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研智库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可穿戴的健康产品与智能手机一样渐渐由少数精英人士或极客们手中的玩物,变成大众生活中的必备品。智能手机满足的是人们随时、随地、随意获取和分享信息的需要,而智能可穿戴的健康产品也许在即将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显得更为重要——毕竟它满足的是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绝对是最基础的部分。
如Nike+FuelBand、Jawbone Up、Withings Pulse和Misfit Shine等主流产品风靡世界,与健康有关领域的产品具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014年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达到15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4.9亿元。2015年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年预计增加达9,200万台,2020年将达到1.53亿台。
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医疗将会是其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其次则是健身和信息娱乐行业。尽管现下GoogleGlass、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的信息娱乐产品十分火热,但它们仍处在样机或概念阶段,更多切实应用还是在医疗健康和运动健身方面。
2012年,我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到2017年时,该市场规模将接近50亿元,可穿戴设备被视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新增长点。
跨国企业是领头羊,英特尔、谷歌、facebook、苹果、三星等都在发力,可穿戴设备未来几年会有更迅速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也在争抢先机,如,百度推出手环抢占市场,市面上已有针对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的可穿戴产品。各厂商虽然初步切入不同的细分应用领域,但实用的、革命性的产品还比较缺乏。可穿戴产品也要有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足够推动力,才能成为核心产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可穿戴设备迟早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深圳是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全球可穿戴产品,80%左右是在深圳生产制造的。拥有从传感器、柔性原件、终端设备、交互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华为、中兴、宇龙等龙头企业在国内率先推出智能手表、健康配件等可穿戴设备,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