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guw
29998 323

道德经到资本论:何新【道德经释评】之释评   [推广有奖]

271
圆觉99 发表于 2016-6-4 09:06: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uguw 发表于 2016-6-4 08:35
禅宗和道学的关系。。。。愿闻其祥!!所言极是
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老子只是五乘中的天乘而已,而且还没有尽天乘之理。禅乃佛心,属于大乘,直接上上根性之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xuguw + 10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272
圆觉99 发表于 2016-6-4 09:12: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uguw 发表于 2016-6-4 08:35
禅宗和道学的关系。。。。愿闻其祥!!所言极是
看lz蛮有善根的,如能舍旧时知见、习气而入佛,当必有新益。再来看儒,道,当必了然。

使用道具

273
xuguw 发表于 2016-6-4 09:24: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圆觉99 发表于 2016-6-4 09:12
看lz蛮有善根的,如能舍旧时知见、习气而入佛,当必有新益。再来看儒,道,当必了然。
看来,佛心不可欺。

使用道具

274
圆觉99 发表于 2016-6-4 09:28: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uguw 发表于 2016-6-4 09:24
看来,佛心不可欺。
岂只不可欺,亦何能欺得。“一气不言含万象,万灵何处谢无私。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无地避残红。”

使用道具

275
圆觉99 发表于 2016-6-4 09:34: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uguw 发表于 2016-6-4 09:24
看来,佛心不可欺。
赠与仁兄:看破浮尘事,何事挂心头。俗世终归灭,力究出世道。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xuguw + 100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论坛币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276
xuguw 发表于 2016-6-4 22:31: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bobo177 发表于 2016-5-27 18:42
確實是如此啊! 白話文難以詮釋意境.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
[文化艺术] 《道德经圣解》萧天石 第二章
     道德经圣解

                              道德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③万物作焉而不辞,④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⑤夫唯不居,是以不去。⑥

    【注释】

    ①唐景龙二年龙兴观碑本,两“矣”字均作“已”。广明本、赵 孟頫本、李道纯本、苏辙本等均作“矣”。已、矣,通用。叟案:此旨 在教人破名相,齐美、恶、善、不善。《大通经》云:“大道无相,故外 不摄于有;真性无为,故内不生其心,如如自然,广无边际。”

    ②敦煌本、遂州碑本,无“故”字。形、王本作“较”,河上本作 “形”。毕沅谓“形”与“倾”为韵。刘师培谓:“文子云:‘长短不相 形。’《淮南子》云:‘短修相形。’疑老子本文作‘形’。”今据改。前, 敦煌本、顾欢本、强思齐本均作“先”。今本均作“前”。

    叟案:《洞古经》云:“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 为。”故无为之旨,非一不为也,以其无为而有为,故下有“万物作 焉”之语,此中大有事在,不可不实参而深体之也。

    ③此为全章主旨所在。敦煌本、遂州碑本“人”下有“治”字。

    ④景龙、御注、景福、盛州碑本均无“焉”字。此从河上、王弼 本。又俞樾、吴澄释“辞”为言词之“词”。古籍未有将“不辞”作 “不言”用者。姚鼐释“作”为“使”也,失老子本意。敦煌、傅奕、范 应元本作“万物作焉而不始”。河上公注“不辞”,作“不辞谢”解。 王省吾认应作“万物作焉而不司”解较当。并谓:“始与辞,均(‘覶’右边‘見’换为‘司’字 )之 借字,辞、(‘覶’右边‘見’换为‘司’字),金文通用,经典‘司’字,金文十九作‘(‘覶 ’右边‘見’换为‘司’字)’。《易.系 辞》释文,‘辞’亦本作‘(‘覶’右边‘見’换为‘司’字)’。《说文》,辞,籀文作‘@( ‘覶’右边‘見’换为‘司’字)’。按:(‘覶’右边‘見’换为‘司’字),司 也。司训主乃通诂,万物作焉而不辞,言万物作焉而不为之主 也。”陆农师云:“万物之息,与之入而不逆;万物之作,与之出而不 辞”

    ⑤王弼、景福、御注本均作“功成不居”,河上本作“功成而弗 居”,敦煌本作“不处”。

    ⑥“夫唯不居”,“不”字又作“弗”。本章全在申大道根源,只 是浑然一团天理,无有对待。最后又明天地之德,以率圣人之德; 不居不去,所以长久也。


    总破名相对待第一

    老子于上章既已指出“道体”为天地之根、万物之母、造化之元, 于焉而继言“道用”,首本“名不可名”之旨,有无相对又复统一之理, 以破美、恶、善、不善等一切认识与名相之粗见,而启虚无大道“平等观”之妙用。使世人泯分别之心,去有为之迹,舍万象之形,捐虚名 之累,齐万不齐而同万不同,共相与入于无善无恶、无思无虑之地, 俾同趋于圣人“无为”之大道。理事兼举,悟行双证,圆全周至,无入而不自得。

