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aga2411387
3432 2

[基础理论] 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的幻象2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本科生

9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15 个
通用积分
11.8803
学术水平
6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1391 点
帖子
90
精华
0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20
最后登录
2024-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可是当这个鞋匠把这张钞票存入银行,银行立即来了精神,在它的账簿上记上一笔存款,在把这张钞票再次贷出去之后,又记上一笔贷款,并骄傲地宣称银行“创造”了100元的货币!在情境3中,我们暂时忽略了法定准备金的作用,如果考虑法定准备金,则每次贷出来的钱都会折减为9折,总的“货币乘数”减小为10,比情境4中的可以趋于无穷大的“货币乘数”小了不知多少个量级。这明明是在制造通缩(这话也有问题,后面再说)!可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却说,银行“创造”货币会制造通胀。

我们知道,一辆私家车在滴滴上接送客人,每天可以接个几十单不等,比如说某辆车某天做了20单,但我们从来不会宣称说,滴滴“创造”了20辆车。我们只是说,这辆车做了20单,被重复使用了20次,并且每次都赚了若干的钱,仅此而已。同样,如果我们看一条船从重庆开往南京,并在宜昌、武汉、九江、安庆、芜湖设了几个观察点,这条船将会先后出现在重庆至南京的这些地方,这里是出现七次,但我们不会说我们 “创造”了七条船;如果我们每隔10公里设置一个观察点,则这条船将会被观测到130多次,但我们也不会说我们“创造”了130条船。一把菜刀,切了一个黄瓜、一个西红柿,又切了一个白菜,仅仅是这把刀重复用了三次,我们并不会说我们“创造”了三把刀。可是到了银行这里,可能是由于钱可以任意拆分、组合并在不同的银行流转的原因,导致追踪其路线有点困难,居然把所有的人都绕迷糊了,所有的经济学家、银行家都相信银行“创造”了货币,其实仅仅是让钱多用了几次而已。即使没有银行,货币仍然会在经济体中不断地流通换手,但我们从来不说这种流通是“创造”货币的过程。

的确,不论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本文表25-6)所述的存贷过程,还是在情境1和情境2中,银行系统内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确实放大了若干倍,但这算得了什么,在不牵涉银行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每张钞票都可以无限次地被使用,为什么不说这个过程“创造”了货币呢?我们知道,那仅仅是钞票被多次重复使用了而已。当然,钞票的每一次使用,都是在做交易。而交易,在简单的意义上来讲,是等价交换。一瓶饮料标价3元,我出3元就可以买到,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但另一个意义上来讲,又不仅仅是等价交换,因为简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人会做等价交换的事(例如两个人彼此交换同样的百元钞票或交换同样的两本书,但当然也会有无聊的人这么干)。交换是互利共赢、创造价值的过程,自由的交易,总是使交易的双方都得到了更大的利益,否则交易就不会发生。市场正是通过交换增进了交易双方的福利,而货币的使用,降低了交易的成本,银行的存在,则降低了资金供需双方对接的成本,就象滴滴出行公司(或Uber)的存在,降低了车辆供需双方互相寻找的成本,商场超市、房产中介的存在,降低了商品、房产供需双方互相寻找的成本一样。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表25-6中所述的存贷过程,我们知道在情境1和情境2中,需要资金的人虽然取得了42170元的贷款,但也新增了36856元的存款,而这个存款又不能立即提现,因为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结果他真正能带走的现金只有5314.4元。但为什么表25-6中所述的存贷过程,貌似贷款的人可以拿走所需的资金呢?原因在于,时间不同。也就是说,在情境1和情境2中,存款和贷款的是同一个时间,靠多办几个回合的存贷手续是不可能“创造”出多余的现金来的,如果是不同的人,想在同一段时间来操作,也是不行的,假设情境1和情境2中甲再找十几个朋友分别去办这种存贷的手续,虽然也可以让贷款数字达到目标,但其存款无法立即提现出来,首先当然是银行没有多余的现金,一提现马上就成了挤兑;再就是一旦提现,因其产生的贷款(也可暂时借用“创造”这个词)就会瞬间“坍缩”消失。但是在表25-6中,通过不同的人,或不同的银行,关键是不同的时间,在银行中的存贷过程,是可以貌似“创造”出货币的,但这也仅仅是幻象而已。在表25-6的存贷过程中,必须有人存入现金,银行才能贷出现金,而银行贷出的资金的数量比存入的现金要少,90%,银行预留的10%的准备金则是可能随时提现进入经济体的,经济体中流通的资金量仍是100%。在银行外的经济体中,必须减少$1000(存入银行)流通(或存款,或还贷),银行才能贷出$900,再进入经济体(除银行),$100的准备金则随时可能提现进入经济体(除银行),可见经济体(可以包含银行)中的流通的货币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同样,经济体(除银行)再有$900闲置并存入银行,银行才能再贷出$810,注入经济体(除银行),$90的准备金则随时可能提现进入经济体(除银行),经济体(可以包含银行)中的流通的货币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后面同理。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向整个经济体(除银行)中注入的资金量是以经济体(除银行)中的资金必须存入银行为代价(基础)的,经济体(除银行)不减少一定数量的资金,银行就不能向经济体(除银行)贷出一定数量的资金,银行并没有使经济体(可以含银行)中增加任何货币,这并非“创造”货币的过程。银行也不会减少经济体(可以含银行)中的货币,因为准备金随时可能提现进入流通,或者就在银行放着也没关系,因为银行本身就是经济体的一部分啊。所以前面银行制造通缩的说法也是不对的。

