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ge2000
1307 5

吴酩:房地产商的三种“说法”,该信谁的? [推广有奖]

学科带头人

6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476 个
通用积分
140.6184
学术水平
15 点
热心指数
28 点
信用等级
15 点
经验
88543 点
帖子
187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15
最后登录
2024-3-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最近,随着美国接连曝光“洋贿赂”,商业贿赂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媒体报道的“某房地产商”的网上自曝“真相”,更是吸引了众多民众的目光。房地产业,黑!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究竟黑到什么程度,涉黑的面有多宽,别说一般百姓说不清道不明,就连“圈内人”的说法也相互“打架”。近期,那个“圈子里”的说法至少有三种。
“房地产业内没有一个不行贿的”。这是几天前自称房地产开发商的网友“youkor”在搜狐论坛上发帖曝出的“真相”。该人士透露,他在做第一个房地产项目时,除了地价,还要交64项行政性收费,如果这些收费减少一半,中国的房价至少降1/3。而“为了少交或者免交某些费用,开发商必须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因此他“一直认为,房价过高最大的问题,在于开发商对政府官员的行贿行为由买房者承担”。按照这一“真相”,房价疯涨的罪魁祸首并非开发商,而是政府,是那些利用权力寻租的各级官员,开发商不过是代人受过,做了贪官们的替罪羔羊。撇开“逼良为娼”抑或“主动腐蚀”的区别,单从行贿来说,房地产业是“洪洞县里没好人”,业者全是黑乌鸦。这是恶的极端说法。

  “房地产行业的腐败根本不是最严重的”。这与前种说法大相径庭的观点,出自“圈内大嘴”任志强。面对几乎是全社会的强烈谴责,任总振振有词:“在中国,腐败现象最严重的是交通领域,杀了多少个交通厅厅长了?!这个领域是绝对垄断,是单向的,腐败才最严重。还有教师、医生,这两个行业存在严重的红包问题,这算不算腐败?这都是大面积存在的,都比房地产行业腐败的比例大,涉及面大”,“房地产行业有没有腐败?有,确实有,但不严重”。在任总眼里,房地产领域既不存在大面积腐败,也不存在暴利问题。因此,他给出的最新结论是:中国的房价还得大涨,“不会超过5年,北京房价就将会进入5万元时代”。按任总的观点,中国的房地产业相当健康,开发商总体遵纪守法,至少要比交通、教育、医院干净许多。这是善的极端说法。

  “现在的房地产界,行贿是常态,不行贿反倒成了另类”。这是著名房地产大亨王石,对现实状况的评价。王石用的是反证法。一个例子是,在一次大会发言中,王石说到万科公司在经营中的不行贿,台下没有反应;而另一位比较出名的企业家上台说,王石先生不行贿,我很佩服;但这只是个案,因为在中国不行贿,一事无成,比如说我就行贿。没想到这番“高论”却赢得全场掌声。另一例子是,王石在同一大学时隔8年,做了两次演讲,而对于万科的不行贿,听讲学生中大比例表示“不相信”。两个实例,对王石“刺激非常大”,这位业界强人不由发出“现在不行贿成了过街的老鼠,行贿反而成了英雄”的感慨。按王总的说法,房地产业的腐败是相当普遍而严重的,但还没到整体陷落的地步,至少还有万科王石这样有良心的“个案”。良心“个案”能占多大比例?说不清。

  三种说法,让普通百姓犹如坠入十里烟云,难辨真伪虚实。而依笔者的实际感觉,任志强的“粉丝”是绝对极少数,信王石的是大多数,但受情绪影响,认同“没有一个不行贿”是“真相”又往往占压倒优势。其实,百姓信谁并不很重要,政府决策层信谁是关键,因为这决定着对房地产行业现状的基本判断。有病,还是没病?重症,还是微恙?高烧,还是体温偏低?判断不同,举措迥异。