    大凡天下事物,均系“正反二元”相对以生,相对以形,美媸、善恶、是非等亦然。无此则无以显彼,无彼亦无以显此。以有无之对待言,无“有”则无以显“无”,无“无”亦无以显“有”。有无相生相形,相对相成。万事万物,万理万行,均不能外“二元对待原理”。阴阳 动静,消息盈虚,理气性命,强弱刚柔,利害得失,是非善恶,荣辱屈伸,盛衰治乱,成败福祸,尊卑贵贱,生死存亡,乃至难易、长短、高下、前后、小大、多少,以至无尽,均莫不各为一对待。因其互相对待。故又各相反相成。唯此一切名相差别,自道观之,则皆可通其分而为一,泯其一而复归于无。

    老子认“道”为绝对体,宇宙天地万物,又皆始于无。余故曰:“天地元从虚里出,万物皆自无中来;人人有个虚无窍,虚无窍内孕三才。”唯以无不可见,亦不可说,故强为之立一以形之,而曰“道生一”。一者,太极也。老子独标一道以御万有,乃为“道之一元论” 者。万物万象,万德万法,均统一于道。一切相对,又均“出而异名”,故切不可误认老子为二元论或多元论者。二元、多元根于一 元。一分为二,始相对待;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以至六十四卦,三百 八十四爻,衍之而至于无尽藏,均无不互相为对,互相为生息消长 也。二元、多元形其相,一元明其体也。最后再上一乘,一亦不立, 而仍返归于无。宇宙万有始生于无,而仍返归于无!斯则无以名 之,唯有名之为“无元论”矣。二千余年来,为老子立“无元论”,此为 余之创见。无元者,无极也。周子濂溪之“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之论,即本之于此也。无极则静,静极则动,动而之有,有之始生为一。一即太极,太极本身“负阴而抱阳”,故曰:即一即二,即二即 一,而即无极即太极,即太极即无极。道者,无也,故由无生一,由一生二,由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太极,阴阳动静,刚柔消长,有无生 灭,循环无息,周行不殆,此为道家一贯之宇宙观。夫自物之本无而观之,道体虚无湛寂,无形无相,名何由起?自物之实有而观之,造 化变动不居,道用万千,名何由定?故莫若以无观止万观,以万物息万物!齐而一之,泯而亡之,若有若无,窈冥恍惚,斯为道妙。泯其现象。去其对待,归其本体,顺其自然,常自处于现象之始,对待之先,则几道矣!此概从根源上说,故不落二乘。

    基于上述“相对之统一”原理,故就道体言,本无有美恶、善不善之分,与一切对待差别之相。无此即为道心,有此即为人心,泯人心则道心存。泯人欲则天理存。世人本其分别心,常难识道体之全,故老子承上章“众妙之门”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 为善,斯不善矣。”以至真、至美、至善者,不易知也,若为天下人皆知 之,则反为世见俗见之“真美善”矣。阳春白雪,和者必寡。故天下人皆曰善者,非善之善者也。此与其“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知我者希,则我贵”,及庄子自谓“万世之后,而遇一大圣,知 其解者,犹日暮遇之也”,三语同观之,即可悟得其中微旨。

    是故圣人体道为天下浑其心,以百姓心为心,无爱憎善恶之念, 乐与人为善,乐化人为善。善者吾固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便纯乎至善矣。世人体事为私欲纷其心,而生爱憎善恶之念,争权争得争名争利之心以起,便不纯乎至善矣。人我心炽,分别心炽,则是非 心、利害心亦炽。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便有不美者在;天下皆知善之为善,便有不善者在。此均为尚名之过,故莫若去其名,泯其心, 而一之于道,使天下皆忘于美恶与善不善之间,如鱼之相忘于江湖 然。大道不道,大名不名,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凡所有名相,皆起于心、意、识、用事,着物而不能离物,执象而不能离象所致。我无一 切心,我无一切意,我无一切识,便自人心泯而道心生,便自可与天 地同其大,与日月同其明矣!须知凡一切名,均因对待而有。若亡其对待,泯其迹象,而一之于道,则名不立矣。名既不立,利亦无用,名利两忘,生死同绝,有心而若无心,则自不生一切心矣。一心不生,则寂然不动:寂然不动,一灵独照,因物应物,则感而遂通,应而 不伤,斯圣人之道也。


    继阐大道功用第二

    天下事物,有正即有反。立名则正反相对,秉理则循环相因。 故有无所以相生,难易所以相成,长短所以相形,高下所以相倾,音声所以相和,前后所以相随。申而明之,则祸福所以相倚,利害所以相存,盈虚所以相因,消长所以相循,得失所以相根,治乱所以相伏,盛衰所以相媒,存亡所以相胎。穷其迹莫若握其本,明其功莫若守其体,为之于此,则必成之于彼;种之于此,则必生之于彼,此不易之道也。天道运行,冲漠无朕,浩荡无垠;自然而然,无为而成,不言而 功;万物生焉,万理存焉,万用赅焉,万化通焉。圣人体之,顺其自然,因其固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故能无为而无不为,无生而无不生,无有而无不有,无用而无不用。

    夫有为则有不为者在,有生则有不生者在,有有则有不有者在,有用则有不用者在。无为者,因任天下之自为也;无生者,因任天下之自生也;无有者,以天下之自有为有也;无用者,以天下之自用为用也。如此,则广矣大矣、高矣极矣,无以复加矣!天下人之自用其 智,自用其聪,自用其能,自用其才者,又岂可与言哉?故天玄子尝曰:“因天下者成天下,用天下者得天下,自用者失天下。”即有所得,其得亦小乎其小矣!