而且,我们观察表25-6的存贷过程,贷款的贷出、使用、归还的时间,以及存款的存入、取出、使用的时间,其实正是经济体中的个人、机构等的真实的生产、生活及经济运转过程的反映,是经济活动在银行的投影。一个人或一个机构,它的收入水平、经营规模和状况、可抵押物、信用级别、资金的流入流出及供需情况,会在其与银行产生业务往来时得到反映,整个银行系统则观察到了整个经济体中所有个人或机构的这些状况,因此,银行的业务开展必然与全部经济的运转相匹配。但是对于不经过银行的大量交易,并没有被银行观察到。可以推断,假设只有一家银行(或所有银行、钱庄合并,或将所有银行、钱庄看成一个银行业),即使不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也不太可能发生挤兑现象――因为银行将找不到足够的人和机构贷出足够多的贷款以至提空所有的存款,贷款的数量及时间点是与经济运转过程相匹配的。当然实际上有多家银行,单独的银行是可能被挤兑的,因此银行预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也是必须的。

通过前面的描述,也许很多人已经怀疑货币乘数理论了,但是每次看到表25-6的存贷过程,还是容易让人感觉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是如此地“真实”,表25-6真正的错误在哪里?

最根本最核心的错误在于:重复计算。我们看表25-6,每一行的贷款都对应着同一行的存款,一个人存入$1000元,银行能够贷出$900,这产生的$900元的贷款的功劳只能记在同一行的$1000的头上;这$900再存入,可以贷出$810,这产生的$810贷款的功劳只能记在同一行的$900元存款的头上,不能再记在前面一行的$1000存款的头上;$810再存入,又可以贷出$729,这产生的$729贷款的功劳只能记在同一行的$810存款的头上,不能记在前面两行的$900存款和$1000存款的头上,如此等等(我们看表25-6的最后一行,存款余额为$10000,贷款余额则恰为存款余额的90%,即¥9000)。否则,既然$1000可以产生$10000的存款,如果我把第二次存入当成计算的起点,则$900也可以产生$9000的存款,如果我把第三次存入当成计算的起点,$810也可以产生$8100的存款,如此等等,这就会产生大量的重复计算和严重的混乱。而最前面的$1000,其实可能每张钞票都流通了几十上百年不等,你如何把这$1000产生的贷款算到更前面的存款上面去?

表25-6中所谓“第一次”“初始”的1000美元,可能每张钞票都已经流通了几十上百年不等,根本不可能是“第一次”,那这$1000产生的$900贷款的功劳有人考虑过要记到前面的流通过程中其他存款的头上吗? “第一次”的说法是错的。在表25-6的存贷过程中,第一个人在第一个银行中存入$1000,书中将其定为“第一次”,但这$1000是从何而来?凭什么将这$1000当作计算的起点?往前溯源,这$1000一定还有它的来路,然后再继续溯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货币被印制出来的时刻,可能某张钞票已经流通了几十上百年。实际上,恰恰是追溯到货币被印制出来并进入经济体流通时才刚好是起点,不错,只有货币的印制出来进入经济体流通,也就是增加经济体中流通的基础货币量,这才是计算的起点,才可能“创造”货币,造成通货膨胀。货币的磨损、回收、消失则是相反的过程。

