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hengyr
3108 36

[创新发展] 劳动价值论应回归并与时俱进(续12)——科学技术是商品价值的巨大源泉新说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6粉丝

学术权威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610 个
通用积分
26.6187
学术水平
299 点
热心指数
283 点
信用等级
271 点
经验
138168 点
帖子
3942
精华
0
在线时间
74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6
最后登录
2024-5-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劳动价值论应回归并与时俱进(续12)——科学技术是商品价值的巨大源泉新说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技术;价值源泉;潜劳动

十二、科学技术是商品价值的巨大源泉新说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不足与失误(续9)——高估了“直接劳动”量的“微不足道”作用》的帖子中曾省略了马派具体地替马克思回答了一个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人为什么能够比一个手工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商品价值问题。马派大多列举出三大原因:原因之一是因为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人同手工劳动者相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劳动。然而,这种解释恰恰和马克思的说法相反。马克思对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描述却是:“现代工业愈来愈以……简单劳动代替复杂劳动”,[6,647—648]“现代工业到处都使劳动大大简化”,[6,648]“使用机器的基本原则,在于以简单劳动代替熟练劳动”。[47,363]马克思并没有求助于复杂劳动同简单劳动的关系的原理来说明“机器不创造价值”。马克思还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劳动消耗换来的,……。”[23,424]即马克思认为机器提高了生产力,但并没有增加工人的活劳动消耗,工人仍然是从事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即不必借助于从事复杂劳动等以增加劳动消耗。客观现实是使用先进机器的劳动既可能是更复杂的劳动,也可能是更简单的劳动。一方面现实的劳动中的确存在着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是复杂程度较高的劳动这样一种情况的,诸如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受过严格的专门训练,掌握广泛的专业知识,在他所运用的劳动能力中,智力因素的作用增加,体力因素的作用减少。而且这一情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愈来愈成为主流的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工业愈来愈以不需受任何教育就干得了的简单劳动代替熟练(复杂)劳动的情况。目前生产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发达国家中人们的生产劳动更多地通过电脑控制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有一些劳动的确趋向“简单化”,有些劳动的操作就像现在人们使用智能手机一样简便。但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他们减少了所付出的活劳动最终都能在交换中表现为获得更多的商品价值。马派的另一条理由是“价值转移”说,即应用了科技成果因而劳动生产力较高的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劳动生产力低的企业“创造”并转移过来的。所谓“价值转移”说是根本违背劳动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基本原理的。只有考虑“总体工人”的劳动在交换中共同表现为商品价值这一条理由,尚能勉强获得共识。但是“总体工人”中的大部分人的劳动(即远离直接生产最终产品的其它劳动),马派的观点都已经是死劳动了,即已表现为一定量的商品价值了。况且不管人们现在所强调的“总体工人”中的科技劳动者的科学劳动以及管理劳动者的管理劳动可以“创造”出如何高额的商品价值,但在总的生产过程中也只能发生原有价值的机械转移,并不能成为更多的新价值的源泉。总之,马派始终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机器人等新科技出现后增多了的新价值的合理源泉。有些正视现实直截了当提出科技成果是新价值源泉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论者,囿于他们只有二种劳动时态的概念,又无法说清已被认为是死劳动的“已经实现的劳动”怎么又能成为新价值的源泉?而且人们常责难道:“劳动”和“创造”都是属人的概念,它是指人类首创世上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世上除人以外的其它事物都不能进行“创造”活动,或者说只能拟人化的使用“创造”一词,并非真正地能够进行创造活动。物化劳动不是活的主体,不是主动、能动的因素,难道科技成果这些死的物化劳动也能进行只有人才能进行的专有的活动?这正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6页]本帖应用将来时态的冻结状态的社会性潜劳动的新概念以及用劳动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科学说法代替劳动创造价值的不正确的说法,“找回”了马克思所说的被低估了的生产科学的脑力劳动,就可以圆满说明机器人等新科技成果出现后所生产出的产品在交换中表现为增多了的商品新价值的源泉。后面分别加以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科学技术 价值源泉 潜劳动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清华乔木生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zhengyr 发表于 2018-11-4 17:44: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人类劳动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性潜劳动的载体。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劳动中只有一小部分在商品经济交换中得到社会评价并表现为商品价值,大部分尚未得到社会评价的科学劳动是以社会性潜劳动的状态冻结在科学技术知识之中。这种表现为社会性潜劳动的科学劳动在人类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积累着,其量是巨大的,但有很大的部分处于被“抛荒”的状态,没有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作用;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人们常引用马克思的话:“自然界没有创造出任何机器,……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物化的知识力量。”[46(下),219]马克思的机器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的含义就是说机器荷载着知识力量。知识力量是智力的构成要素,实际上就是一种劳动能力,就是指社会性潜劳动,因此机器等生产资料也是科学技术知识所冻结的社会性潜劳动的载体。实际上生产资料所包含的劳动应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得到社会评价并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已经实现的劳动,这才是所谓的物化劳动(死劳动);还有一大部分是尚未得到社会评价的尚未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劳动,这就是以生产资料为载体的科学技术知识中所冻结的社会性潜劳动。生产资料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进发展,其荷载的社会性潜劳动的含量也是巨大的,可以在社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发挥作用的是社会性潜劳动

使用道具

藤椅
he_zr 发表于 2018-11-4 18:34: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按马氏的说辞,这仍是“机器创造”的老路,没什么新意。