    天地之大,圣人之所以取则也。天地无心,故圣人亦无心。天地无为,故圣人亦无为。然天地之所以大者,尤在其万物并作,而天地不辞其多,无分别心也。万物并生,而天地不藏为已有,无私得心 也。虽万物资之以为生,而天地不恃其能,无自用心也。虽陶铸万物之功成,而天地不居其德,无自名心也。以其不自为、自有、自恃、自居,若无我者然,故万物依之不去。《书》云:“汝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道成德立,则实至名归,虽不 欲居,即万世亦弗夫也。圣人则之以临莅天下,其理亦然。故能无为而民自治,不言而民自化,不取而民自归也。

    本章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语,为全篇头脑,亦即为其立言纲宗。此乃法天行事,内圣外王之学也。圣人之临莅天 下,因其自然,任其自行,终日无为,未尝无为;终日不言,未尝不言。 故能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无不言;无有而无不有,不居而无不居。以其居而无居,无居而居,故能居而不去也。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乃天道也。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作而不辞,生而不有,天地之极功也。圣人法之,为而不恃,功成而 不居,恩被天下而不以为恩,德及万世而不以为德。大恩无恩,大德无德,居而不居其名、不居其位,自以无名为名,无位为位,此最上一乘圣学也。


    参证章旨第三

    至道本无美恶与善不善之分,圣人寂其心则全于道,生其心则 害于德。泯其名相之对待,则机心无由而生;浑其是非之知见,则识心无由而起。宴坐无心观万化,直到阴阳末判前。功夫到此境地, 则自动静一如,常变一如,体用一如,终始一如矣。动静一如,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而动即是静,静亦即动矣。常变一如,则常中有变,变中有常,而常即是变,变亦即常矣。体用一如,则体中有用,用中存体,而即体即用,即用即体矣。圣凡一如,则圣中有凡,凡中有 圣,而即圣即凡,即凡即圣矣。天地有常,而天地密移;人生有常,而生死密移。即生即死,即死即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时或已!人生天地两间,无时不变,无时或变,无时不化,无时或化。

    夫道之为物,无动而运行不息,无静而寂然不动。无体而体不 灭,无用而用不息。无始而因生以为始,无终而因灭以为终。无常而因定以为常,无变而因化以为变。浑然若虚,而妙化不已;洞然若无,而生灭不已。大之而宇宙事物,小之而身心性命,均莫不然。故 圣人不缘象起识,不因物生心;外则无天无地,内则无欲无念,又何可加焉?富有天下,而无立锥之地;读书万卷,而无一字之知!斯均为无之不无、不有之有也。

    且夫“究竟无”,则“无”非真“无”,中藏妙有,无中有无穷“生 机”,无中有无穷“母力”,无中有无穷“造化”。故龙山子曰:“无有而有,方为大有;无为而为,方为大为;不圣而圣,方为大圣;不神而神, 方为至神。”欲能如是,总要从“无名相心”起修,“无人我心”起修。 故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则天之大,任运自然,故能无为无 事,而自功成也。故老子示人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 修道下手功夫,而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为修道三大纲领。此要亦为法天之则也。天地之于万物,无所不生,然能生而不有;无所不为,然能为而不恃;天地于万物生成之德,无微不至,然 能功成而不居。此为圣人法天地而行,资为用功最吃紧处,终身行之而不可既,终身用之而不可穷也。

    同时,由此“相对原理”而产生“对动原理”。宇宙间天地万物无不相对以立,相对以生,相对以动,相对以存。有无既相对以生矣, 则善恶、是非、利害、祸福、成毁、得失、生死、存亡,以至无穷事象,无不相对以生,且亦无不相对以动,而相对以立,相对以存,且复互为 生克因果,毫厘不爽。故欲得之于此者,必先为之于彼;欲取之于彼者,必先事之于此。以我如此动,彼亦必相感相应,而相对动也。故 曰助人者,人恒助之;德人者,人恒德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而博爱天下人者,则天下人莫不归之矣!