  依据现有信息,实在弄不清行政的主导路数。但从常见的一些用词,诸如“复苏亮点”、“市场回暖”、“量价齐升”、“防止房价上涨过猛过快”等,可以让人明显感觉出对房地产业的“脉脉温情”。是任志强观点左右着决策层,还是在不动声色中悄悄酝酿类似打击“酒驾”那样的专项整治行动?不得而知。

  但愿是后者,那就大得民心;倘若是前者,那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房地产商 房地产 地产商 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项目 房地产商 吴酩 该信

沙发
xge2000 发表于 2009-9-1 07:13: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政府、房地产商、媒体 “地产泡沫说”该听谁的

  一份产业发展报告是否客观、科学,不仅在于报告本身的公正性,更在于它能否直面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参考。

  如果不正视房价虚高、老百姓买不起房这个现实,有关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任何预测,都不具有公信力,都会遭到质疑。评价中国的房
地产业,不在于简单地否认所谓的“地产泡沫说”———实际上,在楼市价格居高不下、楼盘空置率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地产泡沫”的说法,有它存在的理由———而是要重新审视调控政策操作的科学性,改变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良模式,消除暴利。

  毕竟,“居者有其屋”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青年话题编辑室

  针对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价格的普遍上涨,特别是为了回应境外媒体对国内房地产业“泡沫预警”的忠告,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日前抛出了一份全面否定国内“地产泡沫说”的专题报告。(10月16日《中国经营报》)

  报告中对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所做的分析和判断,特别是得出的“泡沫之说并不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尚无迹象”的结论,笔者实难苟同。特别是在这个报告中,课题组又站在官方的角度,为目前市场上高额房价做了充分辩护,有进一步助长房地产继续投资过热的潜在倾向,应该引起舆论的注意。

  众所周知,目前的商品房价格已经严重背离了国情,房子价格与人均年收入相比,远远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已经高到了一套普通的住宅,大约等于城市居民8年以上收入的水平(国际的标准是3年到6年,而美国是3年到5年)。商品房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众多居民无力购买(或改善)住房。“居者有其屋”不仅是中国传统的富民理想,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目标,目前的商品房价格显然与这一目标相背离。

  同时,中国房地产业始终处于一种“带病增长”的模式,这也是事实。在多数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以资金的高风险为赌注进入市场的,经典的“空手套白狼”模式是: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土地,由建筑企业垫资开发,取得预售资格后开盘销售,获得收入,然后再投入滚动式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开发风险在一个规则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里,被批量转嫁给银行、普通消费者和建筑企业,形成一定程度的虚假繁荣。银行资金目前占到房地产开发的60%,大大超过国际标准,金融风险迫在眉睫。一旦市场转弱,无力在高价位接盘,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今年春夏之交,在南方许多地区,房地产商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降价、打折措施,以降低房屋空置率。舆论惊呼,这是随着国家新一轮经济宏观调控的到来和银根的紧缩,“中国楼市终于出现了可喜的全面降价拐点。”但是,建设部紧接着出台的新的土地供给政策,不仅没有挤出原有的“地产泡沫”,反而推波助澜。由于新土地供给政策造成的供应量过少,致使房价猛涨,出现明显的“跟风效应”,使众多暂时无能力改善住房需求的消费者产生恐慌,宁可负债累累也要购房,加上有些房产公司联手人为炒作、哄抬房价,更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虚火。

  入秋以来,正在各方开始冷静反思新一轮房价波动的关键时刻,建设部的官方调查报告又要全面否定“地产泡沫说”,为商品房的高价位提供理论支持,此举令人匪夷所思。

  毫无疑问,实行土地使用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市场经济政策。但是,为什么偏偏在房价出现可喜拐点的时候,建设部要匆忙推出这项政策,紧急限制土地供应?为什么一个原本要挤出水分的政策,在制造了更多泡沫遭到海内外质疑的时候,建设部所属的经济专家们,又要推出一个旨在全面否定“地产泡沫”的报告?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和呼应吗? 康劲

