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简单的树根
16124 111

[学科前沿] 价格的均富作用 [推广有奖]

61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19 03:29: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stiwensun 发表于 2010-2-16 09:43
我不懂这一块,所以没资格说话。但是我觉得应该遵循某些方法来观察这些东西。如果是这样观察的,那虚心求教lz细节,也希望lz不吝赐教:
1做经济学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得博览你这一领域的书。杨小凯在狱中自己推导出格森第二定律,讨价还价博弈等,自以为是原创,结果出狱后发现别人证明的比他好百倍。
2经济学是从本质上阐述东西,不是从表象上。粮食价格的上涨不就被那些“经济学家”误读成中国人口太多需求太大导致的吗?经商实践当然能得到切实数据,但是不是每个经商的都是李嘉图。。。
3因为不知道lz的学术水平,所以只能胡乱猜lz是一般学问。如陆铭老师所说,如果你写的东西几乎没有别人一道,则从大概率上讲你写的是没什么价值的,或是不需要解决的,或是干脆是不正确的。
以上三点只是建议,也是依照大概率事件所说(毕竟不知lz何人),如果lz确实是有思想有见地博览群书思想不凡的奇人,那小生是冒犯了,还请恕罪。只是觉得依照上面三条保险些。
○冒犯的话言重了,觉得三条很有道理:理论方面的信息要足够掌握,善于把现象抽象成概念,意识到死胡同就回头。但是回头难,你我他,无论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有这个心理就好了。把坚持当学习。
我的观点很明确:简单的说,那个向下的曲线,都说该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我不赞同,觉得该用行业均富说解释。有几个人已经意识到“价格和行业”的密切关系了,多交流。

使用道具

62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21 00:39: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pengleigz :
但是,我还是不明白需求为什么对价格不起作用。

回复:我设计的公式是:△Pi/△Pj=(niUi/Qi)/(njUj/Qj),其中:P:商品的增值价格 ,n从业人数,Q行业产量。U是和人类进化、风俗、商品创新等有关的需求量,为了与西方经济学区别,称为本质需求量,较长时间内可以看成常数。Ui/Uj=1

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一直呐喊提醒大家注意的,人们的需求表或者消费结构(Q1,Q1....Qn)的变化并不大,并不象效用论讲的那么神乎其神,神到决定价格体系。还有更重要的是商品后面赖以生存的人数n,正是这个人数对价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简单的说,交换比例的决定因素是交换双方交换后生活水平相等,而这样的交换由于效用的不可比性使之能够实现,而且能使再生产继续下去。

交换比例(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是交换双方交换后生活水平相等。因为交换发生在不同行业间,因此行业利益均衡是价格变动的唯一力量,也就是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

需求结构变动也好,定员变动也好,科技增加产量也好,自然资源枯竭减少产量也好,市场经济都会通过价格的相应变动,实现不同行业间的从业人员平均生活水平相同。所以我说价格具有均富机制。

所以需求对价格是起作用的。需求变化,价格当然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使不同行业间的从业人员平均生活水平相同。但是需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决不是增量效用递减的力量在起作用,而是均富机制在起作用。

也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

使用道具

63
macroman 发表于 2010-2-22 11:23: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的均富理论如何解释这个强势涨价问题?

笔者所知道X公司在前年时候、产品由医院市场销售过渡到向OTC和第三终端市场拓展、在向院外市场拓展过程中、原有的渠道和价格体系管理已远远不能满足公司的总体销售战略、为此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市场问题和市场风险。幸好这家公司高层领导早早就意识到了此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及时地把公司产品在渠道商业上 “强势涨价”、才有了今天良好的销售局面和良好的产品销售环境。
  这家公司是生产妇科胶囊产品的厂家,在2000年产品一经推出的时候、由于产品疗效确切加之公司的营销策略得当、很快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匹耀眼的黑马、在临床医生和患者中赢得了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这家公司最初的总体营销策略是以医院市场销售为主,以专业化学术临床推广为主要的营销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在市场上的精耕细作、这家公司加大了对一线市场的销售投入(加大OTC和第三终端销售队伍建设)。在巩固医院内销售的同时,积极向院外市场销售(OTC,第三终端市场)拓展。在多年来医院市场上的精耕细作,非常好的院内市场基础销售带动下、产品在OTC药店和第三终端市场的销售量是逐步攀升、05年实现销售收入XX亿元人民币。在OTC市场和第三终端市场高速增长的良好销售情况下,原有渠道和价格体系管理远远滞后于产品高速增长所要求。
  05年最突出问题是产品在渠道上的市场保护和价格体系有面临崩盘危险。体现在公司产品在渠道商业上的出货价是持续下跌,而渠道商业出货价持续下跌带来的是OTC零售市场价格也跟着下降、而OTC市场零售价的下降又给公司产品在医院内的销售和价格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医院处方是纷纷外流、患者在外面药店能购买到远远低于公司产品零售价的药品、这种非正常现象在医院医生和患者中都产生了不好影响。渠道商业供货价格不统一,出货价格不统一带来了一大堆的市场问题。产品在渠道上的混乱,冲窜货、低价销售公司产品事件是层出不穷、给各办事处及所在区域医药商业特别是纯销医院医药公司带来了不好影响。整个公司产品市场和价格体系秩序混乱,各办所在区域医药商业投诉不断。由于某些物流医药商业低价销售公司产品,给其它医药商业特别是那些区域性医药批发公司的销售积极性带来很大损害、也给公司产品销售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此混乱的产品市场销售环境一直持续到05年底。这家公司高层领导在此过程中已深深意识到价格体系混乱所引发的市场混乱问题,为此曾在06年上半年营销工作会议上多次召开渠道商业价格管理的专题讨论会议。在多次反复的商讨过程中公司高层达成了普遍共识:那就是产品要在渠道商业“涨价”。那具体怎么涨?什么时候涨?涨多少?涨价后渠道商业抵制怎么办等等一个接一个问题提出。令公司高层领导感觉到是需要仔细地分析和评估,以实现成功“涨价”。经过多次SWOT矩阵简述和分析,最后判断公司产品在渠道商业上“强势涨价”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运用SWOT矩阵简述和组合分析
  产品涨价优势(S)        产品涨价劣势(W)
  产品涨价机会(O)        产品涨价威胁(T)
 