    此章主旨在教人宜效法天地之无心生万物,而万物生焉,且复生而不自有,为而不自恃,功成而不自居,美恶善否,生杀成毁,皆无心于其间,而任其天行。故能成其大,且万世而长存者也。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277
xuguw 发表于 2016-6-5 22:33: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bobo177 发表于 2016-5-27 18:42
確實是如此啊! 白話文難以詮釋意境.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
[文化艺术] 道德经圣解 第三章 萧天石

道德经圣解


                                    道德经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②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③是以圣人之治,④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⑤常使民无知无欲;⑥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⑦

    【注释】

    ①不尚贤,即言不尚名也。举贤为名,以例其他,如圣哲君子、英雄豪杰、王侯将相,以及百官万吏,均名之类也。尚名则必 唯名是务,务而不得,则必唯名是争,争而不得则斗,无所不用其极,则乱由此起矣。尚,景龙碑本作“上”。敦煌本作“不上宝”, 误。民,遂州碑本作“人”。

    ②货,即指利而言。不盗,河上、王弼与傅、范诸本,均作“使 民不为盗”。据敦煌、遂州、御注本改正。无“为”字,意较深远。

    ③河上本“心”上无“民”字,此据王弼本。纪昀曰:“原本及各 本俱无‘民’字。兰陵堂藏本,三‘民’字均作‘人’字,义广。”

    ④景龙本无“之”字,“圣”字前并无“是以”二字。

    ⑤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为入圣功夫。在丹鼎派中,尤极玄 要。此中大有事在,非过来人,难明其妙用。

    ⑥王羲之本无“常”字,遂州本无“民”字。去名去利,去欲去 知,为圣人功夫头脑。《清静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 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故 无知无欲,可内为心性之养,外为处世之用。

    ⑦知,各本作“智”。景龙碑本使下无“夫”字,并缺“为无为” 一句。知,在此作“智”解。有知而不敢为,此为潜龙藏用之学。 为无为,乃为于无为,事于无事,非真无为也。上一“为”字,为画 龙之睛。全书所举无为法,均应注意及此一“为”字,方得妙用现前。须知:天无为而万象化,地无为而万物生。


   总阐无为之治第一

    本章承上章再申阐无为之道,以为治世之则,而以“为无为,则无不治”为全篇头脑。夫无为而治者,在能恭己垂裳,任民之自为也。故切不可撄人心、乱人性,须安其生而乐其命,足其食而损其欲,灭其智而息其争,弱其志而全其德。夫名者,争之端也;利者,盗之媒也;欲者,乱之始也。尚贤,则上好名;上好名于上,则下必争名于下。尚货,则上好利;上好利于上,则下必争利于下,至其极也,则必臻于盗。尚欲,则上好私;上自私其欲于上,则下必自私其欲于下,至其极也,则必臻于乱。故名、利、欲三者,乃为治之贼,而乱之媒也。三者不去,使天下皆为名位、货利、声色、欲念而动其心,而强其志,逞其智,张其欲,极其勇,贪其得,则天真淳朴之心泯,而作奸犯科之心起;婴儿赤子之心泯,而阴险诈伪之心起;安分守己之心 泯,而侵夺造反之心起。夫如是而欲天下之治,自必愈治而愈乱矣。此皆有为之累也。故上无为而民自为,上无言而民自化,上无好而 民自正,上无事而民自得,上无取而民自足,上无欲而民自定,又安事于有为乎!


    故老氏认为圣人之治,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无知无欲”,以破除名、利、欲三关。虚其心者,使心虚灵湛寂,朗昭天下,而清明在躬,不为名利外物一切所动,亦不动于一切;心中无一物,万境自如如,所以受道也。实其腹者,使足其食用,充其内养,含哺而鼓腹.精足气足神足,清静自守,而不役于物,所以养内也。《参同契》言服食,则又为丹家之别传矣。弱其志者,使绝其奔竞贪求之念,去其机智巧诈之谋,各能唯道是守,唯道是从。志弱则不好勇斗狠逞强作乱,所以寡用也。强其骨者,所以固其干本,使人本固干强,才气充于内,道全德全,潜龙藏用,以自隐无名,归真返朴。各自有其有,而不贪人之有;自得其得,而不贪人之得。故能自为其为,自乐其乐,而自安其生,自适其性,所以全其天而存其真也。 虚心弱志,实腹强骨,则内外兼养,形神并育,而全归于道。全归于道,则自无知无欲,无求无争,而各安其性命之情,各顺其天地之常 矣。即有智者,亦不敢逆天强为矣。以常者,乃天道之自然,顺天者吉,逆天者凶,违天不祥,岂敢有为乎?


    老子最后复重提其纲宗曰:“为无为,则无不治。”上章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本章申之以“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者,为于无为也。无为者,天道也;有为者,人道也。圣人以为于天道为务,则自无不为而无不治矣。学者苟能深契而默会之,即可知无为之中有大为在焉!不言之中,有至言存焉!夫凡夫用多言以为教,执有为以为功;圣人则反是,行不言以为教,为无为以为功。圣凡之别,只此毫厘之差耳!


