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一品帅锅
1511 2

[股票] 美国是如何战胜历史上的十次股灾的? [推广有奖]

  • 0关注
  • 82粉丝

学术权威

2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50904 个
通用积分
12.4655
学术水平
796 点
热心指数
609 点
信用等级
674 点
经验
64904 点
帖子
873
精华
64
在线时间
5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2-25
最后登录
2016-3-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公开资料显示,美股历史上出现过十多次股灾,在这大大小小的十几次股灾中,1929年和1987年的两次股灾值得细细研究。有学者认为1929年那次股灾是经济大萧条的导火索,并成为那一代投资者的梦魇。直至1933年,在罗斯福新政下,股市才逐步恢复元气。即便如此,道指重返1929年的高点那也是25年之后的事情;针对1987年的股灾,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汲取1929年的教训,迅速地行动起来,果断地干预市场,因为措施得力,美国经济未受太大影响,市场恐慌情绪也得以缓解,美股缓慢反弹,并在两年后重回1987 年的高点。


A、美国政府是如何战胜1929年股灾的


1929年股灾,投资者闻股色变


从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从最高386点,至1932年11月最低跌至41点,道指较1929年的最高点下降了89%。与股灾前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巴菲特老师的格兰厄姆,也因为在100点时过早地“抄底”而破产。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闻股色变,投资心态长期不能恢复。股市危机、银行危机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是个相互推动的恶性循环,股市暴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欲望大减,商品积压更为严重。同时,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使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生产不景气,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胡佛政府袖手旁观以致经济衰退


由于奉行不干预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当时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没有在1929年股市暴跌时采取实质性的干预措施。


1.美国政府仅靠口头讲话来稳定市场,对杠杆交易引发的抛售,对银行的连锁倒闭都没有及时加以干预。


2.美联储未及时释放流动性,对1929年股灾时的流动性紧张局面没有采取任何有实质意义的行动,没有及时地增加货币供应量,保证足够的流动性,使得市场上的流动性越来越匮乏。


在市场崩溃之时,美国政府并未采取实质性的救市政策,此后进入了漫长熊市时期。股市暴跌使得抵押品迅速缩水,很多银行无法收回贷款而倒闭,使得银行对于贷款的审核趋严,造成工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不能满足,陷入困境或者破产造成更多的银行坏账。美国经济由此进入大萧条。美国经济增长率从 1929第四季度到 1933年第一季度,出现了连续 14个季度的负增长,累计为-68.56%。1933年一季度的经济总量比 1921年经济总量还低,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至少倒退了 10多年。



当时的胡佛政府没有果断救市,股灾后经济陷入大萧条,失业率高达四分之一。图为黑色星期二当天纽交所大厅外场景。


股灾之后,美国进入了长达四年的经济衰退,这一次空前绝后的衰退造就了“大萧条”这样一个专用名词。也许是由于两个事件在时间上相隔如此之近,许多人——包括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是“大股灾”引发了“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下股市逐渐恢复元气


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Roosevelt)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在证券监管体制上也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道指终于回升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1、整顿金融,“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就占了1/3。


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从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家。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


2、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40.94%促商品对外竞争力


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对稳定局势,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3、促使议会先后通过《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以工代赈,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1700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18岁到25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9个月,月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


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后拨额40多亿美元)和民用工程署(投资近10亿美元),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50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划。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5、社会保障


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roosevelt Franklin Recover Reform 通用汽车公司 股灾 美国 历史 如何

沙发
一品帅锅 发表于 2016-2-24 16:42: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1937年10月12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1938年6月14日通过。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40小时工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良的范畴,但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公司税过去一律是13.75%,根据1935年税法,公司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12.5%,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15%。

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6、三权分立

1937年2月5日,罗斯福提出建议,认为最高法院人力不足,案件过多,法官年迈,影响效率,因而如现任法官任职已10年满70岁还未退休,应增派一名法官,据此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可由9名增加到15名。根据1933年经济法,罗斯福颁布了第6166号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并加强了预算局的领导作用。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一号行政命令,建立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的办事机构。