  特约编辑:广伟

使用道具

藤椅
xge2000 发表于 2009-9-1 07:13: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是房地产商我怕谁?
2009年01月05日 08:58:13  来源:荆楚网




2008年经历了南方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以及金融风暴影响后,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会有何变化呢?近日,首都经贸大学统计学院发布了“2008年北京地区社会调查八大指数”。这是继2006、2007年后,第三次发布北京社会调查指数,旨在反映北京人的社会心理状况及变化。经历了三鹿奶粉事件,食品行业诚信度降到倒数第二,诚信度最低的为房地产业。(2009年1月4日《新京报》)

房地产业跟诚信挂钩,势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房地产业本来就没有诚信度嘛,而且不仅仅是没有诚信,还一个劲地糊弄老百姓。

在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房产商就出来说,房子都预售到多少期了。意思是,再不卖就没有了。于是,两三年间,在政府、房产商、炒房者的共同努力下,房价就像是火箭一样飙升上去。至今还在天上飘着,还没有落下来。房价过高,导致房市低迷之后,北京诸地就冒出了山西煤老板炒房团再次席卷房市的新闻。当然后来证实是“假新闻”,想想也明白,无非是房产商又在忽悠消费者了。言外之意还是,赶紧买房子,要不房价还是要跌。

房地产业就像是一个说惯了“狼来了”的孩子,已经没有人再相信他们了。况且,无商不奸,本来是一句亘古不变的大实话。一天,我问小摊买猪肉的老板,“房产商说赶紧买房子。要不过几年,房价还要涨。你怎么看?”他说,“房产商的话你都相信?要是房地产业有诚信,母猪都能上树。”于是,我不禁慨叹: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但是,房地产业没有诚信又怎么样?他们有诸多地方政府担保买下的地皮,还有在政府担保进行的银行借贷,还有大把大把的房子。他们怕什么?地皮本来就是政府的,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尽管地皮买出了大价钱,当地的老百姓也不一定会得到什么好处,反倒还要掏高价买房子。何况,政府买出的地皮,赔钱的时候,也有政府的一份,而且,还是一大部门。要不,南京的周久耕局长就不会对着“甩卖房子的房产商”大喊:谁降价销售,我整谁。北京的房价为何持续不降,就是因为房产商还等着政府回购。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地方政府把不得房价越高越好。房产商和诸多地方政府早已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房地产业下滑,有些政府和部门比房地产商着急。

再说房地产商和银行的关系,房产商用的钱是谁的钱?银行借贷的。倘若房产商换不上这一笔笔的巨额贷款,谁着急?银行。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上个世纪末都流行了,大家想必不可能不知道。此时,房地产业也就是银行的大爷。

记得坊间有句粗话,我是流氓,我怕谁。就是说,流氓不要脸,所以,人没有这张脸皮,也就天下无敌。房地产商又何尝不是如此,早已不顾诚信,铁杆要做奸商赚钱,何况还有地方政府护着,银行贷款欠着。他们着急什么,害怕什么?总有人会为他们兜底的。只是,给房地产商兜底的时候,是否在拿老百姓的税收来做着危害百姓利益的事情?(韩建平)

使用道具

板凳
xge2000 发表于 2009-9-1 07:14: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统和城市规划制度,让开发商和消费者都清楚市场现在到底有多少土地没有被开发、还有多少储备地,市场现在有多少套房子、都是什么样的房子,将来什么时间还会有新房出售,这样开发商就不会抢购土地,消费者也不会抢购楼盘,价格自然就稳定下来了。而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解决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必须采用市场公开竞价的方式,政府只管拿出项目用地和严格的审核标准,由开发商公开竞价,谁的价低并且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这个项目就由谁来操作。)