  涨价优势:
  1、 全国有600家大中型医院的拉动,6000家OTC药店的带动、8000家第三终端市场的终端覆盖。
  2、 原装独家进口产品。
  3、 一线知名品牌和产品。
  4、 多年医院终端临床医生教育,OTC药店店员品牌教育和品牌培养、第三终端市场的强大推广。
  5、 800人的专业化医院,OTC药店、第三终端营销队伍。
  6、 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产品,每年呈快速增长的销售趋势。
  7、 具有较强竟争力的产品群和产品结构。
  8、 一系列的年度医院,OTC药店、第三终端市场终端促销活动推广、支持。
  涨价劣势:
  1、 无大众广告媒体支持。
  2、 整个行业经营环境恶劣,政府纷纷出台一批又一批药品降价目录、药厂产品价格在商业渠道上是一降再降、导致产品利润空间大幅缩水。
  涨价机会:
  1、 老产品在稳步上升,新产品在老产品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延伸带动下、在OTC药店和第三终端市场上每年呈150%的高增长。新老产品的高速增长不仅给厂家带来了较好的产品销售利润,还给各渠道经销商也带来了较好的商业销售利润。
  2、 在商业渠道和终端渠道有强大的终端促销活动支持和推广。
  3、 医院终端,OTC终端、第三终端在三八、六一及其它时间有大规模的产品赠样宣传推广。在年度内有专科年会和专业化学术推广活动支持。
  涨价威胁:
  涨价后渠道商业拒绝销售公司产品或拒绝签定下半年产品销售协议。  
  SWOT组合分析:
  SO组合分析:
  1、 优势有8条,机会有3条。但最核心的是强大的产品终端覆盖能力(医院终端,OTC药店终端、第三终端市场),年度内系列的渠道商业和终端渠道促销推广支持。
  2、 有较强竟争力的产品群和产品结构,新老产品相互搭配销售呈高速增长给渠道商业和终端渠道带来较好的产品销售和产品利润。
  ST组合分析:
  强大的终端覆盖能力(医院终端,OTC药店终端、第三终端市场),一系列的渠道商业和终端渠道终端促销活动支持。如果渠道商业拒绝涨价,不配合、甚至于拒绝销售公司产品、相信那只是短暂的商业行为、随着时间推移和下游终端客户(医院终端,OTC药店终端、第三终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将会激发渠道商业对于产品销售利润的追求、渠道商业不得不进公司产品销售。渠道商业可以和药厂过不去,但它不会和产品销售利润过不去。渠道商业最终存在的目的是以追求产品的销售利润为最高的商业目标。况且公司产品提价并没有以损害渠道商业利润而换取厂家利润,相反产品涨价不仅不损害渠道商业利润、反而单品利润和总体利润是有所增加的。这宜厂、宜渠道商业都有利、“厂商共赢”的事渠道商业不会不去做吧!
  WO组合分析:
  厂商经营大环境不好,是整个行业的寒冬期。众多药厂产品纷纷被政府指定降价,渠道商业供货价也一降再降、在此情况下公司逆水而上、强势涨价那可是难上加难。公司产品是独家进口药品,不在政府指定药品降价目录里、属企业自主定价。有强大的终端渠道掌控能力(医院终端,OTC终端、第三终端市场),加之有一系列的渠道商业和终端消费促销推广活动支持、渠道商业也能分得涨价一杯羹、何乐而不为呢!相信渠道商业会做出明治的选择。
  WT组合分析:
  1、 厂商经营大环境不好,是整个行业的寒冬期。众多药厂产品纷纷被政府指定降价,渠道商业供货价也一降再降。
  2、 拒绝销售公司产品,将会给公司产品销售和多年构建的商业渠道蒙受损失。
  综上SWOT所述和SWOT组合分析,公司决策领导一致认为产品“逆水而上,强势涨价”。渠道商业供货价一律上调:产品一上调为XX元,产品二上调为XX元且渠道商业出货价一律不得低于协议产品一XX元、产品二XX元。为达此战略目的,公司领导在涨价前期作了一系列周密而细致的调价预热准备工作、并制定了为配合产品涨价的产品销售协议定稿及涨价后渠道商业有可能拒绝销售公司产品或不配合的预案准备。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64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22 20:48: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解释同行业要用“聚富理论”解释,不同行业间才用“均富理论”。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用均富理论解释一下房价独家上涨的问题,看了个帖子想到了用我这个理论解决一下。

