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 4

[宏观经济学政策] 供给侧改革的严肃命题:工人去哪儿? [推广有奖]

  • 5关注
  • 53粉丝

学科带头人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39 个
通用积分
4.1966
学术水平
404 点
热心指数
384 点
信用等级
371 点
经验
37291 点
帖子
163
精华
26
在线时间
1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5-18
最后登录
2016-7-1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论坛君:供给侧作为经济改革的一个切入点被寄予厚望,然而去产能救经济的过程中淘汰的守旧行业、僵尸企业,带来的后果将会是大批员工的下岗,特别是知识储备不是很高的工人阶层,他们该何去何从?

1.webp.jpg



作者:Yishen
来源:港股那点事(hkstocks)


2016年,中国正式进入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元年,改革正在两会中广泛讨论,各省的任务指标也已下达。此次的供给侧改革,结合去年提出的国企改革,总结下来,就是一个靠去产能救经济的过程。淘汰产能过剩的守旧行业,砍掉僵尸企业,释放资源,提高其他优质企业的效率,优化资源整合,从而促进经济重回上升周期,最终完成经济转型与自救。

看似美妙的故事,但也会遭遇残酷的现实。

去产能,从字面可以理解为关闭低效或无效的产业链或者企业,其实质算是一种末位淘汰制度。但目前中国的国情是,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因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坐享其成,失去了市场反馈、矫正能力,缺乏创造力,再加上管控疏漏,体制问题,导致绝大多数传统企业都处于了末位边缘,这些企业靠着可怜的补贴一年又一年的勉强度日,用之无用,弃之可惜,并不能对经济有所帮助,但又承接着社会就业的担子,想割肉,却一定会很痛。

中国的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电解铝等上游行业,而这些企业,在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中,前十年,扮演支柱的角色,后十年,变成了拖油瓶。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往往是知识储备并不是很高的工人阶层,他们的年龄偏大,教育程度偏低,这次供给侧改革,他们必然遭到下岗的危机,很可能上百万的员工一夜之间就没了工作,而这些40-50岁左右的男女性,想再就业,顺应新经济,那可比登天还难。

我们必须要思考几个很现实的问题:

1、一夜之间没了工作的人,他们可以去哪儿?
2、也许他们这几年有了些积蓄,但面临再就业的难题,这会不会导致一批人返贫?
3、这种集中大规模去产能和下岗的故事,怎样才能不一再上演?

回顾


在20年前,中国也经历了一轮很大程度的去产能阵痛。中国在90年代末展开了一轮规模很大的去产能。当时,高速信贷投放导致了纺织等行业出现大量过剩产能,资源严重错配,国企大面积亏损。过热的投资导致了通胀率攀升,影响了94-96年间的货币政策,再加上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整个中国经济,面临需求减少的严重冲击。

当年,政府通过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手段,推动了3000万国企职工离开了工作岗位,全国有大量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变了企业性质。当时员工下岗成了社会现象,十个人中有一半都下岗了,也许看文章的你们,有一半人的父母或者亲戚都曾下过岗,而下岗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各个忧心忡忡,无所事事的状态,还记忆犹新。因为,他们只有一技之长,不知道生活将走向何方!

当年,为了买断一个员工的工龄,单位的领导会说“现在不拿着钱下岗,以后发不出工资更惨”,或者说“以后直接下岗,错过了这个机会连买断的钱都给不了”。当年下岗潮中的最大的闹剧,是某些工厂的领导,打着幌子发国难财,比如上报给国家一个工人一年要5000,但实际只给工人2000。这就等于,越多人下岗,领导越发财。后来,上访的人很多,国家也重视到这个问题,但为时已晚,政策已经释出,只能执行到底。最后,去产能,最苦的也就是最底层的工人们了。

总之,当年的下岗潮,给很多年轻人和现在的50-60后留下了很多不是太美妙的回忆。大家是否还记得1999年的春晚,当黄宏喊出来一句话:“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的小品台词时,当时也许只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但现在每每回忆起来,是不是心里如同玻璃窗被铁球打中一样的破碎感呢?

2.webp.jpg



其实中国的经济,在1997-2000年的下岗潮之后,后边的十年发展,确实是明显好转,经济开始腾飞,增速突飞猛进,国民生产总值连年升高。直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也因为产能问题,增速变缓,开始进入后十年的调整期。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2007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炒股,那些有工作的,还是没有工作的下岗职工,只要手中有钱的,都在炒股,因为他们在过去十年里,随着经济发展,都赚了不少钱。但,结果到了2008年,股市梦破碎,诸多人的钱,又全都没了,十年积累毁于一旦。

中国经济增速开始趋缓,前十年火热的煤炭,有色,钢铁企业,到达顶峰之后开始转向亏损。中国进入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中国的新兴行业,比如腾讯,阿里等一系列互联网公司,开始慢慢崛起。

现状


本轮的供给侧改革,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在各地实施。从去年开始,已经有30个省份提出去产能的安排,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稳定岗位和分流安置职工相关政策。中央也承诺将会安排1000亿用于180万(煤炭130万,钢铁50万)产能过剩职工的分流安置。

这一轮的产能过剩,跟1998年相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就是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煤炭,钢铁产业,而1998年是集中在下游产业。懂点经济的人都知道,上游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去产能,因为资产重,劳动形态比较单一,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去产能所带来的后遗症,也会更大。

目前的现状是,煤矿企业的职工大多是一个人养活一个家庭,如果因为去产能,没了工作“没安置好,就会让一个家庭返贫”。钢铁厂里一些职工年龄“不大不小”,转行没有技术,又面临孩子上学、还房贷、还车贷等问题。很多产能过剩的企业中,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占绝大多数,但是如果想给这部分人安置工作,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中国的供给侧改革,目前市面上主要担心两点:

