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简单的树根
16127 111

[学科前沿] 价格的均富作用 [推广有奖]

21
fengkairoger 发表于 2010-1-27 15: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讲的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只是觉得太理论化

使用道具

22
yongyuan8710 发表于 2010-1-27 17:18: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结论有道理,看明白些

使用道具

23
paocaican 发表于 2010-1-27 17:42: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拜读了 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24
马续涛 发表于 2010-1-27 19:27: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绝对是瞎扯嘛

使用道具

25
永恒罗马 发表于 2010-1-27 19:57: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sg1985 发表于 2010-1-27 12:45
这个理论的基础是平等交易吧,且只有两个人在交易啊
这样的条件太苛刻了
有同感,不过还是鼓励下楼主。。。

使用道具

26
recat1986 发表于 2010-1-27 23:20: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中,不发表意见

使用道具

27
aizaiweihai 发表于 2010-1-27 23:24: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所谓价格的均富作用是交换后不产生贫富差距的社会意志决定交换时的价格”,看完唯一的收获!
想长成大树就要吸吮大地的养分,当然,温暖的阳光也必不可少!

使用道具

28
D-Hero 发表于 2010-1-28 00:58: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想起一句古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使用道具

29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1-28 03:36: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D-Hero 发表于 2010-1-28 00:58
想起一句古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晕,你怎么能想到这句话?太贴切了。苦苦不得发生在身边的“商品价格在行业间的均富作用”的哲学解释,原来在道德经里。

然则,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里接下来的这句话,不正是对行业内竞争的真实写照吗?这是另外一个命题:“革新的分化作用”!
利润稳定点等于零,利润等于革新等观点出自这里。

还有一句话: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这好像是我的“福利有理说”,人民政府必须重视福利。

有时间看看另外一个帖子: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80305-1-1.html

使用道具

30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1-29 05:33: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angzhengdong 发表于 2010-1-27 12:50
简单分析一下。
这种所谓均贫富的逻辑,有很重要的前提:第一,极其原始的自然经济;第二,高度的社会分工(比如每个人生产的产品与别人完全不同)。当然更不要说资源禀赋差异、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了。
而这两个条件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的,原始的自然经济状况下,人们往往自给自足,都生产各种生活所需的产品。人们的体能、智力、资源禀赋、乃至运气的不同,足以导致人与人之间很大的差异,比如一些人的产出全面超出另一些人,这时价格不再具有这种功能。
特别是当市场参与各方的地位和谈判能力差异很大的时候,这种情况更严重。比如生产粮食的人众多且分散,而提供产品(如汽油、房产)或服务(如电力、电信、金融)的人稀少且能联合,价格就在自愿平等的外衣掩盖下实现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掠夺的功能!
诚然,只要是自愿的交换,理论上对各交易方都是效用改进的,是所谓消费者剩余。但改进的幅度相差很大,在绝对垄断且能够实施完全的价格歧视的情况下,弱势的一方获得的剩余几近于零。
作者回复:此观念非某杜撰,是对正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的抽象。面对不断变化中的物价行情、艰难的行业价格谈判、消费品中明显的”价格比”变动,等等经济现象,难道没有启发吗?各个行业物价方面:涨大家都涨,缩大家都缩,价格曲线几乎雷同,为什么?人民的均富意识在起作用;那个行业取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从而使得从业人数减少,那个行业的商品价格必定降低,人民的均富意识在起作用(原来需要100元的价格才能养活此行业的1万名行业人员,现在只需要10元就可以养活此行业的1千名从业人员了)

有人问了,减员的剩余为什么不能转化为老板的利润?行业内的“博弈论”使得“利润的稳定点为0”——本人很重要的一个观念,也就是说:没有创新、没有福利的市场经济仍然是价格主项关联于劳动的社会。

“价格的均富作用”能解释当代社会里有关价格方面的主要问题,并不想解决别的;比如我还有“革新的分化作用”解释利润。
请不要误解为它是个什么总论。至于你提到的消费者剩余等诸多西方经济学概念,都是些人物关系分析法,非常不可取;价值是这样的,但是价格绝对属于人人关系的范畴。

至于联合和寻租对价格的影响是市场经济理论外的东西,加上所谓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均富作用的偏差,与本观念主旨无关。

谢谢评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