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jmyx
3116 3

人才成长规律 三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博士生

2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190 个
通用积分
1.3627
学术水平
4 点
热心指数
13 点
信用等级
4 点
经验
1885 点
帖子
273
精华
0
在线时间
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14-10-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九、聚焦成才规律
这个规律表述为:在依据自己的最佳才能,选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需要过滤信息,集中精力,目标始终如一,犹如凸透镜可以使万千条阳光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精神世界的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聚焦效应之下才能形成突破性的成才能量。
这条规律是科普作家叶永列同志首先提出来的。实现聚焦效应的内在控制力可以称之为“聚焦意志”。聚焦意志贯穿在潜人才长期艰苦的劳动中。
世界上很多著名人才,都对“聚焦”在他们成才过程中的作用作过形象、动人的论述。
著名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说:“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就来。”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劝告一个爱好广泛而收效甚微的青年实行“精神聚焦时,曾经拿出一块放大镜示范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去试试,就像这块头镜一样。”而法布尔本人正是一位聚焦成才的科学家,他年轻的时候,就曾一动也不动地仔细观察昆虫达几个小时。
    聚焦,首先是“识”的问题。一要认识自己的最佳才能之所在,二要认得准成才目标。不能否认,世界上有少数天才和才能很高的人物,他们在不少领域都能做出杰出的创造;但是就智力常态分布情况看,多数人需要“聚焦”才能成才。
聚焦可以分级进行,焦点可以逐步缩小,亦可反向放大。初学者,焦点宜小,眼界宜宽,基础宜实。善聚焦者,也善移焦,一旦认准,则全力以赴,突破一点,取得经验,触类旁通,全局皆活。
                     摘自《王通讯人才论集》  第一卷  P2252254     十、协调成才规律
     这个规律表述为:人才的成长,处在一个受多因素制约和影响的开放系统中,需要主观与客观的协调一致,即在锤炼内在成才因素的同时,不断认识环境,反馈调节,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才能做出创造。
     协调的宗旨在于达到成才目标。
协调分为“内协调”和“外协调”两大基本领域。而两个领域又分别各有三个层次。内协调的三个层次是:体力协调——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工作状态;智力协调——建立合理、高效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精神协调——加强品德修养,力求自我完善。外协调的三个层次是:大环境(时代)协调——适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需要,按照历史前进的方向,为祖国、人民和人类进步事业谋利益;亚环境(职业)协调——利用有利条件,发掘潜在有利因素,改变不利条件,形成和谐向上的人才结构和工作气氛;小环境(家庭)协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特别是爱情婚姻关系。
    人们来到世间,就遇到了一定的外在条件(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基础文明;时代,社会和家庭),只有通过内协调实现外协调尤其是大环境协调,才能做出一定的贡献。
    协调贯穿于成才全过程。如以调节类型划分,又可分为常态调节、顺境调节和逆境调节三种。常态调节的中心环节是战胜“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指的是人才成长过程遇到的社会惯性,即:已有声誉的人声誉越来越多,而潜人才的劳动成果则难以得到承认。战胜马太效应的调节战略是优势积累。
    顺境调节的中心环节是防止骄傲自满、粗心大意、不求上进,保持谦逊、细心、进取。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逆境调节的中心环节是坚定意志,鼓起信心。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这是从正确对待逆境的角度说的。身处逆境,气馁志摇,只能被逆境所挫败。陈毅元帅说:“做胜利的英雄容易,做失败的英雄不易。同志们要有做失败的英雄的勇气。”
                      摘自《王通讯人才论集》  第一卷  P254255
