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angyong
3508 20

一个帖子,两种遭遇 [推广有奖]

  • 1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5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96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152 点
帖子
137
精华
0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0
最后登录
2016-3-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办的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和人大经济论坛分别发表了内容一样的帖子,却很快受到了不同的待遇。很有意思,请大家看看。

原帖内容: 用马克思的话评一评汪丁丁 这是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评论蒲鲁东的一段话 “把这个方法(黑格尔的绝对方法)用到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上面,就会得出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换句话说,就会把人所共知的经济范畴翻译成人们不大知道的语言,这种语言使人觉得这些范畴似乎是更从充满纯粹理性的头脑中产生的,好像这些范畴单凭辩证运动才互相产生、互相联系、互相交织。请读者不要害怕这个形而上学以及它那一大堆范畴、群、系列和体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07页

在中国经济学教学科研网论坛发的帖子和管理员的删帖消息: 用马克思的话评一评汪丁丁 昌用 0/73 2005-9-29 19:36 | ------ 在2005-9-30 8:22:28,管理员给您发送的消息! 消息标题:帖子《用马克思的话评一评汪丁丁》被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yes

在人民大学经济论坛上发的帖子和管理员的奖励消息: 马克思"评"汪丁丁 changyong 0/6 2005-9-29 19:39 | changyong 在2005-9-29 20:23:50,空中的羽毛给您发送的消息! 消息标题:系统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发表的帖子《马克思"评"汪丁丁》因有见地而被奖励用户,且进行了金钱50,经验50,魅力50的操作以下为操作者给您的附言:以后还请更详细的论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30 18:11: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changyong 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经济学 帖子 遭遇

沙发
uibe 发表于 2005-9-30 18: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马克思评蒲鲁东跟列宁评老托、鲁迅评陈西滢那样刻薄的要命。dingding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的,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臧否不一。老兄大概讽刺的意味比较强,遇上个dingding的粉丝的管理员自然在劫难逃啦。

Your Potential, Our Passion.

使用道具

藤椅
changyong 发表于 2005-9-30 20: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讽刺是有一些啦。因为年轻的时候为他耗去不少精力和热情,费了很大劲,发现什么都没学到,就像有些粉丝一样,搞不懂才崇拜。这几年踏踏实实看点书,发现很多道理都很简单,有人把它说得复杂了。

理智点说,我也是针对他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评论就是针对他的这种思维方式而言的。这种方式从抽象到抽象,玄之又玄。但是,蒲鲁东最后还是拿出了自己的主张,而汪教授最后连自己都惧怕了,怀疑一切现实。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上有篇文章,说他不敢教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从抽象中看不到确定的未来。但是,他敢于教别人的孩子,中国最优秀的孩子们。他们崇拜他,但他并不以对自己孩子那样负责的态度对待这些粉丝。

http://ccer.pku.edu.cn/cn/ReadNews.asp?NewsID=5074

使用道具

板凳
hyloo 发表于 2005-11-14 18: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因为他从抽象中看不到确定的未来
旧帖再看。

使用道具

报纸
hyloo 发表于 2005-11-14 18: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帕金(1992年)将宏观经济理论家比作登山者。这个比喻很有用。我们已经看到,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学景观,不同的登山队(学派)是如何攀登宏观经济学之山的。但是,没有一个参赛者看到过这座山的山顶。它一直出于云遮雾罩之中。每一个队都对自己看地图的本事十分自信,都决定从不同的路线登山这座山,都确信他们已经找到了通向顶峰的最佳路线。在攀登过程中,各登山队常常发现他们会在不同路线的交会处相遇,但在简短地交换信息之后又分手了。在除去尘霜的时候,各队还可能会偶然看见遗留在野径中的先驱者们的遗迹。有时一个队员走失了,再也找不到踪迹,或者加入了攀登速度看来较快的另一队中。有些路线后来被证明为死路,但这也是有用的信息,因为各队会明白不用去尝试那些路线。有时一个队宣称已经登上顶峰,但在云开雾散之后,随即发现,还有更高更险峻的山头需要攀登。所有登山队都一直受到雪崩即不利的经验证据的威胁,担心被它冲下山去。尽管那些留在大本营中的人努力设法与本队保持联系,这种联系也常常中断,因为在前进的道路上,往往有着料想不到的障碍,各队不得不改变路线。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5641-1-1.html&page=1
希望ch带一队人马登山去。

