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期业
11904 2

[管理学论文] 基于共享经济与社交网络的 Airbnb 与 Uber 模式研究综述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讲师

7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688 个
通用积分
0.1344
学术水平
29 点
热心指数
28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6546 点
帖子
71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3-12
最后登录
2023-7-6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基于共享经济与社交网络的
       Airbnb 与 Uber 模式研究综述

                  吴光菊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

   [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本文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正发展 迅猛的 Airbnb 与 Uber 模式。首先本文对相关的国外研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文献综述, 然后使用 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有关 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研究进行现状判断。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出现是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背后的 共享经济模式以及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信用问题是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点内 容。本文旨在帮助国内研究者了解现阶段有关 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以指 导进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实践者尤其是打算在此领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创业者 提供众多可参考的问题解决思路。
[ 关键词 ] 共享经济;社交网络;Airbnb;Uber
[ 中图分类号 ] F062.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7572(2016)02-0103-10

   一、引言

   在 2014 年 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关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Edmund S. Phelps 也说到,“如果大多 数中国人,因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获得成就感,而不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的话,结果一 定会非常美好。”正是在这样一种大力鼓励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笔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正在快 速崛起并迅速席卷全球的新兴的商业模式——以 Airbnb 与 Uber 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
“We Airbnb when we travel, we Uber to our business meetings, and countless new ventures aspire to be the Airbnb or the Uber of their respective categor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4.11

[ 收稿日期 ]   2016-2-16
[ 作者简介 ]   吴光菊(1992-),女,湖北宜昌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Airbnb 与 Uber 模式无法避免地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的关注焦点,大家都在关心这种模式是 否可以复制到其他的细分行业从而使该类型的创新创业变得更加有章可循。Airbnb   与传统的酒 店在线预订平台不同的是它不仅提供了更多的房源,更是为得到本真的当地体验以及与房主产 生个人联系(人际交往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社区参与(community   involvement)加 上经济激励(economic  incentives,即更低的成本)使得这种新兴的模式有着自身独特的吸引力 和强大的竞争力。Sundararajan 认为 Airbnb 与 Uber 模式就是典型的 P2P(peer to peer)模式, 有三个主要的构成部分:平台(platforms)、创业者(entrepreneurs)以及消费者(consumers)。 但是这种新出现的模式又与传统的 P2P 模式有着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 Airbnb 与 Uber 模式与 闲置资源息息相关,是一种所谓的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生产方式。而 Nadler 认为共享 经济概念最大的特点是其能够减少搜索成本与交易成本并增加便利性。同时,共享经济面临的 一个重要问题是信任问题,而以电子邮件的出现为开端的社交网络的发展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解 决思路。

   本文将基于共享经济与社交网络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进行综述。首先,本文对国外有关 Airbnb 与 Uber 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次,本文利用 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有关 Airbnb 与 Uber 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进行关键词与术语检测,以找出国内针对 Airbnb 与 Uber 现象研究的现 状与集中点;然后,本文对共享经济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共享经济这一理 论基础,并针对社交网络与信任问题进行了综述与探讨;最后,本文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 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国外有关 Airbnb 与 Uber 模式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进行的研究可以总结为如图 1 所示的“出现—运作模式—影响” 三大块。
]Y{`RCP]J7[0Q06ROYSV4NJ.png
   1. 出现
   Cohen 和 Kietzmann 在其一篇有关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文章的导言部分中提到,共享模式的 出现可能与 2008 年全球经济大萧条之后人们对节俭以及需要额外收入的需求有关系,同时也与日益增长的环境意识以及互联网、信息与沟通技术(ICT)的普及等息息相关。Sundararajan 则从 数字技术的消费化、数字制度比如在线声誉系统的建立、城市化与全球化、生态与资源的考虑等 方面给出了详尽的解释与阐述。

   Gansky 还提到了一个有关所有权重要性降低的问题。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们的个人财富 由私人拥有的房子、车子或衣物等来显示,但人们越来越发现资产持有是需要巨大的资本支出、 维持成本、保存成本甚至处理成本的,当个体可以非常便捷地立即获得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并且只 需要支付小部分的费用时,所有权的吸引力也就降低了。这也成为 Airbnb 与 Uber 模式能够迅速 席卷全球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来看,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出现可以归结为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共同起 作用的结果。这里的社会因素包含了生态与资源因素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等内容。