假设某一个独立经济体的基础货币是$1000,并且永远不增不减,按乘数理论,这个经济体的银行最多可以“创造”$10000货币,那么如果这个经济体运行1年、10年、100年、1万年、1亿年,也仅仅能产生$10000的贷款或货币吗?这绝对荒谬。但是,这个经济体的存、贷款余额是有上限的,上限就是$10000元,而贷款余额上限是$9000――注意到了吗?所谓的货币乘数其实是计算存、贷款余额的上限的。我们看表25-6,第二列“新的存款”,这一列数字加起来的意义是存款余额,第三列“新的贷款和投资”,这一列数字加起来的意义是贷款余额(不考虑投资),第四列“新准备金”,这一列数字加起来的意义是准备金余额。表中的整个银行体系总和“新的存款”是$10000,其实是存款余额;“新的贷款和投资”是$9000,其实是贷款余额;“新准备金”是$1000,其实是准备金余额。请注意准备金余额是实在的,必须存在银行里,在情境1中,如果甲把存贷款手续一直办下去,最终会把那9000元全部存到银行变成准备金,他自己拿到总共8.1万元的存款余额的单子和总共9万元的贷款余额的单子,但是一分钱现金也拿不走。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虽然可以很高,但仍然改变不了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流通的货币量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假使可以不担心挤提的问题,即可以不预留准备金,银行可以“创造”出可以趋于无穷大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但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仍然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按前面的分析,虽然银行所谓“创造”货币的能力是虚妄的,但银行对整个经济体的作用无疑是正面的,因为它为资金的供需双方的对接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中介服务,并附带安全、管理等重要职能,使资金的使用率提高了,正象滴滴出行公司使闲置的私家车提高了使用率一样;如果没有银行,民间闲置的资金很难找到安全且有价值的使用方,将不得不分散沉淀在千家万户的橱柜,而急需资金的人却找不到这些资金。但银行的正面的作用仅仅从中介的角度就可以完全解释清楚,根本不需要引入“创造货币”、“货币乘数”等等概念或理论。银行系统所谓的“创造货币”的能力也根本不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因为很显然,若是采用金、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任凭银行系统如何缩小“法定准备金”、扩大“货币乘数”,都不可能制造通货膨胀;在古代还没中央银行的时候,钱庄的功能类似银行,它们能制造通货膨胀吗?不能;即使是现在,仍有庞大的地下钱庄、借贷组织、民间借贷等,他们是不受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约束的,它们能制造通货膨胀吗?不能。通货膨胀只与基础货币流通量有关。

为了把问题想清楚讲透彻,我们再把滴滴出行和银行作一类比。在现在的滴滴运行模式中,个人闲置车辆注册到滴滴,上线后接单,其运作过程与银行的存贷过程类比如下(银行的写在括号内):

上线(存款)à接单(银行第一次贷出)à送达(第一次贷款人还款)à第二次接单(银行第二次贷出)à第二次送达(第二次贷款人还款)à第三次接单(银行第三次贷出)à第三次送达(第三次贷款人还款)à下线(存款人提现)。

上面的这个过程,接单和送达始终是单层级的,银行的存贷过程也始终是单层级的。但实际上银行的存贷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级过程,相当于车辆可以转手或接手别人的车辆运营。为方便类比,再做如下假设:1,社会上的车辆全部完全相同。2、滴滴出行作为车辆运营的中介,个人闲置车辆可以送到滴滴公司。3、租借车辆的人可以自行使用、可以接单运营、可以转手,转手的话,接车方需付车价款,则这时,车辆的运营也可以象钞票一样进行多层级的运作。银行这边,我们以某一张百元钞的过程作如下类比。过程如下所示:

车主A上线(a存入一张百元钞)àA第一次接单(银行第一次贷出)àA第一次送达(第一次贷款人还款)àA第二次接单(银行第二次贷出)àA第二次送达(第二次贷款人还款)à车主A将车辆存放在滴滴公司,滴滴给车主车价款(或收车票据)(a存入一张百元钞,存户拿存单)à滴滴将车借给B,并收车价款(银行贷出给b,贷款人需抵押物品)àB使用二次(钞票流转二次,相当于发挥二次价值,但车辆使用不需要转手,钞票使用是要转手的,这里使用两次,假设B买了某人东西,这个人立即又用该钞票买B的另外的东西,这张钞票又立即转回B手中)àB车辆用完,上线接别人的单(b将百元钞存入银行,这相当于第二个层级)àB第一次接单à(银行贷出)àB第一次送达(还贷)àB将车辆转手给C,C付车价款给B(b用百元钞向c买面包)àC拿车,可自用,可接单,可转手,可存入滴滴(c拿到钞票,可买货,可存银行)à……à B接手另外的车,付车价款,归还滴滴,拿车价款(b赚钱,还贷,赎回抵押物)à原车主A要用车,到滴滴公司提车,原来编号的车已被借走,因所有车辆相同,车主A提另一编号的车(a提现,自己原来存入的那一张钞票已不在,提取另一张百元钞)à……à滴滴每接收十辆车,就留下一辆备提(存款准备金)à……

