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 2

[其他] 结婚,生孩子,考注会,这就是我的经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5粉丝

博士生

2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6 个
通用积分
0.0003
学术水平
5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1560 点
帖子
153
精华
0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3-14
最后登录
2017-5-1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谈谈我的注会考试经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介绍一下本人情况,95年商专财会专业毕业。当年商专的录取线不算低,跟重点高中持平。这样看来,我的考试经历注定成不了“零基础过注会”或是“一个学渣的逆袭”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的励志故事。

1、决心考注会是在我中专毕业4、5年后,此时的我已经完成电大的大专学业,学得也是财务会计专业,呆在一个中小型国企里登着费用明细账。每天干着记账的活,每月领着一笔少得可怜的薪水,对此,我耿耿于怀,一心思量如何摆脱半个啃老族身份。

某次闲聊,一个朋友告诉我目前做会计的可以考一本证书,据说含金量很高,考过后工资待遇是赶赶往上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年,我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他口中的CPA考试。

事后,回想起来,这件事上我属于财迷型的行动派。不仅自动屏蔽友人交谈中关于此证书如何难考的言论,也未细究考上后到底怎样加工资、让谁给我加这种需要很强可操作性的问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踏上我的CPA考试之旅。现在回想,当个行动派也是有好处的,当初如果了解太多,就产生畏难情绪,顾虑太多,则容易错失良机。

第一年,报了《会计》、《经济法》。同年,我还有一场初级职称考试,我的计划力保初级,注会考试为辅。随着初级职称备考的推进,发现时间安排不过来,结果只买《经济法》教材,《会计》连课本都没买就放弃。

头一年的备考情况是这样的:进考场时,教材还有两章节未看完,属于一遍也没看过那种。当然,前面章节复习还算认真的。此外,还吃着初级职称备考《经济法》的老底,我以打酱油的身份进了考场。

考试成绩公布,非常令人意外70多分通过。欣喜之余,让我产生注会考试也没传说中那么难的错觉。后来我才知道,《经济法》之所以能过是因为它是几门考试科目里最简单的,并且它与其他几门课程几乎无关联。但当时我没意识到这点,这个意外事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信心大增的我,在接下来一年里,一口气报了余下的五门。

于是,第2年成为我注会考试最艰苦的一年。那一年,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有相对空闲的几个月时间,初级职称已经考过了,可谓一心备考注会。五本教材、一本很厚的习题集,是我备考的材料。没有报培训班,身边也没找到同道中人,有点孤军备战的悲壮感。订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为了表决心贴在房间的墙上,小私心是想以此争取家人支持,取得不干家务活的豁免权。接下来是按部就班努力照计划复习的日子。

2、多年以后,尤记得第一次翻开《会计》书的情形:趴在书桌上,逐字逐句研读,做了许多记号,第一次觉得自已像个做学问的人。到了长期股权投资那章节,公允价值,减值准备,权益法,基础薄弱的我被绕得头昏脑胀,云里雾里。奇怪每个词我都明白它的含意,串成一句话,就不知所云。没法子,只好的把不懂得地方打上记号。

第一遍学习花了些时间安慰自已,不求甚解,带着疑问艰难前行。看完一章,做一章习题。到了做习题时,更让人沮丧,几乎都不会。干瞪眼,瞪了一阵子,觉得不是法子。还是找出书后标准答案,把习题全部当例题做,同时边做边返回书本找相关知识点。还有一些是连标准答案都看不懂,只好连习题集都打上记号折起来。

到第2遍复习时,我还是采用抓住教材,结合习题的办法,只是这遍知识点抠得很细,因为注会考试特点就是难度大,考得细,题量大。又重新做一遍习题。发现好些原来会做的题目已经又忘记了,只好采取老办法,看标准答案,回到教材巩固相关知识点,并将此部分做上难点标记。第2轮复习中,给我增强信心的是,发现一部分原来不懂的考点,豁然开朗,悟出其中奥妙。