一个政协委员房地产商的建议
【作者】《人民政协报》记者 杨朝英 陈海东
【正文】 盘点2005年第一季度,房价仍然在上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也是事实。房价为何持续上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消费者对此问题的答案莫
衷一是。
  5月11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加集团董事长梁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政府和开发商都要承担起责任”。
  “涨价是没有道理的”
  记者: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房价仍在涨,很多大城市房价涨幅比较明显。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作为房地产商,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房价持续攀升?
  梁晓华:我认为房价一直上涨是没有道理的。从长远趋势来看,房价不会一直涨下去。
  记者:还有很多人在等着买房子,需求旺盛能不涨价吗?
  梁晓华:按照经济学常识来讲好像是这样的。没房的人还有很多,几亿农民要进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要在城市里工作安家,这在定性上是没错的,不过经不起仔细推敲。住房的有效需求是需要逐年释放的。就我非常了解的北京市场而言,供求关系实质上就很平衡,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大都市,外来人口很多,但近几年有效需求一直保持在1700多万平方米/年左右,而市场投放的楼
盘就将近有3000万平方米/年,供给明显很充足。
  记者:最近市场上不是盛传北京的现房基本都售完了吗?
  梁晓华:这不可能。即使都卖完了也没关系,今年下半年9月份左右还会有上百个楼盘推出,北京市场的供给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问题是,现在房价确实是在涨。
  梁晓华:我认为,消费者可能被误导了。由于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消息不对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现在有多少房、将来什么时间还会投入市场多少,加上国家宏观调控和媒体的报道,给消费者造成一种错觉,就是房地产商拿到手的土地越来越少了,价格却越来越高了,最后传导到房市上就是房少价高。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到现在为止,北京土地的供应量并没有减少,房子的供应量也没少。大多数开发商
都是滚动开发,土地拿在手里是不敢压着不盖的,那成本太高了。而消费者是不知道真实供给信息的,他们的心理一般都是买涨不买跌,在此情况下,许多打算过一段时间再打算买房子的消费者都抢着买房子,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被提前释放了,价格自然就抬高了。但这种涨价是不合理的,对市场和消费者都会造成伤害。
  记者:土地供给实行“招拍挂”以后,土地价格上升,加上钢材等原材料上涨,最终还是会推动房价上涨。
  梁晓华:土地价格占开发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它的价格上涨必然会带动房价上涨。然而现在市场的情况是,大量土地都是“招拍挂”以前协议拿到的,竞价机制并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另外,即使在“招拍挂”以后,价格涨得也并不高。中国的国情很特殊,我们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体,这在房地产市场拿地上有很充分的表现。比如在北京,基本上一块土地有开发商相中之后,他就会先找土地上的
业主协商,协商成功之后就去挂牌,别的开发商基本上就不会去插手了。市场这么大,没有必要破坏别人的生意。上市公司有些特殊,他们一般都会参加拍卖,因为他们的利润不仅仅来源于房地产,还有股票溢价。有时,甚至出现房地产赔钱股票赚钱的现象。因此,他们会把房价抬高,便于制造“题材”。
  政府推动“招拍挂”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应该按照科学的路子走下去,加强配套工作力度,如详尽的城市规划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竞价并不必然导致成本上升,它只是使发现市场价格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机制,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为市场主体的选择行
为更加理性,避免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至于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我认为并不是房价上涨的原因。从成本上看,每平方米用钢材量基本在75公斤到95公斤之间,即使钢材每吨涨1000块钱,平均到每平方米上也就100多块钱。现在政府大力提倡房地产开发要上规模,集约化程度提高,单价成本自然降低,这是经济学常识。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它原材料和建筑成本也只能越来越低,上涨是不合理的。
  记者:作为房地产商,同时又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您想对您的市长说些什么?
  梁晓华:我建议政府应在城市规划和信息披露制度上面多做一些工作。