以上过程中,钞票的使用仍然是有所简化的,只考虑一张钞票,实际任何一笔资金都可以拆分、组合,情况复杂得多。其中 “B车辆用完,上线接别人的单(b将百元钞存入银行,这相当于第二个层级)” 这一步骤相当于第二层级的存入银行的操作。如果车辆足够多,也可以象钞票那样形成多层级的存入车辆和借出车辆,并且“存车余额”会有个上限,即车辆总数的10倍(乘数)。通过中介银行(滴滴),货币(车辆)的供需双方互相寻找都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货币(车辆)的周转率和使用次数,但银行(滴滴)不会增加或减少经济体中的货币(车辆)数量,货币(车辆)的使用次数提高不会造成通货膨胀(车辆泛滥),这也不是“创造”货币(车辆)的过程。而且社会上很多货币(车辆)的流通(使用)过程是可以不经过银行(不注册至滴滴)的,这些不经过银行(滴滴)的货币交换(车辆使用),未被银行(滴滴)观察到,可以任意多次流通(使用),不受存款准备金率(备提)约束,但我们从来未曾担心过这些会造成通货膨胀(车辆泛滥),也不会称其为“创造”货币(车辆)的过程。人们接受货币、使用货币,实际上就是想使用具体的物品,但具体的物品不能任意拆分、组合,所以用货币作为中介,代替具体的物品。在这个情境中,车辆可以自用,可以转让,可以存入,可以借出,可以看成某种“实物货币”,类似金银做成的某种器物。

还可以把租房中介与银行类比,如果假设所有房屋同质,允许房屋租用人再转租,房主用房时可以从中介“提现”另外的房,则房屋的租用过程和前面所述银行、滴滴的运作过程类似,可以进行多层级的运行。多层级的运作,原主人不可以要求提取当初存入的原钞票(车辆、房屋),只能提取相同质量和功能的其他人存入的钞票(车辆、房屋)。

表25-6 中的借贷过程还有两点需要说明,一,表中假设的是同一笔资金在银行存入贷出,但实际上,那$1000的所谓“初始”资金存入银行一般会被打乱,再贷出的$900已经不是前面$1000中的那些具体编号的钞票了,后面的同理。但通过有控制地存贷操作,也可以做到这种情况――把$1000全部换成1美分的硬币,存入贷出均专人跟踪、银行配合。二,一个人(或公司)从银行贷款出来,是要使用的,一般不会长期存入银行(为了方便,暂存是可能的),否则就会产生存贷的利息差的损失,资金从银行贷出来,必须拿去使用、购买、交换,这笔资金可能会在银行外的经济体中周转很多次才又陆续进入银行系统,开始新的存贷循环。

没有新印的货币进入经济体,整个经济体的总的货币流通量就是恒定的,或者说上限就是总共发行的基础货币量,银行的所谓“创造”货币的能力是虚妄的。

经济体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货币在经济体中的流转,会形成长长的、纷繁复杂的路径,从印钞始,至回收(消失)终,因此,除了政府新印钞票进入流通环节的时刻,其他时候货币是时刻在流转中的,并且在流转过程中,货币不断地拆分、组合,但总量不变。货币可以任意拆分、组合的特点当然是优点,方便了度量不同商品的价值,但这个特点也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让人追踪资金的流通过程变得有那么一点复杂,使人们追踪资金的走向和路径容易迷失。在滴滴出行公司(或Uber)这样的车辆中介,有个特点,车辆是不可拆分的,一辆车只有在完成一单生意之后,才能再接下一接,因此每辆车的接单状况非常简单。如果是房产租赁中介,因为房屋不可拆分,一套房子只有在原租客退租之后,才会再出现在中介这里挂单等待新的租客入住,因此每套房的出租状况也非常简单。而一笔资金,因其可以任意拆分、组合的特点,它的来路和去向都很容易让跟踪它的人迷失。这并非是一个小问题,事实上,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乘数理论和投资乘数理论,以及所谓的产业拉动效应的理论,均因为此问题的迷惑性而产生。简单地说,货币乘数理论和投资乘数理论,以及产业拉动效应等理论均是完全错误的,这些理论均忽略了货币不停循环流转的特性,后文来详述投资乘数和产业拉动效应理论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的幻象

沙发
saga2411387 发表于 2018-11-22 22:49:5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未完待续,请继续看 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的幻象3。

使用道具

藤椅
saga2411387 发表于 2020-6-23 18:43: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人文章有更新,请搜索“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的幻象B”(共分11帖)和“从分析乘数理论引出的租与利息小论”(共分3帖),欢迎批评指正。157361662@qq.com,曹信江。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