   2. 运作模式

   Zekanovic-Korona 和 Grzunov 用 TRI-index (Technology Readiness Index) 测量被采访者采用和 使用新技术的意愿并据此将被采访者分为偏执者、怀疑者、拓荒者、研究者等不同的类别。随着 信息与沟通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度不断增长,Airbnb 这种服务的扩张 速度正在不断提高。Airbnb 因为它的使用简单、搜索功能、信息价值以及安全支付等特征而迅速 被用户接受,但其缺点也同时存在,最大的缺点就是房主临时拒绝提供房间导致的费用结算以及 为租房客带来的重新寻找房源的麻烦等。可见,互联网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介商的逐 渐消失;不同于“传统中介”的中介的出现(比如 Airbnb);使得直接接触最终用户与消费者成 为可能;提供可以快速传播的可靠的信息;实时支付问题的解决;便利性与灵活性增加等。

   与此同时,这种商业模式也面临着重要的制度障碍。Cannon 和 Summers 在《哈佛商业评论》 上的一篇文章中明确指出,管制始终都会是共享经济企业未来增长的最主要障碍。该文章还从共 享经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减少这些障碍的方法,比如主动与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而不是等管理 部门找上门来时再被动应对、对管理部门提出的有关安全以及隐私等方面的担忧要积极回应、用 数据向管理部门证明自身对社会以及国家的巨大益处、积极寻求最好的管理方式并与管理部门分 享等等。Moseby 以 Airbnb、Uber 等平台为例,探讨了消费者法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众多帮 助启动 P2P 平台的法律的通过。可见,针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遇到的制度障碍以及其应对措施 的研究,是该研究领域里的重点内容。

   另外,在针对 Airbnb 与 Uber 运作模式进行研究的文献,出现最多的词汇正和用 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相关文献经过检测之后的结果一致,即“共享经济”与“社交网络”,而在国外相关 研究中,“社交网络”一词主要与解决信任问题挂钩。本部分内容将在本文第四、第五部分进行 进一步的综述与阐述。

   3. 影响


   共享经济是一种围绕私人资产共享的可持续的经济系统,它会对现有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Zervas, Proserpio 和 Byers 以 Airbnb 为例提供了经验证据,发现其确实通过抢占市场份额对市场 上的住宿短租行业造成了重要的冲击。Priceonomics 在 2013 年的一个研究中给出了具体的数据, 即与传统旅店价格相比,Airbnb 平台上的选择可以帮助住房者节省 21.2%-49.5% 的成本。与此同 时,房源提供者也有机会每年赚取几千美元的额外收入。Zervas, Proserpio 和 Byers 在其研究中以 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为例分析了 Airbnb 的增长情况与影响,计算结果显示,Airbnb 市场供 给每增加 1%,相同市场内的旅店整体收入就会降低大约 0.05%。

   除了行业层面的冲击,在国家与社会层面,此种商业模式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论。2015 年的一 篇由奥巴马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 Princeton’s Alan Krueger 参与合写的文章①以 Uber 的内 部数据为基础,发现了 Uber 模式对“合伙人司机”的明显好处,以及其为成千上万的工作者提供 的新的经济机会。该文章进一步指出,Uber APP 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其为消费者带来了比传统出 租车调度系统更低的价格从而刺激了大量的对乘车服务方面的需求,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对有资 格提供乘车服务的工作人员的需求,从而潜在地提高了所有拥有此技能的工作者的收入。Cohen 和 Kietzmann 还提到 Uber 这种乘车共享模式也会对缓解城市内部交通阻塞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起到 良好的作用。但是,美国进步中心 2015 年的一份报告②注意到了正在英国引起激烈争论的“零小 时合同”这种新型雇佣方式并认为这种不确定的情境式的雇佣将导致对工作者的剥削。虽然这种工 作可以为工作者提供灵活的工作方式并带来额外的收入,但当这些工作成为一些工作者的唯一收入 来源而平台又不能提供相应的福利和保障时,这些成本就只能由国家和工人自己来承担。

   三、国内有关 Airbnb 与 Uber 模式研究现状


   美国 Drexel 大学陈超美(Chaomei Chen)教授开发的基于 JAVA 平台的信息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 作为文献计量学方面最先进的分析工具之一,是一种能够在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 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的通用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属于多元、分时、动态的第二代信息可视化 技术。本文使用 CiteSpace 对国内有关 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研究进行关键词与术语检测,以识 别国内 Airbnb 与 Uber 现象研究的集中点与现状。

