示了内容产业更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们对数字化文化内容的高度需求。网络文化从根本上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数字化生存方式。这就是说,现代传媒高新技术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和艺术文化生态格局正产生着以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文化生态格局的全面改变。不仅传统的文化形态“升级换代”或全面更新,而且大量崭新的文化形式被创造出来。同时网络这种新型技术方式也塑造了适应网络文化的一代新人、一代新的消费者和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它已经全面打开了中国内容产业的巨大市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产业发展 中国文化 文化产业 发展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 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9-21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