   参证章旨第二

    本章所示,全是内圣外王功夫。首以内圣为体,而卒以外王为用。名、利、欲三关,不但凡夫不易打破,即圣人亦难。无名心,则自超逸绝尘;无利心,则自空灵湛寂;无欲心,则自清静恬淡;心中无一物,清虚自通神!我无一切心,则自无心起用,用而无心,而可上超顿入于“天地境界”矣。老子又指出“无知”一层功夫。夫知见(非智识与常识),尽人所有也。智、愚、贤、不肖,无不执其所知,而害其所行;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人生自少至老,鲜有能解脱此一缚律者。即仙佛圣人,不但佛知见宜去,圣知见宜去,神仙知见宜去,即道知见亦宜去。知而无知,无知而知,无知而自知,是为本来知见、先天知见,亦可名之曰“神知”。天玄子有言曰:“我有神知知万世,全无一语付儿孙。”即此也。老子一本其悲天悯人之心,特指出“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一条坦途,以使人免于“不死于名,即死于利;不死于贪,即死于欲;不死于痴,即死于知”之境地下!俾能各生其 生而各安其安,各得其得而各适其适,果如是,则即以汝天下易我敝屣,亦不为也。


    世间人无论圣凡,名、利、欲三关,尚较易打破,唯知见一关,最难打破。自少至老,无不在知见上用心,亦无不为知见所惑,为知见所役。名心、利心、欲心、贪心、得心之难断,亦只是此一知见心作祟之病。无知一着,不但为道佛门庭心法,即孔门亦然。如孔子曰:“我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空空如也。”此可通三家而无余蕴!亦即孔圣之传心法要,惜后世儒家学人,未能于此痛下功夫。夫名利杀人,远不若知见与学术杀人之甚! 其为祸之烈,亦复如是。故去名心、去利心、去人欲心、去知见心,以破名利关、人欲关、知见关、贪爱关、情识关、得失关、生死关,同为圣人教人之最吃紧功夫!余故曰:世间万得皆下品,人到无心品自高! 老子在此章以“虚其心”设教,虚其心,则自无其心矣。虚其心,无其心,则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而自空灵澄澈,清明在躬。虚则明,明则灵,灵则通,通则神。且夫无知则大知至,无慧则大慧生,无悟 则大悟发。故以无知契无知,以无慧契无慧,以无悟契无悟;妙悟至此,心自合道。虽曰不圣,余必谓之曰圣矣。


    虚其心,则能大其心、空其心。大其心,自能无物不容;空其心,自能无物不照。清心以去尘,净心以除垢,欲生即觉,念起即灭,则心体自虚灵不昧矣。夫如是方能将名、利、欲、知四者,以及万象万物,万事万理,看得空空如也!能空一切,方能富有一切;空而不空,即为“真空妙有”。一无所有,则无所不有;不执不滞,不着不碍,则自无“死子”,而无处不活。能无一切心,则此心自能寂然不动;寂然不动,方能感而遂通,神化生焉!全知出焉!心不住有,亦不住虚,心不住相,亦不住法,通于性命之情,同乎死生之域;心超天地外,神游造化中。而塊然自与宇宙精神独往来矣!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278
xuguw 发表于 2016-6-7 19:42: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bobo177 发表于 2016-5-27 18:42
確實是如此啊! 白話文難以詮釋意境.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
[文化艺术] 道德经圣解 第四章 萧天石

道德经圣解                               第四章

道盅而用之,或弗盈。①渊兮似万物之宗。②挫其锐,解其纷,和 其光,同其尘。③湛兮其或存。④吾不知谁之子,⑤象帝之先。⑥

    【注释】

    ①盅,今各本作“冲”,傅奕本作“盅”。《说文》:“盅,器虚也。” 锴注:“盅而用之,虚而用之也。”俞樾谓盅训虚,与盈正相对。冲 之古文为盅。毕沅曰:“《说文解字》引本书作‘盅’,诸本皆作 ‘冲’,《淮南子》亦作‘冲’,并非是。”《庄子·应帝王》曰:“太盅莫 胜。”或将“冲”作“和”解,误。此系承上章而仍阐“虚”之圣义与大 用。作“冲”者,假字也。又“弗盈”,景龙碑本作“久不盈”,张道陵 《想尔注》作“又不盈”,并云:“道贵中和,当中和行之,志意不可盈 溢。”各本作“或不盈”。盈,一般作“满”解。高亨曰:“既言冲,又 言不盈,文意重复。疑‘盈’当读为‘逞’。”《左传·裹公二十五年 传》:“不可亿逞。”杜注:“逞,尽也。”盈、逞,古通用,并举例甚多。 作“尽”字解,亦通;唯不如前解。

    ②渊,《小尔雅.广诂》:“渊,深也。”《左传。季扎》曰:“美哉, 渊乎?”杜注:“深也。”《书》曰:“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杜注: “渊,鱼所归也。”此句,景龙本作:“深乎,万物宗。”