   首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搜索框输入“Airbnb”关键词进行全文搜索,得到 150
篇中文文献,这 150 篇文献的时间区域集中在 2010 ~ 2015 年。使用 CiteSpace 软件对这 150 篇文献进行关键词与术语检测,得到表 1 所示结果。

          表 1 关键词与术语排序
LPV~P6B%GGCOTJAOI)9B~GP.png

① Princeton’s Alan Krueger 参与合写的文章网址如 下:https://s3.amazonaws.com/uber-static/comms/PDF/Uber_Driver- Partners_Hall_Kreuger_2015.pdf
② 美国进步中心 2015 年的一份报告网址如下:https://www.americanprogress.org ... /2015/01/15/104266/
report-of-the-commission-on-inclusive-prosperity/

   从表 1 可以看出,引用次数最高的除了表示 Airbnb 所属行业的“房屋租赁”之外,居于第 二位的是“分享经济”,其次是“Airbnb”自身,接下来是 “社交网络”。在根据中心性进行的 排序中,“社交网络”、“闲置资源”、“O2O”等也属于具有明显中心性的词汇。

   然后,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搜索框输入“Uber”进行全文搜索,得到中文文献 1 004 篇,考虑到 UBER TECHNOLOGIES,INC. 这家公司是 2010 年 8 月才成立的并且 uber 同时是一个德 语词汇,笔者通过手动剔除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 377  篇作为样本,最终得到的文章的时间区域集中在 2012 ~ 2015 年。使用 CiteSpace 软件对这 377 篇文献进行关键词与术语检测,得到 如图 1 所示的关键词与术语聚类分析图谱。从该图谱中可以看出,聚类 7、聚类 8、聚类 10 都 提到了“分享经济”,而且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对现象进行解读,涉及该模式背后的理论探讨尚没有明显的表现。
0KAZ6GR~[T{J9FY7QKMDN}0.png
     图 2 国内有关 Uber 模式文章的关键词与术语聚类分析图谱

   因此,国内关于 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研究基本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 Uber 的研究更多 的是对该现象的描述与探索,而对 Airbnb 的研究开始触及共享经济、社交网络、闲置资源以及 O2O 等内容。

   四、共享经济

   1. 理解共享经济概念
共享经济的雏形最早应该追溯到经济学家 Felson 在其 1978 年的一篇文章中所讲到的合作消 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这个概念。Botsman 将合作消费定义为一种由网络技术驱动的使 得从空间到技能甚至车辆等资产能够在以前从未有过的范围基础上,以从未有过的方式进行共享 与交换的新的社会与经济系统。这些新的系统使得以前难以得到或者不方便得到的资产变得更加 容易获取。
   Benkler 则早在 2004 年就正式给共享商品给出了定义并以汽车合用组织③与分布式计算④为

   ③ 汽车合用组织(Carpooling):一种乘车共享的形式,可以在减少通勤费用和汽车尾气排放的同时不改变出行的方式。
   ④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方法,和集中式计算是相对的。有些应用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 才能完成,如果采用集中式计算,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完成。分布式计算将该应用分解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配给多 台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样就节约了整体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例提出了一个解释有关大规模共享私人排他物品有效实践的框架,并运用以信息为主要考量对象 的比较交易成本分析与动机多元化分析,来研究什么情况下在再次分配多余资源和功能的时候, 社会共享模式与二级市场模式相比更优。换句话说,该文章将这种共享或分享的经济生产模式与 市场和科层等级制(比如企业、政府等)并列起来,并认为其作为介于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 经济生产模式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这与 Granovetter、罗家德 等人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Nadler 系统地对共享经济是什么以及将走向哪里进行了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的综述与进一步探索。Nadler 指出,这里的共享与纯粹的分享(Pure Sharing)概念不同,纯粹的分享是不涉及交易的,而这 里的共享是与闲置资源有关的交易。其次,Nadler 也针对共享经济的出现总结出了四大原因:新 技术进步、近几年的国家以及全球的经济环境、公众对环境恶化问题的更深认识、逐渐增长的社 区参与需求。