没有地主制度(土地私有),土地局供地跟不上,地价拍卖成交价高造成房价高,但是土地收益没有进入房产行业,也就是说房产行业没赚多余的钱,这个行业并没有享受到我称之为“成长期利润和成长期高工资”的待遇,涨价部分交财政了。根据均富理论,因为房产行业没有享受到成长期利润,也不会影响到别的行业跟着追富,即抬高价格。(我想过名称叫:价格的追富作用,觉得没有均富贴切,没用。)


极端地:解决房价问题只有土地私有化,或者0价格敞开供地,有人要地就给。

下面解释强势涨价:

使用道具

65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22 21:12: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那个公司的强势涨价用 同行业“创新的聚富作用”解释。所谓创新的聚富作用 主要内容是:企业0利润的稳定点,利润的本质是创新。大众资本创造的价值不能在价格里体现出来,过时资本也创造价值,但是根本进不了市场,更不能再价格上表现出来,只有创新资本创造的价值才能表现在价格里,即利润。

药价普遍降低,普遍降低的都是大众资本,不降也得降,因为你是大众资本。

你提到的公司药品是国外疗效很好的进口商,而且是独家的。这就是创新的威力,而且可以断定这种药物很难复制,技术保密很好,仪器也一时难检测到成分。可劲赚钱是必然的。为什么有设计实力的公司都走专卖道路?就是这个意思:我称之为创造垄断。专卖制是比技术专利都厉害的经商之道。

本人靠专卖思想的指导赚了不少钱,有竞争我都退出,毫不犹豫。好多初经商的不服气,不怕竞争的闯劲可敬,但是必定失败,即落得个养家糊口,投入再多的大众资本,你也就是个养家糊口,实际上是劳动糊口,和上班没什么两样。

谢谢提供问题,解释的有没有道理请回复。

使用道具

66
macroman 发表于 2010-2-23 15:04: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的创新的定义是什么?
像现在同样品质的中国制造产品,在美国卖的比中国还便宜,这又怎样应用你的均富理论?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67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23 16:03: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创新”是变革的结果,作为一种商品它要满足和已有的比较更有效用这个条件。
▲问题:相同品质的中国制造产品,在美国卖的比中国还便宜,是个事实。
●回答:可以设想公司有两个销售部门:外贸和内销,以及相应的渠道商。因为国内消费不足,一个内销人员跑一个月才能拉100个订单,而外贸人员同期内能拉200个订单。根据均富理论(价格取决于赖以生活的人),那么国内的销售员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加价一倍才能赶上外贸人员的收入,从而使两条销售线的人生活水平相当。简单吧,比西方经济学的解释简单明了多了,不是吗?很好的例子,谢谢。

使用道具

68
macroman 发表于 2010-2-24 01:43: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你的创新就是变革就等于利润。 那么那个强势涨价的案例,由于分析错误他们涨价后销售大量减少,创新就能保证有利润吗?  
国内东西比国外贵,出厂价都一样,大部分利润是国内的渠道赚去了,业务员收入并没有增加。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69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24 14:27: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是特效药,还是国内专卖,又普及了。提价后销量不会大幅度减少的,但是中国医药行业也不是笨蛋,很快就会仿制的,那时候就不是创新商品了,只能靠人们对进口药的偏好赚一点名气利润或者品牌利润。

至于国内医药腐败造成价格高,不属于经济学范围。到底是消费不足还是腐败造成价格高,只有经营药业的人才清楚。做经济学分析,只能得出上面的推论,国内消费不足,国外消费足。

使用道具

70
macroman 发表于 2010-2-25 14:51: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腐败增加商品成本,怎么不关经济学事?
价值决定需求,价值影响价格,但是价格不等同于价值。
吃药吃饭都是刚性需求,消费不足是购买力造成的,购买力不足的原因不是需求。

利益博弈的因素你考虑的过于简单,所以你才觉得理论简单。
有水的人掌握定价权,可以任意定价。因为他知道沙漠里一天没水喝人就玩完了,而不吃东西几天都没事。
于是他说10克水一个面包,或者干脆不卖了都行。等别人渴死了,水和面包不都是他的了吗?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10:38