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8 0

[经济现象] 李光维:关于启动汉语语言文字改革的建议 [推广有奖]

  • 0关注
  • 6粉丝

3948

副教授

1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93 个
通用积分
0.5953
学术水平
25 点
热心指数
39 点
信用等级
20 点
经验
9078 点
帖子
786
精华
0
在线时间
2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3
最后登录
2023-10-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语言是思维工具。语言的逻辑性、规律性,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和使用的正确率。同时对思维方式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的来临,人机对话技术、机器翻译技术已经出现。改革汉语拼音及多音多义字词,无疑有助于相应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相应效率的提高。为此,特提以下建议:


一、《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其声调符号采用的是: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轻声(不标调)的方法。同时,还用“ü”这个字母。这种方法不便于计算机输入处理。很有必要改革。比如:把“ü”用“v”代替。用a、b、c、d、e,统一跟在拼音后面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这样非常规律简便。


二、在日常汉字中,存在一些多义多音字。比如“长”(chang)和“长”(zhang)、“乐”(le)和“乐”(yue)、“率”(shuai)和“率”(lv)、“行”(xing)和“行”(hang)等。虽然日常造句在特定语境中不会有问题。但在名字、作诗等方面显然存在问题。不用、少用多音字,甚至成为写格律诗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这明显如同程序里的bug。历经千年不去修订,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悲哀。为此,尽快启动多义多音字分担计划很有必要。在可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与港澳台协同运作。此事事关千秋万代,事关文化进步,再不可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了!


具体怎么分体分担,需要专家论证,多方征求意见。方式方法可以多样,比如“长”(chang),可以考虑顺转90度再左右反转,变成“横钩”与“小”字的组合。“乐”(le)字下面的“小”字可以变成“人”字。“行”(hang)右边变成只有一竖。“率”(lv)可以考虑把玄两边的笔画去掉。总之造一个字区别开来应该是很简单的。我认为不必拘泥于会意,以容易强化联系便于记忆为前提好一点。以上思路就是坚持了这样的原则的。


还有一些多音多义字,可以规定统一读常用的音。比如“乘凉”的“乘”(cheng),还有一个读音是(sheng),可以考虑统一读(cheng),而且统一读阳平调。这没有什么不可以。对于已经有了常用字词表达的意思,可以在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倡导用某某常用字词。比如史乘、野乘,可以统一规定不再读(sheng)而读(cheng),并在字词典标注建议用“史书”、“野史”代替。


三、标点符号和段落编排规则也需改革。句号可以考虑与英语句号统一。现在的句号可作为段号。以空行分段时可以考虑不用段号。用了段号甚至可以考虑段不分行。


同时,首行空两格的规矩也可以考虑废除。目前移动办公日益普及,手机成为人们最常用的阅读工具,空两格显然浪费版面。现在各大公众号排版已经普遍不再空格了。我还见过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个正式出版物,也没有空两格的情况。


顿号也可以考虑采取不用或用逗号代替的方案,避免输入麻烦和错用。


相应的问题肯定还很多,有关专业部门,应该尽快启动相应改革方案的研究起草工作,逐步推出落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语言 汉语拼音 李光维

http://www.3948.com;gongxiangzhiku(公众号:共享主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