   2. 共享经济相关的商业概念分类


   Gansky 将各种各样的商业概念(business concepts)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全网”(Full Mesh)模式,企业拥有资产并试图通过被网络技术简化了的各种交易方式比如在线租赁交易等 获取利润;另一类是“从自行拥有转向网格分享”(Own-to-Mesh)模式,由第三方建立一个平台, 将拥有各种商品与服务的个体连接起来并对所有的参与者提供一定的激励。本文所研究的 Airbnb 与 Uber 模式就属于“从自行拥有转向网格分享”(Own-to-Mesh)模式。

   除此划分之外,Botsman 和 Rogers 进一步对共享经济形态里运作的商业概念进行了区分, 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s),即使得私人拥有的物品得以 进行 P2P 分享或出租的服务,重点不在于资产的所有权而是交易的类型;二是“再分配市场”
(Redistribution Market),即利用社交网络与在线平台完成已经用过的产品的再次售卖与交换,
重点在于用过的资产的交换;三是“合作生活方式”(Collaborative Lifestyles),即允许个体分 享时间或专长等非物质资产的平台,比如 TaskRabbit。

   另 外,Owyang, Tran 和 Silva 将这种新兴的经济模式称 为“合作经济”(Collaborative Economy)并对其中包含的价值链与商业模式进行了如图 3 所示的分类:作为一种服务的公司;
~ND$Z41$~1G_C{EQKS@]E.png
        图 3 合作经济价值链框架图


   催发一个市场;提供一个平台。

   3. 认识共享经济的负面效应


   Malhotra 和 Van Alstyne 对共享经济的负面效应进行了一些列举,一是短期住客可能因为个 人素质、生活习惯等与房主发生冲突而造成一些坏的影响;二是短租的有利可图可能会影响长 租市场的供给,对一部分需要长租的低收入群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三是网络评论的不真实性是 在线声誉评定的重要障碍,就好像淘宝上的“刷单”、“同行恶意诋毁”、“网上对骂”等现 象;四是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品质的基本保证是缺乏的,这也是现如今共享经济模式之所以 面临严重制度障碍的最主要的原因;五是共享经济带来的自由职业者未来福利保障缺乏的问题; 六是过多的共享或分享带来的版权纠纷问题;七是当交易双方发生严重冲突时,平台究竟应该 负多大的责任。

   共享经济带来的这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是理解共享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消除或者减弱 这种负面效应以更好地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学术与实践领域关注的重要内容,比如学者 Cohen 和 Kietzmann 就以移动共享⑤领域为研究对象,运用代理理论探究了为保证实现可持续移 动(sustainable mobility)这个共同的目标,服务提供者与当地政府之间的最佳关系状态。

   4. 社交网络与信任问题


   Williamson 在 70 年代中期系统地阐述了市场与层级两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差异并用交易成本 来解释二者的选择问题。到了 80 年代中期,Granovetter 论证了社会关系的普遍存在以及它对市 场与科层组织问题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经典的“嵌入理论”(Embededness)。在以上基础上, 罗家德 提出了如图 4 所示的交易成本——镶嵌解释架构,在 Williamson 交易成本解释架构的基 础上增加“信任”这个维度作为经济组织形式选择的基础条件,并将“网络”作为介于市场与层 级之间并与之并列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提出来。本文认为,Aibnb 与 Uber 模式就是以建立 在社交网络基础上的信任为关键因素而出现的一种“网络”经济组织形式。
_CEE}7VP[(7K2I~5H]N)H]Y.png
⑤移动共享(Shared Mobility)主要是指 carsharing, ridesharing, and bike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Airbnb 社交网络 Uber Ber Air 共享经济 社交网络 Airbnb Uber 武汉大学

沙发
期业 发表于 2016-6-2 16:41: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社交网络”这个名词由 Barnes   最早提出,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 邮件。至今为止,社交网络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早期概念化阶段——SixDegrees     代表的 六度分隔理论;结交陌生人阶段——Friendster    帮你建立弱关系从而带来更高社会资本的理论;娱乐 化阶段——MySpace    创造的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的理论;社交图阶段——Facebook 复制线下真实人际网络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理论;云社交阶段——云台分布式网际社交理论;共 享经济阶段——基于社交网络建立信任的 P2P  新型商业模式。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网络社交不仅 仅是一个推动互联网向现实世界无限靠近的关键力量,更是一种新潮的商业模式。社交网络涵盖以 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 这其中的任何资料与信息都可以为人们之间建立信任并产生现实中的交易而服务。