    ③纷,河上本作“芬”,景龙本、张道陵《想尔注》本、顾欢本作 “忿”。王弼本五十六章同句作“解其分”,注云:除争原也。芬、 纷,乃“忿”之假字。河上五十六章则作“解其纷”。注云:纷,结恨 也。唯作本字解尤佳,如纷扰、纷乱、纷纭、纷错,皆其的解也。马 叙伦认“挫锐”以下四句,为五十六章错简。

    ④河上本作“湛兮似若存”,王弼作“似或存”,敦煌本作“湛然 常存”,御注本作“湛常存”。“湛”,《说文》:“没也。”《小尔雅·广 诂》:“没,无也。”承道盅而来,申言大道之虚无湛寂也。

    ⑤景龙、御注、敦煌三本均无“之”字。谦之谓:“《广雅·释 言》:子,似也。吾不知谁子,即吾不知谁似也。”此与《庄子·徐无 鬼篇》“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同一笔法。

    ⑥王弼曰:“帝,天帝也。”即世所谓造物司命之主宰,亦即自 然之代称。象帝之先,言似主宰之先,即指鸿蒙未判、天地未形时 之道,所谓“先天地存之道”是也。

    严复曰:“此章专形容道体,当玩两‘或’字,与两‘似’字,方为 得之。盖道之为物,本无从形容也。”


    总阐虚用之功第一

    道体至虚,唯道集虚,唯虚集道;虚而用之又弗盈,用而虚之似或存。虚则大,至大无外,无形无垠。故其用,能生天地万物,而又弗盈。道体至渊,渊则深,至深无极,无漠无朕。故其用,能为万物之宗,而似不有。《易》曰:“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器则有形有限,故虽能容物,而容则必盈。大道不器,故能容万有而若无容,能生万有而若无生,能覆载天地万物而若无有。故道为根本,是万物之所依归;万物之必归于道,亦犹水之必归于渊。道之于万物,一任其自生自长,自为自主,自由自乐,自住自息,故能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也。体道之士亦然,以虚其心为守,以渊其心为修,虚无湛寂,能容万物,能生万物,则自亦为万物之所宗矣。若欲以器自任,即成大器,亦渺乎小矣。庄子谓:“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蹊。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扰。”此正为宜虚其心之教也。世人贵实,老子则贵虚;世人尚实用之为用,老子则尚虚用之用;虚则无穷无极,无方所,无 涯岸,此其所以大也。


    道既无物不生,无物不长,无物不载,无物不容,而为万物之所宗。故人必法道起修,以求合于道。法道之要,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齐不齐而一不一,均不均而然不然;民胞物与,等而同之,美恶善否,一而浑之,斯为道妙。锐纷光尘,一切掀倒,闻见慧悟,一切扫却,方合虚无。夫能挫锐,则不轻用其锋,而自藏其华矣。能解纷,则不轻用其力,而自合其异矣。能和光,则不轻耀其明,而自养晦若黯矣。能同尘,则不轻炫其智,而自混俗若愚矣。夫道隐不求自见,故必挫其锐;道一可以御万,故必解其纷;道朴不求自炫,故必和其光;道无在而无不在,故必同其尘。夫我不异于人,则人我一矣;我不异于物,则物我一矣;我不异于天,则天我一矣;智而不求异于愚,则智愚一矣;圣而不求异于凡,则圣凡一矣。是故道之用,虽不竭无 穷,而道之体,则湛然不动,若存若亡,玄妙无方。能至此等境界,则实可与先天合一矣。故结之以“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正所谓: “借问此君谁与似,浑沌天地未形时。”


    大道本不可言说,老子强为之言说,使人能有个入处;然又恐人执着,不能离文字语言以体道,故常多疑似不定之辞,藉使人入而能出,执而能遣;蜻蜒点水,旋点旋飞。虚则空空如也,无物无迹,无形无相,有何可执?既无物无迹,无形无相,自可圆成一切,有何可碍? 虚用亦即用虚,用其虚而不用实,有何可盈?大凡自高自傲、自用自恃者,皆不虚己无物也。故老子特揭虚用之道,以为圣人心法,而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为集虚教义,以万物之宗,象帝之先,为其先天境界。


