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四章供给与需求:初步论述——高鸿业译中论述需求曲线时有以下一段话:
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当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同时,其他条件不变),它的需求量减少。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市场上一种物品投入市场的数量较多,那么——其他条件相等——它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这段话萨缪尔森虽然说是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其实是需求供给向下倾斜规律。
这段话有两个意义:
当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同时,其他条件不变),它的需求量减少。这是需求向下规律(这是笔者认为的)。
如果市场上一种物品投入市场的数量较多,那么——其他条件相等——它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这是供给向下规律(这是笔者认为的)。
这两个意义可以说是真理。
需求向下规律说明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需求量与价格是反方向波动,也就是说需求曲线是斜向下的。
供给向下规律说明供给量多,出售价格低,价格与供给量是反方向波动,也就是说供给曲线也是斜向下的。
请注意以上文中涉及到的有关供给的意义是笔者的观点不是萨缪尔森的说法。但将出售理解为供给应该没有问题。
萨缪尔森给出了一个小麦的需求表:
可能性 价格 月需求量
A 5 9
B 4 10
C 3 12
D 2 15
E 1 20
这个表说句实在话,明显是个虚构的表,与实际相差太远。根据经验,小麦的价格需求弹性绝对值是小于1的,但是本表的小麦的价格需求弹性绝对值却有大于1的。
在《经济学》(第四章供给与需求:初步论述)中萨缪尔森提到了供给曲线。萨缪尔森给出了一个斜向上的供给曲线,并说“供给表或供给曲线表示市场价格和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供给曲线图(第4-2图)下萨缪尔森注明了“供给曲线表示价格与生产量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学》(第四章供给与需求:初步论述)的总结和复习中萨缪尔森又说到:
供给曲线或供给表表示价格与生产者——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愿意出卖的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供给曲线最经常向右上方上升:收益递减意味着需要较高的P来沿着SS诱导出成本较高的增加的Q。
萨缪尔森给出的供给表如下(忽略单位):
可能性 价格 月数量
A 5 18
B 4 16
C 3 12
D 2 7
E 1 0
萨缪尔森注明了这个表是价格与生产量的关系,但他也认为这也是价格和(愿意)出卖量的关系。这个供给表不知他是怎么弄出来的,难道萨缪尔森所在国家的小麦是一个月就成熟可以收割出卖?这也明显是一个虚构的表。
萨缪尔森用虚构的需求表和供给表来说明所谓的均衡价格。
萨缪尔森认为价格为5(产量18需求量9)和为1(产量0需求量20)是不能长期存在的,长期存在的价格是3(产量12需求量12),3就是均衡价格。
我们尝试对需求表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小麦需求表(假设小麦的成本为3)
可能性 价格 月需求量
A 5 9
B 4.5 9.5
C 4 10
D 3.5 10.5
E 3 11
如果知道了这个需求表,小麦生产者会如何决定生产?
理论上应该出现如下供给(生产)表:
可能性 价格 月生产量
A 5 9
B 4.5 9
C 4 9
D 3.5 9
E 3 9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供给表?因为生产者知道只有月生产9才会有最大利润18,生产11利润为0。
但现实情况可能是生产者未必知道需求表,有可能出现以下的供给表(务请注意的是这里有假设:产量不受产能限制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
可能性 价格 月生产量
A 5 11
B 4.5 10.5
C 4 10
D 3.5 9.5
E 3 9
出现了以上的供给表会发生什么情况?
假设在市场价格5处产量为11,假设需求表不变,供给方以价格5卖9库存2是最佳选择。但由于供给方是多个竞争单位组成,结果可能是需求表上可能的任何一种。也就是说,销售的可能性与需求表相同。或者说,销售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同。
假设在市场价格3处产量为9,假设需求表不变,供给方只有以价格5卖出9的可能性。
理论上的均衡价格4(生产量10,需求量10)可能会出现,但不可能长期不变。
以上我们介绍了两种可能发生的供给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两种供给表仅仅适合最大产能已经固定生产者可以在最大产量和最小产量之间随意调整产量的情况。
事实上,大多数产品在高价格时往往对应着低产能低产量,在低价格时往往对应着高产能高产量,这样的产品生产的供给曲线是斜向下的,销售的供给曲线当然也是与需求曲线相同也是斜向下的。
我们可以总结了:
生产的供给曲线大多是斜向下的,但也有可能出现斜向上的或垂直的供给曲线。
在较多产量的时候,销售的供给曲线只能是斜向下的,与需求曲线重合终止于最多产量处,有无数可能性。
在最少产量的时候,销售的供给曲线只有一种可能性,只是需求曲线上一点。
萨缪尔森本来已经说出了真理,但随后用虚构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去探讨均衡价格,得出的结论是荒谬的不可信的,经不起推敲。
经济学家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是从臆想开始创建解释现实的理论,而不是从公理出发创建解释现实的理论。
经济学牛顿三公理如下:
公理1:购买力为零商品处于无法成交状态。
用公式表示为:m=0
m为购买力。购买力为购买某商品的总金额(注:免费供给不视为成交)。
公理2:购买力等于商品价格(单价,下同)与商品数量之积。
用公式表示为:m=PQ
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
公理3:商品买卖成交时,购买力等于出售力,购买价格等于出售价格,购买数量等于出售数量。
用公式表示如下:
m1=m2
P1Q1=P2Q2
P1=P2
Q1=Q2
m1为购买力,m2为出售力,P1为购买价格,P2为出售价格,Q1为购买数量,Q2为出售数量。
根据经济学牛顿三公理之3,很容易推出销售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同,就不会臆想出斜向上的销售的供给曲线了。
应该指出的是,萨缪尔森所说的销售的供给曲线只是愿意销售不管是否有可能销售,还真是臆想的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