   Botsman 和 Rogers 明确指出社交网络对于在共享经济中建立信任的重要性。社交网络使得 交易双方可以直接进行沟通并通过一些社交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判断交易双方的信用情况。从某种 程度上讲,社交网络使得信任更容易建立起来,节约了交易成本,促进了交易的完成。Airbnb 就 是通过利用社交网络确认房源提供者的身份信息、建立房源提供者与房客双方的评级系统、建立 可以提前进行沟通的信息系统等过程来增加用户之间的信任,同时,Airbnb 还会管理每一笔交易 中所涉及的金额并为每一份订单提供最高达 100 万美元的保险赔偿金额。

   在一个 TED 演讲⑥中,Rachel Botsman ⑦提到了与互联网相关的三大信任浪潮:第一大浪潮
是当人们对在线分享信息感到可以接受的时候,这一浪潮因为社交网络的出现被强化了;第二大 浪潮是指当人们开始信任电子商务中的在线支付系统的时候,这一浪潮也与创业者们想出“第三 方支付”这样的制度安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三大浪潮也就是当前的信任状况,人们可以根 据情况接受与完全陌生的人发生在线甚至线下的联系。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出现正是得益于这 第三大信任浪潮的出现,信任问题始终是共享经济模式发展的瓶颈问题,而社交网络又在解决信 任问题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总结以及展望

   1. 总结
   关于 Airbnb 以及 Uber 这类模式的未来,积极、中立以及消极的态度都存在着。美国社交媒体 分析平台 Netbase 比较了旅游食宿领域里消费者的品牌热情,发现 Airbnb 无论是在情感维度还是热 情维度都是表现非常良好的,在热情维度,Airbnb 甚至是分值最高的,足以见得消费者对 Airbnb 模式的信心。Zervas, Proserpio 和 Byers 也指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 Airbnb 模式抱着积极的态度, 一些批评家也在不断强调不合作者所带来的负面的外部效应。除了这些负面的外部效应,还有之前 已经讨论过的各种制度障碍、可能的版权纠纷问题等,都成为一部分人对 Airbnb 以及 Uber 模式持 消极态度的理由。另外,许多行业内的人士则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持中立态度,比如全球领先的 酒店管理集团 Accor 的前首席运营官 Michael Flaxman 就认为 Airbnb 的出现只是休闲领域里的一个 方面,代表了一个利基产品,并不能和主要的传统的酒店行业的服务与声誉相竞争。

   无论学术界与实践界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未来所持态度如何,其如火如荼的发展现状都
⑥ TED 演讲视频地址:http://www.ted.com/talks/rachel_ ... orative_consumption
⑦ Rachel Botsman 目前在牛津大学 Saïd 商学院教授与协作消费相关的 MBA 课程,她认为共享经济对上百万的工人来讲 都是有益的。

   无法躲开各界的注意力。本文基于共享经济与社交网络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相关的国内外研究 进行了综述。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出现是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其背后的共享经济模式以及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信用问题是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点内 容。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方面帮助研究者了解现阶段有关 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以指导进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为实践者尤其是打算在此 领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创业者提供众多可参考的问题解决思路。

   2. 展望

   从现阶段的众多文献里可以大致窥见针对 Airbnb 与 Uber 这类共享经济模式的未来可能的有 意义的研究方向。首先是 Sacks 在其一篇有关共享经济的文章中提到了共享经济对政府以及金融 制度带来的挑战,主要在于共享经济模式使得许多的经济活动难以测量,从而使得一些国家层面 的数据变得失真而缺乏参考意义。另外,Edelman 和 Luca 以 Airbnb.com 为例检测了在线短租市 场上存在的种族歧视情况。通过检测发现,非黑人出租者比黑人出租者在同等的房间质量上平均 收取大约多 12% 的费用。因此,为了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以最大化其为国家以及整个社会 带来的利益,伴随共享经济而来的制度挑战、负面效应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必将成为未来的研究 重点。
其次,关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具体运作,Sundararajan  提到的“平台文化”可以成为未来研究 的一个方向,为了提供一致的符合平台品牌的服务与产品,建立一种“平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被平台上每位提供者共享的文化将塑造他们独一无二的能力并指引他们的行为朝更加合适和 符合平台文化的方向发展。于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平台会需要建立不同的“平台文化”,这 些不同具体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平台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些都将成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 问题。另外,受到共享经济模式冲击的同行一方面要求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  Airbnb    以及 Uber    等平台的管制以克服这背后的税收以及卫生、安全等相关标准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也需要采 取其他更有力的战略措施来应对此等冲击,比如收购,就像 Avis Budget Group 对 Zipcar 的收购一样。 但是,这其中又有着重要的区别:Airbnb 与 Zipcar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Airbnb 并不像 Zipcar 一样拥有其车辆的所有权,而仅仅是一个平台。因此,关于同行如何应对 Airbnb 以及 Uber 这类 竞争者的强大冲击,也是一个值得进行更加深入探索的问题。