   参证章旨第二

    本章承上章之“虚其心”设教,进而以独标一虚以为道。广其深义,则不外为“明虚、集虚、用虚、守虚”八字教而已。三家圣人之道,要亦虚而已矣。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所以教人,由此入门,可以进于虚也。明虚以为道,集虚以为经,用虚以为常,守虚以为功,能事乎此,则自能虚化,而亦化虚。此丹家不传之秘要也!虚则大,实则小矣;虚则活,实则死矣;虚则神,实则凡矣;虚则灵,实则昏矣。故老子贵虚,而道家重以虚设教也。宇宙之所以大,能容无穷数天地,迄乎“正反天地”,以其虚而无极也。老子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乃虚之小教也。世之英雄豪杰,多不能自处于虚,而处人以实;不能自处于无,而处人以有;不能自藏其锋、自藏其用,而以无锋为锋,以不用为用,以无才为才,以无功为功也。故老子之虚 字教与无字教,乃即圣即凡,即凡即圣,圣凡一如,贤、不肖一大圆成之第一圣义!老子不云乎:“世人昭昭,我独昏昏;世人察察,我独闷 闷。”夫虚,所以用实也;无,所以用有也;自处于愚,所以用智也;自潜于渊,所以用明也。和同天下,所以圆成天下,而用天下也。虽有天下,而若无天下,要亦虚而已矣!不虚不足以成宇宙,不虚不足以成天地,不虚不足以成世间,不虚不足以为道!故曰:“一虚藏万用,无用不成虚;正反皆可用,宇宙一太虚。”此中多要妙,其如知者希!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279
xuguw 发表于 2016-6-9 22:31: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ruiew 发表于 2016-5-27 19:35
那有这么多乱,就一个:字,
语法是什么东西,庸人自扰耶,方言才是好东西!
[文化艺术] 道德经圣解 第五章 萧天石
  第五章

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②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③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④多言数穷,⑤不如守中。⑥

    【注释】

    ①《说文》:“仁,亲也。”《荀子·大略篇》:“仁,爱也。”不仁,有 “不亦仁乎”意,于物无所偏爱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天 地于万物,一视同仁,无有爱憎存乎其心也。《文子·自然篇》引 此,注云:“天地生万物,圣人养百姓,岂有心于物?有私于人哉? 一以观之,有同刍狗。”此解尚当,不以存心为仁而为之,方为大仁 也。陈柱云:“不仁,谓任其自然,无仁恩之心也。”胡适谓:“仁即 是人的意思,天地不仁,即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误。或引《诗 .大雅》:“有周不显,帝命不时。”将“不仁”作“岂不仁乎”解,较胡 适解为上。庄子曰:“泽及万物而不为仁。”又曰:“大仁不仁。”正 可为此注脚。

    ②自河上、王弼以下各通行本均作“刍狗”,即檀弓刍灵,乃古代 祭祀之物,束刍为狗,陈以祀神,用为谢过求福,乃始用而终弃之物 也。《庄子·天运篇》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 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其 言得之。王弼解此二句谓:“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 而人食狗。”大误。释德清解此四句曰:“刍狗本无用之物,而祭者当 用,不得不用,虽用而本非有也。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 人虽是爱养百姓,不是有心要爱,盖由同体当爱,不得不爱,虽爱而无 心。譬如刍狗,虽虚假之物,而尸之者,当重不得不重,虽重而知终无 用也。故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解较精。

    ③橐籥,或解为二器,谓橐为冶工鼓风以铸物之器,籥为乐工用 之箫管,乃承气出音之器;或解为一器。后者吴澄主之,其义较深远。 吴澄云:“橐籥,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于外者,橐 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籥之。天地间犹橐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遍 之本;籥育元气,氤氲流行之用。”旨在释虚无之为用也。

    ④屈,顾欢本作“掘”,各本作“屈”。王弼曰:“虚而不得穷 屈。”河上公曰:“言虚空无有屈揭时。”古义即作“穷”与“竭”解。 劳健曰:“按《说文》,屈,训无尾,引申为凡短之称,故有竭义。”孙 子曰:“攻城则力屈。”曹注:“屈,尽也。”此三义均通。

    ⑤多言,遂州碑本及《文子·道原篇》引作“多闻”。数穷,马 叙伦曰:“数借为速。《礼记·曾子问》:‘不知其己之迟数。’注:数 读为速。《庄子·人间世》:‘以为棺椁则速腐。’崔譔本速作数。 并其证。”叟案:数穷,即作本字解亦得,言次数多也。犹谓多言多 穷,寡言寡穷,不言不穷。道家重默尔无言者以此。

    ⑥守中,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中’作‘忠’。”按:守忠无义, 误。或谓“中”亦犹《尧典》“允执厥中”,《盘庚》“各设中于乃心”,蔡仲 “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之“中”,或谓即同于佛典之“中”,此虽较 恰,然老子此处所指之“中”,乃系指为宇宙天地万有之核心之“中”而 言,亦可以说系一种“宇宙力”,实亦即道之别名也。


    总阐守中之道第一

    大道不道,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大义不义。以道为道,以德为德,以仁为仁,以义为义者,乃道德仁义之小焉者也。夫由道德行与行道德,由仁义行与行仁义,均各为二层境界。由道德行与由仁义行,在无心而行。自然而行,乃天道也;行道德行仁义,乃有心而行,非自然而行,乃人道也。本来如是行,天性如是行;与故为如是行,勉强如是行,虽其行为不二,果亦不二,然其境界实有天壤之别。老子以自然为宗,以天地为法,一切行概系无心行、自然行,本来如是即如是,非起心生意于其间,故能上与天道合。黄帝《阴符经》谓:“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于万物之生杀,要亦为万物之自生自杀,何有于仁不仁哉?故曰:即道德而无道德相,斯为大道大德;即仁义而无仁义相,斯为大仁大义。