在马氏看来,此次的科学技术代表的机器是上一道环节生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家已经“剥削”了一次。此次用机器进行生产,还是工人在从事劳动,只是与上一道环节的生产相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已,仍然是工人在创作,与资本家无关。为此,两道环节的生产无一不是工人在创造,与机器没什么关系,机器的作用只与生产率有关,不涉及创造的主体问题。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清华乔木生 + 3 不学无术之辈,自我了断了吧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zhengyr 发表于 2018-11-5 08:35: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e_zr 发表于 2018-11-4 18:34
按马氏的说辞,这仍是“机器创造”的老路,没什么新意。

在马氏看来,此次的科学技术代表的机器是上一道 ...
谢谢关注与评论。回复如下;
(2)、科技成果并入生产过程时,其所荷载的巨量的社会性潜劳动也就并入了生产过程。这部分社会性潜劳动与活劳动相结合或在活劳动的激活下就可以复活并发挥作用。马克思有过类似的描述:“劳动作为这种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只要同生产资料接触,就使它们复活,赋予它们活力,……。”[23,226]只是因为当年马克思远还没有形成生产资料荷载着科学技术知识中冻结有大量的社会性潜劳动的概念,所以他还无法进一步阐明生产资料被复活的活力的源泉为何物,但他毕竟感觉到了生产资料并非只是死的物化劳动。劳动者正是借助于先进生产资料所荷载的巨量的社会性潜劳动的复活在表观上加强了自己的劳动能力,才发展成为“较高级的劳动”,成为商品在交换中表现为更多的新价值的源泉。
(3)、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加到产品上的价值决不可能大于它们在自己参加的劳动过程之外所具有的价值。”[23,232]“剩余价值不是来源于资本家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力,恰恰相反,是来源于资本家雇来使用机器的劳动力。”[23,446]这是马克思高估了直接使用机器的劳动力的劳动表现为商品价值源泉的作用,抹杀了投资者的“拾荒劳动”以及机器所荷载的巨量社会性潜劳动的作用(马克思没有社会性潜劳动概念必然无视投资者的“拾荒劳动”)。马克思的上述说法和他在另一处的说法是不协调的。马克思承认,随着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25,212]可是马克思竟把这“微不足道的”“从属的要素”的直接劳动当做是商品在交换中表现出数量更多的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这能让人信服吗?

使用道具

报纸
he_zr 发表于 2018-11-5 10:00: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hengyr 发表于 2018-11-5 08:35
谢谢关注与评论。回复如下;
(2)、科技成果并入生产过程时,其所荷载的巨量的社会性潜劳动也就并入了生 ...
无论工人使用什么工具生产,都无一不是工人创造,这是质的规定。工人使用什么不同的工具带来什么不同的产量,这只涉及量的规定。

质和量是两码事,用量来否定质,是认识方法上的错误。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地板
zhengyr 发表于 2018-11-5 18:06: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e_zr 发表于 2018-11-5 10:00
无论工人使用什么工具生产,都无一不是工人创造,这是质的规定。工人使用什么不同的工具带来什么不同的产 ...
“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 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现在工厂所出产的……,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 产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20,294]恩格斯都承认,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只不过恩格斯只提到直接劳动的工人,但马克思已经认识到“科学劳动”的巨大作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25,212]你要坚持“都无一不是工人创造”就坚持吧!我不想做无用功!又回到我们以前的分歧:我只知道“认识字”,不知道你的“认识论”!事物的质与量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并不是你所理解的是各不相干的分离着的两码事!

使用道具

7
he_zr 发表于 2018-11-5 20:39: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hengyr 发表于 2018-11-5 18:06
“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 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 ...
量上的微不足道却还是量呀,与创造的主体何干?

使用道具

8
1993110 发表于 2018-11-5 20:56: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hengyr 发表于 2018-11-5 18:06
“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 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 ...
任一当期,任一劳动者,他的劳动离不开其他人,离不开前人。

据说,现代的任何汽车,都使用了现代之前的古代近代的几百项科技。
而任何科技,都是劳动的过程,劳动的结果。

但是,任一当期市场上的任一当期产物(往期生产的,或者当期生产的),都为当期劳动所代表、所表达。
也就是说,郑老师的思路很好,思索很好,但是在结论上要体现出来,体现的正确。

使用道具

9
1993110 发表于 2018-11-5 21:02: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hengyr 发表于 2018-11-5 08:35
谢谢关注与评论。回复如下;
(2)、科技成果并入生产过程时,其所荷载的巨量的社会性潜劳动也就并入了生 ...
可是马克思竟把这“微不足道的”“从属的要素”的直接劳动当做是商品在交换中表现出数量更多的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这能让人信服吗?
马克思是对的。

郑老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郑老师重视科技,重视潜在的东西,重视间接的东西,等等,这都很好。但是,还是要有好的结论。


看山是山。
人们当前眼下,看到的那个山,那就是那个山,眼下=历史。
虽然,那个山的年代久远,其任何质地形状等等,离不开远古因素,离不开环境因素,
譬如当初的地质运动,后来的气候因素,冰川因素,河流因素等等。那就是风吹日晒,都塑造山的形状。


使用道具

10
1993110 发表于 2018-11-5 21:16: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帖应用将来时态的冻结状态的社会性潜劳动的新概念以及用劳动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科学说法代替劳动创造价值的不正确的说法,“找回”了马克思所说的被低估了的生产科学的脑力劳动,就可以圆满说明机器人等新科技成果出现后所生产出的产品在交换中表现为增多了的商品新价值的源泉。后面分别加以说明。
任何科技,都是人类的劳动过程、劳动结果。

任何生产,都是“当下”的生产,其中,都是当下劳动者对各种自然力量人为力量的当下收获和当下使用。

任何货物,都是“当期”的货物,其中,当期劳动使得它在当期出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三个等式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