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ojiajia
1360 6

中国元素只是《2012》的一勺味精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6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66 点
帖子
5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23
最后登录
2010-6-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截至11月18日零时,上映仅仅5天的《2012》在国内票房已经突破1亿大关。5天票房过亿,这一蹿升速度位居中国电影史第四位,破亿速度仅次于《赤壁(上)》、《建国大业》和《变形金刚2》。如此票房奇迹,不单单因为该片有好莱坞“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作招牌,也不只是受《独立日》和《后天》的影像印记影响,还有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猎奇……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2012》被国内舆论视为华人在好莱坞的“翻身”,华人在此片中一改呆板笨拙形象,成为拯救世界的角色。一时间华人形象崛起的舆论甚是高涨,挠得人心痒难耐一定要看个究竟。

  比对《大班》、《致命武器4》、《十一罗汉》等等美国影片,《2012》中的华人形象以及中国地位,确实有了很大改观和提升。但是,事实上,《2012》表现的是灭顶之灾面前人类的人性,无论是占据影片主色调的“美国精神”,还是最终将孩子推上方舟的俄罗斯巨商,抑或华人内敛而仁厚的临危不乱,其实无不是人类共有的人性原点的绚烂。好莱坞影片,视野大多宏大,就像她的国家一样习惯俯视;而国内影片,习惯小切入而大释义。如果我们依然以这种“小切入而大释义” 的思维来看《2012》,忽视普世人性价值的描述,就很容易喜不自禁。

  其实,《2012》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影片的故事根基是,在已经发现的古玛雅文明遗产中,其历法仅延续到公元2012年。但玛雅人已就《2012》澄清:“玛雅文明中没有末日论”。因此《2012》不过是个彻底的电影故事,其中种种元素,只能用艺术的逻辑去解读,而不是从影像艺术中获得感知,拿到现实中去回味。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曾说:“我一直在想,如果要拍灾难片,就一定要有洪水,而且是全球范围内的洪水。”那么我们就不离奇于为什么淡定的喜马拉雅山,能够对比火山绚丽爆发的黄石国家公园。而美国智囊看到建造好的方舟时感叹:这交给中国就对了!——也不该让我们沉浸在“中国拯救世界”的自我满足中。在这部具有好莱坞灾难娱乐主义色彩和技术浪漫主义美学胎记的大片中,美国的政治和科技依然主导世界,而“中国制造”不过是拯救人类的踏板,离一些影评所过度阐释的“中国才能拯救世界”尚有很大距离。

  或者可以说,《2012》充其量不过是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愿意关注东方文化,而不是整个好莱坞。如果确乎是华人在好莱坞翻身得解放,那么晴雨表也绝不是一部《2012》,而应该是奥斯卡奖那些金质小人。按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设想,已经在准备拍《2012》的续集《2013》,故事将展现《2012》灾难后所发生的故事,表现幸存者如何建立一个新世界。按照我们的某种逻辑,非洲或许也能认定:《2012》中的救世方舟所到达的非洲,才能真正拯救世界。

  并非刻意要在某些国人愉悦的心情上泼冷水,但是,我们确实完全不必为一部灾难大片中出现中国元素而过度自喜。说到底,《2012》不过是罗兰·艾默里奇以灾难大片为依托的商业表演秀,除了贯穿始末的“美国精神”外,还融入了中国、俄罗斯、日本以及非洲等诸多元素。透过山呼海啸的画面,对任何一种元素作选择性挖掘,或许都会有正面的一面。但事实上,中国元素也不过是《2012》这锅汤里的一勺味精。

  或许我们对曾经出现于好莱坞电影中的呆板笨拙的华人形象过于“耿耿于怀”,以至一次翻身得解放就满足了我们压抑已久的虚荣心。其实真正的中国元素,更趋近于罗兰·艾默里奇在影片中所阐释的老喇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我们这次针对中国元素的无厘头欣喜,凸显的却是“以物喜以己悲”,我们总习惯去进行一轮轮选择性挖掘,怀着一股焦虑。联系到海外的种种申遗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坐立不安,应该说我们太在乎别人的态度,甚至试图去左右别人的眼光,但种种经验表明,因为焦虑,往往脆弱。

  于我有利,则过度阐释和挖掘;于我不利,则焦虑不安。如此飘忽浮躁的文化定性,又怎能冀望在好莱坞“翻身”?其实,《2012》只是告诉我们,世界艺术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日益深入,其中的中国元素也正在增多,而我们,仍需坚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元素 中国元 喜马拉雅山 好莱坞电影 艾默里奇 中国 元素 2012 味精

精于心,简于形
沙发
边缘zh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11-28 16:52: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过  2012   其中中国的元素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虽然不多的确有所体现 .....

使用道具

藤椅
hrgloria 发表于 2009-11-28 19:27: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倒!这个中国元素让人脸上发烫!只是机器的代名词而已。

使用道具

板凳
lolo2xj 发表于 2009-11-28 19:45: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012中,中国=最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诺亚方舟只有咱中国能造出来,为啥?咱人多嘛!
2012中,为什么要有中国元素?还是人多撒!13亿可不是个小数目。。。。
拿了橘子就跑!!——Knowledge is power!

使用道具

报纸
aluodaisy 发表于 2009-11-28 19:47: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没有看,一直不敢冒这样的电影

使用道具

地板
stephene 发表于 2009-11-28 22:17: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变相的一种商业头脑而已,毕竟是部商业大片了!
人生就像茶几,桌上全是杯具。

使用道具

7
小样儿儿 发表于 2009-11-29 00:29: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完,神经极度紧张,晚上看的,看完眼前乱晃
信心满满,喜悦多多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