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深圳郭绍华
605 0

[学术哲学] 新需求品的涌现 [推广有奖]

  • 5关注
  • 22粉丝

教授

5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134 个
通用积分
7.7959
学术水平
174 点
热心指数
151 点
信用等级
107 点
经验
75209 点
帖子
982
精华
3
在线时间
10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17
最后登录
2024-6-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新需求品的涌现  

    遗传权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元间需求品的竞争。这也就意味着,不能简单地认为人类的基本需求是物质需求。在这个意义上,对于物质品的需求只是实现元间需求的手段,因为自在自为的人,本身也还只是实现DNA之类的遗传实体繁衍的工具和载体而已。

    为了得到元间需求品,首先要生存,先要强壮自己,要得到物质需求品,要得到足以维持自己生存的环境和各种最低限度的条件。获得物质需求品与环境需求品是生存的手段,生存是实现遗传的途径。实现物质需求的努力还只是实现元间需求的手段。为了实现元间需求,生成了对于物质对象的需求,生成了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在这个层面上,人与其他动物之间还没有原则的区别,都是自在和自为的生命。只不过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罢了。

    无疑,在所有竞争手段中,最有效的工具是“智能”,是对于对象世界的元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其中,更重要的是从这种智能中生成的反思能力,将对于对象世界元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身作为对象,对于这种能力的再认识、再思考,从而具备了自我意识的能力,这是人开始与动物分道扬镳的分叉点。当然,这种分叉的实质是人类生成了新的需求目标,新的需求目标使得人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除了由于突变生成的新的需求目标之外,新需求大都建立在原有需求的基础之上,是原有需求的延伸,所以通常表现为需求向间接化的方向发展和积累。例如,有一种叫做“切叶蚁”的蚂蚁,先把植物的叶子切成小段,拖回洞里,并不直接作为食物,而是用来培育真菌,再以真菌为食物;动物园里的大猩猩学会了收集石块,用作第二天和游人们打闹的工具,通过游戏讨得游人的欢心,从而得到食物。所有感官和智能的一个共同任务是“预测”、“预谋”、“设计”能力,尽可能早地从通过间接相互作用掌握对象的意图或趋势,提前准备策略,提高在直接相互作用中的成功率。最终目标与手段性目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间接性越来越大,所需要的智能就越高,元间实体的权重也就越大。

    与动物之间通过决斗争夺领导权的方式不同,人群中出现了靠智能和品德获得领导权的新方式。如《韩非子.五蠹》中所描述的那样“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显然,有巢氏和燧人氏“王天下”的资格已经不再像许多动物那样,仅靠决斗产生,其中,智能的成分越来越多,进化到通过发明创造或技术成果的成功推广而获得领导权的程度,可以通过信用程度的提高获得领导权。

    人和动物都能不同程度地将某种元间实体通过自己的身体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再通过身体的行为将外在的环境势态塑造成为决策、预案中所设计的样式。纺织鸟能编织出漂亮的鸟巢,河狸能建造堤坝,很多动物都能掘洞筑巢。真正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特点在于不仅仅只享用这种发明带来的直接效果,而是对于这种技术以及技术来源的肯定;在于把间接过程的某一个阶段作为与最终必需品同等重要的实体,作为一种稀缺的需求品来看待,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外在资源来看待;在于除了直接的需求品之外,实现直接需求的方法、技术等等间接需求品也成为了新的需求品。这种进化形成了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又成为了新的需求对象。

    对发明人的信服、对于中间成果的接受和信服、对领导者公正性的信任要通过对于这种新元间实体、这种新的需求形式的反思才能产生,要通过对一系列间接过程的意识与操作才能完成,这是一种自觉能力的表现。反思能力也只有面对新的需求形式才能得到发育,相互成为促进对方发育和积累的条件。

    对于发明人本人来说,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就是常说的“成就感”。成就感发育成了一种基本的元间需求。成就感归根到底仅仅是需求实现时产生的复合信号,但是,“成功”或“自我实现”本身发展成为了一种需求,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元间需求品,成了一个作为需求对象的元间实体。除了可能通过某些致幻剂也能够直接产生类似成就感所能给人带来的快感之外,其余所有的快感、所有的成就感都必须以一个特定的目标被实际实现作为产生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有一个作为对象的媒介作为“见证”,见证这个快感是相对于谁、相对哪一个具体对象的成功。拾荒者在垃圾箱里翻出一个饮料瓶就会满心欢喜,亿万富翁却因排名落后而抑郁寡欢,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成就感的获得和满足都需要一个具体目标和载体。

    具体的物质实体可以作为快感实现的载体,同样,很多元间实体也可以作为产生快感或成功信号的载体。

    开始,大多数元间成就感依然直接依赖于外在世界具体物质对象的实际获得与实现,需要用对以更多物质成分为载体的元间实体的具体征服、创造、占有来实现。比如,征服珠穆朗玛峰的壮志要真正站在山峰之巅才算最终实现;创造新产品的能力要以这些产品效用和性能来验证;创造财富的能力要靠占有金钱的数量体现 ……。不仅是通过具体的物质对象,强制自然承认,强制社会承认,强制自己承认,还要将一种外在的物质、势态实体作为一种元间实体成功的依据。尽管这种元间目标还被隐含、寄托在物质实体之内的,其实,这个物质实体本身已经不是实质性的对象了。

    之后,当需求实现的途径充分间接化之后,生产元间实体成为某一段时间里的专门工作,甚至发育成了一种专门的分工和职业,仅就这段时间和这个职业本身的成果来说,也可以获得成就和成功,也就不再需要直接的物质成果和现场势态的成功作为佐证,通过纯粹元间成果本身就能直接实现成就感。

    如,一个人产生了一些困惑,解开这个困惑成为他的目标,这是需求主体自我意识中被对象化了的另一个元间实体。一旦自己解决了自己设想出来的问题,自己开始欣赏自己的思想成果之际,也就是快感获得之时。例如解开一道数学题会产生快感,想出了一句绝妙的对联可以让人喜出望外。这是来自自身的奖励和肯定。

    如, “领导欲”、“支配欲”、“表现欲”都是对外输出元间的欲望,都期望引起他人关注,甚至迫使他人放弃原有主张,转而服从、采纳自己的意见,对外输出元间也成为一种新的元间需求品。

    如,爱情这种外在的元间实体是一种间接的元间需求品,起初是实现生存的手段和工具,是获得物质需求品的手段和工具, 之后发育成为直接的、更重要的元间需求品,孩子反而被称之为“爱情的结晶”,只被看作是一种副产品。

    无疑,元间需求品是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和进化的,元间需求品发展的极限是将纯粹的元间作为需求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和群体的不同程度接近纯粹元间极限的元间需求。如纯粹思辨、理论物理学、数学、天文学、文学、艺术等等爱好和追求;对于集体尊严与光荣的向往。

    纯粹元间需求的实现有两个极端的途径,一种是仅仅依靠最低限度的物质载体,在接近纯粹元间实体的层面上就能直接实现;一个是需要大量的物质载体才能实现。纯粹元间产品的生产、分配与纯粹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是两种极端的生产方式,两种生产方式如影随形,不可分割,始终相伴在一起,只不过不同发育程度的社会各自的配比方式有所不同。两者始终是对方的反作用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珠穆朗玛峰 相互作用 社会组织 生产方式 自我意识 动物 能力 智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