第一,是我们真的是否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去出清这些剩余产能;
第二,带来的下岗员工问题,能不能得到有效和妥善的安置。

第一点上,目前看国家的态度和政策实施力度,是朝预计方向发展的。至于第二点,就我所知,我国一般采用的安置员工渠道主要有4种:内部安置、外部转岗、扶持创业、内退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具体实现的详情我就不做展开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会再次出现类似于98年的社会难题,这个,现在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敢想。但是我已经看到在江西等地,出现了国企停工,员工抗议的情况。

近些年,中国在不断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家鼓励新型创业公司的发展,我们确实看到新兴产业在崛起,但同时也看到房地产行业从黄金十年衰退到白银时代,产能过剩企业每月靠着补贴过日子。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杠杆,银行越来越多的坏账,无论是国家还是平民老百姓,早已没人愿意看到现如今有点畸形的经济形态了。

中国东部经济比西部经济活跃,北上深,超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更大,吸纳就业的渠道会更多。我认为,这次供给侧改革会造成很多职工下岗之后,他们会考虑去机会更多的城市打工或创业,这就又有点像2001年那会,每个人中部或者东北部的人都说要南下创业,下海赚钱一样。

写到这里,为什么近两年北上深的房价会如此暴涨,涨到远远脱离正常人的承受能力范围,也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潜在预期因素存在,去产能释放的大量劳动力,只有可能去机会更多的地方,而因此引起人口流动,房价上涨,也便成了必然。

所以,供给侧的推行,造成的下岗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一定是在多方面都会体现。造成的民生问题更不可小觑。也许真有一批人,会因此而重新回归贫穷的道路。

思考


虽然我们回顾过去,感慨万千,又剖析现状,觉得形势严峻。但是,另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是:为什么当年已经很大程度上取得突破的产能过剩,时隔20年,却又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如果这几年我们去了产能,会不会20年后,又要再次去产能?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其实中国经济在当年去产能后表现出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由政府推动,在GDP指挥棒的驱使下,政府扩大投资,达到增长效果。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如果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市场会给予他反馈,企业将会亏损,企业也会马上开始矫正,调整出现亏损的地方,最终转型成功。

但是,在政府支持下的国有企业中,他们往往接收不到,甚至拒绝接受来自市场的这种信号,即使成为“僵尸企业”也能苟延残喘,这就是这20年后,出现产能过剩的最根本原因。

我们都知道钢铁行业从十年前就开始亏损边缘了,一吨钢铁的利润连一个苹果都买不到。但是呢,国有企业,靠着补贴可以继续活下去,没人想去改变,没人想去转型。但是到了今天,财政不能再一味的承担结果之时,崩塌,也许就只是一夜之间的事了。

所以,在此次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吸取上一次去产能所留下的教训:不要为了去产能而去产能,真正的改变企业管控结构,政府政策导向和市场监督管理,才是这次去产能正确的意义。

政府一定不要继续凌驾于市场之上干预市场,干预企业发展,本次企业的去产能一定要和政府职能改革同步推进。企业的改革要更多的利用市场倒逼的力量,而不只是政府单方面的意愿。

国企也是企业,不是不死鸟,应当完全开放的接受市场反馈,与民企、外资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如果不从市场的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单单的就因为供给侧改革,造成一批下岗职工,干掉些“僵尸企业”,这样的一次性支付的代价,会让所有的问题,一定会顽固地卷土重来,再一次成为经济的阻碍。

国企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经济倒逼国企改革,提升效率,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才是这次供给侧最重要达到的目的。这一点,一定要贯彻始终。不然,一切都是白费。

结语


1999年的春晚,当黄宏的一句“人民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说出来的时候,也许全国人民,南方或者企业效益好的,或许只是一乐,但是北方的很多人,已经下岗的人,心理却是悲凉和无助,有几个笑的出来呢?当下岗职工,在严寒零下二三十度的时候,没有任何收入来源,面对的已不是生活,而是生存、是老婆孩子要活的境遇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笑的出来呢?

已经过去了20年,我不想再看到那些悲伤的神情一次次重演,也祈愿国家可以繁荣富强,人们可以安居乐业。

请允许我借用和修改《美国的半场时间》的广告词作为结尾:

“中国不能一记重拳就倒下,我们一定会东山再起,让世界听到响彻云宵的引擎声。没错,这只是中国的半场时间,下半场就要开始了。”
论坛微信精选.png
(关注微信+10个论坛币)
链接地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92087-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去哪儿 供给侧 亚洲金融危机 pinggu 去哪儿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linmengmiki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zounghy + 100 + 100 好文,值得探讨~~~~
向日葵教授 + 100 + 100 值得深思!

总评分: 经验 + 220  论坛币 + 22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agoodfish 发表于 2016-3-23 17:49: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话题很沉重,但却不得不面对。工人去哪里?工人要去新的行业,工人只能去新的行业。根据我测算的指标,中国大陆的主要行业要从钢铁行业转向重化工业,再转向电子产业。历史规律很残酷,工人们是很惨,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可能会更惨。我表舅前一段下岗了,现在在学推拿按摩,他四十岁了,二十年前,当我父母继续求学时,他觉得太累了,就去纺织厂工作了。现在他说,该学的一点也没法少学啊。因为艰难,所以坚持,与君共勉。

使用道具

藤椅
qrxxzm 发表于 2016-3-23 22:22:46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祖国!

使用道具

板凳
jjxjiang 发表于 2016-3-24 09:09:5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工人阶级永远倒霉

使用道具

报纸
zounghy 发表于 2016-3-24 10:00: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工人哪里去了?很严肃也很现实的问题。去向,不仅关系到民生的问题,也将关系到社会更多深层次的问题。

欢迎大家研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4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