  上面谈到消费者和开发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其实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在搞开发基本上都面临着城市规划不明确的问题。政府每年供应多少土地,土地的位置和基本价格,开发商都不是很明确。
  (下转B2版)
(上接B1版)要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政府应该负起责任。明确地块功能、土地供应数量,开发商和消费者都能做到心里有数,对未来的预期就比较稳定,选择才能比较理性,价格才会回到合理的水平上。
  另外,政府提高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开发商的成本。
  记者:政府提高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开发商的成本,这种说法倒是第一次听说。
  梁晓华:搞房地产开发的都有切身体会。打个比方,开发商开发一个项目,各种手续办下来就要一年,这么长的时间资金使用成本太高了。因为现在房地产开发都是滚动式的,如果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就意味着可以节约大笔资金,那价格自然会下降,这是很自然的。
  "用竞标的方法解决经济适用房问题"
  记者:在4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适当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被明确提出来。但现在却存在经济适用房不"经济"的现象。您如何看?
  梁晓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不可能废除。当然,问题也很多,不过通过一些制度上的配套,这个制度会发挥巨大作用的。
  记者: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您对解决经济适用房不"经济"现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梁晓华:我建议用市场和行政两个手段结合起来解决济适用房问题,我想现在亟待解决的有三个问题。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改变目前政府单方面决定的机制。由于获取项目的渠道并不公开,为寻租制造了可趁之机,最后这部分成本也要由消费者来承担;另外,现在采用定价的方法是成本预算价加上3%的利润,加上销售成本比较低,实际上,最后的利润往往大大高于这个比例,有的甚至比开发商品房利润率还要高。最终的结果是经济适用房并不"经济",受损失的是消费者和政府税收。因为建经济适用房是免税的。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采用市场公开竞价的方式,政府只管拿出项目用地和严格的审核标准,由开发商公开竞价,谁的价低并且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这个项目就由谁来操作。
  记者:就是和开发商品房取得土地的方式相反,倒着拍,越拍越低,是这样的吗?
  梁晓华:是的。
  记者:做企业都想赚钱,这样做会不会利润率过低而无人问津?那样最后受损失的还是老百姓。
  梁晓华:这肯定不会。因为建造经济适用房一般都会赚钱,就看谁控制成本的能力更强,开发商会根据自己整合资源的能力合理估价。
  当然,也会出现有开发商愿意低于成本价建造。如果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的经济适用房老百姓都买得起,它建立起具有公信力的社会形象,这个价值并不是单纯用钱就可以衡量的。这绝对比单纯做广告的效果要好,因为这个口碑是发自消费者内心的,非常牢固。
  记者:按照您的说法,似乎很容易就可以解决经济适用房问题。

  梁晓华:是的,并不难,做到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三方共赢完全可以。
  记者:您刚才不是说有三个问题,那另外两个是什么?
  梁晓华:一个是规划,一个是开发商。
  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有点问题,有点乱糟糟的感觉。我认为,经济适用房应该遵循"交通方便、便宜"的原则,户型不要太大,不要动辄一百多平,一般不要超过85平方米就可以了,位置应在外环靠近主路,北京最好在五环或者靠近城铁。城市整体规划应该让承建商和消费者都知道,哪里建商品房,哪里建经济适用房,避免两个市场互相干扰。
  还有就是开发商,不要谁都可以建,就应由纯国有企业的房产公司来承担。政府对纯国有企业的控制能力更强,实现政府意图的能力和效率更高。
  记者:作为民营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您为什么会主张由国有企业来开发经济适用房?
  梁晓华:如果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我当然愿意市场放开,自己多赚些钱。但我同时还是一名政协委员,我考虑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全局利益。这也是我履行职责的一个方式。

使用道具

报纸
wildchild911 发表于 2009-9-1 07: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佩服,说的实在。

使用道具

地板
alfredsss 发表于 2009-9-1 07:27: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觉还是按大势吧,老实说,我死也不信现在房价会涨上天去
ORZ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