7、炉边谈话

罗斯福发明了“炉边谈话”,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国家民众讲述国家的政策与方针,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从经济危机中走出了起到了推动作用。

道指1954年终于回升到了股灾前水平

在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下,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在资本市场方面,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重树了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保证了证券市场此后数十年的平稳发展。

1933年,美国颁布《证券法》,1934年,美国颁布《证券交易法》,同年成立了美国证监会。1940年,美国颁布《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至此美国资本市场在自我演进超过百年之后第一次出现了关于证券发行,交易和投资基金的法律。为随后几十年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大混乱与大崩溃之后,美国股市终于开始迈向理性、公正和透明。同时,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道指终于回升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B、1987年美国股灾,政府果断地干预市场

1987年美国股灾
时间:1987年8月—1987年12月
标志日: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当日大跌22.61%
熊市历经:3个月
道琼斯指数顶点、低点:2736.6点、1616.21点,
跌幅:32.81%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华尔街上的纽约股票市场刮起了股票暴跌的风潮,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了508.32点,跌幅达22.6%,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日跌幅最高纪录。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这次股市暴跌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并在全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多达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再西方各国股民中引起巨大恐慌,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跳楼自杀。这一天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纽约时报》称其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

股灾背景

经济周期向上、股价偏高、提高利率、汇率贬值、杠杆和程序化交易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向好,股票市场走牛。截至1987年9月底,标普500指数相较1982年的最低点已经上涨215%,当年累计涨幅也高达36.2%。

然而,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的预期贬值;加上上市公司并购税收优惠取消、海湾战争升级的传言等坏消息的冲击,叠加3—9月份联邦基金利率上调的影响,美股开始调整, 10月19日,美股开盘后道琼斯指数更是暴跌22.61%,史称“黑色星期一”。

程序化交易和杠杆交易加剧了这次下跌。程序化交易电脑的程序看到股价下挫,便按早就在程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形成恶性循环,令股价加速下挫,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在大跌前,增量的融资资金助推指数上涨,大跌后,融资余额迅速下降,使得市场失血。

政府救市及时,果断地干预市场

总统声明、提供流动性、降息、保证续贷、公司回购、熔断机制

为了稳定市场,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汲取1929年的教训,迅速地行动起来,果断地干预市场:

1、总统声明稳定市场信心。10月20日,在美股开盘前美联储发表紧急声明,支持商业银行为股票交易商继续发放贷款。同时,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和财政部长贝克均表示,“这次股市崩盘与美国健康的经济是不相称的,美国经济非常稳定”。

2、美联储保证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美联储鼓励金融机构与客户共渡难关,特别是商业银行对经纪商和交易商的贷款不能断。由于美联储流动性供给承诺,各州主要商业银行马上宣布降低优惠利率,增加证券贷款,保证客户的资金需要。

3、美国政府向多家大公司提供资金以便回购股票。在股灾发生的一周内,约有 650 家公司宣布要在公开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

4、稳定美元。美国政府还与各主要国家协调汇率政策,干预外汇稳定美元汇率避免游资流出。

5、阻断程序化交易的恶性循环。10月20日中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也相继暂停交易,以期截断股指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连锁反应。由于程序化交易被普遍认为是这次股灾的重要原因,美国证监会随后引入熔断机制,当股市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时,只能允许在熔断机制价格区间内交易成交,价格区间外的交易自动取消。

道指两年后重返1987年高点

因为美国政府、美联储以及美国证监会的得力措施,市场恐慌情绪得以缓解,美股缓慢反弹,并在两年后回到1987 年的高点。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对传统垄断行业改革,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因此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追捧。而美国政府趁机减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胀下降,消费也在增长。此后道琼斯指数缓慢上升,美国经济并未受到此次股灾太大影响。

来源 | 《价值线》(微信号:value-line)综合整理

使用道具

藤椅
徐徐如生 发表于 2016-2-25 09:13: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一个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8 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