    十一、创造成才规律
    这个规律表述为: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创造,创造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创造所必须的基础上,由创造动机开始,进入创造情境,经过创造的苦斗,在原型或思想火花的启发作用下,豁然开朗实现的。
依人才类型之不同,创造所必须的基础并不一样。高等数学才能是物理学人才必备的基础之一,可是,对文学家、高级缝纫师、理发师来说,就不一定是基础了。但无论哪类人才,都应具备时代的基础文明。创造基础是在基础文明之上经过德、识、才、学、体的全面锻炼而形成的。
创造动机,需要培养。这与一个人的人生观、事业心、责任感以及精神状态有关。
创造动机是进入创造情境的第一步。创造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进入这个状态后,创造性会持续高涨。这是创造力受激后一种脑细胞高度兴奋状态。表现在潜人才身上,常常是如痴如狂,意气风发,才华的火花接连进发。
                    摘自《王通讯人才论集》  第一卷  P256258
    十二、顺势成才律
这个规律表述为:外部形势是一种动态性客观存在,唯有正确认识它今天的现状和明天的发展,把握住现实中闪现的有利时机,才能将历史前进产生的震荡作用化作促进自己成才的驱动力。
    一般来说,影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势”有两种形态:常态和变态。常态指外部条件的相对稳定期,变态指外部条件的变化期。稳定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稳定,自不待言。常态和动态表现在社会生活上,二者差异很大。动乱和安定,会给人才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影响。常态和动态表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上,二者的差异性虽然不如社会形态方面的变化剧烈,涉及的范围广泛,但同样有着巨大差别。常态时期,一切按部就班,科学技术的发展呈蚕食状态,这种形势对于线型和平面型思维的人才个体来说,是绝好的机会。动态期间,新兴科研项目似雨后春笋,新的研究成果纷至沓来。对于任何一种思维类型的人来说,都是大好事,而于立体思维的人才个体,尤其是一展身手的绝好时机。动态有利于人才个体的成长,却不是尽善尽美的人间仙境,它既包含有利因素,也包含一些不利因素,正如常态时期对于人才成长同样存在的两种因素都有的情况一样。不过,具体内容有时却恰恰相反。动态期间,传统知识面临挑战,旧的知识更新很快,新的领域和新的研究项目层出不穷,信息来自四面八方。昨天的新闻,到今天已经成为档案中的陈迹。今天的创见很快就会为明天更新的创见所代替。这种形势,对于那些惯于按常规办事,习惯于慢腾腾地做学问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在动态形势面前,人们要成才,就要使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途径、学习要点随之而动。随时应变,庶几不败。
    不管是常态还是动态时期,时机的发现对于人才个体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变态期间,信息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而捕捉时机的重要性对于一项事业有着事关成败的大干系。时机的出现分为闪现、涌现和逝去三个阶段。
闪现期,是研究者的黄金时期,但它影响还小,基础还薄弱,学科界线还不分明。对于研究者来说,必定是困难重重。
涌现期,是开花结果的时期,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对人极具魅力。很多人才,都可以进入这伊甸园,为它的繁荣和昌盛作一点事。但黄金时期的困难既少,获得突破的机会也就不多。
而逝去期一旦到来,则失去开拓性条件,也没有了大规模研究的条件可依。充其量可以做-些纪录和传递性质的工作。这样的时机对于人才个体来说,也就谈不上成才价值的事。
    顺势成才,就要研究外在的“势”,是常态期还是动态期,是闪现期,还是涌现期,然后根据自身的条件,勇敢、果断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立志于此,不再轻变。变态时期,客观形势千变万化,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外部环境,一旦捕到时机,则可以不变应万变,必能有所作为和有所贡献。
          摘自《人才学》上册 史仲文编著  中国财政出版社  P9294
    十三、曲折成才规律
    这个规律表述为:曲折是一种客观劣势。
    改变劣势地位的关键在于对劣势的正确认识和战胜劣势的有效办法,勇气和信心。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不利可以转化为有利。应看作曲折成才的内在特征;诗穷而后工,箭引而后发,应看作曲折成才的外在表现。