到了第3轮总复习,书本上打折的页数已经少了许多,表明我不明白的已经越来越少,有种“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感觉。书本上画满各种标记,重点部分用绿笔标出来,整本书绿油油的。翻开滚瓜烂熟的课本,基本知晓哪个章节,有哪些考点,可能考的题型。做了近三年的考试卷,同时,又将习题中有标记的抽了部分做了一遍。其他各科,不外如是。

等到临考前一个月,我发现一个可怕的弊端。四门科目的内容太强大,要掌握的考点,又都是我在近几个月内新掌握的知识,它们在我的脑子里搅成一团浆糊,顾此失彼。当时,一直想着如果考试时间能一周考一门,间隔开来该多好啊。上周某某科的题还都会做来着。这周又晕了。

3、第2年考试情况是这样的:进考场除了会计题量太多,最后一题没完成,其他反正都做出来。至于对错很茫然。考完一科,忙着临阵磨枪,准备下一场。全部都考完,有种解脱的感觉,立马各种犒劳自已,各种补眠,各种玩,我想我一定是累惨了求补偿。待到公布成绩日,忐忑不安。结果一查五门全没过,而且分数全轧堆在52分至59分之间,欲哭无泪,各种后悔。

付出这么多,颗粒无收,实在不甘心。成绩虽让我吐血,也带给我希望,好像你摘果子,虽然够不着,但只差一点点的高度,你就会像打了鸡血,找梯子,搬凳子,削竹竿、练跳高各种努力,不会瘫倒在果树下,喃喃自语“这果子酸的,一定是酸的”。无悬念开始第3年备考。这一年谨慎地报两门,过了。第4年过了余下三门。总算全科通过注会考试。

这场跨越数年的考试,伴随了我人生中很多重要时刻。这几年里男朋友变成老公,孩子也出生了。其中一年,我是顶着7个多月的孕肚上的注会考场。这个段回忆还是满励志的。

4、我的备考经验:

1)、排除一切外在诱惑

完成报名后,尽早拿到崭新的教材和辅导教材,看看目录,做好长线作战的心理准备。告诉亲友、对象,最近需要闭关复习,谢绝所有娱乐、社交活动(只是声明而已),尽量让家人支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活作息安排、监督你的学习。家人的支持将会是你未来几个月最大的动力。

2)、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科目内容制定总体复习计划,确定milestone,何时完成第一遍学习、何时做完第一遍习题,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复习内容包括哪些、等等;明确自己 可确定的复习时间,按照复习内容和复习时间制定具体复习计划,具体复习计划的复习时间应当比预计可复习时间少20%左右。

3)、 充分利用空闲时间

根据复习计划,调整作息时间,无论是在职还是学生,都应当明确各个复习阶段的生活作息。尽可能在一个时间段保持一致的学习时间段。 充分利用早上起床后、晚上下班(下课)之后的时间,几乎所有人都能保证4~5个小时的可复习时间,如果时间利用率达到80%,那么有效复习时间将会达到 3~4个小时,持续3个月,工作日就能有180~240小时的复习时间。而周末即使每天复习6个小时,3个月仍然能有6*2*4*3=144小时的复习时 间,合计超过300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至少能保证3个月复习通过1~2科考试的通过。

充分利用整段的复习时间,更要利用碎片时间复习。 在坐车、等车、午休时,可以听听之前听过的课件,回忆相关要点(特别适合经济法和战略,这种老师讲课碎碎念的科目)

4)、坚持,坚持,坚持

学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内容多、时间长、难度高是CPA考试的特点,但是好的开始就是成 功的一半。做题时,以掌握知识要点为主,大题可以少做一些,一方面留着以后复习做,另外很多题都是有联系前后章节的,不适合初学者做。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CPA吧,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这就是我 生孩子 Milestone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期股权投资 财会专业 财务会计 初级职称 可操作性 励志故事

沙发
lksummer 发表于 2016-6-29 08:27: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恭喜过~~向楼主学习~~

使用道具

藤椅
dbwin 发表于 2016-7-1 08:11: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恭喜、励志~~向楼主学习~~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ck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1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