    夫天地不仁,而大仁生。以万物为刍狗者,实无心刍狗万物,而一任万物自为刍狗也。无心生物而物自生,无心成物而物自成,及其杀也毁也,亦复如足。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者,圣人体天地无为自然之大道,以治理天下;无心于为仁,而自然大仁至焉,大恩生焉,大德立焉,大杀存焉!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故其以百姓为刍狗者,乃一任百姓之自为刍狗也。死生得丧,无与焉,当如是则不得不如是也。当生则生,当杀则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用则用,当舍则舍;当成则成,当毁则毁。此当然而然,实即自然而然,纯为一道之流行,与一气之流行。圣人之用心,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且夫大道之行也,一视同仁;天地运焉,日月明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人处两间,各遂其生,各适其性,各乐其生,各安其死,各顺其性命之情,而各任其天,不亦为大仁乎?故庄子曰:“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目兼),大勇不忮。”即阐斯旨之微传也。良以“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刍狗”?


    夫天地之间,譬犹橐籥,其中空虚,洞然无物;若鼓之吹之,则不竭不尽;动之挠之,则愈妙愈出。唯此动而愈出,系由其虚而不屈也。此乃系承上章虚用、用虚之旨,继而言虚受、虚动之道!其中有密义,千圣不传玄。夫空虚象宇宙之本体,鼓吹象天地之炁机。不用则虚静自处,寂然不动;用之则发其炁机,造作万千,妙化无穷;而天地生生不已之机,亦纯在于是。故“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二语,非深于《易》者,不能道也。故余尝有道偈曰:“橐籥之中藏造化,虚无窟里隐乾坤;虚受虚动神为用,忘言守中自有春。”此中圣义,千古来鲜人见及!


    故圣人之以道治天下者,一以“为于无为,行于无行,因任自然,虚心自用”为旨,无心于以仁自为而自仁,则合道矣。若有心于为仁以要天下,则仁斯下矣。且欲有为矣,则必多方为法,多言为教;多方则违道,多言则数穷,故不如“抱一以为天下式”、“守中以为天下正”也。中即道体,守中即守道也。本章头脑,全在此一“中”字。老子心法,亦即儒释禅心法。中者,虚也;无也。无可名而强名者也。及乎中亦不立,道亦不立,则唯有会之以心,而无可言说矣!此即所谓“心思路绝,言语道断”者是。道犹不立,岂有乎仁?虽曰不仁,而仁自在其中矣。


   参证章旨第二

    本章主旨,在教人宜效法天地,体天地而行,俾人合于天。天地无心于万物,万物之生生灭灭,天地无与乎其间,而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人生于天地间,存心行事,处世应物,亦应无心于其间。对世间一切,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不生心,不动心,不用心,无思无虑,无欲无念,则心自虚无湛寂。能虚则自不屈,以一止止众止,不止而止,止而不止,而其用无穷矣;其中消息万千。动则愈出,以一动应万动,动而不动,不动而动,而其应亦感而遂通矣。体同虚空,不但妄心不生,即识心亦不生;不但识心不生,即道心亦不生。 心无其心,则念何由起?欲何由生?情何由长?意何由动?一无所存,一无所着,心源清净,真性自然显焕,天道亦自然流行。此心一动,则善恶是非,纷纷纭纭,无有底极矣。故必忘言体道而守中,洞然常虚,湛然常寂,则近道矣。


    世人每好以言为教,老子则戒多言,以忘言为守,以无言为教。故曰多言数穷。言则必失,多言则多失,言必有瑕谪,语必有口过。默而无言,其谁得而是非之?天地无言,而四时自行,百物自生。天地如是,其况人乎?且一落言诠,则有封有限有义有迹,不若无言之可妙应无方也。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280
xuguw 发表于 2016-6-9 22:32: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圆觉99 发表于 2016-6-4 09:06
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老子只是五乘中的天乘而已,而且还没有尽天乘之理。禅乃佛心,属于大乘,直接上上 ...
守中之道,实为入圣功夫,其清息则在橐籥。虚中为用,藏之愈深,则发之愈溥;动之愈妙,则生化愈出。寂然不动,则感而遂应,应而遂通。守中不纷,则心自寂;抱一不离,则神自全。执一御万,则可简事;居中应圜,则可无为。以我之中,应天地之中,则我与天地合一矣!以宇宙之中,应我之中,则我与宇宙精神共流行矣。至其极也,一亦不立,中亦不立,仍返归于虚无,浩浩无垠,空空无碍,而自然自在矣。 天地之道,不仁所以为大仁也,不义所以为大义也,不道所以为大道也,不中所以为大中也;守而不守,不守而守,所以为大守也;运而不运,不运而运,所以为大运也。凡此,要皆为老子本其天道观念,以立人道观念,而为圣人之所守则也。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