   最后,一个新的现象的出现总会引发对传统理论的进一步检验与反思甚至修正。Fréry, Lecocq, Warnier 和 Strategy 明确指出了 Airbnb 以及 Uber 模式对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 Airbnb 允许人们利用自己多余的空房间或资源赚取额外的收入,这种大规模的普通资源通过一种 平台商业模式进行流动带来的价值,将超出传统战略管理理论中所强调的一部分有价值的、独特 的、难以模仿的战略资产所带来的价值。因此,对于共享经济模式背后的理论探讨,将是未来学 术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1]  Sundararajan A. Peer-to-peer businesses and the sharing (collaborative) economy: overview, economic effects and regulatory issues[J]. Written testimony for the hearing titled The Power of Connection: Peer to Peer Businesses, January, 2014.
[2]  Nadler S S N. The sharing economy: what is it and where is it going?[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
[3]  Cohen B, Kietzmann J. Ride On! Mobility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Sharing Economy[J].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14, 27(3): 279-296.
[4]  Gansky L. The mesh: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haring[M]. Penguin, 2010.
[5]  Grzunov J, Zekanovi -Korona L. Evaluation of Shared Digital Economy Adoption: Case of Airbnb[C]//MIPR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37; 2014). Hrvatska znanstvena bibliografija i MZOS-Svibor, 2014.
[6]  Cannon S, Summers L H. How Uber and the Sharing Economy Can Win Over Regulator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4, 13.
[7]  罗家德 . 中国人的信任游戏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
[8]  Zervas G, Proserpio D, Byers J. The r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Airbnb on the hotel industry[J]. Boston U. School of Management Research Paper, 2014 (2013-16).
[9]  Felson M, Spaeth J 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78, 21(4): 614-624.
[10] Botsman R, Rogers R. What’s mine is yours[J]. The Rise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2010.
[11] Benkler Y. Sharing nicely: On shareable goods and the emergence of sharing as a modality of economic production[J]. Yale Law Journal, 2004: 273-358.
[12]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481-510.
[13] Gerber E M, Hui J. Crowdfunding: Motivations and deterrents for participation[J].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TOCHI), 2013, 20(6): 34.
[14] Botsman R, Rogers R. What's mine is yours: how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is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M]. London: Collins, 2011.
[15] Owyang J, Tran C, Silva C. The Collaborative Economy[J]. ALTIMETER http://www. slideshare. net/Altimeter/the-collaborative-
economy, 2013.
[16] Malhotra A, Van Alstyne M. The dark side of the sharing economy… and how to lighten i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4, 57(11): 24-27.
[17] Williamson O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J]. New York, 1975: 26-30.
[18] Barnes J A.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M]. Plenum, 1954. [19] Sacks D. The sharing economy[J]. Fast company, 2011, 155: 88-93.
[20] Edelman B G, Luca M. Digital discrimination: The case of airbnb. com[J].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NOM Unit Working Paper,
2014 (14-054).
[21]  Fréry F, Lecocq X, Warnier V, et al. Competing With Ordinary Resources[J].

Review of the Airbnb and Uber Models based on Sharing Economy and Social Networks
Wu Guangj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strongly encouraging peopl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make innovation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popular Airbnb and Uber models. The abroad related research is reviewed in detail and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actuality is detected based on CiteSpace. The emergence of Airbnb and Uber models is the result of technology,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al factors’ co-function. The sharing economy models and trust problem based on social networks behind the Airbnb and Uber models are the key content concerned by both the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This paper aims at helping the domestic researchers to cat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to guide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would also give some insight to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do some innovations practically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Sharing economy; Social networks; Airbnb; Uber

﹝责任编辑:冯艳玲﹞




使用道具

藤椅
waiwjm 发表于 2016-6-2 16:51: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相关主题的可以看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6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