    曲折成才,也称为逆境成才。不论用什么名称,总之是主客观条件不利于人才个体的成长。这种不利条件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物质原因,也有精神原因;有后天原因,也有先天原因。比如,社会动乱,必然不利于人才成长,就是客观原因。主观上犯了错误就是内在原因。而物质条件不好,就可以称为物质原因。而心理状态不健康就是精神原因。先天原因如相貌丑陋,天资不高,后天原因如发育不良,或有某种疾病。这些原因,都会程度不同地给人才个体带来成才的困难,有时候甚至会陷人才个体于逆境之中,不容易或很不容易挣脱出来。
    但是不利的条件,虽然给人才成功之路带来种种不便,而在困难甚至逆境中成才的人数却实在不少,几乎达到带来普遍性特征的规律程度。暴力革命或者地下革命工作者都是在逆境中成才的,这已经是一般规律。
事实说明,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逆境压倒的没有志气的人。对于逆境和曲折,一是不怕,二是分析,三是以自己的行动或者摆脱它,或者克服它,或者弥补它,或者抛弃它。逆境和曲折在正确的认识下,有时反而会变成极为强大的一种驱动力,使人们更能集中精力去工作,并在与逆境和曲折的斗争中,获得特殊的意志品质与战胜困难的能力。须知曲折并非逆境,逆境并非绝境。即使绝境,亦不足畏,置之死地而后生,运筹得当,曲折和困难可以成为琢璞为玉的利器。可以成为砥砺刀剑的磨石,可以成为撞击取火的燧石,可以成为培育英才的导师。
          摘自《人才学》上册 史仲文编著  中国财政出版社  P9496
十四、蓄积成才规律
这个规律表述为:人才才能的发展度与其付出的有效劳动量以及人才个体才学识技的基础宽实程度在一定阈值内成正比。
    鲁迅先生讲过一段话,可以看作这一规律的注解:“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的人,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高尔基也曾说过:“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词来称呼,这就是‘愚蠢’。”很显然,愚蠢虽然决非不能容忍的缺点,却肯定不能成才。
    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杰出的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功力深厚。什么叫功力,功力是才能效应的综合指数,是才能诸因素的相合的水平度。举例说明,有的京剧演员,四十甫过,即嗓音喑哑,动作迟缓,唱念做打,运用困难。而另一些京剧演员,虽年过七旬,依然唱念俱佳,甚至跌扑翻打,依旧运用自如,而节奏分明,形神兼备,虽年入古稀,却别有一番韵昧。于是内行就说前者功力差,后者功力深厚。
基础的宽实程度,或者说功力的厚薄,一般说要受两方面的限制。一是各个年龄阶段的智力开发与受教育程度是否科学、及时与充足。二是人才个体本身是否具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奋斗精神。知识的积累和才能的增长,有赖于人才个体长期不懈的努力,日积月累,日久弥深,没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以成为杰出人才的。不能想象,一个杰出的人才,包括所谓天赋极高的天才在内,可以不花费十分的努力就取得十二分的成绩。
当然,能否成才并不仅仅取决于花费了多少准备和积累的时间。
人才个体的才能与知识的积累,又与有效劳动密切相关。有效劳动量的多少和人才才能发展度成正比例。这里的“劳动量”包括“有效劳动量”和“无效劳动量”。犹如物理学上的“有用功”和“无用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怕辛劳,埋头苦干,当然是好品质。但勤而无识是“盲勤”,方法不当是“蠢勤”,勤而无功是“浪费”,这样的勤劳困苦,精神或许可佳,实属不智之举。如果说勤奋是成才的坐骑,有效劳动就是这坐骑的四肢,没有四肢乱动而奔驰如电的千里马,没有胡忙乱忙而成就的人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么,“有用功”就是纷繁小路上的指示标,就是茫茫夜海里的领航灯。
           摘自《人才学》上册 史仲文编著  中国财政出版社  P979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才成长 以不变应万变 主观与客观 受教育程度 有效劳动 规律 人才成长

沙发
manage123 发表于 2009-8-4 14:31: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研究人才成长的学问!!!!!!!!!
致力于中国原创管理理论研究,让“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激励理论与方法走向世界!

使用道具

藤椅
yadnas 发表于 2009-8-21 17:36: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正在关注人才成长规律的课题,谢谢

使用道具

板凳
yoyo-hh 发表于 2009-9-27 10:38: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这些资料对我很有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2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