使用道具

地板
changyong 发表于 2005-11-14 19: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把我的旧帖淘出来了,不过不是很了解hyloo的寓意,如能直说,当谨慎考虑答复。

使用道具

7
hyloo 发表于 2005-11-14 20: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我的基本观点如5楼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希望ch带一队人马登山去。 2对changyong一些发帖中看,我们对马克思/思维方式观点的有相当多的相同理解。 3changyong说走第2条路,而我在学习中基本走的是第1条路,两条路可能很有相互参照的益处,所以请changyong将学习马克思理论时的一些体会多讲一些,当然是方便的时候。 4少能见到changyong这种观点的上网者,曾在帖中说过是搞理论的,想多受益而已,无他意。 5关于创新难的一帖是说一个猜测,也因为很久未见changyong深入细节一点的帖,想直接受益于您的发言。

使用道具

8
hyloo 发表于 2005-11-14 20:0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5楼多数文字的话是因为您的5条道路帖和这段话有些联系而转来,我是将自己(和老兄)比作登山者而说的。

使用道具

9
changyong 发表于 2005-11-14 21: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hyloo在2005-11-14 20:02:45的发言: 1我的基本观点如5楼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希望ch带一队人马登山去。 2对changyong一些发帖中看,我们对马克思/思维方式观点的有相当多的相同理解。 3changyong说走第2条路,而我在学习中基本走的是第1条路,两条路可能很有相互参照的益处,所以请changyong将学习马克思理论时的一些体会多讲一些,当然是方便的时候。 4少能见到changyong这种观点的上网者,曾在帖中说过是搞理论的,想多受益而已,无他意。 5关于创新难的一帖是说一个猜测,也因为很久未见changyong深入细节一点的帖,想直接受益于您的发言。

基本上,我也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不打算以坚持马克思的某种理论为出发点,甚至可以说现阶段的主要精力花在了反驳马克思的理论上了。

我对马克思经历了信仰、怀疑、怨恨、同情、理解、同感的多个阶段,而且往复有几次,到目前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发现马克思那里有相近的看法,因此才认为自己算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研究中,我反对先信仰再理解的学习方式。据我理解,马克思也是坚决反对这种学习方式的。不幸的是这种方式确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主要方式。

中国理论界有个奇特的现象,表面上马克思主义者们与实证经济学斗得不可开交,但有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却把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当作靠山。你提及的那种登山运动我感觉引申自这种方法论。

由于教条主义者长时间坚持凝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落后太多了,在经济学方法论上几乎没有多少进步,在他们坚持劳动价值论阵地的时候,更重要的方法论阵地早都被实证主义占领了。可悲啊!

证伪主义方法论的神髓与新古典经济学相似,都是竞争条件下的个人行动,只不过后者是为自己物质利益,前者为自己理论的真理性。马克思的方法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决不是证伪主义的同路人。

我并不把新古典理论和证伪主义方法论视为敌人,但我认为,它们压倒性的理论优势,正在使我们丧失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中国有句老话:欲速则不达。愈想创新,则创新愈不可得。索性忘了创新,只是快乐的学习、实践、思考,让自己的头脑一天天自由起来。有了自由的头脑想不创新也难!

使用道具

10
hyloo 发表于 2005-11-14 23: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未读原著前我对马克思是敬仰,第一次读到原著时完全看不懂,是从不解到要求发展和怀疑、直至怨恨阶段,读原著找到了同感是最近的事;在现在的学习中,也觉
得反对和支持马克思的人中(仅从我有限的读书范围和网络统计)有很大部分人存在你说的那种现象,难怪会从您的帖中找到共鸣点。

从我5楼的“登山运动我感觉引申自这种方法论”,倒是我意想不到的;因为我正是从类似5楼所述的登山运动中逐渐回归到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这种回归,也是我基本上走第一条道路的原因。

稍微修改你原话的几个词,就是我的看法-------

我也不把新古典理论和XX主义方法论视为敌人,但我认为,它们压倒性的话语优势,正在使我们丧失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总的说来,我不会忽视或说关注经济学主导下的利益归属,从历史和当前两个方面,因此可能算是实证主义吧。



“索性忘了创新,只是快乐的学习、实践、思考,让自己的头脑一天天自由起来。有了自由的头脑想不创新也难!”

呵呵。快乐,我也喜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5 0:08:12编辑过]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